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应做到三个“倡导”
- 格式:pdf
- 大小:102.28 KB
- 文档页数:1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如下三大基本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如下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2.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3.重视以学定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有效教学设计要做到三“立足”作者:李梅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10期当前,构建有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与“有效”相关的思考也越来越深。
综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当,教师不能结合生成资源调整教学,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处理不当等现象并不鲜见。
究其原因,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源自课前设计的不科学、不灵活。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呢?一、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准确把握的基本原则就是基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即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预案才能做到立足学生,以学定教。
如小学阶段的口算教学,不同的学段应该把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低年级主要是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重点进行为笔算打基础或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训练;到了高年级则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安排一些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定理等进行口算的习题。
在设计相关的教学时,教师不能随意更改教学总体要求,以避免出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形。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数学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
教师结合生活设计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是陌生的、遥远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是有用的生活的数学,将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课件出示图画)冬天来了,老牛爷爷的草地进入了养草期,他想用栅栏把草地围起来,应该准备多少米的栅栏才能够用呢?他想请你们帮助算一算。
这一教学设计,教师不是照搬教材组织教学,而是引入了一个生活问题开展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有效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人才及其智能存在个体差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
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
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该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特别强调要有计划性,要坚持备整册书、设计单元教案,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
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相观而善原则。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多开展交流讨论。
循循善诱原则。
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它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得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
讲得少却讲得精当,问得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
教学有术,诱导有法,循循善诱,效果奇妙。
摘自: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夏循藻文《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4日原文约2000字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提高备课质量首先,教师应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既要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旦明确所教学科每年级段的课标,课堂就有了方向感,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便不会漫无目的,而是井然有序地开展。
其次,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必备课。
教师只有通过研读文本,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理解教材,在课堂上做到“深入浅出”。
在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它是恰当展示、传授教学内容的必要手段。
教师应慎选教学方法,合理地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合起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三段五步》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做到四个“注重”刘桥中心学校魏凯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借鉴外校成功的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挖掘、提炼、总结,逐步构建了刘桥中心学校新《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三段五步》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这种学习的方式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展开.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效率以及能力的提高.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做到五个“注重”.一、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参与课堂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其中,学生才会产生兴趣,才会有参与感、成就感.但在实践过程,往往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从而使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案例1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节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小王拾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15元,交给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叫小王写一个“失物招领启示”,以便失主认领.同学们,如果请你帮小王写一个“失物招领启示”,你准备怎么写呢?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这好办,可以这样写:今拾到一只钱包,内有人民币15元,请失主速来认领.”有的说:“不行,有人冒领怎么办?”有的说:“我有办法,写成:今拾到一只钱包,内有人民币a 元,请失主速来认领.”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添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注重创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应该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并和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并能够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案例2 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动手实践平台:将学生按每组4人分组,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动手实践:1、制作等腰三角形纸片,并标上顶角、底角、腰、底边.2、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叠在一起.3、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什么?4、讨论你们的发现,写出结论.此要求提出后,学生有做纸片的、折纸片的、度量的、议论的等等汇集成一片,整个课堂的教学都呈现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热烈气氛.他们纷纷展示各自的成果:1、两个底角相等,2、两腰相等,3、折痕是对称轴,4、折痕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5、折痕把底边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对“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的知识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来,亲身获得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案例3 我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首先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挑战性问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板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这个问题对单个学生而言是较难独立完成的,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问题一提出便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启发同学们独立思考,让他们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演算,10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他深入到每个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各小组交流个人的看法,再后由小组长集中每个同学的发现,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在老师引导下,在同伴们的合作下,此题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答.