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校选古代谋略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91.51 KB
- 文档页数:7
厦门大学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收专业:新闻学考试课程:中国传播史研究方向:传播学、广告学一、填空题(每格2分,共40分)1.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现存北京图书馆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
2.自年起,《遐迩贯珍》增出《布先篇》,这是我国中文报刊首次出现收费广告。
3.上世纪末上海形成三家中文报纸鼎立的格局,这三报是4.王韬阐明了他的政论写作原则,这种政论写作原则,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5. 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6.1900年1月25日创刊的是被誉为“中国革命提倡之元祖”的报纸。
7. 是《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家。
8.于右任创办的“竖三民”报即。
9.黄远生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即。
10.1918年10月14日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11.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是,1922年9月13日创办于上海。
12.中共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创办过日报,大革命时期创办了,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了。
13.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是年在哈尔滨创办的。
14.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办于江西瑞金。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年5月1日创办的北京电视台。
15.1988年1月日起,台湾当局实施了年之久的“限证”、“限张”、“限印”等所谓的“一报三禁”,全部宣告解除。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时务文体的特点。
2.简述邹韬奋的优良报刊工作作风。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试述刘少奇同志的新闻思想。
2. 试述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1999新闻业务试题一、填空题(共10分)1、〈〈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的(国名)2、中央电视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二套是---------,七套是-----------频道3、为新闻配资料是为了----------------------4、“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有--------------、--------------、---------、---------------、5、-------------------------------,屈指行程二万二、问答题(共30分)1、何谓同期声,电视新闻中运用同期声有何意义2、副刊配合新闻版应注意什么?可以不配合新闻版吗?(举例说明)3、评论性编者按的写作要求是什么三、能力题(共60分)1、把下述消息改写成今日新闻(20分),并制作复合型标题(10分)2、阅读通讯〈金戈铁马鏖战急〉,据此写一短评(800-1000字),并配上标题(30分)材料:关于子弟兵抗洪抢险的。
20世纪20年代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杨国桢.(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1926年设立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是复兴国学春雷初动时的一次重要的实践。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虽在实际动作中采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样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但其根本动力源于陈嘉庚的办学理念,是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它在国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有过自己的贡献,在现代中国学术传承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学科建设;国学研究1926年设立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是复兴国学春雷初动时的一次重要的实践。
但它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还是近年来的事。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虽在一定意义上是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延续,但其根本动力是厦门大学的学科建设,而它在国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有过自己的贡献。
回溯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学对于当今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厦门大学为什么要设立国学研究院?这要从陈嘉庚的办学理念说起。
光绪十六年(1890),17岁的陈嘉庚出洋到新加坡经商。
他久客南洋,志怀祖国,希图报效,1912年秋回国创办集美学校,1919年6月回国筹办厦门大学,都是“为爱国愚诚所迫”。
他认为:“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
”[1]“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
