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

发表时间:2018-08-13T16:06:07.9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作者:孙华

[导读] 摘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目前已有的技术群体中,有着很多优点和比较突出的长处,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有着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安全性,而且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有着保障。

(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山东省乳山市 264500)

摘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目前已有的技术群体中,有着很多优点和比较突出的长处,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有着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安全性,而且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有着保障。在如今电气工程的领域中,电力拖动系统的运用十分普遍,而且这项技术在电气工程的运用中也很广泛。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电气工程领域,很多应用都得到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支持,并且结合电气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思维,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安全保护

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从目前电力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和电气工程相结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技术互补,两者之间的不同优势和不同技术,使得电气工程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和发展,同时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优化和更好地运用。电气工程中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运用,对电气工程来说,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广泛,最主要还是用来对电气工程的很多环节进行控制和调节。电气工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中的核心控制部件,都需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如今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日益趋向成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有多核心的控制环节都需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和完成,这些是自动控制的核心以及重点,不能出现任何错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模式的切换,通过识别用户的指令和命令,对系统进行控制,切换到需要的工作模式,这一过程中,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为了平衡自身的参数和数据,需要建立负反馈调节机制,所以需要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自身来完成这一目标。这些只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的很小部分,实际运用中的控制功能远远不止这些,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也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

2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2.1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电力拖动系统特点、功能等,客观分析一系列影响因素,坚持相关设计原则,科学设计电力拖动系统,最大化提高电力拖动系统性能。设计人员要坚持经济简单化原则,对比、分析电力拖动系统设计方案,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确保设计的电力拖动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系统结构简单化。设计人员要坚持“安全、稳定、可靠”原则,准确把握电器、触头具体数量,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设计线路,科学选择系统构件,最大化提高电力拖动系统整体性能。

2.2明确设计方案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设计离不开合理化的设计方案,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正确性。设计人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结合各方面情况,运动要求、零部件具体加工精密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科学选择电动机,明确传动方式、运行形式等,科学设计电力拖动系统硬软件。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多层次优化拖动形式,巧妙利用直流以及集中拖动形式,准确把握应用其中的电动机总数量、各方面参数。

2.3科学选择电动机

在确定好设计方案之后,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科学选择应用其中的电动机,比如,类型、结构形式、额定电压。所选择的电动机要符合机械生产具体要求,设计人员要客观分析电动机发热情况、启动能力等,明确电动机功率,进行相关试验校验,明确电动机额定功率、容量。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电动机在机械生产方面的具体要求,明确电动机类型,如果生产机械功率以及调度范围都比较大,则要采用直流电动机,如果想要结构简单化,维护难度和造价较低,则要采用交流电动机。所选择的电动机电压的“等级、频率、相数”要和供电电网电压相同,确保所选择的电动机能够满足各方面条件。

2.4电器控制线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生产要求,比如,生产机械要求、电器控制线路要求,准确把握电力拖动系统设计经济性,尽可能选择常见线路,把握好电器数量,科学缩短连接导线长度,最大化减少电力拖动系统中的通电线路,采用适宜的连接方法,科学连接线路,避免出现“短路、电压过高”等问题。同时,设计人员要坚持简单化原则,确保设计的控制结构操作简便,也为日后检修维护电力拖动系统提供有利的保障,科学设计电路控制单元构件,最大化提高电路控制系统整体性能。

2.5调节器设计,构建数学模型

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根据电力拖动系统特点,科学设计调节器,即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串联的基础上,发挥二者反馈作用,即转速负反馈、电流负反馈。简单来说,转速调节器输出就是电流调节器输入,电流调节器输出的一系列信号受到晶闸管整流器触发装置自动化控制。应用其中的转速以及电流调节器大都采用的是PI调节器。此外,在设计电力拖动系统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各组成部件特征、性能等,构建合理化的数学模型,列出对应的空间方程,进行相关计算,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化调整,确保设计的电力拖动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准度,顺利实现自动控制,更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3电力拖动系统安全保护

3.1电力拖动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有些是电气故障,有些是电力系统本身的运行故障,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如果在供应电力的局部地区出现了电力传输设备的问题,而且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会有大面积的电力供应中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做了相关的规定,要求电力传输设备都必须安装电力拖动系统,用来保证电力传输的正常运行。同时电力系统也应当及时对保护装置进行更新和检测,确保整体传输系统的稳定性。

