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清境与李白的飘逸诗风
- 格式:pdf
- 大小:142.08 KB
- 文档页数:5
道家与李白的诗风作者:邓国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摘要:道家、道教原分属哲学与宗教不同范畴。
后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交融,两者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唐代诗人李白,既深受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道教宗教思想是影响,更从道家、道教中汲取思想性格、表现手法、风格特色等方面的,成就了其浪漫主义丰富想象、夸张、雄奇豪放为主要特色的诗风。
关键词:道家;道教;诗风唐朝统治者以老子自居,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
道教与佛教不同,佛教强调人们要忍受今生的痛苦,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而道教则不然,它宣扬人要看重今世的享受,强调及时行乐,追求长生不老,因此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在唐代兴盛一时,形成了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
“道家”一词始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
至于道教,则是在黄老道家的理论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实体。
道教自从汉代形成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统一的理论和教义。
最集中的是道教关于通过修道,使人反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
因此,“得道成仙”,长生久视,全性葆真成为道教是基本教义。
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也成了道教的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道教徒通过一些具体的修行方法、道功、道术的内修、养炼,便可达到。
入山寻仙、求仙、访仙、修炼,对信奉道教是人影响颇深。
因此道教不仅在思想上影响人们,而且熏陶了文人,使他们从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
到了唐代这种影响尤为深刻,道教与文学水乳交融,很多诗人的诗作都从道教中汲取营养李白的个性和气质与道家哲学产生了契合,他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明显打上了道教影响的烙印。
李白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少年时代便开始仰慕神仙方术,“十五观奇书”。
青年时代便于高人侠士隐居在深山之中,学习剑术,炼养服食。
公元七四四年,李白在齐州授道篆,入道门,著《道书》,正式成为一名道教徒。
道教徒李白调研报告道教徒李白调研报告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道教徒。
在本次调研中,我将探究道教对于李白诗歌创作以及他个人信仰的影响。
首先,道教的哲学思想对于李白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崇尚自然,注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在诗歌创作中,李白常常融入了道家的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观以及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虚无、无常和超越现实的追求。
例如,在他的《静夜思》中,他借鉴了道家返璞归真的理念,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思念故乡的心情。
这种以自然为观照对象的写作方式,正是道教对于李白作品影响的体现。
其次,李白个人的信仰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作为一位虔诚的道教徒,李白不仅热爱自然,也崇拜上天和神灵。
他在许多诗作中表达了对于神明的崇敬与敬畏。
例如,在他的《将进酒》中,他以自身为主角,表达了对于神明加持和庇佑的感激之情。
这种信仰的融入,使得他的诗作更具有宗教性和超脱感。
此外,道教的修行方式也对于李白的个人修养与人生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崇尚养生修身,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李白深受这种修行方式的启发,他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他也注重与自然的亲近,常常在山水之间行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修行方式使得李白的心境更加开阔与宁静,进一步促进了他作品的独特性与魅力。
最后,李白作为一位道教徒,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
道教倡导“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掌控。
因此,李白也崇尚自由、放浪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他不拘于世俗的成败,追随内心的欲望与追求,生动地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由的追求与追溯。
综上所述,道教对于李白的诗歌创作以及他个人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使得他的作品突破了世俗的束缚,追求超越现实的境界;李白个人的信仰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于神明和自然的崇敬与敬畏;道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也影响了李白的人生观,使得他形成了追求自由、放浪与豁达的个性。
道家思想与李白的诗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由此可见,“道”以生万物,以载覆万物,却无形于名。
“道”,植根中土,源远流长,犹如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滋润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
