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 肪 栓 塞 综 合 症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一、背景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严重创伤、骨折等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呼吸窘迫、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提高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及所有可能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场所。
三、组织机构1.成立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修订本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理流程1.患者发生疑似脂肪栓塞综合征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呼吸、皮肤瘀点等。
4.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
(2)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及时向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6.根据病情,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如:(1)抗凝治疗:给予肝素、华法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糖皮质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肺水肿。
(3)呼吸支持: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7.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决定是否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8.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五、应急物资准备1.氧气、吸氧设备、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设备。
2.血压计、心电图机、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3.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4.糖皮质激素、升压药物等急救药物。
5.急救包、止血带等急救用品。
六、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脂肪栓塞综合征相关知识培训。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能力。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七、总结与改进1.对每次脂肪栓塞综合征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脂肪栓塞综合征汇报人:目录•脂肪栓塞综合征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与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脂肪栓塞综合征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血液中脂肪颗粒阻塞血管的现象,通常在严重创伤、骨折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发生。
定义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组织损伤导致脂肪细胞破裂,释放的脂质进入血液,形成脂肪栓子,阻塞血管。
病因定义和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率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在严重创伤、骨折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
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胸痛、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中存在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肪球。
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溶栓、抗休克等,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功能、保护心脑功能等。
诊断与治疗02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率,特别是在高风险手术中。
及早识别和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高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
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如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避免过度牵拉等。
030201术前准备和术中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术后24小时内。
术后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抗凝药物、改善微循环等。
术后处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康复指导术后护理和康复03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与表现由于脂肪颗粒阻塞肺动脉,导致肺通气不畅,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脂肪颗粒通过血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微血管和小动脉阻塞而导致的症状。
以下是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些名词解释:1. 脂肪栓塞:指脂肪颗粒在血液循环中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过程。
这些脂肪颗粒可以来自骨折、骨髓损伤、脂肪组织损伤等。
一旦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它们会沉积在微血管壁上,导致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
2. 栓塞综合征:指由物质(如血栓、脂肪颗粒等)阻塞血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的总称。
栓塞综合征可以发生在动脉、静脉和微循环中,导致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和坏死等并发症。
3. 微血管:指直径在20~200微米范围内的血管,主要分布在各器官组织中。
