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环境应急监测试题

2环境应急监测试题

2环境应急监测试题
2环境应急监测试题

2016年淄博市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

技术比武考试复习题

第二部分:环境应急监测

一、填空题(10个)

1.应急监测需要大量的信息(时间、地点、原由、可能的污染物

及其危害、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程度等),作为制定

的依据。(监测方案)

2.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 采样。(固定容器法)

3.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

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越 ,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

组分就是难分离物质对。(小)

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

10ml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0.5)

5.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

梅花点法和 。(蛇形法)

6.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 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7.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非极性固定液,组分基

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

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极性)

8.根据原子的特征发射光谱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测定物质的化学成

分的方法称为 。(原子发射谱光法)

9.分析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通常采用的辅助进样方法有:吹脱捕

集法和 法。(顶空)

10.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时,由于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 ,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氧化)

二、单选题(20个)

1.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2.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 ,且样品要 样品瓶。( D )

A. 透明玻璃瓶,装满 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透明玻璃瓶,不装满 D.棕色玻璃瓶,装满

3.测定一般土壤pH值时,浸提液应选用 。( A )

A.无二氧化碳的水 B.1mol/L氯化钾 C.0.01mol/L氯化钙

4. 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固体废物中六价铬或总铬,配制

0.2%N-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简称铬指示剂)的步骤如下:称取铬指示剂0.2g,溶于100m1 溶液中,摇匀,贮于棕色瓶中,在低温下保存。( A )

A.0.2%碳酸钠 B.10%NaOH C.5%HCl

5.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有机氯农药,在标准曲线测定之前,应先进行仪器行为检验,即测定异狄氏剂和DDT的降解程度,在DDT的降解量≤ %、DDT和异狄氏剂总的降解量≤30%时,色谱系统满足有机氯农药的分析要求。( B)

A. 10

B. 20

C. 30

D. 5

6.ICP仪炬管的外管进 ,中管 ,内管进 。(

C )

A. 等离子气,冷却气,载气

B. 冷却气,载气,等离子气

C. 冷却气,等离子气,载气

7.ICP-AES法在测定污水样品中的元素时,经常使用 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B )

A. HCl

B.(1+1)HNO3

C.(1+1)H3PO4

8.吹脱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水样中的余氯对测定产生干扰,用 除去。( B )

A. 氯化钠

B. 抗坏血酸

C. 碳酸钠

D.硼酸钠

9. 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 C )

A.硝酸 B.高氯酸 C.氢氟酸 D.盐酸

10.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环芳烃时,最好选用 。( B )

A.电导检测器

B. 荧光检测器

C. 示差折射检测器

1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 对真空要求最高。( C )

A. 进样口

B. 离子源

C. 质量分析器

D.检测器

12.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时,样品在PH<2、4℃时的保存期限为 。( C )

A. 5d

B. 1周

C. 14d

D.1个月

13.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汞时,填有色硅胶的U形管可以消除 的干扰,使零点稳定。但硅胶填充量太多,会增大气阻,影响灵敏度,应采取少填勤更换方工。( C )

A. 水雾

B. 微量挥发性有机物

C. 水雾及微量挥发性有机物

14.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波数2930c m-1

条件下测定的是 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 A )

A. CH2

B. CH3

C. 芳香环

15.声压级的常用公式为:L P= 。( C )

A. 10 lgP/P0

B. 20 lnp/p0

C. 20 lgP/P0

16. 通常称PH值小于 的大气降水为酸雨。(B )

A. 7.0

B. 5.6

C. 4.8 D6.5

17. 目视比色法测定浊度时,水样必须经 后方可测定。(C)

A. 静置24小时

B. 悬乳物沉降后

C. 摇匀

18. 用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用 作催化剂。( A )

A. 硫酸-硫酸根

B. 硫酸-氯化汞

C. 硫酸-硫酸

19. 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时,样品预处理过

程中使用的玻璃棉或脱脂棉须用 提取4h。( C )

A. 正已烷

B. 异丙醇

C. 石油醚

20. 清洗采样容器的一般程序是,依次用:⑴铬酸一硫酸洗液、⑵

水和洗涤剂、⑶自来水、⑷蒸馏水洗干净。( B )

