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翻译的创造性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
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
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
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
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
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
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
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
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
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
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
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
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应该说,以上五点对创造性与翻译关系的看法是相当有道理的。
其中第三点与第五点更有说服力。
笔者还在另一本欧洲最新出版的翻译研究的论文集中看到对这两点的扩展性讨论,而且似乎可以说是对翻译创造性本质迄今为止最具揭示性的讨论,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将其核心内容作如下陈述:提起翻译与原著创作,一般人会产生两种想法。
论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翻译的忠实性和创造性研究摘要: 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方法与变易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也必然不同。
本文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在注重翻译忠实性传统的同时,翻译的创造性也应该得到重视,这样译者才能摆脱复制原文的桎梏,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译文。
关键词: 翻译标准忠实性创造性“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此话运用于翻译领域,可以说“一千个译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译即易,翻译以语言的变易为主要特征,但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的方法与变易的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和译作达到的境界也必然不同。
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为另一国语言,可以使相解,即沟通和理解,可以使相悦,即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也可以使相误,即使读者产生隔膜和发生误会。
一、翻译的标准关于翻译的标准问题,著名学者严复曾提出“信、达、雅”的标准。
在这三个标准中,“达”和“雅”都因为诸多条件的限制而在实际的翻译中无法很好地实现,而“信”或者叫做“忠实”是最主要的方面。
它是指用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TL)表达另一种语言(Sou rce Language,SL)时保持对原文的对等(equivalence)。
忠实性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形式上的忠实(formal equivalence),它是指从形式上考虑,为了使表达再现信息(reproduce d message)的TL与表达信息的SL形式相似,力求做到词之对应,结构比喻与原作相似。
其二是意义上的忠实(equivalence in terms of meaning)。
它要求译文的思想内容与原文一致,在意义上没有增删更改现象。
传统的观念认为翻译的首要即为“信”,就翻译的哲学而言,以“信”为本,是中国翻译思想的主流。
在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产生于汉代以后的译经活动,因为译的是“天书天语”,译者的态度很虔诚,所以“信”字当头。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忠实【摘要】“翻译即是叛逆”是意大利人的一句谚语,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传统翻译忠实标准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得益彰。
本文将从现有材料入手,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分别阐述“创造性叛逆”与“忠实”,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忠实;深度忠实一、引言聆听了许鲁之老师的西方议论第十三讲《误读、创造性叛逆》,多有空谷足音之感,改变了我对翻译标准的一些浅薄认识。
印象中,忠实一直是古今中外译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国内的“信达雅”标准、“神似”、“化境”之说,国外的“翻译三原则”、“动态对等”都要求译作要忠实于原作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不增加什么,不减少什么,不改变什么。
本人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一直严格地遵循着忠实原则,即使遇到一些语言形式之外的诸如政治,文化,历史等无法忠实的现象,也因为摆脱不了传统翻译观中忠实的束缚以及没有更先进的理论支撑,所以一筹莫展。
学习完《误读、创造性叛逆》一课之后,顿感豁然开朗,仿佛为自己的翻译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那么究竟什么是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和忠实之间到底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力图结合课堂所学来一探究竟。
二、创造性叛逆本讲中创造性叛逆可能比较晦涩难懂,而误读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于1961年在其著作>中首度提出的。
艾斯卡皮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谢天振(2000)将创造性叛逆的命题介绍到中国,并进一步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谢天振还建议将创造性叛逆更改为创造性背离,因为叛逆在中国很容易让人想到叛臣逆子;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论翻译的创造性摘要:学界一般认为翻译需要强调忠实,否则翻译就意味着背叛。
针对这种现象着重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因为创造性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创造是为了更好找忠实于原文。
仅仅形式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忠实,形式上的不对等也并不就意味着叛逆。
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创造性在翻译中与叛逆和忠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忠实;叛逆一翻译过程中的忠实性是译者的向往,因此有人认为原文的意思在翻译中不应进行处理,任何的添加都是不允许的。
也有译者说,翻译就如一面镜子,文中总会有译者的思想和感情,这就要求译者藏起自己的思想,抵制自己的感情,将原作的思想内容全部译出,不做任何变动,否则就是叛逆者。
正所谓“翻译者即叛逆者”。
细究这两种看法,本文认为:译文的种种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文。
忠实并不是死搬硬套,其间也需要创造。
那何为忠实?创造是否意味着叛逆?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杨绛说过: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的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也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
这可说是忠实的定义。
他同时认为在翻译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无规律可循。
这实际就涉及到了翻译中的创造性。
美国诗人庞德也曾用“忠实”指代原文意义上的以及对原文氛围上的忠实。
也就是说翻译要考虑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其意思,不能将其独立出来。
即所谓的“决定并翻译”。
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是无处不在的。
失去了创造,一味的“忠实”,有可能使译文晦涩难懂,反而无法将原文的精华译出。
比如,西方早期《圣经》就是因为过度的忠实而无法表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
由此可见,翻译离不开创造。
二如果从符号学视角分析翻译中的创造性,即可看出创造性的重要性。
符号学研究的是形式(即符号)与内容(即意义)的三大关系。
第一,符号与符号所指实物间的关系,即所指意义;第二,符号与使用该符号的人之间的关系,即语用意义;第三,同一符号系统内符号与符号间的关系,即内部意义。
