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内部单位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0
浅议当前基层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基层林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在基层林业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保护不到位、管理手段滞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资源保护不到位在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一些森林资源面临乱采乱伐、滥种滥伐等问题,对于林木的保护和更新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 管理手段滞后在一些基层单位,管理手段滞后,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难以做好森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测,导致资源管理不够科学和有效。
3.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在一些地区,基层林业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权限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导致林业管理的效率不高、决策不够科学,影响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二、处理措施1. 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投入为了解决资源保护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投入,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基层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培训水平,提高其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意识。
2. 推进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管理要解决管理手段滞后的问题,需要推进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管理。
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为了解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林业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
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稳定、持续和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新情况,以及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构建起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功能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展开监督和评估,以便能够反映出客观的经济利益,保护国家、企业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为企业加强自我约束机制,承担风险提供了保证。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对其功能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主观性问题[1]。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对经营模式的整合与优化,找出经营模式中的缺陷与风险,并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来规避由于经营模式不合理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在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时候,能够识别出国有资产的评估估价,验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并给出审计建议,能够有效地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作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深入到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这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实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代化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分析企业内控制度问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
为增强企业在经济发展及经营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
相当的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形成,但仍然缺乏规划,不成体系,不能起到规范公司经营活动的作用:甚至有些公司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
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等,有些企业甚至未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公司有章不循,有制不依,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算完事,至于是否得到实施,从不过问。
有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甚至有些管理者为谋求个人或企业集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帐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从总体上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
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管理方略MODERNENTERPRISE CULTURE2372018.12MEC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有效压缩“四风”生存空间,党风政风、民风社风明显好转。
但是,“四风”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仍然不容小觑。
笔者针对存在问题,如何进行治理,浅谈几点拙见。
一、分析与成因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理想信念迷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还有在对党员干部监督管理方面严重缺失所致。
(一)从客观原因看,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1.不良风气的侵蚀。
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些污浊的病菌也趁虚而入。
这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也侵蚀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不良文化的滋生。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不良文化传播,污染了社会风气,在一些人看来,是小问题、小毛病,致使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日益严重。
(二)从主观意识看,领导干部放松对自身的要求1.理想信念动摇。
思想的颓废,信念的动摇,致使少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中表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价值观念转变。
在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的同时,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朴素、节俭的观念受到冲击,而贪图享受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和文化时尚。
(三)从组织管理看,缺乏工作能力及创新思维模式在管理上,缺少凝聚力,不能理顺职工情绪,直接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
(四)从监管力度看,监管机制不健全1.监督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由于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群众对基层干部缺乏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另一方面,由于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2.制度执行不到位。
主要是一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或者在执行中变形、走样,致使领导干部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
3.惩治力度不够大。
许多案件即使带出此类问题往往在处罚上也被忽略。
基层单位更是惩罚不多,教育为重。
二、治理与对策通过认真梳理“四风”问题在基层的这些存在现象,思考并列举如下治理措施。
浅议目前行政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人们的法制观念正在缓步上升,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同时,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水平较之以前亦有很大的提高,我国的法制建设正稳步向前迈进。
但与刑事、民事审判相比,目前行政审判仍处在困境中,举步维艰。
结合行政审判的实际,笔者就目前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建议思考。