A. ⑴⑵⑶⑷

B. ⑵⑴⑶⑷

C. ⑷⑴⑵⑶

D. ⑵⑴⑷⑶

三、多选题(20个)

1. 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是指在发生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

紧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污染情况(种类、浓度、范围、程度等)而进

行的环境监测,包括 。( AB )

A. 现场定点监测

B. 动态监测

C.例行监测

2. 应急监测要求监测人员在现场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用

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监测,必要时把样品送回实验室进

行准确定量 。(ABCD)

A.小型

B.便携

C.简易

D.快速

3. 下列邻苯二甲酸酯类中列入我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有 。( ABC)

A.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B.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C.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4.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是 。( ABC )

A. 声音传播的三要素是声源、途径和受主

B. 使用声级计测量环境噪声和厂界噪声时“频率计权”应选择“A

计权”

C. 使用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测量环境噪声和厂界噪声时,仪器的

动态特性为“快”响应

D. 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加戴风罩,风力五级以上停止测量。

5. 水样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ABCD)

A.要塞紧瓶塞,必要时用封口胶、石蜡封口。

B.采样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

C.需冷藏的样品,放入致冷剂。

D.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6. 下列关于硫酸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BC )

A.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B. 天然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可能从每几毫克至每升数千毫克

C.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中矿物组分的

风化和溶淋

D .岩石土壤中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对天然水体中硫酸盐的含量无影

响。

7. 下列关于重量法分析硫酸盐干扰因素的描述中,正确的

是 。(ACD)

A. 样品中包含悬浮物、硝酸盐、亚硫酸盐和二氧化硅可使测定结果偏高。

B. 水样有颜色对测定有影响

C. 碱金属硫酸盐,特别是碱金属硫酸氢盐常使结果偏低

D. 铁和铬等能影响硫酸盐的完全沉淀,使测定结果偏低

8. 下列关于天平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 )

A. 实验到分析天平应设置专门实验室,做到避光、防尘、防震、防腐蚀气体和防止空气对流。

B. 挥发性、腐蚀性、吸潮性的物质必须放在密封加盖的容器中称量。

C. 刚烘干的物质应及时称量。

D. 天平载重不得超过其最大负荷。

9.GC-MS分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A. 指纹污染一般表现为一系列相差14 amu的质量峰出现(碳氢化合物),随着峰的质量增加,峰的丰度下降。

B. 扩散泵油污染表现m/z 446有明显峰,且谱图基线显示过多的本底干扰。

C. m/z为91、92的离子交叉污染可能来自清洁溶剂。

D. m/z为149的离子交叉污染来自隔热流失。

10.电磁辐射,按其来源途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D )

A.天然的电磁辐射来自地球的热辐射、太阳热辐射、宇宙辐射和雷电等。

B.人工电磁辐射来自广播、电视、雷达发射设施及电磁能在工业、科学和医疗中的应用设备。

C.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主要来自人工辐射,天然辐射水平贡献也不可忽略。

D.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主要来自人工辐射,天然辐射水平较之人工电磁辐射的贡献已可以忽略不计。

11.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环境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A.有用信号与污染是共生的 B.产生污染有可预见性

C.产生的污染有可控制性

12.色谱定量方法包括 。( ABC )

A. 归一化法

B. 外标法

C. 内标法

13. 下列关于定量滤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A. 重量分析中,需将滤纸连同沉淀一起灼烧后称量时,应采用定量滤纸过滤

B. 定量滤纸灼烧后,灰分小于0.0001g者称为“无灰滤纸”

C. 定量滤纸一般为圆形,按直径分有11cm、9cm、7cm等几种。

D. 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分,有快速、中速和慢速3种。

14. 下列关于水中悬浮物测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

A. 滤片面积和厚度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B. 所用的滤器与孔径的大小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C. 戴留在滤器上物质的数量对物的测定结果的影响。

D. 水中悬浮物的理化特性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无影响。

15. 下列关于水中悬浮物样品采集和贮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BCD )

A. 贮存水样时应加入保护剂。

B. 采样瓶采样前应用洗涤剂洗净,再用正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C. 采集的样品应尽快测一,如需放置,则应低温贮存,并且最长不得超过7天

D. 样品采集可以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

16. 关于重量法测定水中全盐量样品的采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BC)

