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等中药材价格翻倍式暴涨 业内人士称优质优价成大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15.20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材市场充足价格上涨纯属游资炒作从去年“甲流”影响,我国的中草药的价格就一路上涨,被成为清热解毒良药的金银花的价格也涨到了“金银”的价格。
而今年,受云南干旱天气的影响,以“三七”为主要涨价药材的带领下,我国中草药的价格也涨到了历史高位。
三七等药材的涨价原因,除了气候影响、需求增长之外,游资炒作也是一大原因。
在二级市场,那些有中药题材的相关上市公司近来其股价走势,也是一路高歌。
据了解,西南地区是我国生产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基地,仅重庆的中草药种植资源就有4300多种。
云南全省有药用植物4758种,药用动物260种,矿物药32种,共计5050种。
云南的文山州,红河、玉溪、楚雄、昆明等地都有三七的栽培。
受云南干旱的影响,三七药材的价格飞速上涨,从原来的100元飙升至700元。
如此高的价格对生产商家的影响几何?高利润的药材成游资炒作的新题材?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桐君阁(000591)的董秘程耕。
药材涨价对公司影响不大三七是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复方丹参片等知名中药的主要原料,而我国97%的三七产自云南省文山州。
西南持续数月的干旱,导致三七严重减产。
另外,加上三七特殊的生长周期,以及来自于炒房的资金入围炒作,致使中草药的价格再度飞涨。
据了解,三七的生长期一般在3年,因此今年西南地区的干旱对三七的影响不仅仅是今年,还有明年或者更长,这里面也不排除有投资者的投机行为造成的价格上涨,但是主因是天气的变化造成的,程耕表示。
作为一家药材经销商,桐君阁在重庆有着100年的历史,是老牌中药企业。
这次中草药价格上涨,桐君阁是最有体会的。
成耕告诉记者,在川渝两地,桐君阁的连锁药房多大7000家(加盟店和自营店,其中自营店占10%)。
另外,告诉的生产经营较为稳定。
公司商业流通领域经过多年的改造、发展,形成了遍及川渝、覆盖全国的上规模、有实力的零售、批发、调拨、中药材经营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流通网络。
三七价格三年上涨十倍在药材市场上,三七的价格目前可谓一枝独秀,已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随着包括三七在内的中药材价格出现较大涨幅,部分中药材企业不得不限产减亏。
“现在三七的价格已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了。
”4月5日,长期关注中药材价格走势的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主任蒋尔国称。
中药材天地网承建了工信部中药材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该网站的监测数据显示,三七(80头)已经达到580元~600元(千克价,下同),而此前三七的最高价格出现在2010年3、4月份,彼时三七(80头)的价格最高为550元。
其实,不单是三七,板蓝根、当归、连翘等中药材的价格近期也有较大涨幅。
4月5日,四川地区中成药主要生产企业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公司旗下的复方黄连素片已开始限产减亏。
疯狂的三七价格“2009年的时候三七(80头)每千克不到60元,现在已经飙升到600元了,3年上涨10倍。
”蒋尔国表示,如此高的价格在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
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数据显示,就在今年1月,三七(80头)的批发价格还仅为300元,此后一路飙升到约600元,目前上涨势头正劲。
此外,“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亦显示,今年以来三七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
在终端零售市场上,三七的价格亦出现上调。
成都德仁堂的三七零售价格已经上调,调价后三七(40头)和三七(80头)的价格分别为1.18元/克和0.95元/克。
而成都春熙路附近一家药店的三七(20头)的零售价格早已达到3.15元/克。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2009年4月,三七价格相对平稳,三七(80头)价格在55元~80元。
2009年三七的主产地——云南文山遭受干旱,三七当年减产,其价格自2009年4月开始一路持续走高,于2010年达到5年来最高点,三七(80头)达到550元。
2010年6、7月份,处于高位的三七价格开始有所回落,但到2011年2、3月份,云南又遭受了霜冻灾害,三七价格再度小幅上升。
中药材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2011年02月24日 09:59:10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中药材三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价格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三七价格暴涨10倍背后》,以下为节目实录: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现在我手里拿得叫----三七,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材,别看他外表平淡无奇,可是最近两年,它却炙手可热,在2009和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里,三七的价格就上涨了十多倍,创造了一笔笔财富的神话。
