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货币供给
- 格式:docx
- 大小:19.52 KB
- 文档页数:4
货币银行学第三篇章复习题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一、填空题1、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
中国通商银行2、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叫做()。
原始存款3、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是()、()和()。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4、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的银行体制。
大一统5、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包括()和()自由资金、吸收的外来资金二、单选题1、同早期的银行相比现代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 D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融通资金D、信用创造2、银行持股公司旨在( B )最为流行A、英B、美国C、日本D、德国3、.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B )A、单元银行制度B、总分行制度C、代理行制度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4、普通居民存款属于( C )A、活期存款B、定期存款C、储蓄存款D、支票存款5、下列业务中,( B)是商业银行收益最大的经营活动和利润的最大来源A、存款B、贷款C、投资D、现金资产三、多选题1、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按担保形式分,可分为( ACD )A、贴现贷款B、质押贷款C、抵押贷款D、信用贷款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BC )A、现金B、贷款C、证券投资D、资本3、下列属于在金融创新中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的有( ABC )A、票据发行便利B、互换C、远期利率协议D、信托业务4、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好处有(CD )A、控制企业经营B、双方分成C、手续费收入D、暂时占用客户资金5、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 AB )A、部分准备金制度B、非现金结算制度C、自身拥有银行券发行权D、全部都是四、判断题1、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对)2、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
( 对 )3、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对)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小(对)5、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即充当二线准备。
第13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名词解释1、法定存款准备率2、原始存款3、实际货币需求4、货币数量说5、外生变量6、货币乘数7、超额准备率8、客观货币需求9、基础货币10、货币供给量11、货币供给内生论12、货币供给外生论13、主观货币需求14、名义货币需求15、微观货币需求16、宏观货币需求17、货币供给18、名义货币供给19、实际货币供给20、货币流量二、填空题1 .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作为 ___________ 的功能。
2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售 _________ ,而持有___________ 。
3 .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观是 ____________ 。
4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 V 代表 ____________ 。
5 .实际货币需求又被称为 ____________ 。
6 .定期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 _____________ 。
7 .基础货币一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 _____________ 。
8 .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货币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两大类。
9 .凯恩斯在其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将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大动机。
10 .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一般用 _____________ 衡量。
11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 __________的;而在纸币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__________的增减而涨跌。
12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为__________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3 .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与__________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14 .凯恩斯发展了一种强调利率重要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将其理论称为__________。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第二章信用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
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第三章金融1.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的专业? 2.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3.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第四章利息和利率1.为什么利息成为收益的最一般的形式?举一个例子,说明收益的资本化。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选择题例题[第2章]1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被称为(B),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商品上得到表现,这被称为(C)。
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2货币职能中,可以采用观念上的货币的有(A),必须采用现实的货币的有(BC),两者都可以采用的有(DE)。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3下列情况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ABCDE)。
A.偿还欠款B.支付工资C.支付货款D.支付佣金E.支付房租4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ADE)。
A.平衡国际收支差额B.促进金融市场发展C.促进全球化D.购买手段E.财富转移5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A)职能。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6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ABCD)。
A.货币金属B.货币单位C.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度D.金准备制度7格雷欣法则是(A)法则。
A.劣币驱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8我国的现金货币包括(AB)。
A.流通中的纸币B.流通中的辅币D.定期存款[第3章]1高利贷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AC)。
A.商品经济不发达B.奴隶主、封建主的存在C.小生产D.天灾人祸的意外打击2信用工具面临的风险包括(ABCDE)。
A.信用风险B.市场风险C.经营风险D.财务风险E.法律风险F.汇率风险3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有(BCD)。
A.公债B.卖方信贷C.政府信贷D.买方信贷4下列信用工具中,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有(BD)。
A.优先股C.公债券D.保付支票5商业票据具有的特征是(ABCD)。
A.作为到期收回商品价款的凭证B.票据有不可争议性C.票据上载有特定的内容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E.票据具有流动性[第4章]1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C)。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加速数二、判断题(F,T)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
()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17.引致投资是由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投资量。
()18.采用累进税率时,通货膨胀将促进消费。
()19.通过把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