A.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

B.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C. 采样时应做好采样记录

D. 样品只能采集在玻璃瓶中

17. 应单独采集,不能与其它指标混装或采混合样。(ABCD)

A. pH

B. BOD

C. 硫化物

D. 油类

18. 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实验室 。(AC)

A.内部质量控制

B. 环境质量控制

C.外部质量控制

19. 环境监测是用 的方法或手段,测定、监视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代表值的过程。( ABC)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物

20. 省市制订的地方排放标准应该符合以下几点: 。(AB)

A.国家标准中所没有规定的项目。

B.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以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C.地方标准可以宽于国家标准。

四、判断题(15个)

1.应急监测是做好污染事故处理处置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善后工作的基础。( √ )

2. 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 )

3.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苯系物时,无论样品以热解吸法进样还是以二硫化碳提取法进样,计算样品浓度时都应扣除空白采样管的空白值。( √ )

4.采集细菌学检测的水样时,不需用水清洗已灭菌的采样瓶,一般采样量为采样瓶容量的80%左右,以便接种时充分混匀样品。( √ )

5. 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

6.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位时,水质控制的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 )

7. 分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瓶的棕色磨口瓶。( × )

8.三氯乙醛主要存在于城市生活污水中。( × )

9.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时,作为标准物质使用的苯胺应为无色透明液体,如色泽变黄应重新蒸馏后使用。( √ )

10.水中石油类为烃类的混合物,其所含的烷烃类物质一般要比芳烃类物质少。( × )

11.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时,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后,去除的是动植物油等非极性物质。( × )

12.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但不适用于地表水。( × )

13. 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二级标准。( × )

14.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使用的试亚铁灵指示液,是邻菲啰啉和硫酸亚铁铵溶于水配制而成的。( × )

15.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

五、问答题(5个)

1. 简述应急监测中报告报出的要求。

答:(1)数据严格按照三级审核要求进行签字审核。

(2)报告除监测结果外还要注意对事故简要描述、各部门的意见,监测方案的确定依据等重要信息。

(3)注意对监测过程中的阶段性回顾及趋势评价。

2. 简述应急监测工作程序的基本内容。

答:(1)应急监测启动

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启动应急监测预案。

(2)应急监测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设立综合协调组、现场监测组、仪器设备组、后勤保障组。

(3)应急监测及信息发布

主要指数据、监测报告的发布;对监测结果、事件发生地点、时间、污染范围、程度进行必要的评价和说明。

(4)应急监测终止

随后跟踪监测、频率减少、总结工作经验、评价所有的记录及相关信息,为下次应急监测提出意见。

3.地下水现场监测项目有哪些?

答:包括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同时还应测定气温、描述天气状况和近期降水

情况。

4.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答:未知样品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标准样品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同,未知样品的质谱图特征和标准样品的质谱图特征匹配,使用这两个基本方法对未知样品定性。

5.简述烟尘采样中的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之间的不同点。

答:(1)移动采样:是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相等,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2)定点采样:是分别在每个测点上采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并可了解烟道断面上颗粒物浓度变化状况。

(3)间断采样:是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测试题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 为获知黄河宁夏段水质情况,在宁夏黄河段共设5个断面人工监测,共获得15个监测数据,监测(研究)的总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为。 2.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监测工作的。 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检测中十分重要的和。 4. 监测分析的误差包括、和。 5. 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即:、、、 和。 6. 狄克逊(Dixon)检验法适用于容量较小(n≤25)的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离群值的剔除。适用于检出或异常值。 7. 格鲁勃斯(Grubbs)检验法适用于检验多组测量值均值的和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的,也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检验。检出的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 8. 数据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五后皆零”。 9. 检出限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内可以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0.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 二、选择题 1. 16005化简为4位有效数字为。