千百年来,不同阶层的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在道家思想中吸吮着营养,其中不乏历代文人墨客,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诗人李白。
李白的诗歌,深深地刻着道家思想的印迹。
他的诗里总是有大气、豪气、骨气、灵气和仙气。
道家“天地大美”在李白诗中的体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诗句描写了李白对自然的美产生的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以奔放的情感抒写出大自然的磅礴之气。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则以白描的形式勾勒出大自然的清新明丽与似水柔情。
“飞流”、“猿声”、“孤帆”、“长江”、“绿水”、“明月”、“燕草”、“秦桑”、“山花”、“流萤”等等,这些美景,不就是道家中的“天地大美”么?道家“天人合一”在李白诗中的体现“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道家认为天是大自然,而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即“天人合一”。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以水来比喻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桃李如旧时,倾花向我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些诗句里的各种景物对诗里的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将自然的美与人的心灵美紧密结合,人就是景,景就是人,这正是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道家的“朴”在李白诗中的体现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朴”,“敦兮,其若朴”、“见素抱朴”、“复归于朴”等等。
这里的朴有质朴,敦朴,纯朴之意。
这些“朴”在李白的诗句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简洁中见率真,质朴中现意境,脱口而出,浑然天成,正是“朴”的美学境界。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道教,五千年文明的亲骨肉,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便它又不仅仅是鬼魂崇拜,而是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它认为,通过修道,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
天府之国的四川,既是李白的家乡,又是道教的发源地,由于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封闭的自然环境,道教势力有着飞跃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唐代,统治者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尊道教教主李耳为其先主,道教遂成为国家的正统宗教,道教势力渗透到国家的各个领域,道教宫观遍布全国的名山大川。
李白自小在家乡江油青莲读书、习剑时就开始接触道教著作 ,特别是他生活的具体环境使他更多地接受道教的陶冶 ,孕育了李白最初的道教思想。
少年李白熟悉并接受神仙道教思想、仙故事。
如李白自小在家读私塾时就开始接触道教著作 ,其《上安州裴长史书》文云 :“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所谓“六甲”指道教术数一类的书籍。
李白还时常受到他父亲的教诲 ,“余小时 ,大人令诵子虚赋 ,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随着年龄的增长 ,李白的崇道热情逐渐增强 ,他在《凤笙篇》中说 :“仙人十五爱吹笙 ,学得昆丘彩凤鸣。
”李白在蜀中寻仙访道、隐居和游历期间 ,广泛接受了道教文化的洗礼 ,奠定了李白最初的道教信仰。
李白青少年成长的时期 ,正值唐王朝“贞观之治”的“开元盛世”。
大约在 20岁左右 ,李白在戴天山、匡山隐居 ,师从赵蕤。
赵蕤博学韬钤 ,长于经世 ,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术士 ,著有《长短经》一书。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以纵横家的观点谈论政治的书 ,李白后来在政治上的理想与抱负 ,可以说基本上是由赵蕤的思想影响所致。
峨嵋山在李白的心中十分崇高 ,他在登山时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峨嵋山》诗 :“蜀国多仙山 ,峨嵋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 ,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 ,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 ,石上弄宝瑟。
天容道貌诗酒仙---论道教对李白诗歌的影响黄永春内容摘要: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道教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全方位的。
(一)、从内容看,李白写了大量的与道教直接相关的游仙诗和饮酒诗,而且受道教影响,李白的山水诗“有我之境”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
(二)、从创作方法看,李白的诗歌以自然为宗、以大言为美,无疑是受到了具有浪漫情怀的道教的影响。
(三)从诗歌风格看,豪放飘逸的风格受道教的影响更大。
是道教的想象空间给了李白想象的翅膀,让他神游八极,想落天外,使他的诗歌豪放的特点无人能比;是道教的浪漫情怀使他的诗歌飘逸的特点天下独绝。
正是由于道家、道教的美学种子在“开元盛世”的历史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最终结成艺术的花朵,唯其如此,它才显得那样清纯、烂漫,那样绚丽、多姿。
关键词:道教李白诗歌影响李白(701--762),字太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被时人(贺知章)称为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这不仅是对他思想品格和诗歌造诣的高度赞美与评价,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与热爱以及道教文化对他巨大的影响。
李白受到了儒道侠纵横各种思想的影响,但浸淫道教至深。
他终身学道,孜孜不倦,炼丹、受篆,甚至“余尝学道穷冥梦,梦中往往游仙山”。
