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ptosis 细胞凋亡
- 格式:ppt
- 大小:8.35 MB
- 文档页数:40
细胞凋亡坏死焦亡自噬区别细胞凋亡、坏死、焦亡和自噬是细胞死亡的不同方式。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解释。
1. 定义和特征: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可控的、有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它通常发生在细胞受到内外部信号刺激或发生DNA损伤时,细胞通过激活一系列的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内部的蛋白质降解和DNA断裂,从而实现细胞的自我消亡。
坏死(necrosis)是一种非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通常发生在细胞受到严重的物理或化学损伤,无法修复或保护自身的情况下。
坏死过程中,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泄漏,引发炎症反应。
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炎症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它是由细胞内一类特殊的炎症性细胞死亡蛋白(炎性小体)激活引发的。
焦亡过程中,细胞膜破裂,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引发炎症反应。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细胞通过降解和回收细胞内部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生命活力的过程。
自噬过程中,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的自噬体,将细胞内部的物质包裹并降解。
2. 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细胞收缩、核染色质凝聚、细胞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
坏死,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泄漏。
焦亡,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炎性小体形成。
自噬,形成自噬体、细胞器被包裹并降解。
3. 机制和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主要通过两个主要途径调控,即内源性途径(线粒体通路)和外源性途径(死亡受体通路)。
这些途径通过激活一系列的蛋白酶(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来执行细胞凋亡程序。
坏死,坏死通常发生在细胞受到严重的物理或化学损伤时,无法通过细胞内的调控机制进行修复。
坏死过程中,细胞膜受损,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引发炎症反应。
焦亡,焦亡是由一类特殊的炎症性细胞死亡蛋白(炎性小体)激活引发的。
焦亡过程中,炎性小体激活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炎症因子的释放。
自噬,自噬是通过一系列的基因和蛋白质调控来实现的。
自噬过程中,细胞通过形成双层膜的自噬体,将细胞内部的物质包裹并降解。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到内在遗传机制的触发,而主动进行的一种细胞自我毁灭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有序的细胞内分子事件,包括细胞形态的改变、基因的调控以及能量的代谢等。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且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这一概念最早由比利时学者V. Kerr于1972年提出,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到内在遗传机制的触发,而主动进行的一种细胞自我毁灭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如细胞皱缩、核染色质凝集、细胞器完整性的丧失以及细胞膜内陷或出芽等。
这些特征标志着细胞的死亡过程与细胞的自然生长和分裂过程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细胞凋亡的意义1.维持内环境稳定:细胞凋亡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体手指和脚趾的末端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受到程序性的死亡信号,以保证我们的手脚指尖能够保持正常的形状和功能。
同样,生殖器官中精子和卵子的死亡也是为了保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能够正常进行。
2.清除有害细胞:当体内出现异常细胞,如癌变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时,细胞凋亡机制会对其进行识别并启动死亡程序,以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3.塑造胚胎发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类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凋亡过程,以确保身体各部分能够正常形成。
4.防止过度生长:细胞凋亡能够防止生物体过度生长。
例如,当手指或脚趾末端受到损伤时,周围的细胞会通过凋亡机制进行自我毁灭,以防止伤口处过度生长形成赘生物。
5.参与免疫反应:细胞凋亡在免疫反应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当体内出现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时,免疫系统会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机制来清除这些病原体及其宿主细胞。
这有助于保护生物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
6.保持组织更新:在成年阶段,人体需要不断更新和修复受损的组织。
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简述
细胞死亡是生物体正常的代谢过程,其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
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在调节个体发育、维持组织稳态、排除病原体和预防肿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述几种常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1.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细胞死亡方式。
通常认为,凋亡是由内源性途径激活caspase家族蛋白酶而发生的。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信号通过凋亡激发复合物(Apoptosome)的形成途径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酶样caspase蛋白酶,导致细胞核DNA断裂、细胞质膜破裂和内质网的溶解等后期现象,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 灌注性细胞死亡
灌注性细胞死亡(Necroptosis)是一种程序性的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
灌注性细胞死亡的特点是:受损细胞内源性化学因子信号的产生和导致液泡膜破裂、淀粉样物质的渗漏等细胞损伤过程中,激活RIPK1蛋白酶并产生线粒体膜的前体,导致细胞坏死的发生。
3. 坏死型细胞死亡
坏死型细胞死亡(Necrosis)是另一种非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
相比于凋亡和灌注性细胞死亡,坏死型细胞死亡没有明确的信号传递和地方喜悦强制抑制等特征。
在坏死型细胞死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和核膜破裂,吞噬碎片的发生、炎症的产生等后期现象,最终导致细胞溃烂。
总之,细胞死亡是人体内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
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饮食代谢过程,它可以调节细胞的发育、生长及繁殖,并且在维持生物组织正常功能和防止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apoptosis 指标摘要:1.介绍apoptosis 指标2.apoptosis 指标的重要性3.apoptosis 指标的应用领域4.apoptosis 指标的实际应用案例5.总结正文:1.介绍apoptosis 指标Apoptosis 指标,又称为细胞凋亡指标,是一种衡量细胞死亡数量的生化指标。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对于生物体的发育、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apoptosis 指标能够反映细胞凋亡的发生程度,从而为研究细胞凋亡相关疾病提供有力的工具。