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赶赴被称作中国三七之乡的云南文山一探究竟。
2月13号清晨七点钟,天还没亮,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三七交易市场已经是人声鼎沸。
一批又一批背着背篓的农户和挎着小包的药材商从各地赶来,一同涌入这个狭小的市场,这让负责收取进场费的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有些一天几百人,有一天最多的是一千零点在市场里,每当有新的三七种植户进入市场,立刻就会有十几位药材商冲上前去,把他团团围住,甚至帮他把口袋卸下来打开,然后迫不及待地看成色、问价格。
围住种植户陈素丽是这些三七药材商中的一位。
每看到有新的种植户进来,她都会冲到前面,一旦成色、价格都合适,就马上出手。
市场开门还不到一个小时,她就已经买进了100多斤三七。
陈素丽三七流通商记者:这个是你刚买的吗?陈素丽:嗯记者:多少钱买的?陈素丽:160(一斤)没过三个小时,陈素丽就找到了下家,她以每斤175元的价格把刚收购的三七全部卖了出去,短短的时间里,她就赚了1500多元。
伴随着行情的火爆,三七交易市场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妈妈为了不耽误做生意,把孩子也直接背到了市场里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交易如此红火呢?三七流通商三七流通商:这在我们地方是叫帽子七,又叫田七。
药材价格走势趋势分析支撑中药材价格再涨的一个最强动力则是,2022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中医药进展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0年)》、《中医药进展“十三五”规划》、《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指引性文件,释放政策红利。
2022年中国药材市场行情风起云涌,涨价的药材不胜枚举,三七、辽五味、草果、党参、当归、覆盆子等药材价格涨幅惊人,成为2022年药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现对新的一年药材价格走势趋势分析。
中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国内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大幅上涨,吴茱萸(江西小花统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372.73%;三七(云南120头春七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170%;白术(安徽统个规格,玉林市场)的年涨幅达115.38%。
另有数据显示,当归、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和103.6%。
实际上,除了上述药材外,2022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包括小品种药材也大幅上涨。
更多药材将入欧美药典2022-2022年中国药材行业进展前景分析及进展策略讨论报告表明,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将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
除欧州药典外,一些中药标准已经列入美国药典,还有一些药物正在由美国药典委员会进行审查。
比如,五味子、薏苡仁、桂枝、红参、金银花、何首乌、丹参、三七、灵芝等中药标准已被美国药典草药卷收录,其中丹参、三七、灵芝3个同时进入食品补充剂卷。
被收录的中药品种,今后在平安性、质量、疗效等方面有了欧美认可的标准规范,为中药在国外被更广泛地接受使用奠定基础,也是中药成药打开出口通道的第一步。
大健康概念将吸引更多游资投资药市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21世纪是人人享有保健的新时代;21世纪,由进展经济到关怀自己的健康;21世纪人们最需要的是健康。
健康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宝!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
三七价格暴涨启示:广州白云山集团拟在文山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和原产地,种植历史已达600余年,素有“三七之乡”的美誉。
前述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截至去年底,文山州的三七种植面积达9.79万亩,有7000多个种植户,总产值超过42亿元,产量占到全国的九成以上。
此外,国内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有上千家。
然而多年的干旱使得云南三七产量减少,价格迅速飙升。