一、行政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当事人诉讼意识不强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历史上司法从属于行政,“官”、“民”法律地位不平等和当前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高等原因,致使人们对行政诉讼的热情偏低,不同程度存在着“民不和官斗”、“屈死不告官”等观念。
总认为“官官相护”,大凡与“官府”或“长官”打官司,凶多吉少,视“民告官”为畏途,对行政机关在执法时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愿意或者不敢到人民法院进行诉讼;有的当事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损害后,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对行政诉讼顾虑重重,还怕胜诉后行政机关日后报复;有的当事人不知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本质是着力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的行政行为,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促使其履行相应的义务,不了解法律对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诉讼,而失去启动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机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有效保护。
2、行政机关的息讼措施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某些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行政诉讼各个环节上大量采取息讼措施:1)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前,一般对可能起诉的相对人做压制性的预防工作,或以加重处罚相威胁,或以减轻、降格处理为诱惑,或者对不能适用行政调解的偏偏达成所谓的“君子协议”,个别人甚至为了达到息讼目的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放弃重大原则,许多相对人主动偃旗息鼓。
2)大量做出口头裁决,裁决时故意不向相对人交待诉权和告知申请复议起诉的期限,有些相对人因不懂法而错过起诉期限。
或对不能适用当场处罚的偏偏当场处罚,处罚后又不开具正式收据,让相对人苦无证据不能起诉。
浅议当前企业工会组织维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针对各基层单位工会的维护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完全,笔者认为,目前工会工作在维权中存在:“依靠”观念淡薄,维护意识不足;“民主管理”认识偏差,维权工作片面性;维护职能认识不足,双向维护发生矛盾。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维护意识,提高维护工作实效。
重点做好五个机制:源头参与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民主管理机制,集体协商机制,监督保证机制,劳动关系预警机制。
关键词:工会维权问题对策一、背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各级工会工作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改变。
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职工自身利益会受到一时的冲击,一部分职工会产生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是不可避免的,这将会形成不稳定的因素。
客观地分析、准确地认识,找准突出维护职能与组织改革发展工作的结合点,理清全面深化工会工作自身改革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工会工作在企业深化改革和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是现阶段工会工作重要任务。
二、目前工会工作在维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近几年,基层各单位的工会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维护职能作用的发挥,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依靠”观念淡薄,维护意识不足;“民主管理”认识偏差,维权工作片面性;维护职能认识不足,双向维护发生矛盾。
三、探索新方法,开创工会维护权工作新局面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维护意识当前,我们各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一认识,武装头脑,深刻认识经济体制变革和我们肩负的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和经营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防止在工作中,在制定政策和方案中脱离职工群众的现象;在维护职工利益时要协调好党政工三者关系,工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工作角度,要取得党委和行政的支持。
坚持超前维护,在职工利益被侵犯之前,通过制定方针、政策给以预先制止,把侵权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变事后维护为事前维护。
W e alt h m ana g ement财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文 / 吉春琴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单边化保护趋势,我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大,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管理、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此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但是,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为促使企业迈向良性的、健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改进建议一、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的生产经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必然的选择。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企业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要求及自身优势,对企业风险进行及时识别,科学分析、评估,梳理关键业务流程,积极制定应对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使企业免遭损失。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国有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从而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凭借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不断提升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一)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复杂多样,不可能对所有的业务事项进行全面的内部控制,这就造成了有些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面对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升到应当有的高度,没有建立一个健全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或者风险管理机构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治理缺乏有效性,并没有起到风险管控的作用,风险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全面,仅仅关注了与财务相关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上,而忽略了与财务不相关的非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浅议当前医院内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作者:于黎霞许传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9期摘要: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的局面,给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措施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202-01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单位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医院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变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把握关键,有的放矢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成为内审工作应该注重的新课题。
1 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1)制约作用。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及财经法规,以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制止违规违纪现象,披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促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保护国家财产和医院利益。
(2)防护作用。
医院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保护合法、抑制非法,加强防护措施。
