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合而成的。
2. 物质的三态
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其状态的改变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3. 物质的性质
包括物质的颜色、硬度、导电性、熔点、沸点等性质,这些性质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二、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其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和繁殖等。
2. 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是由一些类似细胞形成的,具有相似生物功能的细胞组合而成的。器官是一组组织的结合,具有特定的功能。
三、能源与能转化
1. 能量的转化与能源
能源是使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包括热能、化学能、动能等。能量的
转化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2. 机械能的转化
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机械能的转化是在物体运动或者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发生的。
四、科学探究
1. 科学实验的方法
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2.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医疗、交通、通讯
等各个领域。
五、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公转是指地球
绕太阳运动。
2. 季节的变化
季节变化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引起的,不同季节地球的
日照和太阳高度角有所不同。
以上是七年级浙教版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
帮助。很抱歉,我似乎重复了之前的内容。以下是更多的扩展内容。
一、光的传播:
1.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直线传播是光的一大特点。
2.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光速在真空中是300,000千米/秒。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发生改变方向而返回的现象。
2.光线从光源射向物体表面称为入射光线,从物体表面射出的光线称为反射光线。
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物体表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5.入射光线越斜,反射光线越斜;入射光线越正,反射光线越正。
6.光线遇到镜子等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线遇到不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
三、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
2.利用实验装置,可以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其夹角。
3.用白纸做实验底板,可以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
4.光的传播和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光的反射可以用于照明、反光衣的制作等。
四、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实例:
1.在光滑的镜子前插一张纸片,能够看到纸片的正面和背面的图像;删除纸片后,能够看到清晰的自己的影子。
2.拿一块玻璃纸向阳光中透视,可以看到玻璃纸上的阴影和阳光透过玻璃纸形成的光斑。
3.在室内打开一个小洞,可以看到室外的景物。
4.入射光线在空气和水之间的传播和反射,可以形成光的折射现象。
5.当太阳照射在地面上时,反射出来的光线使我们看到阳光出现在地面上的位置。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围绕光的传播和反射展开,揭示了光线直线传播和光线反射的特点,通过实验和实例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的传播和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物质与我们生活
- 介绍物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 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空气
- 研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探讨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 探索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第三章:水
- 探索水的性质和循环
- 讨论水的净化和节约
- 引导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第四章:燃烧与灭火
- 讲解燃烧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 引导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探讨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
第五章: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 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研究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浮沉现象- 讨论密度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光
- 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 探讨光的颜色和光的重要性
第七章:电
- 讲解电的产生和传导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 探索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八章:声音
- 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 研究声音的特点和声音的传播速度
- 讨论声音在通讯中的应用
这些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17.天平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 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科学方法
1.科学研究是基于观察与实验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做观察与实验、总结规律等步骤来获得知识。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等方
式进行。
3.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现象、验证
假设、推断结论等。
二、组成与变化
1.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2.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常见的元素有氧、氢、铁、硫、
金等。
3.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
碳等。
4.研究物质组成与变化的主要方法有燃烧、溶解、熔化等。
5.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性质
发生变化,但组成没有改变;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
三、力与压强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
摩擦力等。
2.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3.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
4.杠杆是一种能够改变力臂和力的作用方向的简单机械装置。
四、能与能量
1.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常见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光能等。
2.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势能高度有关。
3.热能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能量。
4.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速度的一种表征。
5.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量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二
次能源是利用一次能源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能、热能等。
五、风与天气
七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的工具 单位
固体体
积规则
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刻度尺
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 不规
则
间接测量法 (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 量筒或量杯
(细棉线、金属环)
液体体积
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
量筒或量杯
升(L )、毫升(m L )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方法 使用的工具 单位
固
体体
积规则
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刻度尺 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
不规则 间接测量法
(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
量筒或量杯 (细棉线、金属环)
液体体积
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
量筒或量杯
升(L )、毫升(m L )
测量内容 仪器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长度
刻度尺 米(m )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新版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开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拟的过程。
测量内容长度仪器刻度尺刻度尺量筒天平钟、表温度计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 9纳米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摄氏度〔℃〕体积质量时间温度立方米〔m〕千克〔kg〕秒〔s〕开尔文( K ) 3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那么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固规那么体不规积那么测量方法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间接测量法〔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使用的工具刻度尺量筒或量杯〔细棉线、金属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体液体体积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量筒或量杯升〔L〕、毫升〔m L〕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纪(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本知识点整理
本文总结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本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物质的三态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的概念和实例
-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 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 常见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
-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实例
- 酸和碱的概念及区分方法
第三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
- 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及区分方法
-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空气组成及其物理性质
- 溶液的概念、用途和制备方法
第四单元:机械运动和力学
- 运动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 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 杠杆定律、浮力和牛顿三定律
第五单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本质和产生方式
- 声音的传播特性和速度
- 仪器的噪声控制
第六单元:光的本质和光的传播
- 光的本质、光线和光线传播的特性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镜面成像和球面成像
- 光的颜色和光的三原色理论
以上为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概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汇总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常见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
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