2.apoptosis 指标的重要性Apoptosis 指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细胞凋亡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检测apoptosis 指标,可以了解细胞凋亡的活跃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apoptosis 指标对于药物筛选和评价药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是药物作用机制之一,通过检测apoptosis 指标,可以快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apoptosis 指标的应用领域Apoptosis 指标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
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规律;在临床医学领域,apoptosis 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疾病进展和评价治疗效果;在药物研发领域,apoptosis 指标可以为新药的研发、筛选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4.apoptosis 指标的实际应用案例以肿瘤治疗为例,apoptosis 指标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常的细胞凋亡现象,因此,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apoptosis 指标,可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
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apoptosis 指标的水平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如同细胞生长、发育、增殖一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诱导凋亡的细胞外刺激必须通过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造成DNA选择性的在核小体之间断裂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该名词在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指的是在生理或某些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的一种单个细胞温和死亡形式。
多细胞生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一部分的细胞发生自发性细胞死亡,这种细胞死亡是被细胞内一系列相关的分子所调控,并伴随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而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对一定生理刺激的反应性死亡,它需要一定基因表达。
凋亡是对细胞死亡过程中一系列固定模式的形态变化的描述,而PCD则是侧重功能上的概念。
两者有差异,但常混为一谈。
细胞凋亡(Apptosis)或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Pb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目前,细胞自发退化死亡现象有种种命名。
较为常用的是程序化细胞死亡(Pr08Nmmed celld6ath,PcD),最初用于胚胎发育方面。
胚胎分化过程中特定部位的细胞自发退化死亡是由于该部位的细胞内基因按一定程序表达的结果,又称基因指令性细胞死亡、生理性细胞死、自然发生细胞死亡、细胞舍生、凋亡或细胞凋亡等。
细胞凋亡是以细胞核浓缩、染色体DNA被以核小体为单位切成梯状片段(ladder)、细胞缩小,最终形成细胞凋亡小体等形态变化为特征。
不引起周围细胞的溶解。
细胞凋亡是在细胞群中散发,阶段性进行,并且依存于ATP的供给和RNA、蛋白质的合成,是主动排除机制。
不仅在个体发育时和卵细胞退缩等生理状态下可观察到,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质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等很多疾病及病理状态下也可观察到。
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V-FITC 单染法)(Assay of CellApoptosis)2010-05-25 20:06:41 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197 网友评论0 条细胞凋亡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细胞的生命现象之一,它在机体的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及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清除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调节的失控可导致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老年性痴呆与神经细胞凋亡过度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与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
细胞凋亡有别于细胞坏死,它有一系列的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改变,包括出现染色质浓缩、DNA降解、凋亡小体形成等。
关键词:细胞检测单染法细胞凋亡检测Annexin-V-FITCAssayCellApoptosis一、实验原理细胞凋亡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细胞的生命现象之一,它在机体的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及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清除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调节的失控可导致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老年性痴呆与神经细胞凋亡过度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与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
细胞凋亡有别于细胞坏死,它有一系列的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改变,包括出现染色质浓缩、DNA降解、凋亡小体形成等。
在正常的活细胞,磷脂酰丝氨酸(phosphotidylserine,PS)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凋亡的细胞,PS 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
Annexin-Ⅴ(膜联蛋白-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 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结合。
因此将Annexin-Ⅴ进行荧光素(如FITC、PE)或生物素(Biotin)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Ⅴ作为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Annexin V-FITC(膜联蛋白-V-FITC)500μl/250μl 20μg/ml标记缓冲液(Binding Buffe)r 40/20 mlPBS(1×)60/30 ml20μl , 200μl , and 1000μl 移液器和吸头微量离心管可调速离心机载玻片(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盖玻片(用于荧光显微镜观察)去离子水冰块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凋亡细胞的制备: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5mg/kg体重,10h后解剖取胸腺,分离胸腺细胞。
第一节概述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死亡(apoptosis)是每一个细胞必经之道,而细胞凋亡是最常用的细胞死亡机制。
在多细胞个体中生命期的每个时期,细胞凋亡都是组织动力学的基本机制。
不仅在多细胞个体中不可缺,甚至有一些单细胞个体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细胞凋亡特征。
在希腊文中,apoptosis这个字是用来描述树叶从枝头掉落的状态。
细胞凋亡(apoptosis)首先被Kerr等于1972年用来描述一种与细胞坏死(necrosis)不同的、其过程被严密控制的细胞死亡机制。
事实上,早在1885年Flemming就曾发表了卵巢滤泡细胞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当时他命名其为染色质溶解(chromatolysis)。