防止本部门、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鉴证作用。
内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经济效益、内部合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等方面作出公正的评价和鉴证,特别是干部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必须依靠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
医院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医院内部监督机制。
浅议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及建议【摘要】公立医院是人民群众就医的重要场所,内部审计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加强内部审计团队建设的对策。
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医院经营活动,防范和发现违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结论指出,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是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议公立医院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推动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通过内部审计,公立医院将更好地落实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策、建议、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制度、团队建设、健康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公立医院内部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工具之一,在公立医院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医院管理的复杂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审计团队建设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定义、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是保障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医院内部各项制度、流程和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浅议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信息化模式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然趋势。
在当下,互联网+的信息化形势下,这也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新化建设过程中最为重点的一部分。
如何有效的使用信息化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企业的财务发展带来正面影响,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事业单位作为一类重要的国家管理机构,更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技术。
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与意义(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事业单位依据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按照财务管理准则及要求,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汇集、统计、应用等处理,能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准确、及时、丰富的信息。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财务管理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速度慢等不足,还能够通过信息化的建立,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简化繁琐处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因此,近年来,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
第一,规范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是由于信息化技术能够改变传统人工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存在的数据不准确,数据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帮助广大财务管理人员中原本繁重的手工劳动中渐渐脱离开。
利用更加科学的,合理的我国大数据信息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
利用这种方式实现资本预算管理,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等多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得财务信息化控制手段以及管理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第二,打破传统财务工作模式。
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可谓是瞬息万变,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核算工作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度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其迫切的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并且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内容,将成本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融合,进而构建出一套更加规范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浅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随着地方国企改革的深化进行,很多国企都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建立起了内部控制制度,设置了监事会,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互相制衡。
真正要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作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本文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建设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合理的岗位职责、建立执行监督制度,保证了企业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合理使用国有资产,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
同时,企业为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在行使职权过程中需要针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和抉择,即作出決策。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企业决策执行过程中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信息反馈,发现、纠正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决策执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因此,不管是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内部控制建设都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内部控制建设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如果收益极大,成本很低,那么大多数人都会趋之若鹜,如果处罚很严,成本很高,那么大部分人都会远远避之。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起到制度笼子的作用,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体系,能对事件的全流程进行限制,形成对权利运用的监督体系,从而使手握权力的部门和人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
因此,内部控制建设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思想认识上不重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叶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的到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在飞速发展和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
各事业单位都已经认识到了内控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使其在运行中得到更好有利的发展。
