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目前财政补贴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2006年第33期(总第1993期)18地方政府为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的理性思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王凤翔天津社会科学院 陈柳钦在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的部分权利向地方政府转移,使得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经济权利得以扩大。
地方政府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成为辖区内经济的真正剩余索取者和控制者,地方经济利益逐渐显露。
地方政府实质上成为区域经济调控主体,充当准市场主体的角色,直接或间接介入地方的经济活动。
地方政府往往将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发展作为行政目标,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经济资源和利益的争夺。
一方面设立开发区,使用土地、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外部资金,同时抑制资本外流,实施市场保护;另一方面对本地企业给予更多关注,扶植本地企业,提高其竞争力,使其获得参与外部市场争夺的优势。
地方政府的这种支持往往以财政补贴的形态实现,甚至超越权限,强制迫使税收、银行等部门减税免息,组织地方性资产重组,以达到扶植发展企业的目的。
地方财政支出涉及区域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地方经济的运行有重大影响。
地方政府向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的财政补贴,是其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按照特定目的、经济方针和政策,对制定事项由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直接或间接向包括私有企业在内的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的一种无偿的财富转移,属于转移支付范畴。
这种补贴能够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调节经济是它的职能,对于地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补贴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的公共财富转移到本地竞争性企业手中,导致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学术界对这种补贴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即使在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地方政府对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补贴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美国一家名为 Good Jobs F irst的科研机构的研究表明:仅公开资料就显示,1990~2002年美国沃尔玛公司从州和地方政府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补贴,统计出来的补贴项目分散在上千个地点,真实补贴数额要远超过10亿美元。
我国财政支农的现实思考与对策曾碧钗【摘要】近年来,我国每年的财政支农规模都在持续增大,但由于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支农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财政支农效率欠佳的局面,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想要发展好农业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村财政制度建设,加快农村财政监督体制建设。
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Inrecentyears ,China’sannualfinancialexpenditurescalecontinuestoin crease ,manyreasonsbutbecauseofinsuf-ficient funds ,the total investment expenditure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resulting in poor ef-ficiency of the fiscal situation ,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era background , want to develop agriculture must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strengthen rural financial system constructio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is is not only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i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well-offsociety ,fully completed .【期刊名称】《安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107-108,119)【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农机制;资金整合【作者】曾碧钗【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石狮3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一、财政支农的必要性1、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困境与思考刘美芝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财政局摘要: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帮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的公信力,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利用率等方面均有着显著作用,在现行财政体制下,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助于精准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判断资金使用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仅从财政的角度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很难全方位反映出实际效益,也会影响其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对此,如何真实反映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将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解决绩效评价中的问题献力。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困境思考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215-022015年1月,我国全面施行新预算法,并要求财政预算安排与资金绩效评价有机统一,表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规范性发展。
在我国财政支出各项分类体系中,专项资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地位与属性尤为特殊,备受社会瞩目。
为此,如何合理支配专项资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落入实处则是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价值分析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财政性资金,旨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与民生事业,从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因此,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也需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更要对其展开科学的绩效评价。
其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结果应用制度体系建设,例如,对于农村专项资金和小微企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存在补贴类资金项目标准不一的现象,财政局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新型的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弥补资金项目标准不一的问题,保证补贴类资金的标准严谨且有据可循,从而真正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1]。