为了减少成本和资源压力,白云山等众多药企开始在文山投资建设属于自己的种植基地。
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为了节约成本、把控质量,天士力(600535,股吧)、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和黄中药)等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已经或正谋划到文山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
其实早在2010年,由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合资成立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就已谋求在文山州建立三七中药材种植基地。
当3月,公司公告显示,白云山和黄中药与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3月草签框架协议,双方共同在云南文山州进行万亩三七GAP产业化示范基地文山白云山和黄中药三七GAP产业化基地建设。
昨日,白云山和黄中药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文山州的三七种植基地的项目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相关媒体报道称,丽珠集团(000513,股吧)、梧州制药到文山洽谈基地建设也正浮出水面。
白云山集团表示,公司希望三七的价格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三七价格的暴涨或暴跌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一种伤害。
三七的暴涨给一些以此为原料的药企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这正是药企争入文山圈地种植的原因。
本文来源:。
云南道地药材三七逆势上扬创天价行情
近段时间,云南道地药材三七可谓是药市的一大亮点,在市场整体走动不佳的大环境下,三七逆势上扬,短时间内价格大幅拉升,创造了天价行情。
因价格上涨过快,商家多停手观望,致使三七在疯涨近2 个月后,近两日行情止升转稳,现文山县120 头货已突破700 元/千克。
此番涨价潮是已达波峰,还只是进入短暂的回调整理阶段呢?
从2000 年到2008 年,三七价格都保持在100 元以下的低价位运行。
常年低价,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随产量连年递减,三七终于在2009 年迎来柳暗花明,行情稳步爬升,相继突破200、300 元。
2010 年,云南严重干旱加之有资金介入,推动三七价格飙升,最高突破500 元大关。
而随着国家发改委的介入,三七价格应声而落,最低时达到230 元,但市场的刚性需求使得其价格在300 元附近获得支撑。
2011 年虽然药市熊市来临,三七行情虽有小幅震荡,但价格一直维持在300 元以上。
进入2012 年后,三七行情再现,从3 月份开始发力,价格从420 元,攀升到如今740 元的天价,涨幅高达76.2%,尤其是近1 个月以来,上涨了近200 元。
此次价格上涨之快、幅度之大让人始料未及。
三七是云南白药、黑龙江珍宝岛、广州白云山、天津天士力等药厂产品的重要采购原料,而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已有400 余种。
近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三七更被广泛地运用,其需用量逐年增加,三七的年需求量大致在7000 吨。
全国97%的三七产于云南省,整个云南省2011 年三七产量约5000 吨。
在近两年高价的情况下,经销商为规避风险,多选择勤进快销,市场存货量并不多,产需缺口并未填补。
疯狂的三七作者:明洋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9期三七价格4年翻10倍据商务部去年发布的《2012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显示,三七成为我国2012年29种重要中药材中价格涨幅最高的品种,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42.4%。
此前半年,原本是销售淡季,但三七价格还在疯狂飙升,批发市场上20头(所谓“头”是指多少个三七重量有500克,如20头指20个三七有500克,头数越少说明单个三七的个头越大,等级越高)三七每公斤从不到1000元上涨到1200元,30头三七则从760元涨至近1000元,个头再小的三七也都涨到了800元/公斤以上。
几个月内,三七的价格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三七价格的暴涨,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因为在2009年之前,20头的三七价格每公斤就在八九十元左右,短短4年时间,三七价格坐上了“火箭”,一翻就是十几倍。
而红籽(三七的种子)的价格涨得愈发离谱,从2008年每公斤不到10元涨到了现今每公斤1000多元的价格。
