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貌建筑现状主体结构安全鉴定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
工业技术
92 2015年18期历史风貌建筑现状主体结构安全鉴定分析
张喆王鑫
天津市房屋质量安全鉴定检测中心,天津 300060
摘要:该建筑约建于二十世纪初,原设计为1栋原地下一层、地上主体单层空旷砖木混合结构。
管道建筑总长度约为24.11m,总宽度约为10.8m。
零层及首层“十”字形墙体范围内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零层“十”字形墙体范围外楼盖为木龙骨、木地板结构,主屋盖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梁、木木椽、木檩条及土板组成。
该加设的辅楼建筑总长度为20.02m,总宽度为10.0m。
现两栋建筑物部分承重墙体存在严重碱蚀及灰浆粉化,楼盖及木屋盖部分均普遍出现渗漏水渍、腐朽现象等。
关键词:木龙骨;木地板;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8-0092-01
1 基础
该栋建筑物基础设计采用天然地基、墙下条形3:7灰土及砖基础墙放脚刚性基础。
经现场对该建筑物原建部分东北角一处基础进行开挖检查,结果显示:所开挖东北角处3:7灰土基础上皮自上部承重墙体外侧外挑宽度为900mm,3:7灰土基础上皮埋深约为室内地坪下1.0m,灰土厚度约为250m,基础砖墙放脚为4阶,每阶放脚宽度均约为60mm,放脚高度均为1皮砖高。
基础砖墙底面宽度约为980m。
2 墙体及混凝土柱构件
该建筑物原建部分墙体结构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形式,组成“十”字形墙体厚度均为500mm,其他墙体厚度均为360mm。
墙体均采用实心粘土砖、掺灰泥砌筑;门、窗洞口过梁均采用拱形砖券形式,最大洞口宽度约为5.2m。
原建筑为单层内部空旷,后期改建时于建筑物内部增设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夹层,首层混凝土柱沿纵向5跨、柱距分别为3.5m、4.15m、4.31m,沿横向3跨、柱距分别为4.31m、5.67m,端部混凝土柱构件均与原墙体内侧附墙设置,混凝土柱构件截面尺寸均为450mm³450mm。
地下室混凝土柱沿纵、横向各布置2根,柱距均为 4.31m,地下室混凝土柱构件截面尺寸均为450mm ³450mm。
该建筑物改建部分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形式,墙体厚度均为360mm。
最大横墙间距为 4.68m。
墙体均采用实心粘土砖、掺灰泥砌筑;门、窗洞口过梁均采用平砖券形式,最大洞口宽度约为1.24m。
3 楼(屋)盖结构
该建筑原建部分零层及首层(后期加设夹层)“十”字形墙体范围内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零层钢筋混凝土楼盖梁布置情况:沿纵、横向2道,沿横向为3跨,跨度分别约为2.7m、4.31m、2.7m,沿纵向为3跨,跨度分别约为4.15m、4.31m、4.15m,零层钢筋混凝土楼盖梁宽³净高截面尺寸约为450mm³250mm。
后增设钢筋混凝土首层(夹层)楼盖梁布置情况:沿纵向3道,沿横向6道,沿横向最多为
3跨,跨度分别约为5.67m、4.31m、5.67m,沿纵向最多为5跨,跨度分别约为3.5m、4.15m、4.31m、4.15m、3.5m,后增钢筋混凝土首层(夹层)楼盖梁宽³净高截面尺寸约为285mm³400mm、270mm³400mm。
该建筑沿立面墙体变截面处屋盖以及地下室“十”字形墙体范围外楼盖均采用木檩(木龙骨)、土板(木地板)结构,木檩(木龙骨)宽³高截面尺寸
均约为75mm³200mm,净间距分别约为600mm、650mm。
经现场检查,该建筑物楼盖木龙骨以及屋盖木檩条构件普遍存在严重渗漏水渍、糟朽现象,改建部分二层南侧混凝土屋盖板板底普遍存在渗漏水渍现象、板底局部亦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及钢筋外露、锈蚀现象。
混凝土梁南端梁底存在混凝土保护层开裂脱落、钢筋严重锈蚀现象。
4 检测情况
4.1 墙体砌筑用砖强度检测
经采用回弹法随机抽取原建部分4道墙体、改建部分首层及二层各3道墙体构件(共计6道墙体)进行砖强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墙体构件砌筑用砖评定强度等级均小于MU7.5。
4.2 墙体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经采用贯入法随机抽取原建部分4道墙体、改建部分首层及二层各3道墙体构件(共计6道墙体)进行砖强度检测,检测结果:所检测墙体构件砌筑砂浆评定强度等级分别为
M0.4、M1、M1、M0.4(原建部分);M1、M0.4、M0.4(改建部分首层),M0.4、M1、M1(改建部分二层)。
4.3 混凝土柱构件检测
经对该建筑物原建部分抽取2根柱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结果显示:所抽测上述2根柱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分别为23.7Mpa、20.6 Mpa,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的要求。
4.4 混凝土梁构件检测
经对该建筑物原建部分抽取1根梁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结果显示:所抽测上述1根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分别为21.9Mpa,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的要求。
经对原建部分所抽测地下室及首层各2根梁构件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抽测部位柱单侧纵筋根数实测值地下室均为4根,首层分别为4根、5根。
其相应梁底排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实测值分别为36mm、30mm(地下室)、46mm、41mm(首层);所抽测部位梁箍筋间距实测平均值分别为230mm、245mm(地下室)、203mm、208mm(首层)。
4.5 混凝土零层板构件检测
经对该建筑物原建部分抽取1块零层板构件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结果显示:所抽测上述2根柱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分别为33.3Mpa,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的要求。
经对上述所抽测1块零层板构件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抽测部位零层板构件板底钢筋间距实测平均值为180mm(短向)、170mm(长向);其相应板底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实测值为22mm(短向)、33mm(长向)。
5 结语
根据现场查勘、检测并依据国家相关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经综合分析作出以下鉴定结论:
该栋建筑建成至今已达100余年,已远超过现行规范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且历经天津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建筑物年久失修,其主体结构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坏和结构损坏现象,构件的承载能力明显降低,该两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曾进行结构改造,现状主体结构形式及布置较为复杂,建筑物建造时存在砌体砖强度及灰浆强度偏低的建造材料缺陷,同时,亦未考虑结构抗震措施。
参考文献
[1]焦霞.简析某中学教学楼抗震加固设计[J].建筑与设
备,201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