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2]“专制之积弊未除,共和之建设未备,国民之教育未遍,地方之实业未兴,此四者欲望其各臻完善,非有高等专门知识,不足躇等以达。
”[3]1918年6月18日,他又在新加坡《国民日报》上说:“诚以救国既乏术,亦只有兴学之一方,纵未能见成效,然保我国粹,扬我精神,以我四万万民族,亦或有重光之一日乎。
”明确地把兴学与“保我国粹,扬我精神”联系在一起。
兴学,就是办新式学校,推广科学教育。
陈嘉庚指出:“何谓根本,科学是也。
今日之世界,一科学全盛之世界也。
从“三大战役”的异同看《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描写战争闻名的经典名著,本文从其描写官渡、赤壁和彝陵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入手,探讨其战争描写的艺术:战争的摇曳多姿、人物的丰富多彩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通过对作者战争描写的研读,体会它对我们今天工作、生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大战役异同战争艺术《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几百年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其以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国鼎立的史实为依据,采取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幅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其中对历次战争的描写,更是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中,官渡争霸、赤壁鏖兵和彝陵决胜对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因此,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也是这三大战役,透过作者对这三大战役异同的描写,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对描写战争的艺术,享受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这一顿精神大餐。
一、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作者在对三大战役的描写中,将着力点都放在胜利一方,写出了战胜方的谋略。
乍一看,三大战役中无一例外都使用了火攻,都是以至弱对至强,都是至弱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但是,我们透过这些相同,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诸多的不同:1、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不同,火烧的对象也就不同: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粮足,主动攻打曹操,曹操兵少粮乏,被动应战,粮草成了影响双方胜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双方谋士均看得很清楚。
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
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
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曹操的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
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但对于各自谋士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双方主帅的态度却有天壤之别,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是“怒曰”,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是“所言正合吾意”,由此,双方主帅的谋略见识的高下立判。
撰稿格式一、所有引文均需核实无误,文献版本应信实可靠。
独立引文首段前空四格,回行前空二格。
二、注释采用当页脚注,圈码标示在标点符号前上方,体例如下:(一)引用常用古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诗》等),需标明书名、卷数和篇章,如:《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二)引用一般古籍,首次出注时需注明著作者、整理者(包括校注、校笺、校释、点校者)、书名、篇章、丛书名、出版机构、出版日期、页码等项,再次出注时可以省去丛书名、出版机构、出版日期。
如:孙希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一《曲礼上》,中华书局,1989年,第22页。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16页。
(三)引用今人论著,首次出注时需注明著作者、篇名、书名、出版机构、出版日期、页码等,再次出注时可省去出版机构和出版日期。
如: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士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107页。
(四)引用期刊论文,首次出注时需注明著作者、文章名称、刊物名、刊期、页码等,再次出注时可省去刊物名和刊期。
如:曹道衡《试论“〈春秋〉三传”异同及其地域原因》,《文史》2003年第3辑,第32页。
(五)引用外文论著,可依照中文格式,论著名使用斜体,如:M.I.Finley,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p.11—12.三、文章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朝代年号,一般在第一次出现时括注公元纪年,公元前纪年加“前”字;二位数以内的公元纪年,数字前加“公元”二字。
如:建安元年(196),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建初四年(公元79)。
四、中国古代朝代年号、古籍卷数等采用中文数字,序数一般用简式,如:《全唐诗》卷一三七。
