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名词解释:1、阿加德米: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学园即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活动,培养各类人才,同时也进行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古希腊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学园开设课程门类众多,数学占有重要地位。
学园一共从在了900余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在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知名学者。
在外国教育史上,学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文士学校:在埃及社会上占据很重要地位,多是私立学校,多有担任各级官员的文士招生授课。
一般学校除了教学生读写算以外,有时也叫数学、天文和医学等。
还教授外邦文字如巴比伦文字,各文士学校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修业年限不一。
3、古儒学校:在“奥义书”时期,古印度出现古儒学校。
古儒是指对奥义书等有研究而又有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
他们在家设教许多不能或不愿亲授子女的人送子入学。
采用口授法,重视学生的道德训练,通过师生接触言传身教。
4、五项竞技: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包括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
它是古代奥运会的主要比赛项目,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韧、顺从、爱国等品质。
5、七艺: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科目。
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七种科目。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
初级科目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6、智者派: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
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7、产婆术(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文士学校:苏美尔时期的学校,被称为“埃杜巴”,意为“泥板书社”,是一种专门培养“文士”或“书吏”的机构。
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由寺庙设立。
(2)由王室或政府机构设立。
(3)由文士个人独自设立。
学习方法为临摹和抄写,抄写的对象为散文、政令和诗歌、法律文本等。
但只有位高权重的子弟才有机会进入,教育是一种少数阶级垄断的特权。
2.宫廷学校:设立于宫廷中,旨在培养王室、贵族及朝臣子弟的学校。
教学内容包括读写算等基础知识,还包括政治法律等知识。
学生毕业后经过必要的实习锻炼,便可出任不同级别的官职3.寺庙学校(僧侣学校):设立于寺庙中,僧侣垄断知识并担任教师,教学内容以天文学、数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为主。
4.职官学校:附设于政府机关内,负责训练本机关所需要的各级基层官吏。
招收贵族子弟入学,以吏为师,教学内容与机关的日常政务联系密切。
5.文士学校:教学程度较低,教育内容以书写、计算为基础,还包括公文写作、合同拟定、财会等使用实用知识,面向群体限于上层子弟。
6.婆罗门教的教育:教育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家庭,教育内容以记诵《吠陀》经典为核心。
公元8世纪后,出现了“古儒”,教授《吠陀》,教育方法以口耳相传为主,且盛行体罚。
7.佛教教育: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8.古希伯来教育:早期主要集中于家庭,首要内容是陶冶儿童的宗教情感,培养对耶和华的尊崇之情;同时,法律、职业技能和生活常识也是教育的必要内容。
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
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问。
9.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培养英勇果敢的战士。
教育完全由国家独揽,设有专门的官员。
教育内容以体能训练和道德培养为主。
智育在斯巴达不被重视雅典: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教育机构具有私人和国家并举的特点。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一)古风时代1.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①教育目的:培养武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②教育制度:1)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2)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3)从18岁至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4)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服兵役;5)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③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2)军事体育训练;3)道德教育。
④教育的特征:1)由国家控制;2)阶级性;3)目的是培养战士;4)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6)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教育:①教育的目: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②教育特点:1)不完全又国家控制;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要文化教育;5)教育方式温和;6)不重视女子教育。
(二)古典时代3.“智者”:又称诡辩家,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
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
①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②代表人物为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等。
③贡献:1)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2)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3)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1)美德即知识: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
知识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评价:是近代教育性教学的雏形;打破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理论,有进步意义;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
外国教育史一、名词解析1、帝国大学:1806年由拿破仑创立,是法国掌管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利机构,首脑为总监,设若干总督学,附设评议会为审议机构。
下分27个大学区。
帝国大学、大学区的成员,以至于大学和中学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官员,有严格的任命制度,都由总监任命,总监由拿破仑本人任命。
