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地带性
- 格式:ppt
- 大小:709.50 KB
- 文档页数:9
又称隐域性。
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例如,由于岩石组成、地形起伏、地质构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带性自然综合体;又如,在母岩、地形、排水条件等非地带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隐域土,虽与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相联系,但其形成和分布都不受生物气候地带的严格制约。
同样,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非地带性因素有哪些?解析: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有何关系?解析:两类因素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非地带性因素
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纬60°附近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成因:南纬60°缺少大陆
2.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成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
3.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成因: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西的热带荒漠带纬度跨度大,由于大气环流[离岸东南信风]和沿岸寒流[秘鲁寒流]的影响)
4.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成因:大陆东、西岸的洋流不同(西岸:北大西洋暖流东岸:千岛寒流)
总结:地表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编辑推荐:非地带性知识点汇总。
非地带性的表现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因素:由于东非高原、圭亚那高原海拔高,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随之下降,对流运动减弱,降水也减少。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因素:以上这些地区处在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纬度位置偏高的影响因素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7.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的影响因素洋流和海陆轮廓因素:由于欧洲西部的海陆轮廓更有利于沿岸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所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附近。
主要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非地带性气候指的是不受地理纬度限制的气候类型,其分布不仅仅由纬度决定,还受其他因素如海洋环流、地形、海陆分布、风向等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的分布及原因。
1.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如西班牙、南法、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
其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这是由于地中海地区靠近大海,海洋环流带来了较为温暖的海洋气流,使得冬季温度较高。
同时,地中海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山脉对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阻挡了来自内陆的冷空气,导致夏季温度偏高。
2.西北太平洋气候:西北太平洋气候主要分布在美国西北地区和加拿大的西南部。
这是由于北美西北地区靠近太平洋,受到了暖流的影响。
太平洋暖流带来了较为温暖的海洋气流,使得该地区冬季较为温和,夏季则相对较凉爽。
同时,西北地区地势多为山地,如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它们对气候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例如导致西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气,造成了雨影效应,使得东侧地区相对干燥。
3.内陆性气候:内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例如,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加拿大北部和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都属于内陆性气候。
内陆地区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大。
这是因为内陆地区远离海洋,缺乏海洋的温和气候影响,同时地势相对平坦,没有山脉屏障的作用,使得来自北极或南极的气流可以自由地影响该地区。
4.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温差大。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导致温度较低。
同时,高原地区大气成分中水蒸气较少,导致降水较少,干旱的特点也是高原气候的表现。
5.阿拉伯沙漠气候:阿拉伯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如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
这是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远离海洋,缺乏湿润的气流影响,加上强烈的高压系统存在,使得该地区持续干燥、炎热,降水量极少。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2。
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5。
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
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非地带性现象归纳总结非地带性现象是指在特定地区或区域内,某种地质或地貌现象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现象。
这些现象往往违背传统地理学理论,具有独特性和突破性,给我们对地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思考。
本文将对非地带性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其成因与影响。
一、非地带性现象的定义与特点非地带性现象通常指某个地区或区域内出现的与其它地区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现象。
其特点在于不符合传统地理学的规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形态或规模。
例如,位于非极地地区的高山上出现冰川,或者在非沙漠地带的沙漠中发现草原等。
这些现象挑战了我们对地理现象的认知,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二、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1. 极端气候条件:一些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与极端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例如,草原出现于非沙漠地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导致植被的贫瘠,从而形成了类似于沙漠的环境。
2. 地质构造运动:地壳的抬升、下陷、断裂等地质构造运动也是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之一。
这些运动会导致地区地理形态的突变,从而使得该地区形成独特的地貌现象。
3. 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平衡是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而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可能与物质循环和能量平衡失衡有关。
例如,在非极地地区出现冰川可能是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大量降水导致的。
三、非地带性现象的影响非地带性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地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更是对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些现象的存在改变了我们对地理规律和模式的认知,推动了地理学理论的发展。
同时,非地带性现象也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影响。
例如,在非沙漠地带出现的沙漠化现象,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而在非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现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非地带性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具有独特性和突破性,对我们对地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思考。
这些现象的形成与各种因素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成因与影响。
1非地带性:通常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见地理壳),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纬度必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
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带性以及地势地貌分异等都可看成是非地带性的表现。
狭义的非地带性指因大地构造、地势地貌分异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的非带状分布或分异的现象。
2地带性:通常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方向展布而按纬度方向递变的现象,即纬度地带性。
广义的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
也有人将纬度地带性叠加了干湿度地带性影响呈与纬度斜交的带状分布特征称为水平地带性。
3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经朝鲜半岛南端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
因时值江南梅子黄熟,故名。
由于这段时间多阴雨,物体极易受潮霉烂,因而也称霉雨。
梅雨是中国春夏交替时江淮流域气候的重要特色,主要发生在宜昌以东,北纬26°~34°之间的地区。