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全方位的。
李白是道教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一、李白受道教的影响最大1、从时代潮流看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把道教做为“国教”。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初唐时期的李渊、李世民都自称是李耳的后代,利用道教来抬高自己的门第,以同门阀势力相抗衡。
高宗、中宗等皇帝,把道教排在儒、佛的前面,而且给道士以很高的地位,许多道士受到皇帝的召见。
因此,唐代的道士和名士,大多是一些既要成仙、又要成名,既要长生不老、又要大济苍生,既要躲进深山,又要垂顾于圣上的复杂人物。
这种时代潮流无疑要影响到“诗仙”李白,而且从他的经历和成就来看,李白还是一位弄潮者呢。
论道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唐朝是一个信奉道教的朝代,道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唐代尤其是盛唐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个体来看,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接受道家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气质与道家思想的契合,他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很明显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
现在,把李白放在崇道风气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研究李白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为我们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成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道家在春秋时期由老子创立,至汉武帝时在政治上一度失势,东汉末与道教结合,自此与儒、释两大思想体系并列为三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学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
唐代,道教最初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而得到尊崇的。
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李唐皇朝为了提高自己的门阀地位,就攀附老子为同宗,尊他为“圣主”,自称是他的“圣裔”,虚拟了老子显灵等神话在蒙蔽臣民,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唐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扶持和崇奉。
唐玄宗更是对《老子》一书推崇备至,尊之为《道德经》,不仅亲自注疏,而且颁之全国,令士庶家藏一本,劝令习读。
玄宗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作为治国之策,也确实为他实现“开元盛世”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玄宗的倡导之下,朝野上下弥漫着浓厚的崇道风气。
文人与道士交游成风。
李白来往甚密的好友当中,司马承祯、吴筠、元丹丘等都是身兼文人与道教徒双重身份。
道家思想通过对诗人意识的渗透进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影响了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这里的“道”,既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又有以葛洪为代表的仙道理论。
无论是老庄还是仙道,对李白的影响甚深。
本文从政治理想方面论述道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
李白一生对游仙学道、炼丹服药的确一往情深,还多次隐居,那他是不是主张消极出世呢?笔者认为,李白确有消极出世的一面,尤其是政治上失意之后,但积极入世仍是主流。
他的理想在而立之年早已确立:“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
论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李白(701年-762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作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飘逸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并从诗歌语言、主题内容以及意境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诗歌语言的飘逸韵律李白的诗歌语言流畅优美,常常采用豪放磅礴的辞藻和鲜明生动的形象描写。
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抽象的情感表达变得具体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静夜思》一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写出明月光照在床前和须低头思故乡的情景,使读者产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手法,给人以诗意的飘逸感。
李白的诗歌中还常常采用排比句和对仗句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的韵律感更加强烈。
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过日照香炉和瀑布挂前川的描写,给人以热闹繁杂之感;再通过瀑布飞流直下的描写,给人以壮丽景象之感。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更加飘逸动人。
二、主题内容的超脱远眺李白的诗歌主题内容常常超脱世俗,远眺宇宙。
他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渴望放飞自我,脱离尘世纷纷扰扰的困扰。
例如《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的景仰之情,通过诗人眼中的金陵凤凰台,展示了诗人自我超脱远离尘世的憧憬。
他用凤凰游离和江自流来暗示人世的变迁和虚无。
这种主题内容的超脱远眺,使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飘逸感。