A、1.601×104 B、1.600×104 C、1600×10 D、1601×10 ⒉近似数运算,如18.3+1.4546+0.876等于。 A、20.6 B、20.63 C、20.631 D、20.6306 3. 测得溶液的pH=12.55 ,则氢离子浓度为 A、[H+]=5.6×10-13 B、[H+]=5.60×10-13 C、[H+]=5.60×10-12 D、[H+]=5.600×10-13 4. 下列计算式表达相对误差的是 A、测量值—真值 B、测量值—测量均值 C、(测量值—真值)/真值 D、最大值—最小值 5. 近似数运算,0.0123×25.60×1.0686等于 A、0.3364 B、0.336 C、0.33641 D、0.34 6. 灵敏度是指分析信号随测定组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的能力,它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低, A、检出限越低 B、越高 C、检出限可高可低D检出限不变 7.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8. 控制分析结果精密度的质控方法是。 A、行双样测定 B、标准物质测定 C、加标回收率测定 D、仪器和量皿的检定或校准。 9.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环保风险应急预案

环保风险应急预案 【篇一: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 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 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2、企业基本概况 2.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概况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东 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占地17565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mtbe(甲基叔丁基醚)。 生产区建有mtbe生产装置一套,为二层钢结构,面积912平方米,197立方米液化烃卧罐15只,2000立方米内浮顶立罐4只, 630kva变压器2台。建筑总面积 5317平方米,其中控制室、分析 化验室、配电室、磅房、门卫室共约920平米,生活办公区建有职 工食堂两层结构,面积1460平米、办公楼(待建)为三层结构 2050平米。 2.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民营企业、县级、80人。 2.3企业地理位置 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待建)。 3、危险源基本情况 3.1危险化学品目标及其危险特征

本公司生产原料主要为石油液化气(碳三、碳四)、甲醇,产品为mtbe(甲基叔丁基醚)、剩余碳四。石油液化气、mtbe均为易燃 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为有毒危化品。 3.2危险性分析 3.2.1本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由于机械设备 自身缺陷或操作者违规失误等因素,较易引起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 事故。可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等。 3.2.2本公司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 死群伤,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更强。 3.2.3.本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装置、罐区易造成火灾、爆炸等,造成群死群伤,应严格管理和按国家规定使用。 3.2.4本公司存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应按 规定定期检验和加装防护设备。 4、事件分级 执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 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具体分类标准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工作原则 5.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反应、及时控制。 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各 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确保有序进行。 5.3“先控制后处理”和“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 原则,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少污染范围,同 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必要时可请求社会救援力量支持。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组成 6.1.1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安环部、生产部、 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6.2职责 6.2.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2.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环境监测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于37℃经24h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4.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5.噪声: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检验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小于0.5m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 水深二分之一处_,当水深_5m~10m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上0.5m处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浓缩水样、消除干扰。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二苯碳酰二肼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14.2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布点法、棋盘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C、优先 D、综合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