更为夸张的是挖三七时粘附在三七须根上的泥土也会有人收购,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两三块钱一斤,堪比蔬菜价格,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人们不禁要问三七到底怎么了?三七的疯狂是因干旱还是炒作?2009年以来,云南遭遇连续4年干旱,对于喜好阴凉湿润环境的三七来说这可谓如临大敌,因此很多人都认为4连旱是造成三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然而,栽种过三七的人都知道,干旱确实会对三七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平时一亩地产干三七可达130至150公斤,干旱的天气下亩产会下降20%~30%,同时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种植成本上升40%左右,但这一来一回最多也就会使三七的价格上涨一倍,离三七翻了10倍的价格相去甚远,那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一路疯涨呢?2000年至2007年是三七价格低谷期,很多七农辛辛苦苦种出的三七最后连本都收不回来,七贱伤农让很多七农不再种植三七。
但随着三七的药用功效逐渐被世人认可,全国陆续有1300多家制药企业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有药品、保健食品等4大类300多个品种,对三七的年需求量剧增到700万公斤。
三七价格波动惊人谨防暴跌伤农2014-09-02三七是什么?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但如果说到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多数国人就很熟悉了。
其实,它们的主要原料就是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南国神草、“金不换”,是一种生长三至七年时药效最佳的一种中草药。
近年来,作为特殊的农产品之一,三七的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相关种植户和企业也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
作为根茎类药材,三七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其规格按照以斤含有多少个(头)来计算,头数越多,价钱越低,质量越次。
比如“120头的三七”指的是每斤三七大概有120个单株,头数越多单株个体越小,生长时间较短药效不明显,价格也就比较便宜。
目前市场上以每斤无数头、120头用途最广。
云南文山素有“中国三七之乡”之称,它占据全国90%以上的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2012年文山地区的三七产量分别为4454吨、4934吨、4707吨、6500吨,均不到7000吨,但2013年产量迅速攀升至10000吨,2014年更是有望达到20000吨。
与之对应的是,三七年正常用量仅7000-8000吨。
不过,在去年价格下跌之后,需求量有所回升,预计年用量将维持在7000-10000吨。
三七有两个采收季,一是每年9、10、11三个月份,这时采收的三七叫春七。
二是来年的1月和2月采收的三七,这时的三七叫冬七。
新鲜的三七需要经过仔细分拣,把根茎、主根、支根、须根分别处理后晾晒成干三七,才能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相对于春七来讲,冬七在采挖前要先把红籽也就是三七的种子摘下来,因此,冬七的饱满程度、药物含量比春七略逊一筹,价格也相对会低一些。
文山一位经销商唐春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己从事的三七生意是家族生意,父母已经做了30多年,自己入行也有4年多了,目前年经营规模在30吨左右。
近几年来,像其他农产品一样,三七也未能逃脱价格周期现象,令行业不安情绪非常明显。
“前几年,三七价格一路高歌,不少经营商迅速爆富起来,在产地甚至出现开奔驰、宝马拉三七的现象。
中药材价格暴涨有的涨十倍(中药协会:反对哄抬炒作)中药材价格暴涨有的涨十倍日前,中国之声记者走访了我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安徽亳州,调查发现当地存放中药材的冷库异常爆满,甚至冷库投资热悄然兴起,但仓储价格不降反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外行人也参与了采购囤积药材,伺机涨价。
多地行业协会公开发文指出,游资炒作加剧了中药材市场的供需矛盾。
中药材大规模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中药材大规模涨价,我的看法是:当一件商品出现跟风暴涨的情况,普遍都是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市场上的需求增多了,中药材才会持续上涨。
另外,中药材的产地出现了减产甚至于是绝收的现象,导致市面上的中药材供给量减少,有很多商家直接表示,有钱也买不到货了。
当我们中国人普遍认为使用中药煲汤可以带来保健效果时,中草药材的价格一定会是上涨的,但是上涨的价格一定是合理范围之内。
当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货的时候,那一定是有不法商家认为“奇货可居”。
中一般药材出现大规模涨价的原因中药材主要****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产品,包括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一些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
常用中药材包括枸杞、大黄、茯苓、车前草、山楂、甘草、山药、人参、白术、益母草、,龙葵和头骨草。
中药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多个品种涨幅超过100%。