微血管是血液与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通过微血管,血液中的氧、营养物质和废物可以相互交换。
4. 小动脉:指直径小于500微米的动脉血管,是血液循环中较小的动脉分支。
小动脉供应组织和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废物从组织中排出。
5. 微栓塞:指脂肪颗粒或其他物质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局部(局限性)现象。
微栓塞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
6. 分子吸附重置透析系统(MARS):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特殊治疗方法。
该系统通过血液透析和吸附技术,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减轻内脏器官的负担,改善患者的病情。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脂肪栓塞综合征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包括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8.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因脂肪栓塞引起的严重肺功能障碍。
ARDS患者的肺泡受损,导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受阻,造成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9. 坏死:指组织细胞的死亡或坏损。
脂肪栓塞综合征引起的微血管和小动脉阻塞会导致供血不足和缺氧,进而引发组织坏死。
10. 微观脂肪微栓:指在组织切片中可见的脂肪颗粒栓塞。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微观脂肪微栓的存在,从而确诊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01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的现象。
定义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征:①呼吸系统症状;②不发热或低热;③皮肤黏膜出血点。
诊断标准定义与诊断发病率脂肪栓塞综合征在骨折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股骨骨折和骨盆骨折,发病率为3%-5%。
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可达10%-20%,多因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发病率与死亡率机械性阻塞骨折后,骨髓腔内的脂肪滴在高压静脉腔内形成栓塞,阻塞小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生物化学反应骨折后,骨髓腔内的脂肪滴释放入血,与血清中脂肪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游离脂肪酸,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应激反应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缺血和缺氧。
发病机制02临床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急促患者可能感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导致肺部的氧气交换能力下降。
呼吸困难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发生肺水肿,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
肺水肿心跳过速为了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心脏必须增加心跳的频率,因此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的症状。
低血压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循环衰竭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导致患者的循环系统出现衰竭,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
循环系统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出现意识障碍的症状。
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抽搐的症状,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影响了脑部的正常功能。
如果脂肪栓塞综合征影响到脑部,患者可能出现瘫痪的症状。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脂肪栓子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系统,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和其他全身性症状。
它通常是由于长骨骨折、骨髓创伤、严重外伤、烧伤或脂肪组织损伤时释放过多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以下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的要点。
1.确认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意识改变、混乱和体征如发热、心率增快等。
当患者有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脂肪栓塞综合征,并迅速采取行动。
2.保证患者安全:首先,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并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其次,避免患者出现剧烈活动,以防止脂肪栓塞进一步加重。
3.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持续监测。
如果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通知医生。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引起液体和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钙离子的释放,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5.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6.止痛和镇静: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引起胸痛和患者的不适感。