基数一般用繁式,如:《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通典》二百卷。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晚唐古风诗人群体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020101晚唐古风诗人群体研究作者:舒仕斌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引用本文格式:舒仕斌晚唐古风诗人群体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2分类号:_I106.4__ 密 级:公 开 U D C: ___________ 单位代号:10424学 位 论 文Faith in Humanity: ThematicInterpretation of Silas Marner inMyth-Archetypal Perspective人性的信仰:神话原型视角下的《织工马南》主题阐释钱瑞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姓名:张 琳 职 称:副 教 授山 东 科 技 大 学二零一二年六月论文题目:人性的信仰:神话原型视角下的《织工马南》主题阐释作者姓名: 钱瑞燕 入学时间:2009年9月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英 国 文 学指导教师: 张 琳 职 称:副 教 授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6月授予学位日期:_____________Faith in Humanity: Th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Silas Marner inMyth-Archetypal Perspective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gree ofMASTER OF ARTSfrom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yQian Ruiyan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Zhang Lin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June 2012声明本人呈交给山东科技大学的这篇硕士学位论文,除了所列参考文献和世所公认的文献外,全部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的研究成果。
从古文字角度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若干问题※张惟捷厦门大学中文系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11月,中山大学珠江学者郭静云教授(Olga Gorodetskaya)出版了巨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以下简称“本书”),1随即引起学界高度瞩目,这是因为不同于往昔著作多根据传世文献立论的传统色彩,本书探讨上古“中国”民族血缘、地域与认同形成此一大命题,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出土古文字等新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形成满足所谓“三重证据法”的完整论述体系。
2此外,作者擅长数种外文工具,有能力直接引用外国原典或论文,这是大部分华人学者所不具备的条件,间接也提升了本书的影响力。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中下三编,包含“余论”共17章,内容主题虽各有偏重,然稍作审视,可知其论述主体是中国学者向来关切的“中华民族╱文化”之起源问题,尤其是郭女士透过旁征博引出土材料,提出若干迥异于传统观点的新说,更使学界掀起一波反省、争议的浪潮。
目前看来,对本书学术价值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似乎为数较多,例如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认为本书“资料翔实,结构宏阔,观点新颖,论说别致,是一部先秦史研究近年罕见的令人瞩目的大作”;陕西师范大学王晖教授也对其表示全面肯定;3湖南大学姜广辉教授亦不吝给予高度推崇:“虽然这些观点大胆而惊人,但并不是异想天开之论,而是由一部在我看来严肃而又严谨的学术著作提出来的。
此书出版后,难免会受到批评或责难,甚至也可能会被批得‘遍体鳞伤’,但我相信此书必将成为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
”4可见本书虽出版不久,却已取得很大正面回响,对一位学者而言是极为难得的成就,令人钦佩。
不过,凡事有正有反,在获得肯定的同时,此书亦迅即受到一些质疑──虽然形诸文字者绝不如赞赏者为多。
以笔者所见,目前似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及台湾中正大学孙隆基教授有专文评论,前者针对本书所引据考古材料之不严谨处颇加议论,多发于网络平台;后者则聚焦于本书某些史料运用与史学方法相关问题加以评判,并已发表专文。
朱熹是谁?上这门课之前,作为一个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可能知道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知道他是”理学家“;知道他应该是个官员;知道他写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他就不知道了。
那么朱熹本人,和他的学说,到底对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我们并不了解,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可是现在某些广为传播的观点似乎掀起了一种“反孔反孟反朱”的浪潮,批判朱熹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导致了很多人在并不了解儒家的情况下,在阅读了这些文章以后,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导致他们开始质疑并这种发源于近两千年前的中国传统思想。
所以,如果写一篇科普向的文章来“洗白”朱子,真正让大家客观认识这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应该从以下几点向这些“门外汉”解释。
第一,朱子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到底是什么呢?知乎上有人评价儒学:“对外人无限‘跪舔’,对自己无限压榨”,猛地一听好似在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