其二,有助于提升资金绩效理念,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对最近阶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衡量,其评价结果也将成为后续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借鉴和依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使相关管理者更加清晰地掌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有助于在后续的工作中做出调整,并无形中提升资金绩效理念。
2024年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与任务2024年,根据国家粮食生产发展需要和农民收入增长要求,制定了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在农民群体中的有效落地,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1. 落实政策: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地方层面得到贯彻执行,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够按规定获得补贴。
2. 宣传政策:加强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提高他们申请并正确使用补贴资金的意识。
3. 资金保障:确保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到位,及时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农户,确保按时足额享受补贴。
4. 监督检查:加强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工作措施与成效1. 落实政策:通过加强对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的督导和监督,确保各地区按规定在财政预算中列入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推进政策的实施。
成效:全国各地区全部按时足额拨付了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2. 宣传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宣传手册、会议培训等方式,向农民群体广泛宣传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要求。
成效:农民群体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度和知晓率明显提高,申请补贴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3. 资金保障: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加大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拨付力度,确保补贴资金按时到位、足额发放。
成效:全国各地农民按时得到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恶意骗取补贴、违规使用补贴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
成效:全国各地发现和查处了一批违规使用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案件,维护了财政资金的合法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宣传不到位:仍有部分农民群体对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了解度较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
建议:加强对农民群体的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的力度,帮助农民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提高申请补贴的积极性。
ACCOUNTING LEARNING87我国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问题思考文/宫勇琦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财政补贴;发展;问题与措施近年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已经让我国农村地区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
然而,现有的财政补贴政策仍然存在的很多漏洞,这些漏洞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可见,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财政机关需要考虑的重点。
长久以来,我国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改革阶段,到达了现在的完善阶段。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对我国的农业给予大力的财政补贴支持,并不断完善和解决我国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问题,才能稳定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作物产量,一方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当前我国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补贴结构与方式不合理补贴结构与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点,即补贴重点未明确、补贴力度较弱以及直接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的短期化[1]。
前者就补贴范围而言,我国对农产品的补贴集中在粮棉产品上,虽然某些高质量的品种也有选择性的补贴,但补贴不稳定、不全面、力度弱,且投入的补贴用品大多涵盖了种子、农膜、农药、化肥等多方面,很少按人群和地点分类,没有按照农业结构调整补贴。
后者由于财政直接用到农业补贴的政策往往与相关农村经济政策紧密相连,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必然导致农业补贴政策也随之改变,因此导致我国财政的农业补贴方式模糊且政策目标短期化,继而导致补贴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补贴总量偏低我国在与发达国家对比下,财政补贴支持农业的水平明显偏低,补贴总量也没有达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对“三农”的补贴力度不断上升,但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在某些偏远地区,不仅财政补贴数量少补贴范围也很局限,致使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平衡。
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和改革设想【摘要】作为我国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财政补贴起到了调节市场供求、推行产业政策、促进价格改革的作用。
财政补贴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历史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政府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无偿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其无偿转入社会供给企业和居民使用,调节了企业和居民的物质利益。
本文将结合财政补贴的基本现状,对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展开综合性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财政补贴的改革设想。
【关键词】财政补贴;经济调控;金融改革1.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分析我国财政补贴的规模大,数额庞大,补贴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从价格补贴到亏损补贴,从上游企业补贴到下游企业补贴,使得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被打乱,开始出现消极的负面效应,这对于社会发展本身来说,是极不合理的,甚至会变成国家财政的累赘。
目前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对财政补贴的认识不足一方面是财政补贴的性质,长期以来被当成政治杠杆应用,没有发挥经济杠杆应有的经济生活调节功能,造成财政补贴刚性过度,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甚至超出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范围。
另一方面是财政补贴的地位,财政补贴是针对经济生活出现比较大问题的时候,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资金再分配的手段,平衡经济结构中的短缺现象,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步入稳定上升的发展轨道,财政补贴方面依然增加补贴的种类、范围、数额,使得财政刚性程度越来越大。