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和镇静剂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7.提供心理支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急救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8.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情多变,可能进展迅速,并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危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来控制病情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外伤、骨折等严重伤的并发症。
自1882年Zenker 首次从严重外伤死亡病例肺血管床发现脂肪小滴和1887年Bergmann首次临床诊断脂肪栓塞以来,虽然已经一个世纪,并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但因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病例来势凶猛,发病急骤,甚至在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即很快死亡,有的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在死后尸检发现。
因此直至近20年对其病理生理才有进一步的认识。
Bagg(1979)等认为该综合征是骨折创伤后72h内发生的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早期如出现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超过38℃,动脉氧分压(PaO2)下降以及肺部出现暴风雪阴影等特殊征象,可以确诊。
Broder认为除外伤外,灼伤、代谢性疾患、减压病、结缔组织病、严重感染、新生物、骨髓炎等也可诱发FES。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由于脂肪栓子归属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脂肪栓子的来源、形成及去向:1.机械说(血管外源说) 由Gauss于1924年提出,他认为脂肪从骨髓经骨折处撕破静脉进入血流,然后机械地阻塞肺内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床。
但造成栓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脂肪细胞膜破裂,产生游离脂质。
(2)损伤而开放的静脉。
(3)损伤局部或骨折处血肿形成,局部压力升高,促使脂肪进入破裂的静脉。
2.化学说(血管内源说) 由于在临床上有无骨损伤却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者,这类情况是不能用上述理论来解释的,所以1927年Lelman和Moore提出了化学说。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某些因素阻碍血脂的自然乳化,使乳糜颗粒相互凝集形成较大的脂滴,从而阻塞小血管;或创伤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神经-内分泌效应作用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活化腺嘌呤环化酶,使3,5-环磷酸腺苷增加,进而使脂肪组织中脂酶活化造成机体脂肪动员。
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脂肪栓塞症简介脂肪栓塞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发生在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受损后,脂肪通过血或淋巴途径进入循环系统,沉积在肺部和其他组织中,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
因此,在脂肪栓塞症的抢救过程中,早期识别和快速介入是至关重要的。
抢救流程第一步:早期评估和监测-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
同时,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骨折、手术等情况。
- 进行氧饱和度检测,及时给予氧气辅助通气。
- 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给予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测。
第二步:支持性治疗- 目标是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功能稳定。
- 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输液补充和升压药物的使用,以提高心排量和血压。
- 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 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三步:特异性治疗- 进行肺部支气管镜检查,以评估肺部情况。
- 根据肺部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如发现明显的脂肪栓塞,尽快进行肺动脉栓塞内溶栓治疗。
- 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
注意事项- 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急诊科、重症监护科、胸外科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脂肪栓塞症的认识和抢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
以上是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的抢救流程和治疗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抢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业,及时干预和有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康复程度。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如有需要可以继续进行修改。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常见于长骨骨折、脂肪移植、肥胖症等情况下。
该综合征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一、早期急救护理1.1 确定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确定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2 保持呼吸道通畅:脂肪栓塞综合征常伴有呼吸难点,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采取气管插管、吸痰等措施。
1.3 维持循环稳定: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导致循环衰竭,急救时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采取补液、输血等措施,维持循环稳定。
二、药物治疗2.1 抗凝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与凝血系统的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使用抗凝剂如肝素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病情。