每一个朝代都会有对外人“跪舔”,但是每一个朝代都从不缺乏誓死抗争的士大夫和武将。
而且,如果从朱子的理论里读出“无限压榨”,我觉得朱子本意并非如此在鹅湖之辩中,朱熹说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
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
朱子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说实话,这一部分我没怎么听懂,也不太能理解。
我猜测,这么解释的话,如果要顺从万物的“理”,朱熹应该是认为人性存在非兽性的一面,毕竟“存天理,灭人欲”乃是指人心应当顺从“理”,而去除过分的欲望。
第二,朱子作为教育家如何?朱熹十几岁时早已立下大志,要成为圣人。
在世70年,编撰2000万字,平均每年30万字,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从易学到理学,横跨面之大,所以说他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还是一名有很强责任心的教育家,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林语堂在厦门大学阅读答案《林语堂在厦门大学》阅读材料一九二五年,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实业正处在鼎盛时期,校长林文庆与校主陈嘉庚商榷后,确定扩大化学校规模,广聘闻名教授学者。
1926年3月,北京发生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爱国学生遭军阀枪杀,身任北京师大教授兼教务长的林语堂,因支持学生爱国行动也在北洋政府当局通缉之列,欲离开北京暂避,遂承受厦门大学聘任。
他还引荐北京大学探究院主任沈兼士及教授鲁迅、顾颉刚、孙伏园等应聘,壮大了老师阵容,加强文科建立和国学探究。
林语堂一来校就接任文科主任,当时文科设有国文、外国语言文字、哲学和历史社会学等四个系。
他提倡革新精神,与国文系同仁向校方提出更名改称国学系;同时主持修订各系学程纲要,调整老师讲授课程,如改请陈定谟先生担当哲学方法论课,张颐先生担当泰西哲学概论课。
林语堂充分发挥名教授学者的专长,均支配他们授课,深受学生欢送。
如支配鲁迅周授六学时,鲁迅给许广平信中提及我的功课,大约每周当有六小时,因为语堂盼望我多讲,情不行却。
林语堂还亲自参加授课,如曾开设英文作文现代文和英语发音学、每周七小时,并将授英国语言史和平凡语言学等课程。
为探究中国固有文化,厦门大学拟成立国学探究院,曾于1925年底成立筹备总委员会,初订了组织大纲即停顿,直到1926年新学年伊始,林语堂举荐沈兼教授等来校方筹备就绪。
如制定章程、办事细那么,探究生探究规那么、季刊编辑事务和设置陈设室,以及提出经费预算和商定由校长林文庆兼院长,沈兼士教授为探究院主任,林语堂为院总秘书等,遂于1926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院址生物馆三楼。
林语堂在成立大会上强调要到科学精神与谨慎看法从事国学探究。
称:欧西各国学者,对于各种科学的胜利,虽至微之处,不敢稍事忽视,探究植物者,对于一草一木,必加深刻探究,而后植物学以成。
探究动物者,虽片麟只爪,亦必加准确探究,而后动物学以就。
吾人探究考古,亦必抱此精神。
并就风俗调查、考古开掘以及编辑中国图书志、办季刊等事宜作了说明。
厦大校史选择题(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出处是()A《周易》、《诗经》 B《诗经》、《礼记》C《周易》、《礼记》 D《周易》、《尚书》2、厦门大学的创办时间是哪一年()A1919 B1920 C1921 D19223、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是()A邓萃英B林文庆C汪德耀D王亚南4、厦门大学设有几个院系()A19 B20 C21 D225、校主陈嘉庚先生在财政上资助厦门大学达()年之久。
A12B14C15D166、补充厦门大学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后面两句。
A谁欤普渡驾慈航 B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C吁嗟乎!南方之强! D充吾爱于无疆7、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启用是在那一年A 2001 B2002 C2003 D20048、厦门大学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那么下列哪位不是厦门大学聘请的教授学者A林语堂 B姜立夫 C鲁迅 D胡适9、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A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B综合性私立大学C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国立大学 D综合性国立大学10、厦门大学校徽是由()亲自确定的A 邓翠英 B陈嘉庚 C鲁迅 D林文庆11、下列哪位院士不出自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A林群 B柯召 C丘成桐 D陈景润12、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于什么时候举行奠基开工典礼A2011/3 B2011/4 C2011/5 D2011/613、截至2005年,厦门大学与美国盛顿大学等()所高校签订了“全球()校联盟”合作协议。
A 6 B7 C8 D914、厦门大学目前正朝着()的奋斗目标迈进。
A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B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C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D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15、下列哪一项不是厦门大学所发扬的“四种精神”A校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B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C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闽西时坚持办学的艰苦精神D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16、厦门大学是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被誉为“南方之强”的A1937年厦门大学迁往长汀,开始一边办学一边抗日B1940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