1.2财政补贴的政策不合理首先是定价不合理,产品的定价没有结合产品的实际价格,经营核算方面没有分清楚平价和议价,留利和补贴都同步上升,使得财政补贴流失于企业经营的中间环节。
其次是投向的不合理,没有分清楚企业的亏损属于经营性质还是属于政策性质,补贴时一视同仁,致使有些企业过分依赖财政补贴,所报成本和收益不实,使得企业很难展开公平性竞争,有悖于生产发展的客观原则,加剧了市场供需的矛盾。
再次是补贴方法不合理,财政部门对于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都一致采用财政冲销的方式,采取实报实销的方法,造成补贴的失控,譬如一些补贴采用明补的方式,最终成为企业的一种固定收入,造成补贴刚性化,丧失了原本财政调节的作用。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扩大国债的发行,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
应当肯定,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生产,从而进一步带动了消费和投资。
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一年来的初步评价是,决策正确、反应果断、措施对路、实施快速、作用明显、效果直接。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步经验是,在危机关头,决策一定要坚决果断,不拖泥带水,善于驾驭复杂局势;要全面分析,抓住关键,措施对路;要政令畅通,实施有效,杜绝和减少“肠梗阻”等现象的发生;要加强跟踪和监督,既要保证政策的执行效果,更要防止政策在执行中变调。
正是这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的快速、有效实施,才保证了中国经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停止下滑,并出现企稳回升的良好现象。
可以这样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目标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作用不仅在眼前,而且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一,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没有导致通货膨胀。
一方面我国的生产能力确实有过剩现象,总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生产能力的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实行浮动的汇率体制,再加上出口情况尚可,总需求的扩大没有使本国的货币贬值或者说本来是应当升值的,进口品和进口原材料价格没有因之上升而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其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使公共借款需求更高,但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既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了货币供应,没有发生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利率也没有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反而比以前降低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并没有被抵消掉。
再次,挤出效应很小,甚至没有。
事实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利率几乎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投资额的影响更小。
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挤出效应。
总需求的扩大可能会通过加速器效应使投资额增加。
在我国现行条件下,财政支出的启、体效应是值得肯定的,需要研究的是结构性效应。
增加公共投资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资金有效利用的监督,很容易引起浪费。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74 -财政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其税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但是,中国的财税政策仍然存在缺陷和漏洞,这正在降低中国财税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并影响中国的财税工作。
财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财税事业的顺利进行,国家对现行财税,国家税收制度和财税监管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财税预算机制和财税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偷税漏税,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必要性(一)有效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调整的税收管理水平在有效改善经济结构、供需平衡、收入分配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改善税收管理是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财税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而改善财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避免财务风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渗透程度逐渐增强。
为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有必要从以下两点入手,加强财税体制改革,为了促进新时代税收事务的有效进展,有必要引进先进的国外管理经验和税收技术。
在宏观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财政风险和财政影响,由于财政税收的健康发展与减少财政风险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进行财税政策改革。
(三)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通货膨胀引起的供需失衡使中国经济逐渐下降。
同时,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和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经济下降。
由于成本过高,价格继续上涨,居民似乎对消费特别被动,巨大的生活压力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浅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具体需求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以改变新的发展方向。
税制改革是重要环节,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它以互联网商务为运营模式,以阿里巴巴、京东、顺丰速运、韵达、申通等物流业务呈现了社会经济形式的各种发展形式。
财政补贴问题的表现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赵冲;邹晓岩
【期刊名称】《中国财政》
【年(卷),期】1990(000)008
【摘要】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持续增长、居高不下的财政补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认真研究如何控制、整顿、压缩财政补贴,对促进国家财政摆脱困境,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对保证社会稳定,深化改革,促进国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赵冲;邹晓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
【相关文献】
1.财政补贴问题的表现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J], 赵冲;邹晓岩
2.新形势下腐败问题的表现、特征及治理对策 [J], 周幸
3.对新形势下金融行业不正之风引发金融犯罪的主要表现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J], 陈崇新;刘彩萍
4.异常申报的表现及治理对策——对当前增值税异常申报调查的思考 [J], 毛万海;
5.深入剖析“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后新的表现形式,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J], 李翠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我国目前财政补贴的思考
本文概述了我国财政补贴的现状和补贴的依据,分析了财政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和负作用,提出改进的对策:财政补贴应控制一定的限度;要适时归并和取消;将财政补贴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加强监管。
