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铁矿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含cad图)_secret

[内蒙古]铁矿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含cad图)_secret

[内蒙古]铁矿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含cad图)_secret
[内蒙古]铁矿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含cad图)_secret

目录

第一篇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 (1)

1 总论 (2)

1.1地理位置及区域地理经济 (2)

1.2设计依据 (4)

1.3设计原则 (4)

1.4建设条件 (4)

1.5设计规模、产品方案及服务年限 (6)

1.6建设方案 (6)

1.7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评价 (8)

2 选矿 (9)

2.1概述 (9)

2.2矿石性质及供矿条件 (10)

2.3选矿试验 (13)

2.4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 (14)

2.5设计工艺流程及技术指标 (16)

2.6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18)

2.7厂房布置及设备配置 (19)

2.8辅助设施 (20)

2.9存在问题及建议 (21)

3 尾矿设施 (22)

3.1任务的由来 (22)

3.2设计依据 (22)

3.3设计原则 (23)

3.4设计基础资料 (24)

3.5尾矿库地质条件 (25)

3.6尾矿库址及形式的选择 (29)

3.7尾矿库容及设计标准的确定 (30)

3.8尾矿初期坝 (31)

3.9尾矿堆积坝 (33)

3.10坝体稳定分析 (34)

3.11排洪系统 (35)

3.12观测设施 (39)

3.13尾矿的输送与回水 (41)

3.14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42)

3.15尾矿库的安全生产管理 (44)

4 总图运输 (46)

4.1概述 (46)

4.2主要设施组成及总体布置 (46)

4.3企业占地 (47)

4.4企业运输与矿区道路 (47)

5 土建工程及公用辅助设施 (49)

5.1土建工程 (49)

5.2给排水 (51)

5.3供电工程与通信设施 (53)

5.4暖通与防尘 (55)

6 节能篇 (57)

6.1能耗指标及分析 (57)

6.2综合指标 (57)

7 环境影响评价 (59)

7.1概述 (59)

7.2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60)

7.3环境管理和监测 (62)

8 技术经济 (64)

8.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64)

8.2设计依据 (65)

8.3项目计算期 (65)

8.4劳动定员 (65)

8.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66)

8.6生产成本与费用 (66)

8.7综合技术经济评价 (68)

9 结论与建议 (68)

第二篇安全卫生专篇 (69)

1.设计依据 (70)

2.概述 (73)

3.影响选厂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77)

3.1火灾 (77)

3.2水害 (77)

3.3物体打击和坠落及安全防范措施 (77)

3.4机械伤害及防范措施 (78)

3.5粉尘和其它有害物质引起的危害 (78)

3.6噪声危害及安全技术措施 (78)

3.7工业卫生 (79)

3.8选矿的其他安全操作 (80)

4.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81)

4.1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81)

4.2电气设备三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81)

5.尾矿库 (82)

5.1影响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82)

5.3尾矿库安全 (88)

5.4尾矿库生产运行 (90)

5.5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92)

6.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100)

7.尾矿库监测和通讯设备配置的可靠性分析 (103)

7.1观测设施 (103)

7.2通讯设施 (105)

8.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 (106)

9.结论与建议 (107)

第一篇选厂尾矿库初步设计

1 总论

1.1 地理位置及区域地理经济

xxxx矿业有限公司铁矿选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旗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xx旗xx乡管辖。地理坐标为:

东经:xx

北纬:xx

厂区距xx镇约30km,有乡村公路(柏油路面)相通,从xx镇沿XX国道西行约24km到xx旗政府所在地xx。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厂区位于xx山系xx山脉北东端,山脉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地貌上属低山区。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北部的山包,海拔高程为640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的沟谷内,海拔高程为420.13m,相对高差为219.87m。厂区内及周边没有长年流水的河流,附近无地表水体。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季温热短促,冬季漫长严寒,春秋两季风大少雨。年最高气温37.5℃,冬季极端最低气温-30.7℃。年平均气温约7.2℃左右,昼夜温差一般15℃左右。无霜期约5个月,为每年的5~9月份。每年10月初至翌年4月末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约1.47m。年降水量218.30~480.10mm,平均415mm,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2220.90~2920.80mm,平均2483mm。春、秋两季多风,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17.9m/s。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15,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照烈度7.5度。

区内地质环境未受到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依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所列“地质环境条件程度分类表”,本区地质环境划为“良好”类型。

该区为蒙、汉、回等民族杂居区,经济以农业、采矿业为主,经营少

量牧业,工业相对不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农作物以玉米、谷子、高粱为主。

当地农业及生活用电均由东北电网提供,且工业用的10kv两条输变电线路已通达矿区;水源为机电井,水量较充足;中国移动通讯网络已覆盖矿区,能源供给方便,投资及建设环境良好。

1.2 设计依据

1、xxxx矿业有限公司设计委托书、合同及有关技术协议;

2、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设计规范及标准;

3、公司提供及现场调查收集的相关技术资料;

4、附近选厂及国内外类似工艺的生产实践资料。

1.3 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2、全面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充分采用同类选厂的先进技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注重环境保护、工业安全和劳动卫生,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少占农田、草地及复垦、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等各项方针、政策。

4、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确定生产规模,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建设方案。

1.4 建设条件

1.4.1资源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