因此,在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事业单位;制度;内部控制;信息化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含义国家财政部2012发布、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这条规范非常清晰的指明实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国家政策指引和法规原则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这项任务的目标是通过内控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精准的管控,全面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依法合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科学合理使用公共资源,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到位。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单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将国家的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具体业务、内控流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紧密融合,对事业单位运营进行全方位的“机控”、“智控”,让单位的管理层能实时掌控资产、资金情况,让单位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本职工作的信息和成效,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大部分领域,人类的生活等方面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影响着一个单位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质量。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整个事业工作体系的改革。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41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地代表政府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大量财政性资金通过财政拨款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等环节科学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服务的质量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方法,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深化行政体制发展。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一)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方式不完善、不合理从根本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会支出结构的发展和改善。
现如今,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所依据资料不充分,单位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对实际情况分析不足,对预算范围、目标界定不明确,仅凭主观经验进行推断,导致预算编制得出的数据和信息与实际预算不相符,为以后的财政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
2.单位领导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及认识程度不足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缺乏对预算编制的正确认识,认为预算编制是财政部门的事,单位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没有按照《预算法》的要求规范单位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甚至认为整个预算编制过程都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
有的单位甚至没有预算编制这一环节。
事实上,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是集“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为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编制过程涉及到“业务、项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多个部门,单靠财务部门是无法准确获取科学的编制依据的。
特别是项目支出的依据、内容、方法、经费开支具体标准等问题,只有相关业务部门都参与进来才能准确把握。
因此,只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财务部门才能根据准确的数据,编制合理预算数。
否则,会导致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不但无法满足正常业务需要,也阻碍了下一步的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工作。
浅议当前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莱芜丁卯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单位内部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和手段。
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安全稳定,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医院、商场、车站等一些公众场所,治安复杂性绝不亚于社会面的某些区域,它集中体现了社会面的上偷盗、扒窃、诈骗、抢劫等各类案件和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必用的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等极易诱发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危险因素,加之有外来人员众杂、流动性强、无时间限制等特点,致使不易管理控制,其治安甚至更复杂于某些社会面,严重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
据调查,某内部单位2006年八九两个月仅盗窃、骗抢案件就发生10数起,单位保卫部门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余名,协助公安机关破案10数起,挽回经济损失十多万元,捍卫了集体和群众利益。
———问题一、部分单位对治安保卫工作重视不够,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重效益、轻安全。
市场经济时代,抓经济、争创收是各项工作的中心,这勿容置疑。
创收是重要的,而保卫辛勤的劳作成果更加重要,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安全,是很片面的,是一种追求眼前利益行为。
从长远看,长期保持经济发展要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经济利益要靠良好的治安秩序给以保护,免受不法侵害和意外损害。
二是侥幸心理作祟。
一些单位领导人总认为发生事故和案件、遭受损失,那都是别人的事、其它单位的事,与自己和本单位无关,离自己或自己单位很遥远,这些不会那么巧发生在自己身上,缺乏远虑和忧患意识。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科学论断,阐明了隐患的危险、防范的重要、责任的重大以及隐患、防范、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要求各级领导要居安思危,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保一方平安。
三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于安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发文要求的不少,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
有时上行下效在单位内部转发个文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有时弄虚作假撰写个汇报,也就瞒天过海顺利过关;有时吆喝得很响,却舍不得投入,防范上人财物都很薄弱,“抓好安全工作”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迫于权限,保卫部门虽觉以上难做但也无法扭转,只能服从。
四是对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观念简单陈旧。
对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看门护院的原始阶段,认为无什么事情可做,在保卫人员的安排上,要么是老弱病残的敷衍了事应付工作,要么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装装门面,真正遇事,不是不起作用就是更加添乱。
治安保卫工作既是公安基础工作又是单位内部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政治性和政策性,既有公安工作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性,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社会工程。
它工作的对象是人,包括内部人员管理、巡逻守护、消防建设、隐患治理、法律普及、安全教育培训、矛盾纠纷调处、案件事故预防调查、文书档案形成和单位周边治安协调共建等等一系列繁杂的安全管理事务,并且内部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也由单位内部保卫机构承担,任务繁重。
保卫工作除具有较高危险性外,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除具备政治可靠、敢于牺牲、身体健康并掌握一定防卫技巧外,更要求具备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过硬的业务和宽广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治安保卫工作的需要。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犯罪手段也日益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新时期的治安保卫工作越来越急需综合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
二、行业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低,阻碍人才进入或留不住人才。