这种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
拿破仑于1802年、1806年、1808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
帝国大学的各级长官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法国沿用很久,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
按照帝国大学的规定,法国是以大学区为单位设立大学的,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基本上每个大学区有一所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区大学的校长。
2、七艺:大学的文科包括七门课程:辩证法、修辞法、文法、天文、音乐、算术、几何,世称“七艺”。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 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
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
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3、快乐之家: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创设盂都亚学校,并称其为“快乐之家”。
快乐之家”设于孟都亚郊外湖滨宫,自然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舒适,学生可以在这良好的环境里过着愉快的学习生活。
“快乐之家”的学生多为贵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数家庭贫苦但颇具天才的儿童。
学生们六七岁入学,20岁毕业,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约15年左右。
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
维多利诺既重视德育和体育,又重视智育和美育,孟都亚学校充分体现了其办学、教学的特点。
“维多里诺办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
第一章古代教育史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
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马克思。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代表人物:杨贤江。
一教育的起源三古巴比伦(前身苏美尔教育)是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四古代埃及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这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青年之家:为年满7 岁的少年安排了单独的房舍。
五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教育。
“古儒学校”是导生制的源头。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军事教育、国家教育。
“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倒、掷铁饼和投标枪。
二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不同教育体制上:斯巴达教育完成由城邦负责;雅典城邦重视教育,但不绝对控制教育类别上:斯巴达武士教育;雅典全民教育。
教育目的上:斯巴达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武士;雅典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军事道德教育;雅典多样化教育内容。
总体评价上:斯巴达形式单一,程度低;雅典形式多样,程度高三智者: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四智者派的贡献: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社会的流动;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希腊教育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由智者提出。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成为苏格拉底方法。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三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灵魂转向” 。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1、古代埃及的各类学校:宫廷学校(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官职学校(贵族和官员子弟,实习学校)寺庙学校(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书吏学校(培养公务人员,门槛较低)2、古埃及的教育与教学方法:学校课程广泛而丰富,但教学方法却十分简单粗暴,灌输、体罚、机械地反复练习被看作正常合理的手段。
二、斯巴达的学校教育目的和任务:把年轻一代的奴隶主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勇悍的武士,并从中挑选国家未来的统治者,因此,体育和军事训练特别受到重视。
学校管理特点:①高度军事化;②管教人员组织严密,拥有权威;③管理和教育过程贯穿德育教育;④实行开放式管理三、雅典学校管理特点:①尚未出现分班教学制度;②终年授课;③初等学校已有分科型教师;④学生比较自由;⑤实行开放式管理四、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集中教活动、生产劳动、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于一身,具有多种功能。
主要是培养大批教会领导人员。
修道院学校是中世纪早期西欧基督教会设立的主要教育机构。
2、大主教学校:培养教会的骨干是主要目标。
设备较好、学习内容较完善。
3、教区学校:规模小、设备简陋。
给予教徒子女以基础的学校,也向世俗群众开放。
五、中世纪西欧的世俗学校:官廷学校和文法学校;初等学校和城市学校;骑士教育六、文艺复兴1、概念:新兴资产阶级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2、时间:14—16世纪3、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整个反封建、反神权革命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人文主义学校教育维多里诺(意大利)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被称为“快乐之家”,他本人被称为“仁慈之父”和“第一个新式学校教师”。
主张通才教育\自由教育\文雅教育,渊源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教育是“自由人”的特权,为的是发展自由人的高贵人性,它不应该是一种职业的准备。
外国教育史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1..古儒学校:它是由印度的一种被称为“古儒”阶层的人士们设置起来的学校。
古儒是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
2.柏拉图: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
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具体到教育上,他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他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他的专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