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首先是分组应该合理;第二是合作讨论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能为了形式而讨论;第三是合作应该以个人思考为前提;第四是应该更多地提倡课后的合作交流.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每个小组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想在课上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对课堂中的合作交流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保证个人思考的空间,切实发挥合作交流有利的一面,同时更多鼓励课后的合作交流.四、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课堂教学必需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案例4 笔者执教七年级《展开与折叠》一课,离下课还有5分钟,学生们都在独立做作业,这时有一位智力一般,平时最不爱问问题的女学生举手请教我:“老师,您讲授的《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我不太明白,尤其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我还是搞不清楚?”当时,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讲解,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再让她动手操作,最后她懂了,也乐了,我适时表扬了她,鼓励她以后有问题及时问.后来她成了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多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总之,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教师更多的实践与思考.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不断求变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作者:张青伟(高中化学江西吉安化学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0 / 834 发表日期:2008-07-10 22:01:09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学校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教师缺乏有效教学的理念,没有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此起彼伏,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能扎实地掌握知识,又能有效地增长才智呢?只有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师生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做到“既减负,又育人”。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而提出的、目前得到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阐释“有效教学”,首先应弄清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那么“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中尽可能获得最高效益,说得通俗些,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
这里的“有效”,不只停留在学生的知识建构方面,还包含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等。
教学要获得效果,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二是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并借助一些技巧,如重音重复、抑扬顿挫、表情手势、深入浅出等。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更谈不上有效教学。
第一节“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何以谈论“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不为别的,只为“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思想)。
“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策略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课堂教学不甚如人意——教师缺乏教的兴趣,学生缺乏学的兴趣,这样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也学的很累。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希望可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实施,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教育教学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而有效教学的真正兴盛则是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后才真正产生。
之后在二十世纪末才传入我国,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才逐步的了解了有效教学。
然而有效教学迅速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逐渐并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教学命题。
对于有效教学,也产生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1有效教学理念1.1有效教学的涵义自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不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育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和变化。
所以对于有效教学的确定涵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综合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一种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的效益;一种是从学生的角度,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还有就是从结构化的角度来看,有效教学就是要把有效教学从“理想”层次转化为“思维”的层次,在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是什么?1. 关注学生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
3.重视以学定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有效教学应做到三个“倡导”作者:马亮亮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10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呼唤有效教学,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知识、技能。
获得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还要充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教学更加有效呢?笔者以为:要倡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
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马斯洛指出:“人是知识创新与发展的生命之源。
”知识的人本性决定了知识的本质是创造的、开放的、不完全和不固定的,为人的创造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知识的人本性同时也决定了知识的学习不是接受和认同式的,而是构建式的,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主体。
如王树华老师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指这些小昆虫当作心爱的小宝贝?生:老师,我从句子中的“放”字能看出他很喜欢昆虫。
师:一个“放”也能看出来?生:因为他爸爸说“快给我扔了!”他却是“放进了垃圾堆”,“放”字说明他很心疼,怕昆虫受到伤害。
生,(抢着说):放进垃圾堆,有可能过一会儿,他还会再捡回来。
师:对,他很迷恋昆虫。
(板书:迷恋)冒着——生:被父母责骂的危险。
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三天前的事他还惦记着,说明他很喜欢昆虫。
师:你真会读书!生:“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珍惜昆虫。
生:“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说明他看不够,把它们当作了宝贝。
生:“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中的“满载而归”说明他捉了很多昆虫,“甜滋滋”是说他特别开心……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王树华老师通过开展师生间、小组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自然而巧妙地进行了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流畅而自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本文将介绍三个倡导教育实践活动,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1. 活动背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视。
2. 活动内容(1)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通过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3)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3. 活动效果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二、倡导“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1. 活动背景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部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活动内容(1)开展跨学科教学。