3.2?拖动系统的安全保护重要性

从现在的电力行业情况来看,电力拖动系统都加装了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并且也有对应的技术人员定期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电力拖动系统提升了整体的管理水平,并且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电力拖动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也会得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A卷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定义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电流调节器采用PI 调节器,其作用是什么?其输出限幅值应如何整定? 3、典型I 型系统和典型Ⅱ型系统在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上有什么区别? 4、双闭环系统的起动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一定会出现转速超调? 5、在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实现无环流的原理是什么? 6、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机械特性的特征是什么? 7、交流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具有哪些性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8、关于变压与弱磁配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变压调速,属于恒转矩性质调速。 B 当电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变压调速,属于恒功率性质调速。 C 当电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弱磁调速,属于恒转矩性质调速。 D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时,弱磁调速,属于恒功率性质调速。 9、在晶闸管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中,βα=配合控制可以消除( )。 A 直流平均环流 B 静态环流 C 瞬时脉动环流 D 动态环流 10、在三相桥式反并联可逆调速电路和三相零式反并联可逆调速电路中,为了限制环流,需要配置环流电抗器的数量分别是( )。 A 1个和2个 B 2个和1个 C 2个和4个 D 4个和2个 11、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调压调速,从高速变到低速,其转差功率( )。 A 不变 B 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了 C 大部分回馈到电网中 12、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中,串级调速装置的容量( )。 A 随调速范围的增大而增大 B 随调速范围的增大而减小 C 与调速范围无关 D 与调速范围有关,但关系不确定 13、在恒压频比控制(即1ωs U =常数)的变频调速系统中,在基频以下变频调速时进行定子电压补偿,其目的是( )。 A 维持转速恒定 B 维持定子全磁通恒定 C 维持气隙磁通恒定 D 维持转子全磁通恒定 三、计算题(共40分) 14(20分)、某转速负反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20;电动机参数为:U N =220V 、I N =68.6A 、R a =0.23Ω、n N =1500 r/min 、GD 2 =10 N ·m 2;电枢回路总电阻R Σ=0.5Ω(包括R a ), 电枢回路总电感L ∑=30 mH ;晶闸管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试求: (1)满足静差率S ≤5%的调速范围有多大? (2)电动机带额定负载运行的最低速是多少? (3)画出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4)判断该系统动态是否稳定。 15(20分)、单闭环负反馈系统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1005.0)(1045.0)(16.0(20 ) (+++s s s s W obj 试用PI 调节器将其校正成典型Ⅰ型系统,写出调节器传递函数。画出调节器电路图,计算调节器RC 元件参数。若在设计过程中对调节对象的传递函数进行了近似处理,说明是何种近似。 ( 要求:阻尼比 ξ=0.707, 调节器输入电阻R 0=40K Ω) 2008 ——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考试试卷( 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调速系统的静态性能指标有 ①转速降N n n n -=?0 ②调速范围m in m in m ax n n n n D N == ③静差率0 n n s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s n s n D N -?= 2、(6分)答:电流调节器(ACR )的作用:1)对电网电压波动起及时抗扰作用;2)起动时保证获得允许的最大电流dm I ;3)在转速调节过程中,使电流跟随给定电压*i U 变化;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一旦故障消失,系统立即自动恢复正常。 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限幅值:s dm e s d0cm K R I n C K U U N += = 3、(6分)答:稳态误差:对于典型I 型系统,在阶跃输入下,稳态时是无差的;但在斜坡输入下则有恒值稳态误差,且与K 值成反比;在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对于典型II 型系统,在阶跃和斜坡输入下,稳态时均无差;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与开环增益K 成反比。 动态性能:典型 I 型系统在跟随性能上可以做到超调小,但抗扰性能稍差;典型Ⅱ型系统的超调量相对较大,抗扰性能却比较好。 4、(6分)解:(1) 特点:1)饱和非线性控制 2) 转速超调(退饱和超调)3)准时间最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供应是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要求,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本文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标签:电力系统自动化探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1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①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②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③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④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⑤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1.2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2 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2.1 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西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1答案