环境监测技术理论考试试卷(模拟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0个空格×0.5分=10分) 1.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如显色时室温低于13o C,可在20o C-30o C水浴中显色 15 min. 3.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吸光度值在 0.1-0.7 范围,测定误差相对较小。理论上,吸光度值是0.434时,浓度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小。 4.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的是组分和固定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5.在地表水采样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m-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 m处和河底上0.5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下0.5m处。 6.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5%。 7.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 TSP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μm 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 PM10。 8.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一般在排放源上风向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最多设4个监控点。 9.GC-MS的进样口对真空要求最高。 10.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梅花点法和蛇形法。 11.测量噪声时,要求的气象条件为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 12.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监测时,如是稳态噪声, 则采取1min的等效声级。 1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常由化学火焰、电火花、电弧、激光和各种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而获得。 14.采集用于监测细菌学指标水样的玻璃瓶,在洗涤干燥后,要在160o C-170o C干热灭菌2h或高压蒸汽121 o C灭菌20min。不能使用加热灭菌的塑料采样瓶应浸泡在0.5%的过氧乙酸中10分钟进行低温灭菌。15.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1次。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考试试卷.docx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名 姓 _ _ _线_ _ _ _ _ _ _ _ _ _ _ 号 学 ) 科 封专 、 本 ( 级 年 密业 专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至学年第 2学期)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考试对象:环工本科试卷类型: 8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 25 个空,每空 1 分,共 25 分) 1.测定浊度的方法有法、法和法。 2.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现场于水样中加入和 固定,如果得到的沉淀为白色,则说明水样没有存在;如果发现沉淀为 棕色,则表示存在。 3.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三 种主要类型。 4.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的氟离子时,、外参比电极、组成一 个原电池,作标准曲线时,横坐标是,纵坐标是。 5.水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 6.对于溶解氧含量,有机物含量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将 20℃的混合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以同样的 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 瓶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后,测其溶解氧。 7.水质监测可分为、两种。 二、判断(本题共 5 道小题,每道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测定噪声时,如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力应停止测量。() 2.当干扰物质具有与被测物质相同反应时,会使结果偏高。() 3.高锰酸盐指数是以每毫升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4.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时,用分析天平称量采样滤膜时应精确到。() 5.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之前应在蒸馏水中充分浸泡。()三、 选择题(本题共 5 道小题,每道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每升水中含有()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 1 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A. 0.5mg 铂和钴 B.铂和 1mg钴 C. 1mg 铂和钴 D. 1mg 铂和 1mg钴 2.用不同颜色表示噪声污染强度时,强度最高的是() A. 蓝色 B.红色 C.黄色 D.绿色 3.在测定CODcr中,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保存多日而未重新标定会使结 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在水质监测中,所测河段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几个()。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5.氨氮的测定,水样预处理时,取250 mL 进行蒸馏,至溜出液达( A.准确到 200mL B.准确到250mL C. 200mL左右 D. 四、简答题(本题共 6 道小题,第一小题 5 分,其余各小题 6 分,共 1.测定水样氨氮时,为什么要先对 200ml 无氨水? 2.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3.在氨氮测定时,水样中若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用什么 4.COD Cr的测定中,加入硫酸银和硫酸汞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6.什么是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总碱度指的是哪个碱度? 五、计算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1.分别取 10ml,5ml 废水于 A、 B 两比色管中,其中向 B 管加入 KMnO4氧 然后再加入 NaNO2,尿素等分解过量试剂,其余操作同制作标准曲线的溶 λ=540nm处测吸光度,结果如下: Cr( ug)0 A 求:( 1)绘制工作曲线;(2)求水样中 Cr(Ⅲ)、Cr(Ⅵ)、总 Cr 的 2.测定污水的 BOD5,水样稀释倍数为 40 倍,稀释水的 DO值当天为 DO值当天为 L, 五天后为 L,求该污水的BOD5(精确到)。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l.3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4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

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 (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1.5危险辨实与评估 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2 主要环境因素分析 2.1易燃易爆物品 本公司仓库贮存的易燃易爆品、现场特殊生产设备,在搬运、装卸、堆放、使用过程中,若操作、管理以及生产使用不规范,极易着火或爆炸。 2.2其它因素 (1)触电事故 公司厂区内电气设备较多,电气网路相对繁杂,而且大功率机械加工设备相对较多,如果漏电或绝缘损坏、老化,维修不及时或误操作等,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2)噪声伤害 本厂各种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操作者长期处于

最新环境监测考试的题目库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5、测定PH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lcm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0.03吸光度。( ×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法测定COD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滤膜过滤,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l缓冲液的pH值不在10.0±0.2范围内,可用HCl或NaOH调节。(× )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17、pH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 21、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5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22、硫酸肼有毒、致癌!使用时应注意。(√ ) 23、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04),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 26、测汞水样既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也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 ) 27、EDTA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l:1的螯合物。(√ ) 28、在pHl0的溶液中,铬黑T长期置入其内,可被徐徐氧化,所以在加入铬黑T后要立即进行滴定。(√ )