特征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雨量多,雨日长,湿度大,云量多,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较弱,降水多属连续性,也有阵雨和雷暴,并且常常是大雨或暴雨。
成因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是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见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位置和稳定性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
每年6月初,青藏高原北缘的西风急流进入并维持在中国东部和日本列岛上空,随着高原上副热带高压的建立,高原南部由盛行西风转成东风,在亚洲南部上空出现一支东风急流,印度上空转为低压流形,低层西南季风开始爆发。
此时因冷、暖空气交绥形成的地面静止锋和雨带,也相应地由中国华南移到江淮流域和日本列岛。
过程梅雨期开始的一天称入梅或立梅,结束的一天称出梅或断梅。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理知识及图形题读图析图方法地带性地带性有三种: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又称显域性,指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
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因纬度而不同,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制约,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都呈带状分布。
所以气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都称为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规律就是受地带性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其中气候是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由气候或水热条件直接形成的现象就是地带性现象。
同纬度或海陆位置上出现相同的现象就是地带性现象。
纬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地理现象在分布上具有沿着纬线方向(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条带状规律性,纬度地带性在广阔平坦的平原上表现最为明显。
主导因素: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匀,在地表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成带状递减,使气温、降水、蒸发、风向、风化作用、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和植被等一系列自然地理要素有规律地变化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产生受海陆分布和山脉的南北走向控制,使大气湿度、降水等水分因素的不同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
定义: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用有规律的更替别称:经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热量成因总结: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温度、湿度和降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这就形成了山地垂直气候带。
生物、土壤等受气候影响也相应地有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自然带的这种垂直地带分布,称为山地垂直自然带。
如我国秦岭山地,长白山和西南部横断山等山地垂直自然非常明显。
在世界各大山脉都分布着山地垂直自然带,又称垂直带。
非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非地带性(地方性)的主要表现
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对比](一)简析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区别。
地带性分布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例如,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南北半球部分获得太阳的能量,从赤道向高纬依次递减,出现了南北对称分布的自然带。
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
2.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主要是水分受离海远近的影响,从大陆沿海往内陆方向递减。
该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例如,我国由东北—西北,自然带从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植被类型的变化明显地符合经度地带性规律。
3.垂直地带性即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的自然带,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量越少,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一般来说山体越高,垂直自然带越明显;高山的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越复杂。
由于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地形起伏影响,因而属非地带性现象,这是学习的难点。
我们所说的水平地带性是没有考虑地形起伏的,是基于“理想大陆”的基础上来进行考虑的,因此山地的存在是对水平地带性的干扰和破坏,是一种相对于水平地带性的非地带性因素,又由于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是一种连续而有规律的分布,因此垂直地带性属于地带性现象即山地的垂直分布自然带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4.非地带性即处在一定位置的地理环境由于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完整、不鲜明。
(二)明确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
地带性分布主要是受地带性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分布的形成主要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之间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关系:1.由于非地带性因素是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的,从而使得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不鲜明。
垂直差异性和非地带性分析首先,垂直差异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高度的地理单元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在地理学中,地球表面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垂直层次,例如海平面、山脉、高原和高山等。
每个垂直层次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气候和生态系统特征,导致不同层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地形方面,垂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地势的差异。
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势逐渐变得更加陡峭和复杂,山脉和高原出现。
而海洋和低地则呈现较为平坦的地形。
这种地势差异不仅影响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还对水流和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气候方面,垂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气候逐渐变冷。
这是因为高山地区由于海拔的升高,地表与太阳辐射直接的角度变大,反射、散射和吸收的能量变小,导致温度降低。
降水量也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通常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降水较多,而在高海拔地区降水较少。
在生态系统方面,垂直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变化。
随着海拔的上升,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逐渐改变。
在低海拔地区,常见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和草原,而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是高山草甸和稀疏植被。
不同的动物物种也适应了不同的海拔范围和环境条件。
其次,非地带性是指地球上一些特殊地理单元具有与其所在纬度不符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地球表面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是与纬度相关的,即随着纬度的升高或降低,气候和生态系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然而,由于地球表面上存在着一些特殊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了与其所在纬度不符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特征。
非地带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海洋和陆地的非地带性差异。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它可以抵消陆地地区对气候的影响。
例如,位于海洋附近的地区往往具有较为温和的气候,而位于内陆的地区则具有更加极端的气候。
其次,地形和海拔的非地带性差异。
如前所述,地形的高度差异会导致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种非地带性差异在山脉和高原等地区尤为常见。
再次,地壳活动的非地带性差异。
非地带性:1.海陆分布: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科迪勒拉山系的西侧;东非高原;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 3.局部环流和洋流:北半球中低纬度、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欧洲西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的沙漠气候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植被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