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学术失范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有学术评价中重“量”轻“质”,学术失范惩处的风险很小,学术体制不够独立等原因:我们必须从法律、制度以及学术道德教育等方面来防止学术失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学术失范原因对策

一、学术失范的现状

(一)、低水平重复。无论是研究生、博士生还是教授们,低水平重复是学术失范行为的首要表现,大学教材、参考书编写千书一面,大量的教材从理论表述到篇章结构雷同。尤其大学里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一类的书,粗制滥造、泡沫重重。学术界频频爆出惊人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大量的实验、足够的数据、充分的论证,就妄自定论,给自己顶上个大帽子.制造出了一派虚假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不泛大量泡沫存在,真是“繁而不荣”。

(二)抄袭、剽窃成风。低水平重复不应该是正确的治学态度,但它却没有直接侵犯他人的利益,但抄袭、剽窃就不同了,将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已有,是一种明显的侵权表现。“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了抄袭、剽窃者的座右铭,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存在,让人很难辨别哪为你首创,哪为他首创,更为抄袭、剽窃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般抄袭、剽窃都是“博采众家之长”为已所用或偷梁换柱的形式。往往辩解是“旁征博引”。(三)伪学术刊物大量存在。学术失范的实施者不只是个人,还有一些学术刊物。学术刊物顾名思义就是为服务学术而存在的刊物,一旦它不是服务学术的,暂且将它称为伪学术刊物。我国大量的学术刊物,不再是为新兴的、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公开提供载体,学术成果交流提供平台,而是变成为“金钱”和“职称”服务的窄壳,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由版面费的高低来决定,择稿职称化现象严重,大量刊号被买完全获取利益的手段。

(四)、“学官”现象严重。只有当官才能“有机会”搞好学术,一方面现在的岗位聘任、收入多少与申请的科研项目挂勾,而在本校和校外是否能够申报项目、评奖是否能够成功与其行政头衔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为了学术而当官,当了官就可以搞好学术,因为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就在学校的学术事务中的一定的发言权;担任行政职务往往也是在众多学术机构中担任评委等学术职务的基础;担任大学行政职务,就有机会与政府学术管理部门交流“勾兑”。“官”与“学”以各种形式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学术失范行为容易产生,而且一旦产生就很难受到惩罚。(五)“近亲繁殖”比比皆是。科学要想发展,学术要想提高,最大限度的公开交流、享用现有成果和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现实中,学术界并非如此,从研究生入学本校生易于外校生,直研直博为高校很多学子津津乐道,到学术成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