治安保卫工作是历史悠久的行业,自原始公社末期就有了保卫这种现象,有了国家、有了阶级就有了专职保卫,它为历朝历代安全稳定都做出过杰出贡献,是一个传统的重要行业。
在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保卫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解放战争后期在内部单位就逐步设置了保卫组织,配备了专职保卫干部。
新中国建立后,内部保卫工作更是得到极大的加强和发展。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内部单位安全保卫工作越来越重视,党中央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保卫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可治安保卫工作的社会地位却一直处于较低位置,没有职称、没有级别,就连技术工人等级考核也没有这个专业,似乎非正儿八经的职业,也就使广大群众普遍对这一行业产生不良认识,对从业人员产生歧视。
治安保卫工作具有公安工作的基本性质,区别只是工作阵地和职权范围的不同,同样也是与坏人坏事、违法犯罪做作斗争,维护局部安定的正义之举,有多少保卫工作者为了单位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流血受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这是光荣的职业、神圣的职业。
治安保卫工作从业者全国有一百多万人,超过国家公安民警总人数,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正处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其成效如何是关系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
”却恰恰没有这支队伍的职称序列,在社会上找不到他们应有的位置。
少部分有关系的就只好往非本专业上去靠职称,虽然工资提高了,却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另类现象,还有争抢别人岗位不务正业之嫌。
然而更多的人没有关系也就没有任何职称,无奈的做着这份担危险、费心思、高付出、低收入的工作,正应了保卫行业那句俗语“操心受累不讨好”,工作有危险无规律,脑力和体力都时时超常付出,却没有相应的待遇和报酬。
没有职级,待遇就上不去,人员工资报酬水平低,就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情绪也就影响了工作质量。
受外界大环境对保卫行业不良认识的干扰和工资待遇的制约,部份保卫干部也自视不高,积极寻找机会改行,很难安心工作。
更重要的是行业的社会地位问题等于设置了一道高高的障碍,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进入,而使一些哪里也不要的“人才”充斥于这个行业,致使一些单位的内部保卫工作不但效率不高,还会经常出现纰漏。
以上种种,对治安保卫工作发展提高是非常不利的,这也有悖于“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理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目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不适合新时期保卫工作需要。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和职级待遇等存在问题,各内部单位配备的保卫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较低,无论是政治觉悟、业务技能、文化水平还是个人素养等方面大部分都不适应工作要求。
形成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荒谬认为保卫工作不重要,配两个人应付一下上面检查就行。
尤其是在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把单位内部老弱病残或不服从领导管理的“发配”到保卫科,工作无能力或政治觉悟低,结果遇到治安情况,不是管不了的就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二是错误认为做保卫工作是镇压性的,不需方式方法而厉害能打就行。
尤其是在一些企业单位,把社会上或单位内部蛮横霸道、打架斗殴的“人才”招聘“选拔”到保卫部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依法管理,结果把维护治安搞成扩大“战果”,形成“黑保安”现象。
例如:某公司有外来人员不服从管理还挑衅闹事,公司保卫部门出警制止,一时意气用事聚众群殴,结果将滋事方打成重伤,保卫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事情不但没有解决好,反而触犯法律,也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以上原因导致治安保卫行业不能注入高质量的新鲜血液而驻足不前、发展滞后,远远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治安保卫工作需求。
四、部分群众对治安保卫工作认识不足,安全观念上偏颇淡薄。
有的群众不了解保卫工作,认为无事可做,可有可无,并不重要;有的群众认为安全工作是领导的事、是安全主管部门的事,与他们无关;有的群众认识观念上有偏见,认为做保卫工作不需要文化,没有业务学不到技术,又没有社会地位,做这行没有出息,甚至对保卫行业产生歧视。
殊不知这种种认识观念非常偏颇,非常不利于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发展。
————对策一、切实提高领导重视程度,推进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有效落实。
领导重视问题,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核心为题。
领导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和讲话中,而是要延伸至实际行动。
《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列》(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条例》第二条要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
”其中单位负责就是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实行单位负责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求单位树立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责任主体意识,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单位依法自我管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
为贯彻落实好以上方针,保卫人员要依据《条例》积极争取单位领导重视和支持,建立健全内部保卫组织体系,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落实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安全责任查究制度,强制内部单位认真贯彻《条例》规定,确实将安全工作与单位领导人的政治生命及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坚决维护法律法规制度的尊严,扎实推进内部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有效落实。
二、准确界定和提高保卫工作地位和待遇,增强保卫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拥有具备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治安保卫工作也不例外。
但治安保卫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位以及与之付出相平衡的工资待遇,是很难留住人才的。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治安保卫工作专业化,在打击预防内部单位违法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治安管控以及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过硬、反应迅捷、安全知识丰富的治安保卫队伍,是治安保卫工作的迫切需要;对保卫工作合适定位,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设立“安全保卫”职称序列,确定人员职级(如:初级安保①员、中级安保员、高级安保员、安保师、高级安保师),落实工作待遇,提高工资报酬,达到工酬相符,使治安保卫从业人员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维护单位内部安定,促进社会稳定,是治安保卫工作的当务之急。
值得欣喜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正着手研究治安保卫工作的改革,酝酿制定有关标准,解决治安保卫人员职级待遇问题。
这保卫工作的改革,犹如一股暖暖的春风徐徐吹进千万保卫工作者的心田,它的出台必将对治安保卫工作和社会安全稳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保卫人员的从业素质,保障治安保卫工作队伍的稳定。
社会高速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提高。
科学的发达为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犯罪分子作案的技术手段,使犯罪手段日益科技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给群众和集体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损失。
要想遏制犯罪,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必须提高治安保卫工作的科技含量,除了配备高科技技术防范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原则,尽快提高治安保卫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保卫人员驾驭治安管控的能力。
新的历史时期对保卫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和有关部门搞好协同,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二是要求保卫干部熟练掌握和运用公安业务的多种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三是要广泛汲取法律、信息、公共关系等相关学科知识,丰富内涵,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