论翻译的创造性作者:王慧然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2期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上文字的转换和对应,而是以遵循忠实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艺术和思想的锤炼和再现。
没有创造性,翻译就不能称为为一门艺术。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翻译;语言转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91-01一、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就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翻译的创造性学号:120692014 姓名:文敏翻译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创造性?长期以来,译者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把翻译的忠实性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那么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是否就意味着对原文的背叛?事实上,创造性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存在。
创造是为了更好的忠实于原文本。
仅仅形式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忠实,而形式上的不对等也不意味着背叛。
翻译界流行的“翻译是艺术”之说,强调的正是翻译的创造性。
对原文本的一味“忠实’,不仅无法将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反而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翻译的作品本身很多,尤其是文学作品就具有语言模糊性和含蓄性的特点,这些因素最终造成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永远开放的不确定之中。
这种不确定性恰恰体现了译者对原文本认知理解上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翻译离不开创造。
因此,翻译既有创造性也有忠实性,是创造性与忠实性的对立统一。
例如《哈姆雷特》剧中的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如何理解这个早在四百多年前作者就没有说清楚的句子呢?这个“be”的受词(宾语)该是什么呢?这句话到底如何理解,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这就需要译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创造性的进行翻译创造。
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英语的“be”动词,一个肯定一个否定,意蕴隽永,如果完全复制原句的结构,译成“是,或不是,这是个问题”,虽说文字流畅、忠实通顺,但原文韵味尽失,不能算是好的译文。
读者因无法达到与原语读者的认知上的对等,会觉得太过平淡。
为弥补这种差异,我们有朱生豪翻译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卞之琳翻译的“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张庆路翻译的“妥协呢?还是斗争呢?这是个问题”等多种表达。
每种译文都不无道理,译者都考虑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做了大胆的创造性的变通处理,力图把莎翁没有言说的内容展现给读者,再现原作的艺术美。
这就很好的阐述了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翻译的性质以及其关键概念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以实现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翻译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翻译不仅需要对源语言文本进行理解和准确解读,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背景,灵活运用词汇、语法、语调等各种手段,将源语言的信息重新表达出来。
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并非单纯的“替换”或“转换”文字,而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文化和语言的再创造。
第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差异和独特的特点,如词汇、语法、文字排列顺序以及表达方式等。
翻译过程中,除了要传达原文的本义和信息外,还必须注重目标语语言和文化的特点,遵循文化习惯和语言规则,以使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后的内容。
第三,翻译是一种语言和文字的转换。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言辞习惯。
翻译的核心任务是将源语言的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的信息,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表达的完整性,并尽量忠实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和意图。
在转换的过程中,翻译也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以使内容更符合目标语的习惯。
翻译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概念,对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第一,准确性。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首要的任务是确保译文和原文的准确性。
译者需要仔细理解原文的语义和意图,遵循正确的语法和意译规则,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准确性是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直接关系到目标语读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第二,通顺和流畅。
翻译不仅需要具备准确性,还需要注意译文的流畅度和可读性。
译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语言调整和文字优化,使译文在语法、语序和表达方式上更符合读者的习惯,保持译文的连贯性和自然性,以便读者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译文。
第三,保持风格和意境。
翻译不仅要传递原文的信息,还需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意境。
不同的文体和风格可能要求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需要灵活运用技巧,尽可能还原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风格,以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风格和意图。
· 106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9【摘 要】在当代中国学者们在英译汉汉译英的过程中,有许多关于翻译原则的说法,但在其中有两大最基本的原则:忠实性和创造性。
在翻译过程中学者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各家说法都不尽相同。
本文认为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合体是“创造性叛逆”,从而对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做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翻译 忠实性 创造性 创造性叛逆 翻译原则浅谈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忠实性及创造性的结合体郭 清 李学芹 袁 莉一、忠实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定义忠实性首先是指译文须如实传达原文的内容,对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歪曲或增减。
内容除了陈述原文的事实、说明的道理、描写的景物以外,还包括准确反应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
忠实性还指对原文风格的如实传达,译者不能更改原作的风格面貌。
另外,忠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忠实,指的是从形式上入手,为了使表达再现原作与译作在形式的相似,力求做到词的对应,结构手法与原作相似;二是意义上的忠实,指的是译作思想内容与原作一致,在意义上没有增删更改的现象。
所以,“信”则成了众多译者主要的标准,成为了中国翻译思想的主流追求。
忠实性则表达的就是“信”的原则。
广义上,翻译的创造性就是翻译的再创造或者二度创造,而这种创造是忠实于翻译原文的。
近些年,“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已逐渐成为翻译界讨论翻译创造性的主流课题。
简单说“创造性叛逆”是对原文进行升华的创造。
法国社会文学家埃斯卡皮,在其《文学社会学》一书中因文学交际而提出“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