3.骑士七技:包括骑马、击剑、打猎、游泳、唱歌、吟诗、弈棋4.班级授课制:它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是由于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结果。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它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使它进一步完善。
5.《巴尔福教育法》:(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
(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的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
(4)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
6.绅士教育:洛克讲的绅士教育,主要指对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的教育。
7.《费里法案》:1881年至1882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
第一个法案中规定了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后一个法案是使三个原则具体化。
这些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法卢法案》(1850年通过)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一、近代各国教育制度英国:1、4R:是西欧各国中世纪以及近代初等学校的基本课程。
包括宗教(Religion)教育,以及读(Read)、写(Write)、算(Reckon)的基本技能。
因这4科的英文名称的第一重音均为R,故称“4R”教育。
2、导生制:起源:1789年,英国非国教派的新教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招收各种基督教派儿童时采用;同时,国教派传教士贝尔在英殖印度招国教派儿童办类似学校。
做法:选拔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充当导师,由教师培训后转教其他学生。
效果:大大增加了学额,适应了对贫民童工施行初等教育的需求;不能给学生以系统、充分的知识。
影响:在英国盛行(1803年取代了主日学校)30年之久,后又传至法、美、意、瑞士等国。
3、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由当时的下议院议员福斯特(Forster)主持制定,故又称《福斯特法案》;规定:国家拨款,设立公立学校;划分学区,由学务委员会负责督学;实施5-12岁强迫教育;承认此前的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不拨款;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不能强迫学生上宗教课;意义:宣告了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国家负责、公私并存)正式形成的标志。
4、1868年汤顿报告1868年,以汤顿为首的“中学调查委员会”发表的长达21卷的调查研究报告;内容:把文法学校分为三种类型:古典型学校:上层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升学;现代型学校:培养军队、义务、法律、文官、工商人才;职业技术学校:下层子弟,普通职员和文书。
意义:奠定了此后英国三类中学的基础;推动了新型学校的开办。
美国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状况: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新英格兰地区——文法学校:1635年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1642年、1647年,马萨诸塞强迫教育法高等学校:1636年哈佛学院,1702年耶鲁学院中部殖民地——教区学校文实中学(1751,富兰克林,“美国文实中学之父”)南部殖民地——家庭教育+送回欧洲接受高等教育牧师学校:1740,詹姆斯•莫利牧师创办寄宿学校,华盛顿、麦迪逊、杰斐逊等都从这里学习高等学校:1693年,威廉-玛丽学院2、公立学校运动(P186)19世纪初~1860年,以建立公立初等学校(common school)、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教育为主旨的教育运动;特点:公立初等学校;免费,地方财政支持;普及(但黑白隔离);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加强管理;3、贺拉斯•曼——“美国公立教育之父”任职于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12年年度报告。
裴斯泰洛齐认为,语言教学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发音教学。
要使儿童学会发音,首先应让他们练习听音。
应先学元音,再学辅音。
学会发音后,再学字母、音节和单词。
二是单词教学。
它教儿童学习周围环境最重要的事物、历史、地理、人们的职业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单词即名称。
三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儿童把名称和事物联系起来,认识事物的各种特性,特别是它的数和形,以及各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学会清晰地表述它,从而既发展儿童的语言及认识能力,又使他们获得各种知识。
裴斯泰洛齐将人的认识看作是从对感性事物的有形印象上升到清晰的观念的过程。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第一,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第二,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程序、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相协调。
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外教史期中复习:一、近代英国教育1,教育领导体制——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中间型):教会管理☞国家拨款☞中央行政机构建立(1839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或者1856教育局或者1899教育署)☞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地方教育署☞中央型体制形成)PS: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直接掌握和监督初等学校补助金分配。
教育局:成为政府领导全国初等教育的机关教育署:《1899年教育法》设立,第一次统一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管理。
地方教育署:1902年《巴尔福教育法案》设立——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统一管理各级教育,使一体化国民教育体系得到巩固。
2,学校教育制度17~19世纪的英国教育(一)初等教育及变化:①(17~18世纪)教区学校——慈善学校——主日(私立)学校:1781年由传教士罗伯特.瑞克斯创办——公立小学(1870《初等教育法》颁布之后产生)②(19世纪)导生制:1803年兴起且逐渐代替主日学校③幼儿学校——欧文幼儿学校:1816年建立,是英国乃至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
④高级小学⑤师范教育的产生(导生制,师范学院,见习生制度,训练学院等。
现代师范教育在20世纪以后产生)(二)中高等教育及变化①文法学校、公学——实科中学——古典大学(牛津,剑桥)——近代大学(新大学运动)②《汤顿报告》中等教育:古典型,现代型,职业技术型。
③新大学运动(近代大学):1825大伦敦大学——1829国王学院——1836两者合并“伦敦大学”PS:文法学校:培养对象由贵族子弟,僧侣子弟到大工业家和商人子弟。
公学:是一种私立,寄宿,以升学为宗旨的中等学校。
专为特权阶级和贵族子弟设置,为古典大学输送生源,具有大学预科性质,学习古典文学。
实科中学:约翰.弥尔顿《论教育》提出建立实科中学。