三、意境表现的超然雅致李白的诗歌意境表现充满了超然雅致之感。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塑造了富有意境的诗画形象。
例如《望月怀远》一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描写雨后的空山和明月照在松间的景象,诗人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李白的飘逸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云:“詩之品有九:曰髙、曰古、曰深、曰逺、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婉。
”但我觉得“飘逸”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特点。
当然,古人也曾提到——《西清诗话》云:“李太白诗,逸态凌云”,《渔隐丛话》转引王荆公语云:“白之歌诗豪逸”,《苏东坡集》云:“太白诗飘逸绝尘”。
在我看来,“飘逸”的特点是形影飘忽、潇洒脱俗、自然闲逸。
形影飘忽是“飘逸”的特点之一。
李白的诗歌跳跃性很大,这也许是造成形影飘忽的原因吧。
在《将进酒》中,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气势突然转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短促人生;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消沉意志突然转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人生,让人无法猜测。
再如《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仙女捧着洁白的莲花,乘着祥云瑞雾,飘飘然凌空而来,诗人也被邀请登云台,拜访卫叔卿。
诗人仿佛与之一起“驾鸿凌紫冥”,仿佛要达到自由自在的欢乐世界去。
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不再写神仙世界,而是转到现实世界中去,由天上到地下,如仙女般飘忽,让人捉摸不透。
潇洒脱俗是“飘逸”的特点之二。
潇洒脱俗既不为俗事所累,总能找到脱离尘世的方法。
在《行路难》中,不断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并不为其所累,而是坚定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情况下,诗人李白不是明知不可而为之,而是“明朝散发弄扁舟”;在“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的情况下,诗人李白并不绝望,而是“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过着隐逸的生活。
自然闲逸是“飘逸”的特点之三。
自然闲逸即不刻意,有一种清新的状态,如“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般自然清新;在“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中,我们能感受到仙女自然自在地凌空飘拂,神情是那么地闲逸;从“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李白与道家思想的对应关系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著称,被誉为“诗仙”。
然而,除了他的艺术成就,李白的作品也透露出了他与道家思想的深厚联系。
通过对李白的研究,我发现了他与道家思想的对应关系,这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为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首先,李白的作品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这与道家思想中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相契合。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比如,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和对自由的追求正是道家思想中所强调的。
其次,李白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道家思想中关于人生哲学的探索相呼应。
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常常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比如,在《将进酒》一诗中,他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而“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则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享受人生的态度。
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正是道家思想中所强调的。
此外,李白的作品中还体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这与道家思想中关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探讨相契合。
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常常表达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比如,在《静夜思》一诗中,他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与此同时,他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关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正是道家思想中所强调的。
李白的道教思想与山水诗第一篇:李白的道教思想与山水诗李白的道教思想与山水诗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一生狂傲不羁,飘逸洒脱。
以无拘无束,而生活自由;以宏旷胸怀,而豪放不羁;以超然物外,而心情恬淡。
在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中,他没有被现实打败,没有屈服于现实,独特的个性、复杂的思想和诗人的天赋充分的显现出来。
李白的山水诗,内涵深刻、境界宽朗、潇洒天然,在那气势宏大的语言中,清新秀美的语境中,在那透着飘逸之气的境界中,能够让人感受到蕴藏在诗歌之中的深厚的思想底蕴。