他说道:“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二、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相互关系忠实性是存在创造性的前提,创造性是实现忠实性的条件和方法。
翻译的创造性创造性翻译是一种通过重新创作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以达到表达不同语言之间意义和美感的技巧。
它要求译者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使翻译作品具备创意和独特性。
创造性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手法和独特的视角,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要在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创作,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创造性翻译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把握住原文的核心思想、情感和美学特征。
其次,译者需要有丰富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表达手段,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句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
此外,译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偏好和文化需求,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编。
创造性翻译可以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例如,通过对原文进行增删、增补、改写或替换等操作,使译文更加优美、流畅和富有艺术感;通过运用比喻、暗示、转化、引申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韵律感和诗意;通过运用口语化、方言化、古文化等语言形式,使译文更接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通过改变叙述结构、时间顺序、视角等手法,使译文更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总之,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需求和目标语言读者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创造性翻译既是一种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学术探索。
它通过创新和改进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实现翻译的艺术再创造和文化再生产。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具有个人风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学和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创造性翻译是一种创新的翻译方式,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素养,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文化资源,提供创意和独特的译文。
创造性翻译可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习惯和文化背景,并增添艺术感和个人特色。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眼中翻译只是“学舌的鹦鹉”,“作者的传话筒”,译文只是换一种语言对作者的文章进行“拷贝”或“复制”。
实际上,翻译并不仅仅是直译那么简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根据译入语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
关键词:古诗文翻译创造性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译文并不是与原文完全对应完全一致。
特别是一些古代文体的翻译,更涉及到文体格式以及一些古典词句的要求,因此想只依靠直译来翻译这些文章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译文的再创作,以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
那么,如何进行创作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理解、比如这一段话:“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容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初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大概都会以为这是我国近代某位大师的原创作品。
但实际上这是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先生(Sir Francis Bacon)的随笔《谈美》(Of Beauty)的一部分。
请看培根的原文: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如果直译这段文字的话就会变成“美德就像是富裕的石头,最平坦最好;而且自身的美德会是清秀,不必要面容精致,高贵的仪态比外表的美貌更重要。
”显然这种译文不仅没有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而且译入语的规则和特征,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也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而我们从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看,译文不仅准确、忠实的传达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在风格方面也做到了与原作高度近似:凝练、流畅、古色古香。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引言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跨国交叉的人文学科,旨在探寻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启示。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同时也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因为译者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差异。
本论文将就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部分:翻译的挑战翻译作为一项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作的意义和精神。
然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挑战。
1.语言差异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面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同时还需要考虑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
2.文化差异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因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的文化内涵转化到另一个文化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3.文学差异文学风格、色彩等方面对比较文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翻译人员还需要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学风格、特点和解释方式。
第二部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翻译中的叛逆行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因为译者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将源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文本。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某些内容有时候,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一些内容,以确保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口味和文化背景。
例如,“茶杯犬”在英语中是一种品种独特的狗,但在中国文化中,它是一种流行的小狗品种。
因此,在翻译中,翻译人员可能会将其翻译成“狮子狗”。
2.为翻译结果增加注释注释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工具,可以使翻译结果更加准确和信息量更充分。
翻译人员可能会增加一些注释来解释一些生僻的文学、历史或文化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意义。
从接受美学谈翻译的创造性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提供可能。