2.2 激素治疗: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2.3 营养支持:脂肪栓塞综合征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赋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
三、病情监测与处理3.1 监测血氧饱和度: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因此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氧血症。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情变化较快,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处理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伤害等,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四、康复护理4.1 术后康复:对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包括适当的运动、物理治疗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4.2 心理疏导: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急救过程中要进行心理疏导,匡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4.3 定期复查: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脂肪栓塞wilson标准
脂肪栓塞综合征提出了三个主要的诊断标准,但没有一个得到普遍验证和接受。
然而,与其他两个诊断标准相比,Gurd和Wilson的脂肪栓塞标准变得更常用。
Wilson的诊断标准主要标准包括:
1. 皮下出血点:常见于头、颈及上胸部等皮肤和粘膜;
2. 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35次/min),胸部X线有双肺暴风雪状阴影;
3. 非颅脑损伤所致的脑部症状。
次要标准包括:
1. 血氧分压>70mmHg;
2. 尿中有脂肪滴;
3. 发热(体温>38℃);
4. 血沉>70mm/h;
5. 血中有游离脂肪滴;
6. 血小板减少;
7. 血中脂肪酶增加。
患者具备主要标准1~2项,次要标准+参考标准4项以上,即可确定临床
诊断。
无主要标准,只有次要标准1项及参考标准4项者为隐性FES。
FES
一旦发生,病情紧急,早期诊断并及时纠正低氧血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一旦确诊FES,早期行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低氧血症纠正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手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医学状况,其主要是由于脂肪、气泡或其他物质在血液循环中随着循环而引起的堵塞的情况。
本文将会解释该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
定义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被定义为由脂肪栓塞引起的临床症状,它可以发生在糖尿病、烧伤、骨折、创伤手术、脂肪吸取术等情况下。
这种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多器官损伤的情况,其中涉及到肺、心脏、肝、肾和血液等多个器官系统。
病因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发生的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力学因素:骨折、创伤手术、长时间的外科手术、挤压伤、复杂性骨折等都可能导致脂肪像物质进入循环系统。
2. 生化因素:如脂肪酸乙酯的水解、脂肪酸结晶等可能导致该综合征的发生。
3. 整体影响:如麻醉药物、创伤、烧伤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也是该综合征的一个因素。
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因人而异。
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度的疼痛、发热、肌肉萎缩等症状,而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肌无力、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这些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表现通常是在骨折、创伤、长时间的手术等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并且表现为心悸、气短、胸痛等。
亚急性表现通常是在数小时或数日之后出现,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治疗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但一些治疗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这包括:1. 预防:尽可能避免患上糖尿病、心脏病或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增加罹患该综合征的风险。
2. 对症治疗:如开展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心脏稳定等。
3. 全方位评估:评估患者的器官系统功能,如心脏、肝脏、肾脏等,以便开展针对性治疗。
预防预防是脂肪栓塞综合征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促进预防的措施:1. 避免过度手术干预2. 识别并控制所有已知的危险因素3. 术前准备4. 疾病管理总之,尽管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医学状况,但它的影响十分严重。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脂肪组织或者骨折部位的骨髓脂肪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微血管阻塞和炎症反应。
脂肪栓塞综合征常见于骨折、创伤或者烧伤等情况下,但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发生,例如肥胖、手术、脂肪移植等。
急救护理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护理措施,旨在稳定患者的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内容: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难点、胸痛、意识改变、皮肤苍白或者发绀等。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呼吸难点或者气道阻塞的迹象,即将采取措施,如头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使用气道辅助装置等。