西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A.PID B.PI C.P D.PD 正确答案:B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静差率(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 )。 A.降电压调速 B.串级调速 C.变极调速 D.变压变频调速 正确答案:D 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 )。 A.比例控制 B.积分控制 C.微分控制 D.比例微分控制 正确答案:B 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 )。 A.抗扰性 B.稳定性 C.快速性 D.准确性 正确答案:B 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 )。 A.算术平均值滤波 B.中值滤波 C.中值平 D.均滤波几何平均值滤波 正确答案:D 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 A.ACR B.AVR C.ASR D.ATR 正确答案:A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正确答案:D 10.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 A.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B.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C.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 D.ACR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 正确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 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习题 1、同步发电机并网(列)方式有几种?在操作程序上有何区别?并网效果 上有何特点? 分类:准同期,自同期 程序:准:在待并发电机加励磁,调节其参数使之参数符合并网条件,并入电网。 自:不在待并电机加励磁,当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并列断路器合闸,之后加励磁,由系统拉入同步。 特点:准;冲击电流小,合闸后机组能迅速同步运行,对系统影响最小 自:速度快,控制操作简单,但冲击电流大,从系统吸收无功,导致系统电压短时下降。 2、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的允许差各是多 少? 理想条件:实际条件(待并发电机与系统) 幅值相等:UG=UX 电压差Us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5%-10% 频率相等:ωG=ωX 频率差不超过额定的0.2%-0.5% 相角相等:δe=0(δG=δX)相位差接近,误差不大于5° 3、幅值和频率分别不满足准同期理想并列条件时对系统和发电机分别有何 影响? 幅值差:合闸时产生冲击电流,为无功性质,对发电机定子绕组产生作用力。 频率差:因为频率不等产生电压差,这个电压差是变化的,变化值在0-2Um之间。 这种瞬时值的幅值有规律地时大时小变化的电压成为拍振电压。它产生的 拍振电流也时大时小变化,有功分量和转子电流作用产生的力矩也时大时 小变化,使发电机振动。频率差大时,无法拉入同步。 4、何为正弦脉动电压?如何获得?包含合闸需要的哪些信息?如何从波形上获得?