清代山东乡试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山东乡试研究姓名:刘希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刘海峰20080701摘要乡试作为科举考试各层级中规模最为宏大、竞争最为激烈、而影响也最为重大的选拔性考试之一,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于区域政治、文化以及民风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往的乡试研究更多是着眼于制度层面的,而关于直省乡试的系统研究则相对较少,基本上还是处于起步状态,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乡试在科举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若能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于丰富科举学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史研究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今的各类大规模考试也具有重要的观照意义。
鉴于此, 本研究选取了“清代山东乡试研究为题,从教育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的经费、竞争、举人的区域分布以及社会出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本研究共分六章。
绪论部分主要对于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清代乡试规制,从乡试科年与乡试考场、乡试考官、乡试内容与形式、乡试定额与乡试中额等几个方面勾勒了清代乡试规制的大致轮廓。
第二章清代山东乡试简况。
这一部分对于清代山东乡试贡院、乡试科年、乡试中额与定额、乡试考官与解元、乡试科场案及其它违式情形几个方面进行了简略的介绍。
第三章清代山东乡试经费研究。
在简略回顾“科举经费”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考官路费银、科场经费银、地方宾兴资助银及举人赏银等几个方面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的经费状况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清代山东乡试竞争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以乡试录取率、乡试人均中式率为指标,分前后两个时期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竞争状况进行了追溯与考察。
同时,对于乡试人均中式率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五章清代山东举人的区域分布研究。
在剖析明代山东举人区域分布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探讨了清代山东举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对于两代举人区域分布格局的异同状况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经济因素、地方儒学与书院以及文化传统的角度对清代山东举人区域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透视与探析。
史书名篇《史记·苏秦列传》的谋略智慧与历史眼光研究引言《史记·苏秦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记录了战国时期苏秦的生平事迹和其在政治、外交方面的贡献。
本文将对《史记·苏秦列传》中呈现出的谋略智慧与历史眼光进行研究,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和对于历史发展的指导意义。
苏秦:谋略家与外交家在《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被描绘成一个有着卓越智慧和谋略才能的人物。
他倡导合纵连横策略,通过联合各个诸侯国形成统一战线来应对强大的敌人。
同时,他还以特使身份穿越敌国境内,利用外交手段帮助自己国家取得优势地位。
这种崭新而巧妙的战略思想不仅成功地改变了当时政治局势,也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谋略智慧的体现合纵连横的思想苏秦提出的合纵连横策略是他独创的谋略思想,也是《史记·苏秦列传》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合纵就是各个小国联合起来,形成统一战线;而连横则是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各国之间的联结和相互支持。
这样一来,弱小国家就能够在强大敌人面前保持力量平衡,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理解政治形势与人心变幻苏秦善于观察和分析政治形势,并灵活运用自己的谋略手段。
他精准地把握当时诸侯国家之间相互牵制、争斗不休的局势,并据此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对策。
他还善于应对人心变幻,通过交际手腕赢得信任和支持,进而达到巩固自己地位和实现外交目标的效果。
历史眼光与价值观点《史记·苏秦列传》中所蕴含的历史眼光和价值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变迁,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眼光《史记·苏秦列传》具有鲜明的历史感,通过详尽的记载和分析,展示了当时复杂且动荡的政治局势。
它不仅是对苏秦个人经历和成就的记录,也是对战国时期重大事件与历史走向的追溯与反思。
这种以事实为基础、以客观视角刻画历史的方法对今天研究历史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价值观点在《史记·苏秦列传》中,作者通过让读者了解苏秦并思考他所提出的合纵连横策略,表达了一种崇尚智慧、勇往直前以及力求团结协作等正面价值观。
2002年第6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62002 (总第154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54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刘海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 要: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重大,它的兴衰也与中国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相关。
