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61.23 KB
- 文档页数:14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 .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亘。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 列式。
26 .除划一重量标准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方式为旺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直观,计算简单,可将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卩匹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进路之间。
34.随着旅客列车数量向是左端。
44.出发场到发线通过的增加,编组站上咽喉40.调车占用咽喉时间能力主要取决于办理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变标准包括车列牵出时出发作业的出发线数、化趋势是增大。
间、车列转线时间和取办理一列出发列车平35.到发场线路合理分车(送车)占用时间。
均占线时间和固定作工方案的实质,就是丄41.在出发场线路总数业时间。
理分配每条线的作业一疋的情况下,出发场45.下列会增加解送禁量。
的衔接方向数越多,会溜车时间的是禁溜车36.咽喉的作业进路按使空费时间增大。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题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计算=行驶每公里的固定费用+乘车人的单位时间价值/行驶速度运价=固定总成本/运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运量的利润边际成本=运输成本/运输周转量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计费重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总利润=(标价-单位折让费-生产和分销的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可控营销成本运输需求弹性系数=运输需求量变动率/运价变动率每对列车乘务组工作时间=2*(列车始发站至终点站间的距离/列车直达速度+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每个列车乘务组每月担当的列车回数=每个列车乘务组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每对列车乘务组的工作时间基本票价=各里程区段的票价率*各里程区段的票价里程保险费=基本票价*2%旅客硬座票价全价=基本票价+保险费管内旅客周转量=始发管内旅客人数*发、到站间运送里程输出旅客周转量=始发输出旅客人数*发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输入旅客周转量=输入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到站间运送里程通过旅客周转量=通过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全国铁路始发旅客人数国家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国家铁路发送旅客人数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平均行程=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周转量/铁路运输企业运送旅客人数区段旅客运输密度=站间旅客运输密度*站间里程/区段里程线别旅客运输密度=某营业线旅客周转量/该线里程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人数*平均行程客运机车运用台数=年度客运沿线机车公里/客运机车日车公里*年日历数技术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总时间)旅行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速度系数=旅客列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人公里收入率=报告期内旅客票价收入/报告期内始发旅客周转量某车次人均票价收入率=该车次旅客票价收入/该车次全程始发旅客人数货运吨公里收入率=货运收入/货物吨公里换算周转量收入率=运输收入/ 换算吨公里货物计费周转量=货物实际重量*计费里程整车货物:按重量计费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按轴数计费运费=(基价2*运价里程)*轴数零担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10集装箱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箱数铁路建设基金=建设基金费率*货物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铁路电气化附加费=电气化附加费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电气化里程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运输密度=区段载重吨公里/区段公里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载重吨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列车平均总重=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走行公里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单机)/本务、重联、补机走行公里之和机车台日产量=该运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该运种机车台日支配机车台日产量=各种运输总重吨公里/支配机车台日机车日车公里=机车沿线公里(不包括补机)/运用机车台日(不包括补机)空车走行率=空车辆公里/重车辆公里*100%管内装卸率=装卸作业次数/工作量货车全周转时间=1/24*(全周转距离/旅行速度+全周转距离/中转距离*货车平均中转停留时间+管内装卸率*平均一次作业停留时间)运用货车数=日均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货运机车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货运机车台日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总数/人口总数人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劳动力参与率=(在业人口+正在谋业人口)/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