3. 氧气治疗:赋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面罩、鼻导管或者气管插管等方式赋予氧气。
4. 静脉通路建立:在急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赋予药物和液体治疗。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通路或者中心静脉通路。
5. 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和临床症状等,赋予适量的液体复苏。
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如晶体液或者胶体液,以维持循环稳定。
6. 疼痛管理: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导致剧烈的疼痛,赋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7. 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氧气流量或者提供呼吸支持。
8.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循环情况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9.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干预和治疗。
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并与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以上是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的详细描述。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脂肪栓塞综合症脂肪栓塞综合症是创伤性骨折的严重合并症。
90%以上的创伤病人都会发生脂肪栓塞,但脂肪栓塞常不表现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会由于多个器官,尤其是肺、脑、皮肤等功能障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ndrome,FES)。
脂肪栓塞和脂肪栓塞综合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前者指骨折或严重创伤后肺实质内或外周循环中存在脂肪颗粒,是病理诊断名称;后者是脂肪栓塞引起的并发症,即以低氧血症、神经系统病变和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1.流行病学FES多见于成人,儿童较为少见[2]。
男女的发生比例没有差异[3],但由于男性受伤的机会较多,所以更多见于成年男性。
FES最常见于长骨和骨盆骨折,上肢单处骨折少见,并且闭合性骨折明显多于开放性骨折[4]。
骨折的部位越多,FES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由于轻微病例经常漏诊,发病率报道不一,有报道[5]骨折后发生FES的几率为0.9-2.2%;Johnson [6]报道单处长骨骨折FES的发生率为0.5–3.5%,而多处骨折则为 5–10%,并有5–15%的死亡可能性,国内曾有报道单侧股骨骨折FES发生率为2.2%,双侧为15.6%。
虽然脂肪栓塞几乎全部发生于骨折或矫形过程[7],但有时亦发生于非创伤性病理过程,报道有胰腺炎、糖尿病、四氯化碳中毒、肾移植、心脏按压、烧伤、脂肪抽脂术[8],镰状细胞贫血病[9]、外源性脂肪如:肠外脂肪灌输[10]、异丙酚注射 [11]、植物油注射[12] 儿童肌肉萎缩症等情况。
由于髓内钉可以实现早期活动、骨愈合率高、创伤性小,已成为股骨骨折主要的治疗手段。
关节置换由于在解决关节疼痛、恢复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骨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髓内钉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并不增加FES的发生。
但是在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由于髓腔压力骤升,髓腔内脂肪和填充髓腔的黏合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侵入血流,因而导致FES,发生率可达6-8%。
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90%以上的病人可在中心循环中测得回声,但只有不到1%因肺脂肪栓塞发生心脏骤停。
2.发病机制关于FE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很多理论[13]。
目前主要是机械学说和生化学说共同解释脂肪栓子如何表现为FES的。
2.1机械学说:认为FES是由脂肪栓子阻塞了肺和循环系统血管引起。
创伤导致髓内压力骤升,髓腔内脂肪颗粒和骨髓被挤压,经静脉窦进入血循环,脂肪随之进入肺并阻塞肺毛细血管,如果肺血管扩张不能代偿就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2.2生化学说:生化学说存在两种理论:中毒和阻塞理论。
中毒理论认为创伤时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在神经-内分泌效应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一方面动员大量的外周脂肪入血,另一方面活化酯酶,据报道FES的发生与血中脂肪酶的水平有确切关系[14]。
释放的脂肪在肺中被局部的脂肪酶所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对肺细胞产生直接的化学毒性作用,影响肺泡上皮2型细胞产生表面活性细胞,而引起肺严重炎性反应,导致间隙出血、水肿、化学性肺炎,最终发展成为ARDS,其作用机理为灭活表面活性细胞的炎性过程及通过破坏血管壁使渗透性不断增加[15]。
阻塞理论认为创伤部位释放的化学介质改变了脂肪的溶解性,乳糜微滴正常的胶体弥散性状改变,使得脂肪聚集从而产生栓塞。
FFA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骨折处的甘油三酯水解成自由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与白蛋白结合,经静脉循环进入肺毛细血管床,对内皮细胞和肺细胞产生直接毒性。
另一方面,损伤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进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FFA,有研究发现脂肪栓子的胆固醇成分与骨髓脂肪不同,从而支持这一理论,但此研究未被证实。
肺毛细血管的脂肪究竟来自何处,创伤部位(髓腔)还是血浆(微脂聚积),还很难确定[16]。
如果共存休克、血容量过低、脓毒血症,都会减少肝血流,增强FFA的毒性作用而加剧FES的发展。
多篇报道[15]指出由于卵圆孔未闭使得大的栓子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加重FES的发展。
关节置换术异体输血时由于脱落血(Shed blood)可能含有高浓度的炎性介质并会被脂肪颗粒污染从而增加了脂肪栓塞的可能性[17]。
尽管学说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FES的发生,但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创伤病人发生FES而有的仅存在脂肪栓塞而未发生FES。
对于非创伤性FES的解释还仅仅是假设-可能是乳糜微粒融合。