下面就从道教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及其对诗歌的影响,道教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老庄是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者,道家比较注重养生,其中有些思想便说到“长生”,如《老子》中有“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
从先秦老庄道家,先秦黄老道家到魏晋玄学道家,都是作为一种流派而存在。
直到东汉末期,才出现了道教,它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的。
道教思想是从老庄的无为自然思想、和稷下学派的神仙方术思想开始的。
道家和道教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
魏晋以后老庄诸书入道教,后世道徒有很多,其思想成为哲学的精义所在,不可能舍去老庄而谈道教。
先秦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
老庄哲学以虚无为本,以自然为宗,认为“道”是宇宙的一种主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他也有学道的愿望,想当神仙。
当他对政治热心时,就忽视了学道;在政治上失败时,他又想学道求仙了。
在他三十岁左右,曾在江陵会见过当时有名的隐士司马承桢,说李白有“仙风道骨”,这是对李白学道求仙的一种鼓励。
李白还认识一位道教中的著名人物胡紫阳,他们时常在一起谈道。
李白的一生有许多求仙学道的朋友,即所谓“结神仙交”,如东岩子、元丹丘、元演、高尊师等。
李白的这些道教朋友们,在幽美的大自然中学道,享受大自然的美,追求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李白:“学道三十春,自言羲和人。
摘要:道教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道教思想影响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形成,影响李白对执着人生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影响了李白诗歌想象奇特、绚丽多彩、瞬息万变的浪漫诗风。
关键词:道教;李白;诗歌创作;浪漫主义在唐代重要诗人中,受道教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李白。
开元十二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峨嵋山到荆门,游洞庭。
又到金陵、广陵、会稽等地,不久西上至湖北安阳。
当时著名道士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大鹏赋序》)。
出蜀之后,由于仕途的失意,对道教的信仰愈来愈认真、急切,对神仙生活是愈来愈追求、向往。
天宝元年(742)四月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这一段时间,求仙访道的愿望有所冲淡,但并未断绝。
“赐金放还”之后,他的道教信仰愈加强烈,以致干脆履行了正式入教的仪式,在齐州紫极宫入道。
道教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道教思想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与屈原吸收楚文化的原始神话养料而滋润了他创作的浪漫主义相仿,李白亦在道教追求个性自由与道教神话传说的陶染下更好地发挥了他的英雄任侠个性,使他的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他一方面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而入仕的常规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一方面又虔诚的求仙学道,致使他的行囊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独孤及《送李白之曹南序》)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
“志留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
”(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李白的人生理想首先是建立奇功伟业,“苟无济世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可见,他志在兼济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要在乱世之中断然解纷,一举成功。
诗中时时流露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而功成之后并不贪恋名位富贵,“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旁。
”(《玉而是去实现他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去品味清净无为的快乐:真公主别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酌”(《翰林读书言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到了晚年,仍念念不忘“终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浅析李白的道境仙韵飘逸诗风浅析李白的道境仙韵飘逸诗风诗人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字太白,还有“谪仙”、“青莲居士”等名号,生于公元七○一年,卒于公元七六二年。
诗人李白的诗搜集最完备的是王琦的《李太白集》,存诗1052首,其中还有一些诗真伪难定。
这些诗只是诗人李白诗作的一部分,还在诗人活着的时候,李阳冰就说诗人李白的作品“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析诗人李白的道境仙韵飘逸诗风,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道求仙、服食炼丹几乎贯穿了诗人李白一生。
诗人李白还两受道策,成为道教徒。
探讨了道教信仰与诗人李白诗歌创作、诗歌风格的深层联系。
诗人李白“始终是个世外的道士”①,尽管他的思想构成驳杂,但其主导未出道家一道教界内。
他不但以道教教义为高标,塑造着自己的人格风范,而且以道境为理想,把其作为毕生不懈的追求。
其飘逸诗风,正是他体悟“道”境的产物。
然而,探讨诗人李白诗歌与道教关系者,多着眼于诗人寻仙访道的具体活动及其诗作中对道教典故、神仙意象的运用,对道教信仰与其诗歌风格的深层联系,尚涉笔不多。
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作为道教教义核心的“道”,具有不同层面的多重意蕴。
依据历代道教学者较具普遍性的论述,我们将其形态特质概括为四:①玄远窈冥;②超绝无限;③流动变幻;④逆向体悟的思维方式。