附加价值工资率=工资总额/附加价值*100%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额(或总产值)*100%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消耗量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运输换算周转量/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元/人)=运输收入/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换算周转量=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人数成本费用降低率=工资占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增长%)/(1+劳动生产率提高)变动成本费用率=(最高运量总成本费用-最低运量总成本费用)/(最高时运量-最低时运量)每辆重车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始发到达作业费总额/货物发送车数每一总重吨公里平均支出=货运支出总额/货运总重吨公里数谋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基于发到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运行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中转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单位运输支出=每吨货物的始发到达作业费/运输距离+每吨公里货物运行和中转作业费利润=销售收入*(1-税率)-销售总成本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100%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1-资金筹集费)*100%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K S(1-T i)利率(利润率)=利息(利润)/原有资金(初始投资)复利公式:利息=本金*【(1+利率)n-1】、本利和=本金*(1+利率)nN是计息周期(一般为年)年实际利率=(1+年名义利率/每年计算利息的次数)c-1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全部投资现值项目净现值=计算期(年数)*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t。
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计算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是铁路设施与运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运输能力的计算,可以帮助铁路公司确定运输系统的适应性,以及找出需要改进和增强的部分,进而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本篇论文将探讨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一、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是指铁路网络中可以由货车、列车、运输路线、调度机构、信息管理等因素共同完成的货物数量或运输效率。
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计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 铁路网络货物运输能力铁路网络货物运输能力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各地运营的列车以及各个站点的货车装卸能力、机车牵引能力和其他运输设备硬件装备能力等。
运输路线和机车浪费减法在这里也应该得到考虑。
同时,还要比较铁路运输中的大宗商品 , 散装物品,以及集装箱等不同类型的货物,以确定货物的运输目的地和数量,以及路线的可行性等。
2. 运输车辆装载容量铁路运输车辆的载重能力和车厢容积是关键参数。
铁路运输车辆有常见的通用车、罐车、平板车、低平板车等多种类型,其装载容量不能忽视,需要通过资料查询和设备检测等方法来确定。
3. 平均货物送达时间铁路运输中的货物送达时间是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计算中另一个重要参数。
铁路货物运输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分析铁路网络的运营流程、车辆运行速度等要素来实现。
此外,货物运输需充分考虑各地的交通、天气和运输应急管理等问题。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货物运输时间的长度和完成度对运输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
二、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主要有基于传统因素计算、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及预测模型计算。
1. 基于传统因素计算基于传统因素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铁路网络实际操作情况,结合历年铁路货运数据,来预测某一时间铁路运作状况。
通过铁路网络的基本运营原理、列车的数量和质量、货车装卸数量等因素,来计算货物运输能力。
这种基于传统因素计算方法可行性高,实用性较强。
2. 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在传统因素基础上,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运输系统的运行模型和优化算法,来计算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铁道运输能力计算1、铁路通过能力2、铁路输送能力3、现有通过能力4、需要通过能力5、设计通过能力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7、列车区间运行时分8、起、停车附加时分9、车站间隔时间10、扣除系数11、技术组织措施和改建措施12、划一重量标准13、动能闯坡14、重载运输 15、越区供电 16能力17、车站通过能力18、妨碍进路和妨碍时间19、咽喉道岔组的空费时间和空费系数20、车站改编能力21、到发线通过能力22、车站最终通过能力23、不均衡到达24、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25、车站的改编能力26、驼峰解体能力27、尾部编组能力28、妨碍驼峰解体时间29、解禁溜车30、编组站综合自动化31、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3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33、客运服务设备的现有通过能力34、客运服务设备的需要通过能力35、货运设备的能力36、货场的使用面积37、单位面积堆货量38、货物保管期限39、零担货物的中转作业40、计划修 41、铁路运输系统(路网) 1、铁路通过能力:指该铁路线,在一车对数或列车数。