环境监测实验问答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 1、pH (1)为什么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 答:测量水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方法是,用试棒点取水样在pH试纸上,而不应直接将pH 试纸插入待测水样中。这是因为pH试纸的显色机理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当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水样中时,大量的水样溶液将pH试纸本身所含的显色剂稀释了,冲淡了,从而影响显色的色度造成度数误差。 (2)测定溶液pH值时为什么要先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定位?玻璃电极使用前为什么要处理? 答:用pH缓冲溶液标定是为了消除不对称电位的影响。因为干玻璃电极不显示pH效应,只有经过水化的玻璃电极才显示pH效应,玻璃电极经浸泡24小时以上,就可形成稳定的水化层,使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在一定温度下与试液的pH值成线性关系,因此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或0.1N盐酸中浸泡24小时以上. (3)为何测pH时要按从稀到浓的次序测定? 答:因为后面一个始终浓度大于前面一个,所以要是用pH电极测试稀溶液后再放到浓的里,影响不大。但要是从浓到稀,电极从浓溶液带出的残液进入稀溶液,电极上的残液将影响稀溶液的测试结果。 2、溶解氧: (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空气中氧的干扰? 答:溶解氧采样时,应是水溢流,且碘量瓶上不能附有气泡,采样瓶需要水封。 在固定溶解氧、吸取溶液等的过程中,应将移液管插入水面下。 (2)在配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蒸馏水为何要先煮沸并冷却后才能使用? 答:赶出水中溶解氧。 空白试验时有时空白值过大,正常的空白值为1-2滴,若超过此数表明蒸馏水制备过久,可能其中溶解了较多的氧,KI会与氧发生反应产生I2,同时蒸馏水中的氧本身也会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发生反应,这两方面都会增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量使空白值过大:4I- + 4H+ + 4 O2 = 2 I2 + 2H2O 2S2O32- + O2 = 2SO42- +2S↓ 因此每次标定时均应使用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将蒸馏水重新煮沸10min,冷却后使用,这样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3)溶液被滴定至淡黄色,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这时才可以加入淀粉指示剂? 答:溶液为淡黄色时说明I2消耗殆尽,接近终点。 淀粉指示剂的加入要在近终点时加入是因为若加入过早,因碘释放慢,终点会迟后,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 (4)为什么通过滴定I2可计算出DO的含量? 根据原理解释。 3、浊度 (1)浊度的测定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 答:水中应无碎屑和易沉颗粒,如所用器皿不清洁,或水中有溶解的气泡和有色物质时干扰测定。 (2)有时会加入少许生物抑制剂,起何作用?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全面控制与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案。 2、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 全面覆盖。对厂区内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

故的控制与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1) 因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2)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3) 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4) 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由设备部经理负责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公司应急处置设办公室,由车间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就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与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与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6、预测、预警。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设备部经理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与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 7、报告方式与类型。 (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书面报告等。 (2)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与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现与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与数量、人员受害情况、事件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 A A 。分贝符号为“d 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环境检测模拟题库