它们都深刻作用于诗人李白的艺术趣味、艺术构思,体现于取材、炼意、造境、建构诸方面,形成了其飘逸的诗歌风格。
“飘逸”,司空图描述为:“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②其品格,贵在精神超迈,气韵飞动,境界清虚,无论从创作或欣赏哪一方面把握,都可谓是一个同于“道”的境界。
而诗人李白则始终以道教徒的执着沉迷,以穷化探元之心,在诗中体悟建构着这一境界,塑造出“谪仙人”的自我形象。
有关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两方面,笔者已于《道教清境与诗人李白的飘逸诗风》一文作了论述,下面则着重从道境的流动变幻与“飘逸”的飞动气势、道境的逆向体悟与“飘逸”的厚重底蕴两方面进行讨论。
李白诗歌的风格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
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
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
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
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李白一生受到了道家,纵横家,儒家思想的影响。
其中,贯穿李白的一生,则是道教对他的影响,之所以这部分单独提出,就是因为神仙道教信仰在他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
少年时代生活于道教浓郁的蜀中之地,自然耳濡目染,后又学习了纵横术。
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举行了入道仪式。
正因为如此,李白在不少的诗中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
另外他的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也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贺知章曾称他“谪仙人”。
“狂”是他人生的象征,他的侠胆、仙趣、狂饮都极大的刺激着其个性中那高傲狂放的因素,使他的个性意识常处于一种膨胀状态,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倨傲达观的性格。
尽管他在诗歌中常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是行乐的感慨,其实是出于内心深处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
在诗中,李白常通过对仙境和神仙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以神仙的洒脱快活,表示对现实世俗的反抗;于飘飘欲仙的奇异想象中,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天真的自命不凡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充分表现了出来。
评价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
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的成因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的成因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风格豪迈,个性鲜明,处处彰显豪放飘逸的风格特色。
李白历来被称为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把儒家“兼善天下”、“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道家“遗世独立”蔑视世间一切的思想,以及济若扶贫的侠客思想结合起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权贵的蔑视。
他的诗,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风格豪迈,个性鲜明,处处彰显浪漫主义的特色。
苏教版教材以“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做了专章教学。
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李白那近乎与生俱来的才华横溢,还有那深入骨髓的浪漫潇洒。
“风格即人”,诗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创作风格。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太白胸怀,有高出六合之气,诗则寄兴为之,非促然诗人之作也。
”这里所说的气,就是浪漫主义的精神和气质。
正由于李白胸怀“高出六合之气”,其诗歌才能“神识超迈”,“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赵翼,《瓯北诗话》)。
李白这种“气”的成因,我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过人的天赋是形成李白狂放不羁性格(表现在作品创作上就是高度的浪漫主义)的原因之一。
据李白自己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
”(《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赠张相镐》)天才的智慧是形成其作品浪漫主义风格的先决条件。
二李白从小就受到侠士的影响,是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侠和羽客,传说他曾为打抱不平而“手刃数人”。
游侠生活充满浪漫色彩,诗人逐渐形成一种豪放无畏、急公好义的性格,一种高度浪漫的精神和气质。
他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说:“……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业钦英风。
”又在《留别广陵诸公》中说:“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作者:李树青浅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的论文提要李白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真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
李白的绝句在明清时代即被推为绝唱,这种结果是多方面因素造就的。
有个人才情、经历的影响。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