3,教育思想:(一)17~18世纪:①约翰.弥尔顿:1644年《论教育》——提出了建立“实科中学——课程设计的特点是文实并重”——成为古典教育向实科教育过渡的典型②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人力资本论(二)19世纪:①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及思想②斯宾塞:科学教育——1861年《教育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A,斯宾塞实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英国19世纪中后期,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英国的现状是过分追求古典文科知识,同时轻视各类科学知识。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1)第二章古希腊教育1、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注重军事体育训练;国家举办教育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实施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
一般概况斯巴达教育以农业经济为主,四周环山,与外界接触少,文化知识需求少;以军事为主雅典教育三面临海,航海业发达,国际商业贸易中心,也是城邦国家教育目的和基本特征培养武士为目的,重视军事和体育训练,男女教育平等,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政治家、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阶段A、生儿检查母之子教育B、0-7岁家庭教育C、7-18岁公共教育,进行军事体育教育D、18-20岁青年军事训练A、生儿检查B、7岁前在家庭中受教育C、7-13、14岁女孩学习家政,男孩进入初级学校学习D、13、14-15、16岁进入体操学校E、15、16-18岁进入体育馆F、18-20岁军事训练女子教育A、女子受教育是为了造就强壮的体格,后代也会有强健的体质B、女子承担保卫自己疆土的责任教育机构A、在体操学校之前的学校由私人办学B、没有斯巴达人重视教育,教师地位也低C、制度化程度更高些2、教仆:是古代雅典出现的特有现象,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些教仆可以责打奴隶主儿童。
3、智者派⑴智者和智者派: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
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⑵特点:①智者能周游列国,是流动的②主要生活于雅典,收徒授学要收费,是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⑶条件:①要有广博的知识(大量的阅读)②流畅的口才③通晓文法、修辞、逻辑等⑷聚集于雅典的原因:①以雅典为主的军事力量强,西波战争以胜利告终②经济和商业贸易的交往,有闲暇人增多,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③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雅典人的眼界,使他们能够吸引其他的观念,批判自己原有的观念;⑸贡献:①注重文法、修辞、逻辑(后称“三艺”)②玩文字游戏、诡辩③收费的讲师4、苏格拉底—产婆术⑴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1、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泥板书舍:苏美尔人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苏美尔人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泥板书,泥板成为泥板成为学校的主要学习工具,故学校成为泥板书舍。
3、大学推广运动:英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4、智者派: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这些人云游各地,这些人云游各地,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了一个阶层。
5、《费里法案》: 法国1882年两次颁布的《费里法案》不但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项原则,而且将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予以具体化:(1)6到13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2)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课以罚款;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课以罚款;(3)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4)废除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
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
6、贝尔—兰喀斯特制:19世纪开始,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采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因此它一度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英国风行30余年。
余年。
7、《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他所著的《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外国教育史古埃及的教育1、古埃及的文字和学校与巴比伦一样,古代埃及很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
2、古埃及学校的类型(1)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
(2)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机构,主要设在寺庙。
(4)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
3、古埃及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古埃及人对教育的认识与他们的对生活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在古埃及文里,“教育”一词有“使其成为”的含义。
在埃及人的生活里,由于人们信奉“多神论”和“万物有灵论”,因此人们非常崇拜各式各样的神,在教育上则有“学神”。
另外在埃及的教育理念中,也是比较强调和谐和秩序的。
古印度的教育2、婆罗门教的教育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婆罗门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
与婆罗门教的发展相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
3、印度佛教的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斯巴达的教育政体:军事奴隶主贵族专政。
(三)教育模式1、教育目的:培养身强力壮、效忠国家的武士和统治者。
2、教育特点:军事体育教育3、教育过程:1)0~7岁:由父母养育2)7~18岁:进入国家教育场所进行宫事教育。
教育的内容是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角力。
此外还有骑马、游泳和射箭等。
同时也进行政治、音乐教育。
3)18~20岁:进入高级军事训练团(Ephebia),进行正规军事教育。
进入之前要经过多次鞭打等形式的考验。
4)20~30岁:开往边疆实战训练,到30岁成为正式合格的公民。
4、女子教育受到重视,其目的是培养强健的母亲和防卫本土的能力。