据了解,安徽省亳州市中医药专业市场有2600多个品种,其中60%以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部分中药材涨价半年价格翻一番今年以来,中药价格普遍上涨,第四季度中药价格上涨速度加快。
不少企业认为,降雨量过大是导致中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肇庆市的一家中药加工企业TEM,今年以来普遍提高了中药的价格。
许多公司认为,大雨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中药是指在传统汉族中医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传统中药。
一般来说,中药讲究道地药材,指的是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药材。
由于集中生产,其栽培技术、采收和加工也有讲究,所以比其他地区的同类药材要好。
三七暴涨与暴跌背后价格暴涨超过10倍!这就是中药材三七在过去4年间的暴涨形势。
暴利刺激农户疯狂扩种。
尽管三七是大宗中药材,但仍然在严重的供需失衡下陷入了暴跌通道――目前,三七价格还不到最高时的1/4。
调查发现,种植户漠视市场规律,不顾预警和风险大幅度扩种,导致产量增加严重供过于求是主因;“跟风炒作”和对资本力量的迷信,也是误导生产端失去市场感知力的重要原因。
不仅仅是三七,环顾我国中药材产业,近年来部分家种中药材严重产销失衡,摆脱不了“少了是草、多了是宝”的市场规律。
未来几年,三七仍将供过于求,价格将长期在低谷徘徊,这再次给我国中药材乃至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敲响警钟。
“火箭式”暴涨与“断崖式”暴跌“低迷的经济、井喷的产量、断崖式的暴跌,倾家荡产、一脸哀愁,曾经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夹杂各种口音的这个市场,往年这个时候,即使是寒冬半夜,也能坚持露天打地铺地躺在三七堆上。
然而,往日的人气早已不在!”三七经营大户,文山壮苗合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育艳,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这样的微信。
记者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获悉,除食用和保健需求外,全国有1000多家药企以三七为原料,包含中成药品种300多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有10多个品种需要三七原料,是中药材的一个大宗品种。
与越南相邻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
2009年12月,当时文山州三七市场30头的三七价格,由2008年同期的60元左右涨到180元。
此后,三七打开上涨通道。
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三七产业局(简称文山州三七局)的统计显示,从年平均价格上看,2010年、2011年、2012年文山州三七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317.23元/公斤、363.49元/公斤和644.78元/公斤。
到2013年6月,三七均价达到历史最高点为901元/公斤。
之后,三七价格总体开始回落,经过震荡后很快走向下滑通道。
文山州三七局的统计显示,今年2月8日的三七均价约为221元/公斤,不到最高时(2013年6月份)平均价格900/公斤的1/4。
2023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波动及原因剖析作者:杨心督刘亚琴张梦晓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3年第09期为更好地分析中药材市场价格过快上涨问题,研判中药材涨价的助推因素,笔者自2023年以来通过国内主要中药材价格平台对亳州、玉林、安国等主要中药材市场价格监测的基础上,对上半年导致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上半年中药材价格变动情况及特点2023年以来,中药材在2022年价格高位水平的基础上持续上涨。
5月份主要中药材价格指数已突破历史高位,中药材价格整体上突破了历史最高点。
进入6月份以后,中藥材价格指数进一步快速攀升,不同中药材品种延续了涨多降少局面,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火热行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一)中药材价格同比涨幅较大,6月份上涨节奏加快1—5月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上涨,每月分别上涨2.33%、2.99%、1.78%、1.46%、1.86% 。
6月份通常是传统市场入仓杀虫时节,产地采收晾晒,交易转为平淡,但今年6月例外,中药材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
据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价格指数,6月16日中药材价格指数达到 3544.67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55%。
药通网中药材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54%。