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
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
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
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
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京,这时候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不久后,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
安史之乱起,李白以为报国时机已到,入永王幕,慷慨从军,后却被定为反叛罪,长流夜郎。
在途中被赦免。
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之时,他再次从军,无奈半道病还,逝当涂,年62岁。
我认为,李白将盛唐士人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理想化了,同时又具有唐代诗人一般的“济苍生”,“安社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必然导致失败。
但是他始终向往这样的理想。
所以始终在成功与失败之间不停地来回,使他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不仅个人才情、经历会对诗作产生深刻影响。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会从各个方面对诗作的产生发挥影响。
盛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
国力的强盛,开放的立国胸襟和开明的政策,造就了盛唐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繁荣局面。
兴盛的时代,文化的多元繁盛,激起诗人们无限的诗情,汉末建安风骨及前朝文化的诗文流韵被继承并发扬光大,使盛唐诗歌达到了气骨声律、兴象风神、意境深阔的至高之境。
道教清境与李白的飘逸诗风杨晓霭(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学道求仙、服食炼丹几乎贯穿了李白一生。
李白曾两受道箓,成为道教徒。
那么,道教信仰与其诗歌创作以及诗歌风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深层联系?从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两个方面,可揭示李白超迈不羁的人格追求与以“清”为美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李白;道教;清境;飘逸;诗风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91(2007)01-0021-04收稿日期:2006-04-10作者简介:杨晓霭(1962-),女,甘肃秦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白“始终是个世外的道士”[1](P210),尽管他思想的构成驳杂,但其主导未出道家———道教界内。
他不但以道教教义为高标,塑造着自己的人格风范,而且以道境为理想作毕生不懈的追求。
其飘逸诗风,正是他体悟“道”境的产物。
然而,探讨李诗与道教关系者,多着眼于诗人寻仙访道的具体活动及其诗作中对道教典故、神仙意象的运用,对道教信仰与其诗歌风格的深层联系,尚涉笔不多。
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作为道教教义核心的“道”,具有不同层面的多重意蕴。
依据历代道教学者较具普遍性的论述,我们将其形态特质概括为四:(一)玄远窈冥;(二)超绝无限;(三)流动变幻;(四)逆向体悟的思维方式。
它们均深刻作用于李白的艺术趣味、艺术构思,体现于取材、炼意、造境、建构诸方面,形成了飘逸诗风。
“飘逸”,司空图描述为:“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画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2]悟其品格,贵在精神超迈,气韵飞动,境界清虚。
无论从创作或欣赏哪一方面把握,都可谓是一个同于“道”的境界。
而李白则始终以道教徒的执着沉迷,以穷化探元之心,在诗中体悟建构着这一境界,塑造出“谪仙人”的自我形象。
道境的玄远窈冥与“飘逸”的超迈精神老子论道,曾以“恍惚”、“窈冥”等扑朔迷离的词语及闪烁不定的句式,将其描绘得玄而又玄,但正如南怀瑾所解:“恍惚是形容心神灵明静照的境界”,“窈冥是形容深远清明的境界”。
[3](P248)其精神内核就在“清虚”二字上。
清即道性,清境即道境。
仙尊道君“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4];洞天福地“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烽烟迅远”[5],为清幽虚灵之境。
李白一生两受道箓,在唐诗人中绝无仅有;他“五岁诵六甲”(《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游神仙,仙游未尝歇”(《感兴八首》其五),“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毕生孜孜以求的正是这样一种清境,想做一个挣脱一切人间束缚的活神仙。
他当然也求功业,“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这是他对道的体悟的另一方面,并不以放弃仙道为代价,我们将在下文中作专门论述。
对“道”的这种体悟,对“清境”的执著追求,造就了他“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超迈不羁的人格精神和以“清”为美的审美理想,充分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
第28卷第1期No.1Vol.28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ofNingxiaTeachersUnivercity(SocialScience)2007年1月Jan.2007《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9月第一版,本文所引李白诗文均出此书。
)1046首诗中,涉及游仙体道内容的达200首;而全部诗歌中“清”约258见,由它组合的典型意象80多种。
如:清境、清歌、清溪、清风、清淮、清扬、清秋、清露、清波、清水、清酒、清樽、清芬、清迥、清虚、清深、清川、清池、清泉、清飚、清淡、清琴、清声、清昼、清光、清幽、清夜、清广、清盼、清真、清香、清寂、清吹、清齐、清晖、清浅、清乐、清江、清源、清切、清猿、清泠、清镜、清景、清宴、清辉、清禁、清澄、清角、清潭、清筝、清管、清妙、清英、清津、清谧、清端、清净、清都、清威、清澈、清朝、清唳、清晓、清兴、清论、清赏、清朗、清阴、清廉、清泠泉、清虚心、三清、太清、心清、紫清、霜清、天清、余清、泰清、凄清等。