专题1:三大古文明的教育三大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1、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和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该时期的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相对较丰富,包括基本的读写技能和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等;4、教育方法相对简单,灌输和体罚是主要特征;5、知识是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6、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渊远而不流长,缺少文化的延续性和自我创新性,这一点跟同样古老而风韵犹存的中国文化无法比拟。
专题2:古希腊教育智者:荷马时期,智者通指某些有知识、技术的人,如造船、占星、雕刻等,后来的医生、哲学家、诗人。
直到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才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教师。
他们积极参与城邦事务,传播知识和文化,并获得报酬。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普罗迪克斯、克里底亚等。
著名学校: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主要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怀疑主义。
认为一切知识、真理、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的感知者。
普罗塔哥拉说: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标准,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
智者的教育贡献:第一,云游各地,授徒讲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扩大了教育的对象;第二,顺应时代的需要,教以辩论、演讲、修辞、逻辑、文法,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扩大了教育内容,三艺(文法、修辞、辨证法)经由此而形成。
第三,把道德和政治问题作为教育的核心,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普罗塔哥拉: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教育意义内容:上帝造人时没有给人以生活的装备;于是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和冶炼技术到人间。
人类聚集在城市以抵抗野兽,但也造成了相互残杀。
主神宙斯派黑梅斯把正义和尊敬带到人间,并遵照宙斯的旨意,将他们分配给所有人,并将不尊敬和不正义的人处死。
第一,德行是城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实际上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道德是可教的,需要接受实际的练习;第三,人人皆需要德行,所以,人人皆需要接受教育;第四,德行是城邦政治生活的基础,德行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在城邦事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外国教育史复习材料一、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比较斯巴达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武士2.教育的实施:第一阶段:体格检查只有被长老认可的体格合格的新生儿才允许被抚育。
第二阶段:家庭教育7岁之前的儿童接受家庭教育,主要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道德。
第三阶段:公共教育主要接受跑步、跳远、扔铁饼、掷标枪、摔跤等“五项竞技”训练。
3.教育的特点:突出军事体育训练强调道德教育重视女子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没有地位雅典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公民和商人2.教育的过程:第一阶段:7岁之前家庭教育第二阶段:7岁至13岁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教育第三阶段:13岁左右体操学校教育第四阶段:15岁左右体育馆教育(主要有“五项竞技”和“三艺”)三艺:文法、修辞和逻辑第五阶段:18岁军事训练团教育20岁结束时授予公民称号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化更高一些。
二、“产婆术”苏格拉底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乃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是指不断地向对方提出问题,迫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而无法回答,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是指帮助对方从对话中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归纳:是指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定义:是指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
“五项竞技”: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三艺”:文法、修辞、逻辑三、西欧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的目的:培养身体强壮、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
1.从出生到7、8岁的家庭教育。
儿童接受宗教教育,并养成健壮的体格。
2.到7、8岁以后的侍童教育。
按照出身等级到高一级封建主的城堡中充当领主的家庭侍童,追随在领主夫人左右,完成各种服役,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待人处世之术。
3.在14至21岁的侍从教育。
主要是侍从领主,平时为他照料战马和武器,陪伴打猎与散步;战时则随从出征,并负担保护之责。
古儒学校:古代印度一种私塾式的学校。
古儒是对婆罗门教经典能够释读和有研究的人。
2.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培养英勇果敢的战士,骁勇善战、有娴熟的军事技艺、忠诚、服从2.雅典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身心和谐的人,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心灵(理智、智慧、公正的品质),反对职业化,能够参与政治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比较相同点:对象都是奴隶主阶级;学校教育是一项专门的活动;重视体育与军事教育城邦斯巴达雅典教育体制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私人办学盛行,私立国立教育机构均有教育目的培养忠诚英勇的城邦卫士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军事教育道德教育为主德智体美多样化的教育女子教育重视女子教育,和男子一样不重视女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差异的原因少数奴隶主统治多数奴隶民主政体下的参与政治与城市生活总体评价形式单一,程度较低形式多样,程度较高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具有大学性质汇聚世界各地学者,收藏丰富图书,学术成果丰富,特别是在自然科学领域。
科学研究中心,前来求学的人的不断增加,学者们选择他们认为有前途的青年个别教学。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时代国家出资设立哲学讲座,各种学科讲座相继出现,成为著名的大学城。
古希腊一、苏格拉底(前469~前399)1.“认识你自己”西方哲学最初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自然的本源。
2.寻求普遍性定义概念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和规范性。
揭示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3.智慧(知识)即美德美德与知识的统一。