5、何为线形整步电压?如何得到线形整步电压?线性整步电压的特点是什么? 6、线性整步电压形成电路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电网电压和发电机端电压波形绘制出各部分对应的波形图。 书上第13页,图1-12 组成:由整形电路,相敏电路,滤波电路组成 作用:整形电路:是将Ug和Ux的正弦波转变成与其频率和相位相同的一系列方波,其幅值与Ug和Ux无关。 相敏电路:是在两个输出信号电平相同时输出高电平,两者不同时输出低电平。 滤波电路:有低通滤波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为获得线性整步电压Us和&e的线性相关,采用滤波器使波形平滑 7、简述合闸条件的计算过程。 Step 1:计算Usmin,如果Usmin≤USy转Step 2;否则调整G来改变UG Step 2:ωsy的计算 Step 3:如果ωs≤ωsy继续Step 4;否则调整G来改变ωG,ωs=ωG-ωX Step 4:δe的计算:δe=tYJ?ωs Step5:δe≤δey合闸;否则调整G来改变ωG,从而δe 8、简述同步发电机并列后由不同步到同步的过程(要求画图配合说明)。 书上第7页,图1-4 说明:1、如果发电机电压Ug超前电网电压Ux,发电机发出功率,则发电机将被制动减速,当Ug落后Ux,发电机吸收无功,则发电机加速。 2、当发电机刚并入时处于a电,为超前情况,Ws下降---到达b点,Wg=Wx,&e最 大,W下降,&e下降——处于原点,Ug=Ux----&e=0,Wg<Wx——过原点后, &e<0,——Wg上升 总之。A-b-0-c,c-0-a,由于阻尼等因素影响,摆动幅度逐渐减小到同步角9、准同期并列为什么要在δ=0之前提前发合闸脉冲?提前时间取决于什么?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的恒定越前时间如何设定? 10、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如何检测ωs<ωSY?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参考问题详解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答案:静止可控整流器直流斩波器 2.答案:调速围静差率. 3.答案:恒转矩、恒功率 4.答案:脉冲宽度调制 二、判断题: 答案:1.×、2. √、 三、问答题: 1.答案:生产机械的转速n与其对应的负载转矩T L的关系。1.阻转矩负载特性; 2.位转矩负载特性; 3.转矩随转速变化而改变的负载特性,通风机型、恒功率、转矩与转速成比例; 4.转矩随位置变化的负载特性。 2.答案:放大器的放大系数K p,供电电网电压,参数变化时系统有调节作用。电压负反馈系统实际上只是一个自动调压系统,只有被反馈环包围部分参数变化时有调节作用。 3.答案:U d减少,转速n不变、U d增加。 4.答案: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叫做调速围。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与理想空载转速之比,称作转差率。静态速降值一定,如果对静差率要求越严,值越小时,允许的调速围就越小。 5.答案: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系统能有效地抑制一切被负反馈环所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作用。但完全服从给定作用。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环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可见,测速发电机的励磁量发生变化时,系统无能为力。 6.答案: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是无静差调速系统。积分控制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原因是积分调节器的输出包含了输入偏差量的全部历史。可以实现无静差调速。 四、计算题: 1.答案:开环系统的稳态速降:354.33r/min;满足调速要求所允许的稳态速降:8.33r/min;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41.54 2.答案:42.5N?M, 3.41N?M 3.答案:T=62.92N?M,n=920r/min,cosФ=0.78 4.答案:α=0。时n0=2119r/min, α=30。时n0=1824r/min,α=31.1。,cosФ=0.82,s=0.0395。 5.答案:D=4.44,s=0.048,Δn=5.3r/min。 6.答案:系统允许的稳态速降:3.06r/min,开环放大系数:31.7 7.答案: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从4.7变为17.9 8.答案:s=0.86,Δn cl=5.56r/min,K p=27.8,α=0.0067V?min/r。 9.答案:调速围D=10,允许静差率s=10%。 10.答案:允许的静态速降Δn cl=3.06r/min,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31.7。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跟随抗扰环ACR 外环ASR 2.典型Ⅰ型典型Ⅱ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温进荣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温进荣 发表时间:2019-07-19T13:42:27.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温进荣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用电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所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被研制并广泛应用,它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监视和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本文研究了这种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突出特点,探讨了应该怎样对这种技术进行改造。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术,它是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调控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可以监视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对它的安全性进行在线分析预控。因此,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并减轻调控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关的专业人员熟知此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运行维护水平。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必要性以及它的功能特点 1.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也迫切要求电力系统网络迅速发展壮大并安全、优质、经济、可靠运行,但是整个复杂的电力系统只有靠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才能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监视、判断、分析、遥控(遥调)或自动控制,必须要使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确保电网正常运行供电,所以这就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深化应用。 1.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特点 1.2.1能够对电力网络进行安全分析 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分析包括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灵敏度分析等功能,网络分析功能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重要功能模块,为调度员提供快速简便的计算分析手段,是调度运行值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快速、准确计算的同时,有效地协助调度员及时掌握电网危险点,以便及时采取预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1.2.2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应用 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是监控员实时掌控所辖变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手段。实现设备运行信息的分类、分站、分电压等级的汇总与现实,并通过颜色、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进行提示预警及远方遥控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监控员提供当前变电站真实运行情况及故障异常情况下设备遥测、遥信信息,能够有效提升监控工作效率,缓解监控员工作压力,使监控功能成为调度的“眼睛和耳朵”,进一步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安全运行水平。 