这里,“清真”是李白树立的诗歌标准;“清芬”是他仰慕的高人风范;“清兴”、“清赏”为自娱遣兴的情趣。
欣赏音乐,以清歌、清乐、清声、清吹、清琴、清筝、清管为妙;观赏风景,则清风、清露、清溪、清泉,唯“清”最佳;甚而猿鸣鹤唳,山花春晖,唯“清”为美;醉人的酒,自然是“清酒”、“清樽”;说起话来,当然应“清谈”、“清论”。
以“清”观之,则物皆着“清”之色彩,于是,具有“清”之品格的意象,亦倍受诗人青睐。
如皎洁清明的“月”,约304见;清冷高峻的“松”,116见;高远孤清的“云”,353见。
清雅朴素的色彩如青,212见;碧,103见;绿,120见;渌,23见;白,253见;素,32见。
其它如春风秋霞、萝月烟云等等清虚形态的意象,都由诗人任意驱驾,结构的“清”句,俯拾皆是,构织的诗境,已达到了清冥虚灵的界域,亦可谓达到了同于“道”的境界,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山中问答》、《夜泊牛渚怀古》、《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赠卢司户》、《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春夜洛城闻笛》、《谢公亭》等等,尽管题材有异,诗人都能将清谧的环境与超然的心境高度统一,创造出迥异于他人的“太白佳境”。
对“清境”的体认、建构,贯穿了诗人一生的创作,他出蜀前的诗作,几乎每一首都描绘“清境”,其中《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已被历代论者公认为代表作。
年轻的诗人,身在戴天山,心合神仙道,把道士的居处与自己体验的道境直接比照联想,静幽清谧的诗境象征了道境,但似乎有些“凝滞于物”,诗人“愁倚两三松”的形象中透出自己还未能象戴天山道士达到“无人知所去”之“仙境”的丝丝怅惘。
而当诗人50岁,再赠丹阳周处士时,识得“道”之真趣而择胜独处,心如闲云,身同仙人,便是他诗中的命意所在了: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枉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横山居处的幽谧与周处士“得意”超然的心态交融一气,俨然如同仙境。
而清虚诗境的建构,显然是诗人“合道”心理状态的映照,水色川光的“傲”“秀”,更见诗人超迈之神。
据袁行霈先生统计,李白诗中表现自然宏伟壮美的意象如巫山,出现了15次;雪山(崖、峰)10次;天山(台、崖、河、津、梯、姥、关、门、镜)61次;青山21次;云山(海、林、松)20次;雷(雷霆等)21次;江(江水)60次;波(波涛、波澜等)74次;河(黄河)41次;海(沧海、沧溟)64次。
[6]以此与清新优美的意象比较,独“月”一项的数量就与它们的总数相差不远。
通常我们多强调李白好用雄伟高大、非凡奇特物象的一面,总以为诗人着意创造的是崇高的审美佳境。
从诗人选取的意象看,李白借行云明月、春风秋雨、渌水碧霞、青霭紫烟等建构的空灵明净、虚静清幽境界的诗篇,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者,何况宏壮意象中也不乏清静的意蕴。
难怪他同时代的诗评家、诗人都给了他“纵逸”、“俊逸”、“清新”、“清人心神”的评价。
“清”是凡俗喧嚣的对立物,追求清境是抗俗,其中包含“不屈己,不干人”的人格力量,是所谓“落落欲往,矫矫不群”,闪烁着“高出世尘间”的超迈精神。
“清”又是道性,要达“清境”,关键要“道在”。
李白在不少诗中歌吟过“道存”、“迹高”、“地闲”的关系。
《赠嵩山焦炼师》称其“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题随州紫阳先生壁》赞胡紫阳“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北山独酌寄韦六》记自己所居北山离“风尘”未远,但是“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诗人“摘朱果”,“养玄牝”,意旷神逸,清寂若仙居。
这种“道在喧莫染”的体认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揭示,仿佛非常接近,而实有天壤之隔,陶渊明的“心远”,乃在弃绝“车马”,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归于田园,躬耕自守,亦即回到社会下层,故诗风也走向人间的淳朴。
李白同样在寻求这样一个“心远”的妙境,只是他将心寄托于“道境”、“仙境”,他要通过寻仙体道的实践,建构一方“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境界,做一个惊动人主、迥异于芸芸众生的高道真仙;这其间包含着功利的追求,因而在清静的道境中,有着最热切的企求。
李白式清静诗境的构筑,也决不同于王维的“空”“淡”为审美理想的山水田园诗。
只要将王维的“空”境与李白之“清”境比较,便可明显看到以禅机悟会的摩诘诗境与仙心入化的青莲诗的不同。
王维倾力追求的是“静”“闲”的内心体验,看重心理的“自由”,精神的“寂灭”,因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总是静悄悄地与山水融为一体,显得那样恬适静穆。
而李白“清境”中活动的人物,总是拔地而起,升向太清,既追求心灵的“自由”,也追求身体的“自由”。
其中所体现的也正是道与禅的不同。
正由于李白与陶渊明以至王维式的“归去来兮”的界域不同,李白在追求“道境”的同时,拼命地想象着人倏忽变化成仙、一刹那进入仙界的美妙天地,“仙人”形象成为他超世精神的象征。
因此,他可以心仪陶渊明的“羲皇上人”,追逐王维们的山水美景,却更神往山林中的神仙洞府,河上公式的冉冉升空;既受帝王的礼遇,又不受人主的管辖,实现“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7]的拔俗。
《赠卢徵君昆弟》称赞卢氏兄弟有河上公的风范,“观化游无穷”;《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颂扬裴使君有河上公的“仙标”,“拔俗数千丈”;写自己“凌云霄”的向往,也是“直上数千尺”,“朗然合太清”,“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渴望“心远”与“道合”、“元化并”的同时,身体也能“高飞向蓬瀛”,“直出浮云间”。
身欲为神仙的诗作,仅“《古风》两卷近七十篇”中,就占了“十三四”,并且,“往往写仙是仙”。
[8]即使得心清境的世间人,均显得神朗气清,姿态娴雅,如同仙人一样: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革处士“列子居郑圃”,“心闲游天云”(《赠张公洲革处士》),王少府“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赠瑕丘王少府》)……人养成“清芬”高德,炼就拔俗“仙标”,身、心得到“绝对”自由,这就是“谪仙人”的追求,“谪仙人”的飘逸。
道境的超绝无限与“飘逸”的洒脱韵度道至大无外,其微无内,“常无”而“常有”,超绝一切,无限、永恒;“致虚极,守静笃”。
而体认“常”道,便能与“道”合一,同于道而达无限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