2、铁路输送能力:指该铁路线在一定货物吨数。
3、现有通过能力:在现有技术设备和力。
4、需要通过能力:为了适应一定时期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
5、设计通过能力:预计铁路固定设备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
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指铁路区段的数)。
7、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指列车运行于的时间标准。
8、起、停附加时分:列车由车站起动加时分。
9、车站间隔时间: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在既有技术设备、或在既有技术设备、N 峰前到达场进在解体过程中将车列中将现代电子技作业、列车运行业性指客运站全年据该该项设备的容量可能能用于堆放货物指该项设备使用 路承运货物后,应将各方向来机车运用到规定的走行公维修。
定空历史有哪两种形式,它们分别在什么条件采用? 4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47哪些? 48哪些? 49一般包括哪些作业时间? 50修“天窗”? 51、“天窗”取决于哪些因素? 52是什么? 59么? 60足哪些运营要求? 61、铁路为什么要保有适当的后备能力?62径? 63区间通过能力? 64虑哪些因素? 65物列车重量有哪些效果? 66采用哪些提高列车重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7、电力牵引优缺点各是什么? 68、大型货车必须具备哪些装备? 69、重载运输有哪几种模式? 70措施? 71些方法?优缺点各是什么? 72、修建双线插入段的优缺点各是什么?73些因素? 74是什么? 75、简述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原理? 76备的具体措施? 77念?各自怎么解释? 78些? 79、占用咽喉时间标准有哪些? 80、简述咽喉道岔(组)的选定步骤? 81含义? 82思? 83么? 84么? 85、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有哪些? 86公式,并解释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87货运运转设备的配置? 88问题是什么? 89应满足哪些要求? 90、进路交叉性质的严重程度如何排列?91、简要说明咽喉通过能力的加强措施?92、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加强措施? 93、改编能力的加强措施? 94、到达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95有关? 96么? 97、编组场出发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在解决加强铁路线通过能力问题时,应首先考虑采用技术组织措施,再考虑采用技术改造措施。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题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着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称为优势方向。
窗”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题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着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列式。
26.除划一重量标准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方式为BT。
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直观,计算简单,可将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咽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进路之间。
34.随着旅客列车数量的增加,编组站上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增大。
35.到发场线路合理分工方案的实质,就是合理分配每条线的作业量。
36.咽喉的作业进路按其占用咽喉道岔(组)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占用进路和妨碍进路。
37.当某项作业直接通过咽喉道岔(组),则该作业进路被称为占用进路。
38.尽头式客运站比通过式客运站布置图咽喉的通过能力要小。
39.横列式区段站车辆段设在站房对侧右端,有利于车站的发展方向是左端。
40.调车占用咽喉时间标准包括车列牵出时间、车列转线时间和取车(送车)占用时间。
41.在出发场线路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出发场的衔接方向数越多,会使空费时间增大。
42.编组站出发场到发线的固定使用办法的一般原则是按衔接方向分区固定、区内灵活使用。
43.由到达场、驼峰、调车场、牵出线、出发场(或直通场)及其相应的技术设备所组成,共同完成列车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和出发作业的车站通常是指编组站。
44.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办理出发作业的出发线数、办理一列出发列车平均占线时间和固定作业时间。
45.下列会增加解送禁溜车时间的是禁溜车钩数多。
46.调车场尾部编组能力计算可采用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
47.编组站的改编能力包括驼峰解体能力和尾部编组能力。
1.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最突出的缺点是不利于改编折角车流的作业。
48.二级四场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薄弱环节是尾部编组能力,可采用的措施中,下列不属于的是将全部调车场线路设计为编发线。
49.编组站布置图形式有单向横列式、单向混合式、单向纵列式和双向。
50.下列属于环到优点的是解决了对推峰作业的妨碍。
51.客车整备场的作业包括客运整备和业务整备。
52.客运站布置图可以分为通过式客运站和混合式客运站。
53.下列哪组属于客运站办理的列车始发、通过、站折。
54.旅客站房规模,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
55.客运服务设施的能力包括候车室的候车能力,行包房的存放能力,天桥、地道及进、出站口的通过能力和售票房的售票能力。
56.客车整备场定位流水作业时,客运整备与技术整备基本上流水进行,整备时间较长。
57.进、出站口通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单个进、出站口的检票能力。