1.2.3自动电压控制功能应用 自动电压控制(A VC)应用是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保证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并尽可能降低系统因不必要的无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A VC从网络分析应用(PAS)获取控制模型、从电网稳态监控应用(SCADA)获取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对电网内各变电站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和在线控制,实现全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闭环运行。 1.2.4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在运行时的经济实用,保证电力有效性,防止浪费,从而节省了成本。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科技迅猛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需求,电力公司非常注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并依托此技术实现省、地、县一体化运行,下面就让我们对以下几种不同阶段的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1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此种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对其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再通过各分布点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配所要负责的工作,在该技术下,电力系统会非常流畅的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事故,而且它的通用性比较广泛适应能力比较强,会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安全,因此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十分受欢迎。 2.2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该种系统的应用好处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以及开放性,这种系统的运行主要用系统中的卫星参与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保证运行的时效性。除此之外,人还可以与系统进行互动,以便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另外,此系统的其他几个功能也能够帮助电力系统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运行,目前此种能量管理系统多应用于广州北京等几个城市。 这种管理系统是南京一家企业研制出来的,这种应用的具体操作以及它的特点结合了以上两种系统的优点,它既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并且整理,又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调控整个运行过程。这些是其他系统不能够做到的,除了这些特点,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也比较突出,所以在使用时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喜爱。 2.3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配置实时监控与分析、调度计划、调度管理及省地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系统应用功能,横向上,通过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三类应用的一体化运行;纵向上,通过基础平台实现省、地、县调系统一体化运行和电网模型、参数、画面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这是目前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并全国推广使用的新型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上面的内容,以上几种技术是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的比较广泛的,使用效果比较好的。除了这些国内的技术,一些国外的技术也具有极好的使用效果。所以在现在信息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前电力系统市场发展中的自动控制技术趋向于控制策略的日益优化,呈现出适应性强、协调控制完善、智能优势明显、区域分布日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设计层面电力自动化系统更注重对多机模型的问题处理,且广泛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及工具实现综合高效的控制。在实践控制手段的运用中合理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电子器件及远程通信应用技术。而在研究人员的组合构建中电力企业本着精益求精、综合适用的原则强调基于多功能人才的联合作战模式。在整体电力系统中,其工作方式由原有的开环监测合理向闭环控制不断发展,且实现了由高电压等级主体向低电压丰富扩展的安全、合理性过度,例如从能量管理系统向配电管理系统合理转变等。再者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了由单个元件到部分甚至全系统区域的广泛发展,例如实现了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及综合数据采集发展、区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发展等。相应的其单一功能也实现了向多元化、一体化综合功能的发展,例如综合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发展与提升。系统中富含的装置性功能更是向着灵活、快速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全面更新及优势发展等。依据以上创新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发展目标更加趋于优化、协调与智能的发展,令潮流及励磁控制成为市场新一轮的发展研究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发展中不仅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性、经济合理性、高效科学性,同时还应注重向自动化服务及管理的合理转变,引入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等高效自动化服务控制体系,才能最终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科学发展之路走的更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科学发展前景 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通信及控制技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而新时期电力系统则毋庸置疑的成为集计算机、通信、控制与电力设备、电力电子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其应用内涵不断扩充、发展外延继续扩展,令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中包含的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庞大、综合因素越来越复杂,可观、可测的在数据范围越来越广阔,能够合理实施闭环控制、实现良好效果的控制对象则越来越丰富。由此不难看出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已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式、滞后式、人工式管理模式,而全面实现了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发展市场、调度自动化市场、配电自动化市场及综合的电力市场。在变电站及保护的自动化市场发展中,我国的500千伏变电站的控制与运行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综合管理,而220千瓦变电站则科学实现了无人值班看守的自动化控制。当然我国众多变配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程度普及还相对偏低,同时新一轮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的广泛推行及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应继续强化自动化控制理念的科学引入,树立中小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观念、提升大型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而继续巩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整体市场中占据的排头兵位置,令其持之以恒的实现全面自动化发展。 电力调度及配电自动化市场的前景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上升,省网及地方调度的自动化普及率将提升至近一半的比例,且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充。电力调度系统