翻译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它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优秀的语言技巧、深入的文化理解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具有创造性和美学意识,使翻译译文不只是字面意义的转换,而是在文化融合
和创造中呈现出美学的魅力。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接受美学对翻译创造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具体的翻译案例,阐述美学思想对翻译的指导与启示,以及如何通过美学思想使翻译更具有创造性。
三、研究内容
1. 接受美学的概念和内涵
2. 翻译创造性的概念和内涵
3. 接受美学与翻译创造性的关系
4. 翻译案例分析,探讨美学思想的应用和启示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翻译创造性和美学意识的理解,提高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在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准确、充分和优美。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人们常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模仿”或“拷贝”的同义词。
不仅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作者和译者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作者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置自己的作品,而译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利,他只能跟在作者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只能如实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更没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近些年来,认为翻译缺乏创造性的看法在理论界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
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这对于广大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列举了翻译中对译者创造性要求最高的七种情况,包括文化词语、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文化内涵的暗喻、习语、谚语、双关语和新造词、特殊的语音联觉效果等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原文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所做的出色而灵活的处理。
请看例子: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22章,有这样一段近乎文字游戏的表达,幽默而不失词趣,可是,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翻译难题,各路高手屡试不爽。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avid Copperfield,XXII)
这段文字其实是英语中的一种嵌字顺口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说的人一般要讲六句话,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母都要一样(如上述文字都是以字母E打头的单词),如果作不上来便要受罚。
此类文字游戏的翻译通常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文字上的特点在汉语里似乎是不可能再造的。
且看以下两种译文:
译1:……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
我用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ement(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
(转引自《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271页)
翻译家董秋斯是以上译文的译者。
在这段译文中,英语和汉语夹杂。
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那就构成了遗
憾,对于懂英语的读者来说,似乎也太平直啰嗦了些。
其实董译采取的是保留原有的英文单词,再在括号中注明语义的办法,表明上看来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含意,但是原文活泼俏皮,妙趣横生的味道却丧失殆尽了。
此外,“我用我的爱人象征”、“我劝我的爱人从事私奔”,如此搭配,似乎生硬勉强了些。
译2:……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
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
我带着她到挂着浮浪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
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
她的名字叫做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
(《大卫·考坡菲》,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2章,第495页)
这是张若谷教授的译文,此段译文显然优于上译。
张译摆脱了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以嵌字“爱”取代原文中的字母E,再造了一个汉语的嵌字顺口溜,再现了原文的文字风格,堪称富有创意的佳译。
不仅仅是文学翻译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从较低的层次来看,哪怕是最基本的直译或迻译,有时也会成为翻译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因为它们可以极大地丰富一国的语言和文化。
以英语中的humor这个单词的汉译“幽默”为例:humor一词最初传入中国时,曾有人主张直接用汉语中现有的词汇“滑稽”或“诙谐”来译,但是这个词本身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内涵,其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体液学说(Humoralism)古希腊人认为人体内存在血液(blood)、黏液(phlegm)、黄胆汁(choler)、黑胆汁(melancholy)等四种体液。
这四种不同体液的分泌便形成了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也就是humor。
所谓“good humor”,指的是比例均衡的状态;而“out of humor”,指的是比例失调的状态,或者是其中的某种体液比较突出的状态。
现今英语中的humor一词,除了含有可笑、有趣、风趣之意,也指人的精神状态、心情或脾气,与汉语中“滑稽”、“诙谐”等词语的内涵并不一致。
至于从humor到“幽默”的中文译名,则是林语堂信手拈来的妙译(汉语中“幽默”一词,始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原本表示“寂静无声”之意),他对此译法的解释是:“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为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故译为幽默。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音义兼具的译词,不仅通过音译保留了humor 原有的文化内涵,还为汉语词库添加了一个具有不同蕴涵的新词,难怪余光中认为把英文humor译成幽默,是神来之笔。
我们再以coca-cola的翻译为例:
上世纪20年代,某品牌的国外饮料开始引入上海生产,其中文译名为“蝌蝌啃蜡”,这种饮料的销售状况非常差。
于是该品牌专门负责海外业务的出口公司公开登报悬赏350英镑征求译名。
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便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
现在看来,这个翻译堪称经典。
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
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
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可口可乐四个字生动地暗示出了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好喝、清爽、快乐——可口亦可乐。
让消费者胃口十足,“挡不住的感觉”油然而生。
也正因如此,可乐逐
渐成为同品类的代名詞和行业标准。
法国翻译学者让·德利尔(Jean Delisle)曾指出,人类翻译最突出的特点正是其创造性,因为翻译中涉及了许多选择,而这些选择无一是由预先设好的规则所决定的。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也认为,译者面临的选择越多,选择面越广,就需要越多的创造力(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不仅仅是寻找一种解决方案的过程,更多的是创造解决方案的过程。
总而言之,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翻译者的创意是难以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