一、选择题(单选,四选一) 1.污染物浓度测量值的极限值判定,采用 A 比较法。 (A)全数值(B)修约值(C)平均值(D)比较值 2.《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6-2000中用来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浓度所使用的碘酸钾试剂为 C 试剂。 (A) 化学纯(B)分析纯(C) 优级纯(D)色谱纯 3.《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6-2000中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应在波长为谱 A nm处测定吸光度。 (A) 630 (B)697.5 (C) 660 (D)690 4在《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1-2002中规定,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应保持在 C 。 A 4~6ml/min B 3~6ml/min C 6~8ml/min D 5~8ml/min 5酚试剂法测定甲醛含量,分光光度计应选择 C : A 697.5nm B 530 nm C 630 nm D 425 nm 6乙醇(95%)是指_____B__ A 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5% B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C 乙醇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5% D 乙醇的质量分数为5% 7GB 50325中室内污染物浓度测量至的极限值判定应依据 B 标准采用全数值比较法。 A、GB/T1250-2008 B、GB/T 8170-2008 C、GB/T15481-2008 D、GB/T6682-2008 8测定氨时,GB/T 18204.25-2000规定分光光度计的狭缝 D 。 A、小于5nm B、小于10nm C、小于15nm D、小于20nm 9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A 不列入抽检房间范围。 A、底层停车场 B、卫生间 C、卧室 D、厨房 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时,吸附管活化温度为 D ℃ A、250-300 B、250-325 C、300-325 D、300-350 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苯的检测时,吸附管热解吸温度为D ℃。 A、250 B、300 C、325 D、350 12、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D 。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测定含量 13、下面描述的测量空气中氡浓度的方法中____D___氡浓度的探测下限最小: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考试试卷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至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考试对象:环工本科试卷类型: 8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测定浊度的方法有法、法和法。 2. 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现场于水样中加入和 固定,如果得到的沉淀为白色,则说明水样没有存在;如果发现沉淀为棕色,则表示存在。 3. 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三 种主要类型。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的氟离子时,、外参比电极、组成一 个原电池,作标准曲线时,横坐标是,纵坐标是。 5. 水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 6. 对于溶解氧含量,有机物含量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将 20℃的混合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后,测其溶解氧。 7. 水质监测可分为、两种。 二、判断(本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1. 测定噪声时,如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力应停止测量。() 2. 当干扰物质具有与被测物质相同反应时,会使结果偏高。() 3. 高锰酸盐指数是以每毫升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4. 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时,用分析天平称量采样滤膜时应精确到。() 5.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之前应在蒸馏水中充分浸泡。() 三、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1. 每升水中含有()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A. 0.5mg铂和钴 B. 铂和1mg钴 C. 1mg铂和钴 D. 1mg铂和1mg钴 2. 用不同颜色表示噪声污染强度时,强度最高的是() A.蓝色 B. 红色 C.黄色 D.绿色 3. 在测定CODcr中,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保存多日而未重新标定会使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 在水质监测中,所测河段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几个()。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5. 氨氮的测定,水样预处理时,取250 mL进行蒸馏,至溜出液达()时,停止蒸馏。 A. 准确到200mL B. 准确到250mL C. 200mL左右 D. 250mL左右 四、简答题(本题共6道小题,第一小题5分,其余各小题6分,共35分) 1. 测定水样氨氮时,为什么要先对200ml无氨水 2. 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3. 在氨氮测定时,水样中若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干扰 4. COD Cr 的测定中,加入硫酸银和硫酸汞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 什么是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6. 什么是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总碱度指的是哪个碱度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分别取10ml,5ml废水于A、B两比色管中,其中向B管加入KMnO 4 氧化氧化水样中的Cr(Ⅲ), 然后再加入NaNO 2 ,尿素等分解过量试剂,其余操作同制作标准曲线的溶液一并进行,在L=1cm、λ=540nm处测吸光度,结果如下: 求:(1)绘制工作曲线;(2)求水样中Cr(Ⅲ)、Cr(Ⅵ)、总Cr的浓度。 2. 测定污水的BOD5,水样稀释倍数为40倍,稀释水的DO值当天为L, 五天后为L;稀释水样的 DO值当天为L,五天后为L,求该污水的BOD 5 (精确到)。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培训资料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2、企业基本概况 2.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概况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占地175658平方米。主要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 生产区建有生产装置一套,为二层钢结构,面积912平方米,197立方米液化烃卧罐15只,2000立方米内浮顶立罐4只,630变压器2台。建筑总面