虽然6月份刚过半,但价格指数环同比均已超过5月份,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
(二)中药材价格整体涨多降少,大宗品种同比上涨更为明显截至6月中旬,药通网监测的661个品种中有99个品种上涨,17个品种下跌,545个品种持平,呈现涨多降少局面。
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构成“综合200价格指数”的 200个千吨级以上大宗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涨价品种 104个,占比52%,平均涨幅 53%;跌价品种 55个,占比 27.5%,平均跌幅 13.8%;持平品种 41个,占比20.5%。
进入6月份以后,涨价品种增多。
截至6月18日,与6月初相比,涨价品种45个,占比23%,平均涨幅18%;跌价品种8个,占比4%,平均跌幅7%;持平品种147个,占比73%。
中药材价格疯涨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价格行情疯狂的太子参、三级跳的三七、爬陡坡的金银花……对于一直依赖中药的老病号来说,中药材的涨价真让人苦不堪言。
2022年12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新闻会上,中药材价格暴涨成为学习焦点,中药越来越吃不起的感慨接连不断。
中药为什么会那么贵?我们具体来看看:据记者了解,近日,甘肃省中药材可谓一天一个价,部分药品的价格涨幅甚至达到152%。
分析师陈庆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中药材涨价的原因,除了干旱,也和2022年销售商的持续观望态度有关。
2022年一些中药材的扩种现象严重,很多商家都选择了持续观察,没有及时进货,从而造成市场备货不足,结果遇上旱灾,储货量减少的情况愈发严重。
面对眼下中药材价格的疯涨,种植户们都想等到更高的价位,卖个好价钱,挽回损失。
分析师陈庆提醒大家,中药材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中药材品种的短时行情来得快,往往去得也快,大家还是要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售,千万不要有囤货、炒作的想法。
还有就是,随着新药典影响的持续深入,产业对中药材品质的需求将越来越挑剔,种植户使用农药化肥的量一定要谨慎,而且要加强对中药材科学化存储的学习,不要使用硫黄熏蒸中药材。
74%的中药材价格上涨南京的文小姐身体不好,这两年一直用中药调理,每周要花约700元。
“我记得小时候,中药的价格一直比西药便宜,很多人生了大病治不起,都会求助中医中药,物美价廉。
可现在怎么这么贵了?”“就一个月工夫,怎么贵了这么多?”家住北京昌平的魏女士到药店买川贝,打算用来炖梨治咳嗽,却发现每克涨了1元多。
“每次大约要用5克川贝,这就得多花5元。
我这咳嗽是老毛病,小小的涨价成了大负担。
”中药价格贵,不仅老病号吃不消,偶尔吃副中药的人也对药费有点吃惊。
广州的李先生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怕老吃西药副作用大,转而来到中医科。
拿到中药处方,他大吃一惊:“7天的药量就要600元!我以前吃的西药每周只需要100元,中药可贵多了!”“2022年开始,每公斤川贝至少涨了1千元。
中药材价格走势现状及预测分析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热潮和人们对西药毒副作用的畏惧,中药正向世界范围扩展,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进展的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持续存在,估计中成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以下是中药材价格走势现状及猜测分析。
中药材价格走势数据显示,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2022年以来已经翻倍。
例如,三七40头产地价格今年年初约为200元/千克,近日已经涨至390元/千克至400元/千克,涨幅最高达100%;五味子今年年初的价格约为53元/千克,近日已经涨至140元/千克,涨幅达164%;党参今年年初的价格约为30元/千克(产地价格),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67.8元/千克,涨幅达126%。
国内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大幅上涨,吴茱萸(江西小花统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372.73%;三七(云南120头春七规格,荷花池市场)的年涨幅达170%;白术(安徽统个规格,玉林市场)的年涨幅达115.38%。
另有数据显示,当归、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和103.6%。
实际上,除了上述药材外,2022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包括小品种药材也大幅上涨。
对于此事,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回应称,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要正确、客观地看待:“一,中药材的价格,过去始终偏低,尽管中药材是农产品,但是在农产品里面,中药材的价格始终没有调整。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药农种植药材的乐观性。