因此,“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
从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多学科视野观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举制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地位,及废科举的深远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科举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文化;考试中图分类号:G424.74;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6-0019-081864年12月,在伦敦出版、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一年到头》上,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
该文谈到科举制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P445-453)然而,科举制在1905年最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1300年的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重大而复杂,无论是其光彩照人的正面,或是其阴暗灰蒙的背面,都反映出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种种光色。
因此,“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
从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多学科视野观察科举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举制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地位和废科举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科举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2013年《中国古代谋略文化》论文
林彪的军事谋略
姓名:王凯
学号:15620122202064
专业名称:金融学
2013年12月
林彪的军事谋略
林彪,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虽然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但我认为他在军事谋略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彪被人们称为“军事天才”,这正是因为人们非常欣赏他的军事智慧。
我读过一些关于林彪指挥战争的资料,他那种只要塔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林彪说过,钻研并研究战术,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军队打胜仗的法宝之一。
在很好继承了我国历史上的“兵者,诡道也”的军事思想上,我军作战,从来不拘一格,战术多且灵活,强调因时、因地、因敌的及时变换战术。
在制定战术上,从来都是以我为主,决不会去与敌人打什么“堂堂之仗”。
林彪带兵时只管打仗,别的事几乎不问。
跟别的将领不一样,林彪似乎是打仗时打仗,不打仗时也在打仗。
除了吃喝拉撒,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看地图。
在指挥东北战场的各战役、战斗的过程中,林彪差不多整天倒骑着椅子,一个人安静地看着地图观察和思考。
林彪布置战役计算十分精确,可以说他精于运筹。
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和讨论,而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
但是,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
他对战场兵力的计算甚至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
他不打无把握之仗,并且每仗都留有余地。
在进攻时他要计算到有全胜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还要留有退路。
细节决定成败,林彪做好了每一处细
节,所以他可以在战斗中打败对手。
林彪在战略方面的预测力是十分惊人的。
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和东北局都认为国内和平是可能的,命令林彪集中主力与敌人决战,而林彪却认为与蒋介石的和平是假的,建议作长期打算,最终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林彪对于东北局势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东北战局的发展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人进攻,我们运动防御并主动撤出一些地区;第二阶段是敌人占领了城市,进攻迟缓下来,我们则在运动中伺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开始局部反攻;第三阶段是我们发动全面反攻,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剩余敌人孤立在几个点和线上,最后加以消灭。
事实证明,东北战争形势的发展完全符合于林彪的估计。
在林彪正确战略的指导下,东北形势很快变被动为主动,并率先夺取胜利,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林彪不失时机的提出南北满联军合二为一,以便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实践证明是有战略眼光的!在三大战役中,林彪也提出了很有预见性的意见。
在1948年初,林彪拒绝了毛泽东要他在春天南下作战的意见,避免了对我不利的过早的战略决战,在1948年7月,林彪主动提出了在秋天“以最大主力南下作战”,此次南下最后演变成了辽沈战役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是林彪战略的胜利!毛泽东要林彪春天南下是错误的,这一点毛泽东在后来也认识到“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同意了林彪的意见。