电力拖动试题库带答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及复习习题库 版本:中国电力出版社 主编:程建龙 定价:29.80元 适用班级:13电大二 代课人:田芳于长超 出题人:田芳于长超 制定时间:2014年 审核人:

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维护、型号命名、选择、安装。掌握手动、点动、连续等常规电路的原理、分析方法。 重难点:低压电器的范围及应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常用低压配电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电路原理分析。 第二章直流、同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控制线路设计方法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重难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删除: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第三章常用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 了解:常用控制线路电路分析、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维护及检修方法。重难点: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动机的自动调速及其调试与维修概述(删除)

电力拖动试题库 重点部分 绪论 一、填空 1、电源分交流电源和()。 二、名词解释 2、电力拖动 三、简答 3、电力拖动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4、电力拖动装置中电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5、按电动机的组合数量来分,电力拖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一、填空 6、低压断路器类型品种很多,常用的有()、框架式、()、漏电保护式。 7、低压熔断器广泛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作()保护。 8、低压熔断器在使用时()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9、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0、负荷开关一般在照明电路和功率小于() KW的电动控制线路中。 11、低压断路器又称()。 13、低压控制电器依靠人力操作的控制电器称为 ( ) 。 14、低压控制电器根据信号能自动完成动作的称为 ( ) 。 15、断路器的文字符号是 ( ) 。 17、熔断器文字符号是()。 18、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9、开启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0、封闭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1、组合开关文字符号是()。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A C 1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 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到了它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4】。 1.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由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要确定最佳的方式,必须对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异步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为了便于研究,一般进行如下假设: (1)三相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在空间均分布,即在空间互差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并忽略空间谐波; (2)各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3)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4)忽略铁耗的影响。 无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为绕线型还是笼型,均将它等效为绕线转子,并将转子参数换算到定子侧,换算后的每相绕组匝数都相等。这样异步电机数模型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 120o

A A A s A s A B B B s B s B C C C s C s C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 ? =+=+?? a a a r a r a b b b r b r b c c c r c r c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 =+=+?? ? =+=+?? ? =+=+?? /du dt 图1.1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 图1.1中,定子三相对称绕组轴线A 、B, C 在空间上固定并且互差 , 转子对称绕组的轴线a 、b 、 c 随转子一起旋转。我们把定子A 相绕组的轴线作 为空间参考坐标轴,转子a 轴和定子A 轴间的角度作为空间角位移变量。规定各绕组相电压、电流及磁链的正方向符合电动机惯例和右手螺旋定则。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1.1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1-1) 式中以微分算子P 代替微分符号 相应地,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的电压方程 (1-2) 式中:为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相磁链的瞬时值; 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将定子和转子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120o θ,,,,,A B C a b c u u u u u u ,,,,,A B C a b c i i i i i i ,,,,,A B C a b c ψψψψψψ,s r R R

电力系统自动化

实验一励磁控制基本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原理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2)了解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控制方式。 3)掌握励磁调节装置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原理与说明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装置两部分组成,它们和同步发电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励磁控制系统的三大基本任务是:稳定电压、合理分配无功功率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实验用的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1-1如下所示,交流励磁电源取自380V市电,构成他励励磁系统,励磁系统的可控整流模块由TQLC-III微机自动励磁装置控制。 图1-1励磁控制系统示意图 TQLC-III型微机自动励磁装置的控制方式有四种:恒U g(恒机端电压方式,保持机端电压稳定)、恒I L(恒励磁电流方式,保持励磁电流稳定)、恒Q(恒无功方式,保持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稳定)和恒α(恒控制角方式,保持控制角稳定),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运行。恒Q和恒α方式一般在抢发无功的时候才投入。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恒电压方式运行,这样能满足发电机并网后调差要求,恒励流方式下并网的发电机不具备调

差特性。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之前,励磁调节装置能维持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当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升高或降低发电机电压;当发电机并网运行时,操作励磁调节装置的增减磁按钮,可以增加或减少发电机的无功输出。 无论是在“手动”还是“自动”方式下,都可以操作增减磁按钮,所不同的是调节的参数不同。在“自动”方式下,调节是的机端电压,也就是上下平移特性曲线,在“手动”方式下,改变的是励磁电流的大小,此时即使在并网的情况下,也不具备调差特性。 三、实验项目与方法 3.1不同α角对应的励磁电压测试 实验准备 1)将发电机组电动机三相电源插头与机组控制屏侧面“电动机出线”插座连接,发电机 三相输出电压插头与“发电机进线”插座连接,发电机励磁电源插头与“励磁出线”插座连接。 2)检查机组控制屏上各指示仪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位置。 3)合上“调速励磁电源”开关(380V)。注意,一定要先合“220V电源”开关,再合“调 速励磁电源”开关,否则,励磁或调速输出的功率模块可能处于失控状态! 4)检查调速、同期、励磁三个装置液晶显示屏显示和面板指示灯状态,正常情况下,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课后题答案