()20.根据加速数的定义,投资与收入的绝对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21.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22.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和V短期内稳定和P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B.交易成本的存在C.时间因素的影响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B.过去的收入C.未来的收入D.恒久收入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形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大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小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市场总需求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地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与总需求相对应,市场总供给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关系:(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关系图:(市场总供给)(市场总需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由图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表现市场供求均衡与否的物价水平波动也可以作为货币均衡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与此同时,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货币供给出发,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形成更多的市场总需求(第十四章会讲),需求拉动供给,如果此时一国存在着大量闲置的生产资源,则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出,市场总供给伴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市场供求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达到均衡,不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一、名词解释1. 货币需求2. 费雪交易方程式3. 预防动机4. 流动性陷阱5. 流动性偏好6. 货币需求函数7. 恒久性收入8.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二、不定项选择1.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3.M=KPY是属于( )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以下( )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5. 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分析中,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 )。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投资动机6. 下列属于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有:()。
A、债券的预期收益率B、股票的预期收益率C、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D、货币本身的收益率7. 下列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是()A、费雪方程式B、剑桥方程式C、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D、费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8.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
A、人力财富B、非人力财富C、现金财富D、资产财富三、判断题1. 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 在现金余额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3. 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将会下降。
()4. 弗里德曼认为,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越小。
()5. 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
()四、简答题1. 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金融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2202B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非金融学专业选修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一、课程的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基本金融理论,理解现实金融现象,为金融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便于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
2、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通过教学讲解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货币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一)教学内容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分为15章,即导论、金融体系、金融工具、货币、利率、汇率、金融结构、银行管理、银行业;结构与竞争、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选讲)。
兼容性强、涉及面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注重启发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内外的讨论为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向学生推荐、介绍和点评国内外相关文献,鼓励并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进行学习并深化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为学生答疑解惑。
3、采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后作业练习,通过课后作业、课程小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专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启发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思路。
5、利用学院配备的综合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教学。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6、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法。
(三)学习要求1、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先修课程,并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
2、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论文、实践操作等,并能够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基础之上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第13章 货币需求一、概念题1.货币需求函数[中央财经大学2002研]答: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三是作用于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
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
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i)=L(Y,i),M1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M 2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1表示M 1与Y 的函数关系,L 2表示M 2与i 函数关系),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 =f{p ,r b ,r c ,(1/p )·(dp/dt ),w ,y ,u},式中,M 表示名义货币量;P 表示价格水平;r b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 c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 )·(dp/dt )表示物价的预期变动率;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 表示货币收入;u 为其他随机因素)。
货币供给原理
货币供给原理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货币的供给量对经济发展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理论。
根据货币供给原理,货币供给的增加会刺激经济发展并提高物价水平,而货币供给的减少则会抑制经济发展并降低物价水平。
货币供给原理的核心观点是,货币供给的变化会通过影响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货币供给原理的基础是货币的本质和功能。
货币作为经济交易的媒介和价值尺度,对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货币的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需求和政策制定的。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余额增加,因此他们可以更多地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相对不变,货币的过剩引发了需求上的溢出效应,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手中的货币余额减少,购买力下降,经济活动受到抑制。
此时,市场上的货币需求相对不变,货币的供不应求导致货币的稀缺性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
货币供给原理说明了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
然而,过度增加货币供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过度减少货币供给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
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权衡稳定经济和保持物价的双重目标,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
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发生时,经济将衰退。
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第13章货币供给
1、什么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是指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出多倍的存款货币,它等于流通中的现金C加上银行体系R的准备金总额。
以MB表示基础货币,则有:MB=C+R。
2、通过基础货币方程式说明增加和减少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考察基础货币方程式,应首先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着手,资产和负债的增减都会影响基础货币。
具体而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债权)、对政府债权、国外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等额扩张;反之,这些资产项目的减少又会相应地减少基础货币的供应。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中央银行债券、政府存款、国外存款和其他项的增加则会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反之,它们的减少则会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
3、简要说明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体系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存款货币创造是整个银行体系的特殊机能,存款货币创造的功能是属于银行总体的。
单一银行智能创造等于其超额储备的存款,整体的银行体系却可以进行多倍存款扩张。