知识是关于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善、什么是理智等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学问。
知识是可教的,于是美德是可以学习的。
缺陷:停留在道德认知层面。
4.教育的目的培养政治人才,专家治国论者,既有治国的才能,又有德行来治理国家。
柏拉图发展成为培养哲学王。
5.苏格拉底问答法。
又名产婆术、精神助产术。
“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特点: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不是将现成答案教给学生,而是从最浅近的道理入手,提出系列问题,要学生回答。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最终让学生自己做出结论。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5×3’=15’)产婆术: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方法古儒学校:设在印度古儒,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家中,教学渗透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哲学王: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中成就卓越,特别是在哲学上有着高深造诣的人最终成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兼政治家智者派:智者泛指有智、有才的人广泛出现构成了所谓的挥着学派骑士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强壮、虔信上帝、忠君爱国的武夫教师大学:大学的管理由教师行会负责,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学生大学:大学主要部分由学生管理城市学校:新兴市民迫切希望其子弟能够接受对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所准备的世俗教育,城市学校应运而生《大教学论》学年制:除特殊情况外,各年级应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在其他时间接收儿童入校,务使全班同学的学习程进度意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过考试,升入更高的年级导生制: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一些年龄大且学业成绩较佳的学生充任导生,预先对其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双轨制:劳动者所受的简陋的教育和贵族子弟所受的精英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是极不相同的星期日学校:专门招收贫民儿童和童工,在礼拜日上课公学: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共5卷,用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写成,卢梭在书中尖锐地批判封建教育,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消极教育法:“自然后果教育”文实中学:偏重实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初等教育法》:英国会议于1870年通过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又称<福斯特法>形式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洛克实质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斯宾塞城市学院: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所以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大学推广运动:利用大学的师资优势创办一种巡回授课大学,在各地开设课程,扩大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新大学运动:泛智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但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程度和目的不同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孩子,如何释放孩子潜在能量,如何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解决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的强者。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大学校:法国的高等专科学校被称为“大学校”“国防教育法”:1958年9月2日,美国总统批准了<国防教育法>生计教育:是时任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局专员马兰在1971年提出的一种教育概念绅士教育: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教育代表作《》中提出的教育理论洛克提出绅士应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教育”的主题思想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自然适应性原则: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即法则),这些法则无论在动植物生活中还是在人类的活动中都发生着作用,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法则教育万能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论点。
爱尔维修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认先天观念,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人文主义教育: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费里法令《费里法令》19世纪80年代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于1881年和1882年两次颁布教育法令,统称为《费里法令》,规定初等教育为免费教育,从此确立了国民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三原则,为近代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裴斯泰洛齐在“柏格多夫”时期的作品史密斯—休斯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史密斯和休斯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密斯—休斯法》帝国大学:是统一管理、监督帝国公共教育事业的国家级教育领导组织“毛雷尔法案”: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并颁布实施了<莫雷尔法案>文法中学:是早在中世纪就在欧洲等地出现的一种以培养神职人员和官吏为目标的私立寄宿制中等教育机构道尔顿制:亦称道尔顿实验室制,是美国进步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有影响的教学制度,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创立三、判断题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两河流域(古埃及)的宫廷学校。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私人和国家(国家不管)共同办理。
3、柏拉图哲学王培养体系中的第三(二)个阶段为普通教育期。
4、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形式主义)。
5、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村落,设备简陋,教学水平低下。