在某些非创伤像胰腺炎情况下,也会发生脂肪稳定性的破坏以及乳糜微粒的黏着。
3.临床特征典型的FES多发生于创伤后12-72小时内[18] ,而90%以上的病人在24小时以内临床症状就已经很明显[19]。
主要临床表现为三联征:低氧血症、脑病和皮肤粘膜出血。
3.1 呼吸异常:最为常见,有85%的病人表现为呼吸过快、呼吸困难和苍白病,同时伴有发热、心动过速,其中10%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
严重程度不一,较轻的仅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而严重的则表现为与ARDS难以鉴别的症状和体征。
据统计,长骨骨折引起FES的患者中有50%会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并需要机械通气。
3.2 神经症状:大约80%的病例[20],大脑半球白质出血引起脑水肿及神经症状,后者通常具有可逆性,FES的脑部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如头痛、昏睡、兴奋不安、谵妄、去脑强直、惊厥以及昏迷[21]。
3.3 皮肤粘膜出血:是最具特点的体征,大约有50%-60%的病人会出现瘀斑。
与其它主要症状类似,一般发生于骨折后的24-48小时后,应该仔细检查。
仰卧的患者,瘀斑常见于两侧的腋窝、颈胸前侧、脐周、结膜和口腔粘膜。
Aldredd [22]认为脂肪球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决定了瘀斑的特定部位,低比重使得脂肪球可以进入胸前壁动脉和甲状颈干。
Tachakra[23]则认为在形成栓塞之前积聚于主动脉弓的脂肪栓子就经由锁骨下和颈动脉血管到达皮下。
.引起瘀斑的因素包括:血液淤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FFA损伤毛细血管壁导致内皮损伤等[24]。
以上可在典型病例所见,但临床上多以非典型者为多,个别病例亦可表现为暴发型,常于伤后24小时发病,数天后死亡,多由尸检证实。
4.诊断FES的诊断应结合创伤史、潜伏期、临床表现和体征、辅助检查综合考虑。
1970年Gurd 提出了现今仍广泛使用的FES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标准:1、低氧血症( PaO2 <60 mmHg; FiO2<= 0.4)2、脑功能障碍3、腋窝或结膜出现瘀斑4、肺水肿次要标准:1、心动过速(HR>110次/分)2、发热(T>38.5)3、眼底检查视网膜发现栓子4、脂肪尿或痰液出现脂肪5、Hct 降低或血小板减少6、血沉增快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有所不同,FES的诊断需要至少符合一项主要标准和四项次要标准[25]。
Murray 和 Racz 认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动脉低氧血症(PaO2 < 7.0 KPa)、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是更好的指标。
最近提出脂肪栓塞指数来半定量诊断FES,给予每一项临床特征一定的分值,得分五分以上可以确诊。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大部分没有特异性。
血液和生化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脂肪巨球蛋白血症,凝血功能改变,只能辅助诊断FES。
由于肺泡内出血,血细胞比容会在24-48小时内降低。
但需注意,骨创伤后血脂肪酶水平增高并不能提示FES. 循环的脂肪水平与该综合症的严重程度无关,所以血脂水平对诊断没有帮助。
尿、血、痰的苏丹或红油O染色细胞学检查可以检出游离的或存在于巨噬细胞的脂肪球。
但是作为创伤性检查,这一检查并不敏感,不能排除脂肪栓塞。
影像学检查亦不敏感。
高分辨力CT呈现肺小叶间隔的双侧毛玻璃样混浊以及增厚,部分病例小叶中心结节混浊[26]。
新近多篇报道指出MRI,尤其是DW-MRI对脑FE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脑扩散加权成像(DW—MRI)中高密度区可能对于长骨骨折但没有头部创伤的病人脂肪栓塞早期诊断和更为敏感的指标 [27] 。
T2加权像最有诊断价值,与脑损伤的临床表现相符[28] 。
有报道[29]经颅多普勒可以检测脑内小栓塞并追踪其变化,如经证实这无疑会对FES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总之,FES的诊断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除了瘀斑,没有其它具有诊断特异性的体征。
由于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特异性不强,FES的诊断主要还是依靠临床标准。
但是根据近年临床与实践研究显示上述标准稍显机械,不利于临床FES的早期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结合病史,在综合各项指标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出现显性低氧血症,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虽无Gurd指标,但有相应指标时,可诊断为早期脂肪栓塞综合症,给予密切观察及时治疗。
5.鉴别诊断FES须与脑外伤、休克及肺部疾患等相鉴别。
5.1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时,一般血压不降,亦无周围循环衰竭,血液多无浓缩,反而稀释,并有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比容降低,可与休克鉴别;但两者晚期均可有DIC,此时难以鉴别。
5.2 颅脑伤:无颅脑伤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警惕有无脂肪栓塞。
Cheatham等[30]指出此时应与脑动脉供血不足、钝性颈动脉损伤、椎基底动脉血栓相鉴别,应及时做MRI,并行脑血管造影。
5.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肺栓塞是ARDS 的原因之一,但脂肪栓塞仅仅造成肺的局部栓塞栓塞区发生出血及渗出,形成间质水肿,可有脓肿及坏死区,并引起肺纤维化及囊变,因此气体交换困难,氧分压降低,而ARDS的肺部改变则更加广泛。
FES胸部影像学结果差异很大,但是30%-60%的病人会显示双侧肺泡或空隙渗透呈现“暴风雪”样征,即为分布均匀的斑点状阴影,肺纹理增多,不伴有胸膜渗出,但心脏影像正常。
FES中创伤和渗出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一点对创伤病人呼吸衰竭鉴别有重要意义。
因为肺挫伤或发热、中毒引起的损伤造成的影像学异常会在发作时即可显现。
6.治疗骨折的处理和肺功能的支持是FES治疗的关键。
只要诊断及时,处理得当,FES的预后仍然较好[31] 。
6.1骨折固定:对骨折早期给予制动或固定。
早期骨折固定相对于延迟固定FE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长骨骨折的早期固定可以减少FES的发生机率,已经发生FES的骨折也应及时固定以防止病情恶化。
年龄较大的粉碎性骨折,选择内固定手术要慎重,因中、老年人的高脂血症加上严重创伤,再手术创伤,有诱发FES的可能。
给昏迷或呼吸困难的病人进行内固定同样具有危险性,较为安全的方法是使用石膏、夹板及外固定。
6.2 氧疗:除了脂肪栓子对脑组织的损伤外,低氧血症也是另外一个重要损伤因素。
低氧血症还会损伤心、肝、肾,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可以提高FES的生存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