积 5317平方米,其中控制室、分析化验室、配电室、磅房、门卫室共约920平米,生活办公区建有职工食堂两层结构,面积1460平米、办公楼(待建)为三层结构2050平米。 2.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 民营企业、县级、80人。 2.3企业地理位置 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待建)。 3、危险源基本情况 3.1危险化学品目标及其危险特征 本公司生产原料主要为石油液化气(碳三、碳四)、甲醇,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剩余碳四。石油液化气、均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为有毒危化品。 3.2危险性分析 3.2.1本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或操作者违规失误等因素,较易引起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可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等。 3.2.2本公司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更强。 3.2.3.本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装置、罐区易造成火灾、爆炸等,造成群死群伤,应严格管理和按国家规定使用。 3.2.4本公司存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和加装防护设备。 4、事件分级 执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 《环境监测》试卷 ( 含答案 ) (说明:考试时间 110 分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成绩 一、填空(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 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 2 、水中氨氮是指以 游离氨( NH 3)或 铵盐( NH 4+ )形式存在的氮。 3 、 误差 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 、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 响地点的断面称为 对照断面 。 5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 COD 时,所用催化剂为 Ag 2 SO 4 。 6 、测定水样的 DO ,消耗 L 的 Na 2 S O 3 ,该水样的 DO(O 2 ,mg/L) 为 。 2 7 、两份水样 pH 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 1000 倍。 8 、I 2+2S 2O 3 2- = 2I - + S 4 O 62- 9 、用容积为 20L 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 50 %( V/V ), 欲配制 50ppm 的 SO 2 标准气,需要加入 2ml 原料气。 10 、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 A 类污染物,在 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 、一 B 、四 C 、三 D 、二 2 、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 A 条件下称重。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2.空白试验3.细菌总数4.生物监测5.静态配气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 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 ;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 ________; 5.氰化物造成人即刻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 __________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 _______;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 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A、 20Hz<f<20000Hz B、f<200Hz 或 f>20000Hz C、f<200Hz 或 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A、消解、蒸馏、萃取B、消解、萃取、蒸馏 C、消解、蒸馏、挥发 D、蒸馏、消解、萃取 6.大气采样器主要有()等部件组成 A、收集器 B、压力计 C、抽气泵 D、温度计 E、流量计 7.关于COD测定,正确的描述有(); A、试亚铁灵为指示剂 B、加HgSO4掩蔽Cl- C、加Ag2SO4 D、加热回流30分钟 E、消耗的氧化剂为O2 8. 在水样中加入 __________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 B、NaOH C、CHCl3 D、HNO3 9.水环境监测对象应包括(); A、地表水 B、地下水 C、饮用水 D、工业污水 E、降水 10.我国空气质量标准是以()℃,()kPa时的体积为标准状态的。 A、20 B、0 C、25 D、101.325 E、760 四、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测定烟尘浓度时必须等速采样,而测定烟气浓度时不需等速采样。()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考试试卷(10)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至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考试对象:环工试卷类型:10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水样的色度应以后为准,色度通常采用铂钴比色法,并规定的铂产生颜色为1度。 2. pH对色度影响很大,pH高时往往色度,故测量色度时应测量溶液的pH。 3.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相当于一定粒度的硅藻土在1000mL 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的氟离子时,、外参比电极和被测溶液组成一个原电池,作标准曲线时,横坐标是,纵坐标是。 5. 监测环境噪声要求在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大风应停止测量。 6. 对于溶解氧含量,有机物含量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将20℃的混合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瓶内不应有气泡)。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后,测其溶解氧。 7. 采集溶解氧水样,现场固定应加的试剂为_ 和。 & 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方法。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_ 。 二、判断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20分) 1.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 μm的颗粒物。() 2. 当干扰物质具有与被测物质相同反应时,会使结果偏低。() 3. 高锰酸盐指数是以每升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4. 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若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可使碘化物游离出碘,则使结果产生正干扰。() 5. 水的颜色可分为“表色”和“真色”,前者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而后者是指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不溶解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 | 6.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之前应在被测水样中充分浸泡。() 8. 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用水稀释后测定。计算公式:浊度(度)= () B A C C + ,其中A—稀释后水 样的浊度,(度);B—稀释水体积,mL;C—原水样体积,mL。() 9. 水样采集后,应加入硫酸锰和碱性氯化钠溶液以固定溶解氧。() 10. 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能较好地反映同一水系中不同断面的水质状况,对同一江河、湖库的监测采样应 力求同步,并应避免大雨时采样。() 三、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2分) $ 1. 悬浮固体的测定中,需将滤膜与称量瓶烘至恒重,恒重的标准是: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A. 0.0001g B. 0.0002g C.0.0005g D. 0.01g 2. 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时,如水样浑浊,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A.放置澄清 B.离心法去除悬浮物 C.用孔径为滤膜过滤 D.滤纸过滤 3. 需要快速测定多个未知含量水样的氨氮最好采用() A.电极法 B.蒸馏—酸滴定法 C.钠氏试剂比色法 D.气相分子吸收法 4. 在测定CODcr中,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保存多日而未重新标定会使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 ' 5. 用不同颜色表示噪声污染强度时,强度最高的是()A.蓝色 B. 红色 C.黄色 D.绿色 6.能综合表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指标是() 四、简答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测定水中SS的过程。 2. 在氨氮测定时,水样中若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干扰 3.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Cr的原理,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测定总铬的标准测定方法条件是什么氧化剂、显色剂是什么尿素的作用是什么 { 5.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多采用哪些措施 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MnSO4溶液及含NaOH的KI溶液立即塞好塞子, 振荡使它反应均匀,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稀H2SO4,此时有I2生成,用的Na2S2O3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到溶液 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共计消耗VmL Na2S2O3溶液,上述的反应为: 2Mn2++O2+4OH-=2MnO(OH)2 MnO(OH)2+2I-+4H+=Mn2++I2+3H2O I2+2S2O32-=2I-+S4O62- 求水溶解的氧气是多少(g/L) 2.监测某水样的BOD5时,采用稀释法测定数据为:水样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 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稀释水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稀释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求水样 的BOD5为多少(注:精确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