标签:财政;财政补贴;补贴范围;补贴效果
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或事项给予的特殊补助,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其实质是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受领者,它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
本文拟对我国目前财政补贴的有关问题做以分析。
一、财政补贴得到广泛认同和大范围运用的依据
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二是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三是时效性,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整体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
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财政补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欧盟出于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各成员国选择实施共同农业政策,而共同农业政策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实施统一的价格支持政策和财政预算,由各成员国摊款用于价格支持和农业补贴;二是通过实行差价关税和出口补贴政策保护内部市场。
2010年德国财政补贴合计1640亿欧元。
美国为确保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涉及多方面,其核心是保障粮食生产者利益,从而保证粮食供应稳定,其具体措施中就包括农业补贴。
我国财政补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絮棉一项,到上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发展到11种。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价格改革的有力推进,财政补贴速度加快,已日益成为政府所倚重的调控手段。
目前的财政补贴,种类很多,数量金额也相当可观,仅2010年我国粮食直补等四项补贴就达1300多亿。
[1]
财政补贴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大范围运用,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为了扶持农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了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需要政府对相关产业安排补贴。
如粮食直补,节能产品补贴等。
为加快推进国内高效电机规模化应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19日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将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广高效电
机。
2、为了激活市场,拉动消费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需要政府安排补贴。
如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
3、为了鼓励出口企业创汇
为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政府只能大量采用补贴的形式来弥补不足。
如出口退税等。
4、为了协调地区、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
为了对低收入阶层及困难户和一些利益受损的一方给与帮助,需要政府安排补贴。
如贴息贷款支持创业者、支持中小企业、支持科技企业,对38岁、48岁再就业人员,三年养老统筹金全额返还等。
5、企业改革不到位,制度不完善
由于发展不平衡,企业难以做到自负盈亏,财政需安排补贴。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斩断企业对政府的资金依赖关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如果资不抵债,就要破产清理。
但是,企业承担着社会保障的职能,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破产,职工失业问题就难以解决,对企业给予补贴,不让它破产,实际上是通过养企业来养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补贴在稳定物价,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安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增进技术交流和合作;在调节需求和供给结构,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目前财政补贴的一些不足和原因
财政补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好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和效率。
适度的财政补贴是必要的,但超过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就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财政补贴过多,首先削弱了国家财力,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其次,挤占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再者,财政补贴刚性强,难以压缩,会导致赤字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补贴是谁都想吃的一块肥肉,目前主要有以下不足:
1、财政补贴以中央财政为主,缺乏地方财政及社会参与
我国财政补贴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地方财政投入相
当少,社会参与更是微乎其微。
地方财政投入少主要是财政体制的原因,社会参与少主要是补贴无回报,缺乏动力。
2、财政补贴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管理乱,有以各种形式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现象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使用范围及规模应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有利作用就可能趋减,甚至出现消极作用。
如果国民经济的运行对财政补贴的依赖过大,现行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
财政补贴规模急剧增大和补贴范围急剧扩展,反映出的本质是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合理。
这些导致了一些企业和部门趁机钻空子、骗补贴。
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等空调企业在“节能惠民”、“家电下乡”的销售过程中,都涉嫌存在骗补行为。
河南省长垣县财政局骗取国家财政种粮补贴款数千万。
河南省罗山县全县被征占各种用地数量超过万亩,已有3至5年之久,可是罗山县财政局仍在发放种粮补贴。
从农民手中的存款存折上看,截止到2009年3月份,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还是按原土地亩数发放,这样算来,罗山县财政局骗取国家财政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款近数百万元被滥发、空发,给国家财政造成具大的亏空和流失。
[2]
3、财政补贴缺乏公开透明的补贴标准,补贴不规范,无法可依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财政补贴,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制定任何全面调整财政补贴的法律,财政补贴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政策在实施,缺乏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在立法层面和实施层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财政补贴虽然财政部门有相关文件规定,但具体的补贴原则往往是模糊的,公众也无法了解。
例如,2005年和2006年,中石化实现净利润395.58亿元、506.64亿元,但中央财政这两年却分别给予中石化一次性补贴100亿元和50亿元。
目前中石油日赚4亿仍要补贴,天然气业务赚了钱仍要涨价。
虽然其部分业务承担了政策性亏损,但在有整体巨额利润的情况下,这种补贴实在有些牵强。
[3]
4、财政补贴效果不很理想
就农业而言,农业补贴政策,一般只与当时的农村经济政策挂钩,而忽略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补贴目标对象则集中在粮、棉、油、蔬菜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农产品上。
形成了补贴效益低、安排无计划、补贴利益分配不公以及补贴资金忽多忽少的现象。
同时存在着重农产品购销环节补贴、轻农业生产科研方面补贴的问题。
还忽视对农业保险补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财政体制不完善,法律意识不够强,监督管理不严格,评价体系不健全,社会稳定不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