存款是通过在账簿上不断记账创造出来的,创造存款的规则,就是规定了什么时候可以在账簿上作某种登账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特别是部分准备金制度赋予银行系统以创造多倍存款的能力。
派生存款的多少取决于存款乘数的大小,存款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如在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派生存款(1000元)是原始存款(100元)的10倍。
一般而言,派生存款规模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负相关变动。
原始存款的减少同样会引起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收缩倍数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4、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1.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降低货币乘数;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
2.通货比率:货币乘数随通货比率的上升而下降,随通货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3.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货币乘数会随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5、结合第4章所学的内容,说明为什么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叫储蓄存款,而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一般不叫储蓄存款。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
企业存款是工业、商业(含粮食、外贸)和国营农业等企业存在银行的存款。
按存款期限分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按资金形式不同分为结算户存款和专用基金存款。
主要存款对象是各种商行、土特产出口商和工矿产品厂商等。
居民的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对象、功能、资金形式上均不相同。
6、1999年,我国开始对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请分析这一政策对通货比率可能产生的影响。
通货比率是通货与存款的比例。
对存款征收利息所得税,此措施有利于促使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将会提高通货比率。
然而,如果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会提取现金购买实物资产以求保值,从而通货与存款的比率上升。
若银行存款的利息为“零利率”或者“负利率”,银行又对利息征收所得税,这等于间接减少了居民收入,居民收入的降低可能会提高通货比率。
通常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的增长,尽管对通货总的需求会增加,但通货与存款之间的比率会相应地下降。
7、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中国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以及货币乘数可能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超额准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便于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即当商业银行面临存款者大量取款的需求时,不必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贷款或从中央银行和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商业银行预期存款可能大量外流,它就必须提高超额准备,以应付存款者的
取款需求。
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化:货币乘数值会随着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下降而上升。
一旦资本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大量资金跨银行、跨地区流动,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需要及时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以保持流动性,金融风险较大时,商业银行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应付各种风险。
8、1994年起,我国政府不得不从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只能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这一变化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控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构成: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
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流域,都会造成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中央银行买卖债券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上,买入债券释放基础货币、释放流动性,对债权逆回购,可以收回部分基础货币。
9、1994年,我国实行了强制性结售汇制。
在强制性结售汇制下,企业出口所获得的外汇收入必须足额地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在结汇后又必须将余额出售给中央银行。
这一政策对我国的基础货币供给有何影响?如果遇到外贸的连年大幅度顺差,这又会给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控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强制结售汇的制度下,央行需要发行基础货币去大量购买外汇,基础货币进入市场后又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又不得不发行票据收回市场上过高的流动性。
贸易顺差增长迅速,大多数外汇因为强制结售汇制度要在一定时间内强制在银行兑换成人民币,我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而相应被迫释放大量的基础货币,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央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加大。
10、请分析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在货币供应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由于它们的存在,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如果中央银行从工商企业和居民手中购买债券,那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债券出售者不将出售债券所得收入存入银行,此时流通中的通货便增加了;另一种情况是出售债券的收入存入银行,此时这笔存款就变成为银行的新增储备。
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意味着流通中通货的增加或者银行体系储备的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相反,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减少。
总而言之,中央
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证券买卖交易,就可使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发生变化。
11、2008年,中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项改革,按照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境内机构和个人所得的外汇收入可以调回境外或存放境外,这相对于过去强制要求调回境内的政策要求是一个重大变化。
试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强制结售汇制度是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建立于1994年,当时要求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除国家允许开立外汇账户予以保留的外,均应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指定银行则必须将其卖给人民银行。
央行是最大的接盘者,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
新条例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其意义不可小视:强制结售汇制一直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供应量,央行不得不为流入境内的外汇进行结汇,这个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
虽然央行通过发行央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对冲了大量的货币流动性,但由于央行的对冲是发生在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而强制结售汇制下最终的结售汇对象是结汇或售汇个人,导致强制结售汇制与央行对冲的交易对象存在明显的角色错位问题,这种角色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央行对冲流动性的整体效应,即它客观上对冲了大部分由于外汇占款多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却使得货币乘数变得不太稳定,甚至由于金融脱媒使得M2指标的代表性不足,需要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度量和评估货币供应量状况。
同时,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客观上避免了央行承担外汇汇兑损益的问题,这使得央行摆脱了在外汇市场上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尴尬局面。
12、2007年,中国开始推行国库现金管理,财政部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原来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定金额的国库资金存入到投标利率较高的商业银行去管理。
试分析,国库现金管理的推行如何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即中国的基础货币供给?
国库现金管理,即:财政部把原来由央行代理的国库资金,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利率招标,将部分财政存款转而存入出价(利率)最高的商业银行,因此,国库现金管理会减少央行负债放的政府存款。
尽管政府存款的增加可以起到回笼基础货币的作用,但是,政府存款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的变化,国库现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政府存款,中央银行无法控制政府存款的变动,更确切地说,央行负债方的政府存款余额反应了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与收缩,它并不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一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