虽然细胞凋亡现在被全世界的学者研究得如火如荼,他当时的描绘并未使学者们注意到这是一个与细胞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机制。
从chromatolysis到apoptosis的被提出,这个现象被忽视了将近一个世纪。
细胞凋亡概念提出至今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但由于它在保证多细胞生物的健康生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个体的正常发育及细胞凋亡紊乱在病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机制和组分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界最为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争相投入的研究领域。
(如图8-1)图8-1 近三十年来研究细胞凋亡的论文那么什么是细胞凋亡呢?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细胞自杀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d cell death.PCD)。
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它是一个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
二、主要变化(-)形态学变化1、细胞膜的变化①微绒毛、细胞突起和细胞表面皱褶消失。
②胞膜迅速发生空泡化(blebbing),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称为出芽(budding)。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中文名细胞凋亡外文名ApoptosisApoptosis 美[ˌæpɔpˈtoʊsɪz] n.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落,细胞凋亡a type of cell death in which the cell uses specialized cellular machinery to kill itself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坏死是早已被认识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凋亡则是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
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
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凋亡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而凋亡过程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能够诱发细胞凋亡的因素很多,如射线、药物等。
人的部分生理结构属于自然凋亡,如人的有尾阶段,尾部在发育过程中自动凋亡。
研究历史1.凋亡概念的形成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结扎鼠门静脉后,电镜观察到肝实质组织中有一些散在的死亡细胞,这些细胞的溶酶体并未被破坏,显然不同于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的名词解释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根据内外环境的信号,主动通过程序性死亡而发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它是维持机体稳态和正常发育的重要过程,也是机体排除异常和损伤细胞的一种主要途径。
细胞凋亡最早由美国细胞生物学家约翰·凯尔曼(John Kerr)等人在1972年提出,并在1981年正式命名为“凋亡”。
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可逆或不可逆的细胞死亡过程。
与坏死相比,凋亡在细胞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其中包括细胞体积减小、胞质收缩、核碎裂、脱落形成细胞碎片等。
凋亡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的途径:外源性途径(外生途径)和内源性途径(内生途径)。
外源性途径是指细胞外的信号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通过引发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内形成“死亡因子(Death factor)”,该因子会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半胱酸蛋白酶(Caspases),进而启动细胞凋亡。
外源性途径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免疫细胞通过受体与抗原结合,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穿孔素,对抗原或感染细胞进行杀伤。
内源性途径是指细胞内部的自身调控机制对凋亡的调控和实施,它包括两个主要的信号通路:线粒体通路和细胞浆通路。
线粒体通路在细胞内部被称为“细胞的生命之火”,是主要的凋亡调节途径。
线粒体膜受到外部刺激时,线粒体膜电位失去正常,使细胞内线粒体内膜通道开放,释放出大量的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s,介导细胞凋亡。
细胞浆通路是通过Caspases的活化引导细胞凋亡的。
Caspases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它们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浆通路主要包括Caspase-8途径和Caspase-9途径。
Caspase-8途径主要是由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过配体结合激活,进而激活Caspase-3和Caspase-7,最终引发细胞凋亡。
Caspase-9途径主要与线粒体通路有关,它可以被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和凋亡蛋白激活,从而激活Caspase-3。
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检测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
其发生诱因及形态学特征均有别于坏死,与人类免疫系统的发生发展、神经组织发育、器官的形成、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诸多生物学现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且是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杀伤机制之一。
细胞凋亡的检测技术已成为免疫学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
凋亡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变化,从这些特点出发发展起来的检测方法有形态学鉴定、电泳法、免疫学方法、流式细胞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靶细胞DNA片段的定量等。
(一)放线菌酮制备大鼠淋巴细胞凋亡模型【原理及意义】放线菌酮(CHX)是一种蛋白合成抑制剂,可诱导小鼠和大鼠的脾、粘膜免疫系统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此实验旨在体外研究淋巴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大鼠。
2试剂:PBS缓冲的4%多聚甲醛或2.5%的戊二醛,放线菌酮(用PBS或生理盐水配成1m g/mL的浓度,除菌过滤,4℃冰箱保存)。
3器材:眼科镊,眼科剪,剪刀,玻片。
【方法】1大鼠用乙醚麻醉后,从腹腔(静脉或皮下)给大鼠注射3mg/kg体重CHX。
2注射2h后,取大鼠脾脏(肠或子宫亦可)等组织,剪成一定大小的组织块,固定于固定液中。
3固定组织经HE染色作光镜检查或电镜检查。
【结果】一般在注射后不久就可在脾及其它粘膜免疫系统出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以B淋巴细胞为主)。
经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呈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
凋亡细胞在组织中单个散在分布,表现为核染色质致密浓缩,核碎裂等。
坏死组织则呈均质红染的无结构物质,核染色消失。
【注意事项】由于机体内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作用,凋亡细胞形成的高峰期在3h左右,在5h后组织内凋亡细胞已经很少,所以取材最好不要超过4h。
另外,放线菌酮的剂量要控制在2~5 mg/kg体重。
制备成功的模型一般比较稳定。
(二)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检测【原理及意义】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AICD)是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