58.零担货物中转作业的主要设备是中转站台和线路。
59.货场作业包括取送车作业、装卸车作业、货物搬运作业和货物承运作业。
60.仓库内墙以内的总面积扣除库内货运员办公室的面积所剩下的面积是仓库的使用面积。
61.按国家标准规定,在计算货运站货运设备作业能力时,月度货物发送或到达不均衡系数一律采用1.2。
62.影响和制约货场作业能力的因素有取送车能力、装卸车能力、进出货物搬运能力和场库设备能力。
63.货运作业自动化包括的内容有计划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查询、装卸机械控制和统计分析。
64.货场道路系统分为环形道路系统和尽头式道路系统。
65.货运站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车场和货场。
66.按集装箱位确定集装箱场的作业能力时,集装箱占用箱位的时间,发送取2天,到达取3天,中转取1.5天。
67.按国家标准规定,在计算货运站货运设备作业能力时,到达的一般货物的保管期限采用3天。
68.下列属于尽头式货运站布置图优点的是货场与城市联系方便。
69.机车交路按机车所担当的牵引区段不同,可以分为短交路和长交路。
70.机车运用到规定的走行公里或使用时间,即应进行各种修程的维修,属于计划修。
71.内燃、电力机车的修程分为四级,即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
72.下列不属于计算机务段设备能力主要依据的是以前的设备计算资料。
73.机车交路不应受局界、省界的限制,但不宜超过两个乘务区段。
74.机车的维修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计划修、弹性计划修和诊断状态修。
75.主要通道建设与发展规划属于区域路网规划。
76.路网规模和布局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依据国家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客货流结构的远近期规划。
77.车站和邻接区段在工作上的配合与协调的决定因素主要有运输的不均衡程度、运能和运量。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铁路运输能力也就是铁路生产能力1.铁路区段的货流量,上下行方向往往是不相等的,货流量小的方向称空车方向。
2.平行运行图可以提供最大的通过能力,但在客货共线的铁路上一般并不采用,而普遍采用的是非平行运行图。
3.在列车运行图上,移动周期法可以分为半周期移位法和全周期移位法。
4.牵引动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发展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逐步取代蒸汽牵引。
5.送达速度快、运输能力大、能源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综合投资省、环境污染轻、安全舒适、准确便利、票价适中、收益率高是高速铁路的优势。
6.在既有双线路基的一侧修建第三线,与绕行方案比较,其优点是占地省。
7.同时增加列车重量和行车量的措施主要是采用内燃和电力牵引。
8.货物列车牵引重量标准,是按机车在牵引区段内的最困难上坡道上以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的条件下计算出来的。
9.货物列车行车量通常是按最繁忙月的日均流量来确定。
10.提高运行速度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达到,即:提高机车牵引工况下的速度、提高最大容许速度和降低基本阻力。
11.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12.如陡坡地段长而集中,全线牵引重量受此陡坡地段限制,则宜采用补机推送。
13.在到发场与调车场横列的牵出线编组一列车包括连挂、编组、转线和空程。
14.进路交叉可分为行车与行车交叉、行车与调车交叉、行车与机车交叉、调车与调车交叉、调车与机车交叉和机车与机车交叉。
15.咽喉的作业进路,按其相互关系可分为会合进路、交叉进路、平行进路和分歧进路。
16.咽喉道岔组一昼夜内不能被利用进行任何作业的空闲时间称为空费时间。
17.在设有编发线的调车场内,其线路一般分为编发线、编组线和杂用线。
18.随着列车到达的不均衡性的增加,设备的有效能力则降低。
19.调车场、编发场的容车能力过小,则经常借线,产生重复作业,使驼峰解体能力降低。
20.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的组成包括到解子系统、编组子系统和出发子系统。
21.编组站最终通过能力的确定与区段站略有不同,其重点应摆在办理有调中转列车的能力上。
22.相对来讲,驼峰解体车列时大车组越多,“天窗”数就越少。
23.为腾出空线使车组能自驼峰继续溜放,驼峰机车下峰将线路上的车辆连挂,而产生的驼峰作业中断时间属于整场时间。
24.辅助生产时间包括交接班时间、吃饭时间和整备时间。
25.在各类编组站布置图型中改编能力最低的是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
26.在尽头式客运站,旅客进、出站的走行距离长,是因为站房在到发线尽头一端。
27.北京站属于尽头式客运站布置图型。
28.由于旅客列车到发的不均衡性,大城市客运站能力虚糜最严重的是到发线能力。
29.在具有两个几个及其以上客运站的铁路枢纽,为了提高客运能力,应采用按线路别和旅客列车性质别的分工方案。
30.集装箱场按业务性质不同分为地区集装箱场、中转集装箱场和混合集装箱场。
31.我国铁路机车运用的基本技术政策和发展趋势是长交路轮乘制。
1.构成路网的基础是铁路运输通道和铁路线。
三、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决定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固定技术设备是什么?答:(1)区间;(2)车站;(3)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4)给水设备;(5)电气化铁道的供电设备。
其中能力最薄弱设备的能力,即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
2.铁路技术设备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法有哪两种它们分别在什么条件下采用答:(1)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
(2)办理的作业性质单一时,宜采用直接计算法。
(3)作业性质复杂、种类繁多时则以利用率计算法较为方便。
3.什么是τ不画出示意图。
答:单线区段相对方向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之时起,至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简称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
4.什么是τ会画出示意图。
答:在单线区段,自某一方向(上行或下行)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该列车开来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