6、唯名(实)论者主张信仰在先,理性在后,理性服从信仰。
7、中世纪大学一般都设文学部、神学部、医学(人,法)部三(四)个学部。
8、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托马斯莫尔)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
9、贝尔-兰卡斯特制又称“导师制”(导生制)。
10、夸美纽斯(卢梭)认为教育有三个来源:“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11、在英国,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实科中学(文法中学、私立中学)。
12、在德育方面,洛克倡导满足现世人生幸福的无(资)产阶级道德观。
13、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高度地方分权(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
14、赠地学院是美国从本国实际出发所独创的高等教育机构,改变了高等教育重实际轻理论(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15、裴斯泰洛奇提倡体德智劳动教育四个方面和谐发展。
(对的)16、乌申斯基(福禄贝尔)的教育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7、20世纪初期德(法)国的统一学校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双轨制”,奠定了德国初等教育的基本框架。
18、苏联20世纪20年代教学大纲重编开始由综合走向分科(分科走向综合)。
19、马卡连柯的教育成就中,最主要、最切实的东西是他所进行的集体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
20、从美国教育历史发展来看,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成的。
21、古代斯巴达儿童受何种教育,由父母(国家)决定。
22、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完全(“完全”划掉)是古希腊翻版。
23、《母育学校》是福禄贝尔(夸美纽斯)关于幼儿教育的一部著作。
24、在西方教育史上,美国(德国)是最早公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国家。
25、美国独立前北(南)部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教育发展也不发达。
26、1837年,马萨诸塞州议会通过法令设立美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州教育委员会,林肯(贺拉斯曼)被任命为该委员会首任秘书。
27、18世纪末期,美国高校开始采用分系教学制,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并逐步确立了系统的学位制度。
(对的)28、1886年日本的东京大学改称国立(帝国)大学。
29、裴斯泰洛奇把“教育心理学化”作为教育实验和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对的)30、赫尔巴特提出的五种道德观念是“内心自由、完善、和平、正义、报偿” (对的)31、英(美)国采取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32、20世纪前期建立的德意志中学是反(“反”划掉)民族主义色彩的学校。
33、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分科教学原则进行组织。
(对的)34、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第斯多惠。
(对的)35、文士学校是古埃及较高(低)级的学校类型。
36、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
(对的)37、文科中学是近代以来德国的中等教育机构。
(对的)38、“导生制”也称道尔顿制(相互教学制、兰—贝制)。
39、杰斐逊(赫拉斯曼)被称为“公立学校运动之父”。
40、洪堡德(基佐)主持制定了法国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并于1833年6月颁布施行。
41、日本《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颁布是在1945(1947)年。
42、1917年,美国颁布了著名的“史密斯-列弗(休斯)法”,规定由政府拨款协助各州发展职业教育。
43、“通过集体。
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44、英国《巴尔福法案》的颁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中央和地方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45、古代雅典儿童受何种教育由国家统一管理(父母决定)。
46、古罗马共和后期(帝国时期)初等、中等教育均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47、具有浓厚经院主义色彩的学院是17-18世纪德国(法国)特殊的中等学校类型。
48、1947年《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揭开了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的时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以来的第二次教改。
(对的)49、《9.5决定》是40(30)年代苏联整顿普通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0、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
(对的)51、不以背诵而以seminar为主的教学方法上的革新是德国哈勒大学的创举。
(对的)52、20年代,苏联公布的综合教学大纲,以社会(劳动)知识为中心。
53、赫尔巴特(佩斯泰洛奇)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要求。
54、英国近代(现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巴特勒法案的正式颁布。
55、克伯屈(帕克)的教育实践被称为“昆西教学法”。
56、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对的)57、日本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对的)58、19世纪初,德国洪堡废除了骑士学院和武士学院等封建等级学校,将学校教育统一为单轨制(双轨制)。
59、19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家井上毅(森有礼)主张向德国学习,提倡国家主义教育。
60、19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家森有礼(井上毅)主张借鉴德国经验,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61、从产生途径来看,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属于自然生成型大学。
62、20世纪前期,世界各国都积极地打破原有的双轨制,力求实现教育平等。
(对的)四、简答题1.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由于原始社会尚未出现阶级分化,因此教育活动体现出了原始的平等性(3)原始社会的教育与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4)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分化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2.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异同。
(具体见论述)(1)政府对教育态度不同(2)培养目标不同(3)教育机构不同:①军营、士官团②体操、音乐、文法、修辞学校(4)教育内容不同:①军事、体育锻炼②注重文化理论科目(5)教育方法不同:①服从师训刻苦训练②启发诱导(6)师资队伍不同:①奴隶主阶级成员②国外的智者商人3.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