二,没有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会使得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受到影响。
所以,适当调整中药材的价格,这是必需的,也是进展中药材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方面”。
王国强还表示,关于中药材价格上涨引起的反响,特殊是有些宝贵的、稀缺药材的上涨,这是一个实际状况。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进展,使中药能够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保障供应,这方面是很重要的。
三七价格暴涨行情或终结部分中药材年内供过于求当前,价格上涨风潮已横扫中药材市场,三七价格屡破新高,平均价格一度暴涨至600元/公斤。
但近日业内人士称,随着供过于求的局面重现,三七价格预计近两年可能有大幅回落,今年内有望下降300元/公斤,三七价格下行已是大势所趋,有望带动中药材市场价格理性回归。
面对部分药材价格回落现象,药材交易市场“补货高峰”或再现。
业内专家认为,从今年春季以来部分药材的价格走势分析,抢购新货的行为并未改变价格下行趋势,建议药商和投资者需静观市场走势,忌盲目炒作。
“实际上,三七涨价在中药材中并不新鲜。
”业内人士称,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中药材的涨价风潮在太子参、金银花、红参、党参、黄芪等药材上轮番上演。
中国中药协会监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其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10%,最高涨逾400%。
今年以来,三七的价格“高温”仍继续攀升。
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七的平均价格,曾一度冲破至600元/公斤,剪口价格甚至逼近860元/公斤的水平,比2006年最低的价格上涨了20倍。
三七价格近年来缘何快速上涨?云南文山三七研究院院长崔秀明分析,供求矛盾是今年三七价格持续推高的重要原因。
据测算,目前对三七的年需求量约700万公斤左右。
近三年来,三七产量有所增长,却一直没有超过500万公斤左右,年均缺口200万公斤。
尽管有2006—2008年库存作冲抵,但到2012年初,多余的库存已经基本消耗完毕。
此外,一些药业公司大量囤积三七,以及经营三七的小贩人数大幅增长,也人为地炒高三七的价格。
加上云南三年连续干旱成为三七价格暴涨的“助推剂”。
干旱导致三七在2011年以前的种植面积增长缓慢,单产有所减少,总产增加不多。
“这种情况对三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
”某知名药企采购部门人士透露,部分生产企业由于无法承担三七高价的重压,而选择减产或停产,三七产品的市场份额能被同类产品挤占,长期更导致三七的需求量下降。
河南中药材价钱普遍上涨情形调查年初以来,省药材市场被骗归、三七、参类等多种药材再次显现价钱暴涨,部份药材的涨幅达50%左右,让很多患者“望药兴叹”。
一服中药贵了二三十元在很多人的经历当中,中药既廉价又有效,为此,很多市民在保养躯体或是滋补时都会首选中药。
但是,一些细心的市民在近期选购中药时却发觉,一些中药的价钱涨了。
“怎么贵了这么多?”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上一家中药大药房,市民张大爷看到药房的工作人员划价后,大吃了一惊:一样品种和剂量的中药,一服比年前涨了28元。
他是一个气管炎和胃病的老病号,每一年春天和秋季都要常常吃中药,药方都是固定的,因为相较较说,中药比西药廉价。
但没有想到,今年中药价钱比去年同期涨了1/3还多,“真是吃不起了,我预备以后减少中药的食用量,去吃西药了。
”一名正在购药的刘女士也说,小孩伤风咳嗽长时刻不行,医生说开点中药,“以前一服中药的价钱在三四十元左右,此刻三服伤风药就需要近200元,比西药价钱还贵。
”“几年前看个简单的病,开出一二十元的单张处方并非难,可现在一张处方开出的药最少也得七八十元,有珍贵中药的话会达到四五百元。
”文章由提供。
在郑州市岳寨诊所,从医连年的张医生感慨地说,中药材价钱上涨,中医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关于公共消费群体的钱包来讲,确实有必然的压力,很多病人因中药价钱太昂贵而改用西药了。
在另一家中医门诊部,划价、取药窗口的患者络绎不绝。
一名老太太手里的药单上,列了15味中药,其中大多数都很常见。
划完价后她不住摇头,“年前一服药才36块钱,此刻51块!”关于许多市民惯经常使用来泡茶、煮粥、做菜的养生型药材,也不例外,“供货商涨价了,超市确信也要涨。
”花园路一家超市里,销售人员指着袋装的百合、菊花、枸杞等说,一天一个价。
天天给顾客结账时,打出的价钱一天比一天高,“菊花昨天10克1块8,今天就2元了。
”她举例说。
当归、三七价钱大幅上涨今年春节后,多种中药材价钱再次上涨。
三七等中药材价格翻倍式暴涨业内人士称优质优价成大趋势
2016年12月07日07:54 证券日报
2016年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2013年以来,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016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
”据其统计,近一个月,包括桔梗、川穹、白术等在内的中药材品种上涨幅度较大。
“中药材价格上涨,与需求支撑、天气因素、种植户减重减产有关。
”张斌认为,一些品种价格上涨与人为的压货炒作也存在关联。