第2章 三、思考题 2-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答:调压调速,弱磁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特点略。 2-2 简述直流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答:直流PWM 变换器基本结构如图,包括IGBT 和续流二极管。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送往直流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PWM 变换器中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调节直流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2-3 直流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 答:脉动直流电压。 2=4 为什么直流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 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直流PWM 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环节。其中直流PWM 变换器的时间常数Ts 等于其IGBT 控制脉冲周期(1/fc),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Ts 通常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2mf)。因fc 通常为kHz 级,而 f 通常为工频(50 或60Hz)为一周内),m 整流电压的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20,故直流PWM 变换器时间常数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 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的存在。 2-6 直流PWM 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若二极管断路则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压。 2-7 直流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若开关频率非常高,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枢电流还未上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从而导致平均电流总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转。2=8 泵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抑制? 答: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于回馈制动状态时,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动机由动能转变为的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反馈回交流电网,而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造成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泵升电压过大将导致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被击穿。应合理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或采用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2-9 在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转速随负载增加而降低? 答:负载增加意味着负载转矩变大,电机减速,并且在减速过程中,反电动势减小,于是电枢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转矩增加,达到与负载转矩平衡,电机不再减速,保持稳定。故负载增加,稳态时,电机转速会较增加之前降低。 2-10 静差率和调速范围有何关系?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吗?举个例子。 答:D=(nN/△n)(s/(1-s)。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的,)而机械特性硬度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降落的。 2-11 调速范围与静态速降和最小静差率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答:D=(nN/△n)(s/(1-s)。因为若只考虑减小最小静差率,则在一定静态速降下,允许) 允许的最小转差率又大得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2=12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有哪些特点?改变给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为什么?如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复习模拟试题(全)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A.PID B.PI C.P D.PD 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静差率 A.越小B.越大C.不变D.不确定 3.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是 A.降电压调速B.串级调速C.变极调速D.变压变频调速4.可以使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的是 A.比例控制B.积分控制C.微分控制D.比例微分控制5.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 A.抗扰性B.稳定性C.快速性D.准确性 6.在定性的分析闭环系统性能时,截止频率ωc越低,则系统的稳定精度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 7.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不包括 A.算术平均值滤波B.中值滤波 C.中值平均滤波D.几何平均值滤波 8.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A.ACR B.AVR C.ASR D.ATR 9.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A.转速调节阶段 B.电流上升阶段 C.恒流升速阶段 D.电流下降阶段 11.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A.饱和非线性控制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D.饱和线性控制 12.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 A.降电压调速B.变极对数调速 C.变压变频调速D.转子串电阻调速 13.SPWM技术中,调制波是频率和期望波相同的 A.正弦波B.方波C.等腰三角波D.锯齿波 14.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 A.高阶B.低阶C.非线性D.强耦合 15.在微机数字控制系统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中断级别最高的是 A.故障保护B.PWM生成C.电流调节D.转速调节 16.比例微分的英文缩写是 A.PI B.PD C.VR D.PID 17.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何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A.平均速度B.最高速C.最低速D.任意速度20.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 A.M法B.T法C.M/T法D.F法 2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英文缩写是 A.ACR B.AVR C.ASR D.ATR 22.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东华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 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洪豪 注:本表格作为课程论文的首页递交,请用水笔或钢笔填写。

步 电 机 的 矢 量 控 制 理 论 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 到了它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异步 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4 】。 1.1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由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要确定最佳的方式,必须对 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异步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 量系统,为了便于研究,一般进行如下假设: (1) 三相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在空间均分布, 即在空间互差1200 所产生的磁动势沿 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并忽略空间谐波; (2) 各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 (3) 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4) 忽略铁耗的影响。 无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为绕线型还是笼型,均将它等效为绕线转子,并将转 子参数换算到定子侧,换算后的每相绕组匝数都相等。这样异步电机数模型等效电路如 图1.1所示。 图1.1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 图1.1中,定子三相对称绕组轴线 A 、B, C 在空间上固定并且互差1200 ,转子对 称绕组的轴线 a 、 b 、 c 随转子一起旋转。我们把定子 A 相绕组的轴线作为空间参考坐标 轴,转子a 轴和定子A 轴间的角度,作为空间角位移变量。规定各绕组相电压、电流及 磁链的正方向符合电动机惯例和右手螺旋定则。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异步电机在三相静 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1.1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1-1) 式中以微分算子P 代替微分符号 相应地,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的电压方程 (1-2) 式中:U A ,U B ,U C ,U a ,U b ,U c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 iA ,iB ,i C ,ia ,ib ,ic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A, B, C, a, b, c 为定子和转子相磁链的瞬时值; Rs,Rr 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将定子和转子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电力系统自动化完整版