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内学习,培养综合素养。
(2)实施项目式学习。
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3. 活动效果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实践活动1. 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围绕“三个倡导”教育实践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1. 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向“导”转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倡导创新精神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创设创新环境创新环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创新活动室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校和社会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倡导实践能力1.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问题1: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如何组织有效教学?我认为,一个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
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
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
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组织有效教学,应做到:1、清晰授课清晰授课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的清晰程度如何。
有效教师能使要学习的知识、概念,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
而“欠有效”教师则语言含糊,有歧义或不明确,或者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或者给学生的指导常常让学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复说明。
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优效课堂教学。
2、多样化教学多样化教学,是指灵活多样地呈现课时内容。
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教师可以提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同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
多样化教学的另一明显有效的方法,是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教室里的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化,并与学生的注意力相关。
学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学有效性越高。
再者,老师还可以运用语言声音的技巧,来进行课堂有效教学。
例如:(1)教师可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讲到关键句子和短语时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通常能达到更佳的效果——“高声私语”能使言语更传神,还可运用感叹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点。
(2)运用短暂的沉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沉默是教师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这能引起学生注意课堂内容,激发思维。
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细语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提出问题后,有意地停顿,暂不要求谁来回答,只需考虑。
(3)教师讲到主要词语或句子时运用高音以避免学生精力分散,运用这一技巧淹没学生的吵闹声。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有效的教学,所有的教学理论都是有效教学理论。
同样,教育学里所阐述的一般教学规律具有普适性,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遵循的,有效教学自然也不例外。
但本课程所论述的有效教学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都是有特殊指向性的,本讲所阐述的特殊规律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揭示有效教学的特殊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也称现有发展区),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秩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
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情,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
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经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中的机能,才能推动发展前进。
维果茨基据此强调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课堂教学三个思想和十条标准课堂教学三个思想和十条标准一、课堂教学三个思想:(一) 素质教育思想。
(二) “三为主”教学思想(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三) 启发式教学思想。
二、十条标准:(一)备课要有分层次目标,要做到“三备五点两法”(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五点:重点、难点、连接点、能力点、德育点;两法:教法、学法)。
(二)写教案要做到“九有”(即有目的要求、有重点难点、有授课时间、有教学步骤、有预习提纲、有课堂练习、有作业设置、有板书设计、有课后反思)。
(三)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组织好课前2分钟活动。
(四)要优化教学过程,做到“五突出”(即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五)要优化教学手段,做到“六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达,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不少于10人次,动笔训练不少于10分钟。
(六)要优化教学环节,做到复习快节奏,导入有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新授抓三点(即突出重点,释解疑点,突破难点),巩固多形式,总结应精要;科学分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向课堂45分钟要教学质量。
(七)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做到“五进”(即教育技术设备进教室,电子备课进教案,信息技术进手段进课堂,教育技术成果进考核);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八)课堂上要做到“三活四多五不”(即课堂气氛要活跃,学生思维要活跃,学习形式要活泼;多情感,多鼓励,多兴趣,多微笑;不带不良情绪进课堂,不讽刺挖苦体罚学生,不赶学生离开课堂,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间不超过1分钟,不布置惩罚性作业)。
(九)布置作业要适量,分层次;能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
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词当教育者在一起探讨时,谈得较多的话题是:什么样的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教学状态才称得上完美呢?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其实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指标体系。
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提炼出3个关键词,那就是:真诚、深刻、丰富。
真诚,就是教师要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好。
要做到真诚,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真心实意,情真意切,有好的师德和人品;另一方面,要对与学生一起分享的内容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娓娓道来。
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仔细咀嚼、反复推敲的,不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不懂装懂。
教师要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通过真实的教学,带给学生心花怒放的感觉,让学生享受到课堂的温暖。
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和体验。
深刻,是相对而言的。
所谓深刻,意味着教师能带给学生别有洞天的感觉,能够唤起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带给学生内心的震撼与眼界的敞亮。
只有深刻的教学才有这种力量,才能带给学生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记忆。
丰富,意味着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活动的丰富,学生对课堂参与的丰富,教师教学语言的丰富。
只有丰富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的心灵荡漾起来,才能让学生隐形的翅膀展翅高飞。
只有丰富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的精彩、课堂的丰富和课堂的温暖。
目前在教育界涌现出的许多好的实践,如新教育倡导的缔造完美教室、完美教学,本质恰恰在于强调生命教育。
我们称之为“生命化的课堂”,本质就是要使课堂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彰显,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提升教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