不过,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药材优质优价将成为大趋势。
国家监管部门对中药材的飞行检查力度提升,从而使得劣质中药材出货减少,市场供应减少,使得优质的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
中药材价格暴涨
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整体上涨。
今年7月份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上涨的速度加快。
数据显示,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今年以来已经翻倍。
例如,三七40头产地价格今年年初约为200元/千克,近日已经涨至390元/千克至400元/千克,涨幅最高达100%;五味子今年年初的价格约为53元/千克,近日已经涨至140元/千克,涨幅达164%;党参今年年初的价格约为30元/千克(产地价格),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67.8元/千克,涨幅达126%。
中药材的价格普涨引起了社会关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白皮书和中医药发展有关情况。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药材价格暴涨成为关注焦点。
对于此事,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回应称,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要正确、客观地看待:“一,中药材的价格,过去一直偏低,尽管中药材是农产品(12.730, 0.07, 0.55%),但是在农产品里面,中药材的价格始终没有调整。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
二,没有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会使得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受到影响。
所以,适当调整中药材的价格,这是必须的,也是发展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王国强还表示,关于中药材价格上涨引起的反响,特别是有些珍贵的、稀缺药材的上涨,这是一个实际情况。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发展,使中药能够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保障供给,这方面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价格调整机制,有些价格要适当提高,但药材产量大了以后,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除了供求变化的影响外,国家政策趋严也间接使得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药材市场的飞行检查力度,这使得部分劣质产品难以进入市场,而一些中药材加工、提取企业也逐渐改进工艺,使得成本也有所上升。
上市公司受益不同
中药材价格上涨,对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也将产生影响。
金易投策略分析师袁文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中药材涨价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方面,中药材涨价利好中药材原料经营类企业,包括布局中药材原料种植,及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相关上市公司,该类公司将直接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
另一方面,中药材价格上涨相对利空中下游有原料需求的上市公司,该类公司将面临中药材原料成本费用提升带来的经营压力。
当然,从成本到价格之间的传输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很多企业可能会选择提价的方式来对冲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
对于中药材价格的变化,包括康美药业(17.390, 0.02, 0.12%)、贵州百灵(18.730, 0.00,0.00%)等在内的中药上市公司未雨绸缪,选择自建种植基地。
贵州百灵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公司会加强对采购成本的控制管理,在确保药材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分析供求变化、预测价格趋势等方式,有效降低采购价格;在采购模式上不断创新和改进,
积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工作;再辅以自建种植基地或产区收购,密切产销联系,拓展采购渠道。
贵州百灵上述人士还介绍,公司已在贵州省镇宁、赫章、紫云等地,建立起山银花、吉祥草、虎耳草、灯盏花等多种中药材种植基地20余万亩,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提供了保质保量的原材料,进一步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