1. 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宜超过 1~2 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9. 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设待并发电机组 G 已经加上了 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 UG,调节待并发电机组 UG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的操作,成为准同期并列。 10. 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三个状态量全部相等。 11. 自同期并列: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 12. 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即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角差。但 是,在实际装置中却不能利用它检测并列条件,原因是它的幅值与发电机电压及系统电压有关。 13. 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14.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 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15. 为了便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静态稳定是指电力 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微小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遭受大扰动后,能否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16. 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一)对励磁调节器的要求:O 1具有较小的时间常数,能 迅速响应输入信息的变化;② 系统正常运行时,励磁调节器应能反应 发电机电压高低,以维持发电机电压在给定水平;O 3励磁调节器应能合理分 配机组的无功功率;④ 对远距离输电的发电机组,为了能在人工稳定区域运 行,要求励磁调节器没有失灵区;◎励磁调节器应能迅速反应系统故障,具备强行励磁控制功能,以提高暂态稳定和改善系统运行条件。(二)对励磁功率单元要求: ①要求励磁功率单元有足够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调节容量;② 具有足够的励磁顶值 电压和电压上升速度。 17.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分类: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①自励②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 系统①他励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②无刷励磁系统;静止励磁系统 18. 励磁调节器的主要功能有二:①保持发电机的端电压不变;②保持并联机组间无功电 流的合理分配。 19. 励磁调节器的型式很多,但自动控制系统核心部分相似。基本控制由测量比较、综 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组成。测量比较单元的作用是测量发电机电压并变换为直流电压,与给定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得出电压的偏差信号。综合放大单元是沟通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与移相触发单元的一个中间单元,来自测量比较单元及调差单元的电压信号在综合放大单元与励磁限制、稳定控制及反馈补偿等其他辅助调节信号加以综合放大,用来得到满足移相触发单元相位控制所需的控制电压。移相触发单元是励磁调节器的输出单元,根 据综合放大单元送来的综合控制信号U SM的变化,产生触发脉冲,用以触发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试卷带答案模板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 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旋转变流机组(G-M系统)、静止可控整流器(V-M统)、直流斩波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PWM)。 2.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特点是饱和非线性控制、准时间最优控制和转速超调。 3.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恒磁通控制、恒功率控制和恒电流控制三种。 4. 变频器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交交变频、交直交变频两类,从变频电源性质看,可分为电流型、电压型两类。 5. 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包括: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6. 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7. 常见的调速系统中,在基速以下按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速以上按恒功率调速方式。 8. 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包括调速范围和静差率。 9. 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10. VVVF控制是指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控制 1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当中,两个调节器采用串级联接,其中转速反馈极性为负反馈、电流反馈极性为负反馈。12、直流斩波器的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①T不变,变ton——

脉冲宽度调制(PWM);②ton不变,变 T——脉冲频率调制(PFM);③ton和T都可调,改变占空比——混合型。13、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采用PI调节器,稳态运行时,转速n取决于给定电压、ASR的输出量取决于负载电流。 14. 各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都是经过控制电动机转速来工作的。 15. V-M系统中,采用三相整流电路,为抑制电流脉动,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是设置平波电抗器。 16、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为了限制全压启动和堵转电流过大,一般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 17、在α=β配合控制的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中,存在的是直流平均环流,可用串接环流电抗器抑制。 18、采用PI调节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启动时,转速调节器经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种状态。 二、选择题 1. 带有比例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如果转速的反馈值与给定值相等,则调节器的输出为( A ) A、零; B、大于零的定值 C、小于零的定值; D、保持原先的值不变 2. 无静差调速系统的PI调节器中P部份的作用是( D ) A、消除稳态误差; B、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也不能加快动态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