在辽沈战役后期,
林彪建议中央暂不攻打太原,“围而不打”以拖住傅作义也是有战略眼光的!在平津战役中,林彪把毛泽东的“先打两头后打中间”战略,改为“放弃两头直取中间”,实践证明其是正确的。
打仗就应该抓重要矛盾,只要歼灭了敌人的主要力量就抓住了战争胜负关键,而不能面面具到因小失大。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因为歼灭了敌人的主要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些暂时逃跑的少量敌人最后基本主动投降了,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逃跑而影响战争的进程!这都说明林彪有独特的战略眼光。
在战术方面,林彪在战术方面研究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战术原则,对四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作用。
林彪即使打败仗也是消灭敌人多,自己伤亡小于敌人。
在四平,面对敌人最强大的“远征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四平保卫战,坚守四平一个多月,我军伤亡8000余人,消灭敌人1万多!这充分体现出林彪战术运用之得当。
"争取主动,先敌行动,先声夺人",这也是林彪的一大战术特色。
林彪命令干部在每次攻击之前均须走在部队的前面,迅速侦察地形。
他认为指挥员勇敢积极的标志是肯自动走在部队的前面,亲自侦察地形和布置攻击准备,但不是指随便暴露目标,或在部队冲锋时也跑在前面,这仅是个人勇敢,对战斗指挥无大益处。
而且他要求下级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
在长征途中,有一次敌人骑兵在前,林彪行军在所有部队包括前卫团之前,紧跟在军团侦察队后,他身为军团长却走在师长、团长、营长、连长之前面,
结果把敌人的骑兵消灭在浑然不知中。
这就涉及到遭遇战与伏击战的区别,遭遇战与伏击战打出的结果通常是不同的,遭遇战通常在双方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战斗,往往是双方的先头部队首先打响,不利的一方可以立即后队变前队,迅速向后撤退脱离战场。
伏击战则通常是一方的部队先开到战场,把部队摆成环型口袋,只留一个入口让敌人钻,等敌人进入口袋阵后切断敌人退路,让敌人无法逃脱,一般可以全歼敌人。
伏击战一般是前中后同时打响,敌人的指挥中枢也突然受到猛烈打击,往往使敌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不能形成有效的抵抗,伏击一方通常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较短的时间消灭敌人。
在伏击战中,武器较差的一方可以突然接近敌人,进行近战和肉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局部的兵力优势。
很显然,伏击战对指挥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有先声夺人的意识,还要预先侦察地形,组织部队,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进行战场准备。
这就是林彪的军事智慧所在,尽量将遭遇站变成伏击战,变被动为主动,率先取得优势。
其实林彪最擅长的还是运动战,可以说,这是解放军将领都比较擅长的,但我认为林彪是其中打得最好的。
林彪的运动战是在“运动”中完成兵力转移和集中,还把敌人消灭在运动中。
运动中的敌人总是比阵地上的敌人容易被消灭,而且消耗少,伤亡敌,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打法。
要获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机,指挥员就必须有意识的去发现甚至是创造。
林彪创造这种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战机的方法就是强调运动的突然性或速度。
林彪特
别重视速度,善于利用速度。
因为速度可以使敌人来不及组织降低敌人的作战效率;速度可以使敌人来不及构筑工事,以便消灭敌人于运动之中,减少作战时我方的伤亡;速度可以造成敌人的错误判断;速度可以使敌人惊慌失措,兵败如山倒。
所以速度在林彪这里就是战斗力,这就是对兵贵神速深层次的理解。
但并不总是会有运动战,在攻夺城池时,还需要将领打攻坚战的能力。
林彪喜欢打运动战,而且追求彻底的运动战,通常情况下林彪极力避免攻坚战,但当敌人全部死守城市,拒不出城打运动战时,攻坚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林彪打攻坚战并不是不讲战术的乱打,其中仍然闪烁着军事智慧。
这就不得不说到林彪打的锦州攻坚战和天津攻坚战。
林彪指挥的锦州攻坚战和天津攻坚战,从开始攻城到枪声结束分别只用了31小时和29小时,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快结束战斗呢?这是因为他用了很长时间来准备,而且在准备时间内敌人的援军根本不敢上前。
上前林彪就先打援军,就像林彪打锦州时的兵团根本不敢上来,因为怕林彪围城打援,先把他们消灭了。
攻坚前的外围作战只是纵队以下的师团级的小规模作战,是吸引不了廖耀湘兵团的,林彪可以不慌不忙的进行外围的准备性作战。
待一切准备好后发动总攻,就可以确保迅速攻克,此时敌人的援军根本来不及征援,这就不会给敌人获胜的机会。
林彪控制战场的进攻节奏,懂得打仗既有快,还有慢,最终拿下了锦州。
他说过,“第一不要怕敌人工事加强了,敌人工事要作好已经做好了,不要打急了,好好准备一番,敌人
的工事已经作了三年了;第二不要怕敌人增援,敌人增援也不怕,正好,先打增援之敌,再打防守之敌,这还不好吗?第三不要怕敌人跑了,“敌人跑出来离开阵地,更好打,从追击中歼灭他。
因此没有什么可怕的,还是要准备好了再打。
必须把敌情侦察好了,攻击点选择好了,各部队已进入攻击准备位置,火器已进入了阵地,一点两面的布置也摆好了,然后开始打。
”
未有做好事情而不专注的,未有专注而做不好事情的,林彪就是得益于他的专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军事谋略,取得了赫赫战功。
林彪的军事思想,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对于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解放战争中夺取东北战场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他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军事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