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
- 格式:pdf
- 大小:297.71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汉语语法解析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语法是学习和理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是对汉语句法、词法和语段结构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解析,包括词类、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等。
一、词类分类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量词和助词等。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词语,如“人、书、桌子、北京、明天”等。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跑、吃、喜欢、在、是”等。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和特征,如“漂亮、高、快乐”等。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如“很、非常、慢慢地”等。
连词用来连接句子和词语,如“和、而、或者”等。
介词表示位置、时间、原因等关系,如“在、到、为了”等。
量词表示数量或量度单位,如“个、本、斤”等。
助词主要用于语法层面的功能,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和修饰的作用,如“的、了、着”等。
二、句子结构分析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一般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成分。
主语一般是指句子的中心和核心,通常表示做出动作的人或事物。
谓语是句子的谓词,表示动作或状态。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接受者,一般跟在谓语动词后面。
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名词的属性、特征或状态。
状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通常位于谓语动词或宾语之后。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或说明,包括表语、宾补和状补等。
三、语法关系分析在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法关系。
主谓关系是句子最基本的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着一种核心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中,“我”是主语,“喜欢”是谓语。
宾补是宾语的补充或说明,与谓语动词之间存在着一种补足关系。
例如,“他把书读完了。
”中,“书”是宾语,“读完”是谓语动词,“了”是宾语的补语。
同位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或补充,与名词或代词之间存在着一种同位关系。
例如,“我听说,小明得了奖学金。
”中,“小明”是同位语,“奖学金”是名词的同位语。
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一般根据词的义项多少和义项特征来界定,一般划分为十大类:(一)形容词。
形容词指描述,判断一个事物或人物所具有的特征,语义上单方面承载表示被描述对象的特征或性质,不构成完整意义句,但要与名词搭配使用。
如:美丽,短,高,快捷等。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与变化的词,语义上承载表示被描述的对象的动作、变化以及对象的关系。
如:吃,做,开,站等。
(三)名词。
名词指表示人或物的个体名称,语义上只描述某一具体的物质或抽象的概念的单一的概念。
如:桌子,男人,白色,爱情等。
(四)代词。
代词是指替换三类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虚词,它可以代替单数、复数名词或人称代词,也可以代替指示代词。
如:它,谁,他们,此,彼等。
(六)量词。
量词是指表示一定数量范围的一类词,语义上描述一定数量范围中物体的多寡或者人对事物的概括。
如:杯,碗,张,年,把等。
(七)副词。
副词指一类虚词,语义上承载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义的程度和方式,以及状语从句中句子动作的状态,无法构成句意独立使用。
如:坏,极,快,但是等。
(八)介词。
介词是指用以连接主语和宾语的词,语义上承载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方式,而且不能单独构成句子意义,要结合其他词语使用。
如:从,在,对,进入等。
(九)助词。
助词是指主要起到拓展语义,形成句法结构的一类词,没有独立的语义,与其它词语结合使用才能发挥其功能,做为句子的一部分成分。
如:的,地,得,了等。
(十)叹词。
叹词是一类词,它语义上表达人们情绪,感受上的反应,常用来表达赞美、愤怒、悲哀等,是一种省略的表达方式,不能独立构成句意,常与后面的感叹词一起使用。
如:啊,哎呀,呀等。
语文知识点动词的词义变化动词是语言中的一种词类,它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动词的词义变化对于理解和运用动词至关重要。
动词的词义变化主要包括词义演变、词义引申和词义转化三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对动词的词义变化进行全面解析。
一、词义演变词义演变是指动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其词义的现象。
这种变化有时是语言历史的产物,有时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词义演变。
1. 时空变化:一些动词的词义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
比如,“喧嚣”原意为“吵闹”,在现代用法中也可表示“热闹”、“繁荣”。
2. 学术演变:学术领域的发展也对某些动词的词义变化产生了影响。
比如,“试验”原意为“测试”的动作,现代用法中也可以表示“实践探索”。
3. 社会变化: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导致动词词义的演变。
比如,“尊敬”原意为“恭敬”、“敬重”,现代用法中还可表示“关注”、“重视”。
二、词义引申词义引申是指动词在具体描述某种动作或状态时,通过联想或类比等方式,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产生了新的词义。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词义引申。
1. 比喻引申:动词通过将原本特定的行为与其他行为进行比较,产生了新的词义。
比如,“扩展”原意为“增大面积”,在引申义中还可表示“增加范围”、“提升水平”。
2. 借代引申:动词通过以某种方式借代其他事物,产生了新的词义。
比如,“写字”原意为“用笔书写”,在引申义中可表示“留言”,甚至可以借代为“写文章”。
3. 借用引申:动词在特定语境下借用其他词语的词义,产生了新的词义。
比如,“推动”原意为“用力推”,在引申义中可表示“促使发展”。
三、词义转化词义转化是指动词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发生词性转换,从而产生了新的词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词义转化。
1. 名词化:动词转化为名词,表示某个行为或状态。
比如,“观看”原为动词,经过转化后成为“观看”这一名词。
2. 形容词化:动词转化为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个特定的状态。
《[语法隐喻与认知概念隐喻之比较] 概念语法隐喻》摘要:本文分别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比较,比较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功能(束定芳,2000)摘要: 本文分别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比较。
二者具有不同的讲究方法和目的,但并非一个优于另一个而是相互补充。
从多维度去研究隐喻,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和解释隐喻。
关键词: 隐喻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比较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在语言发展的规律中发现隐喻的作用。
隐喻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语言学上对隐喻的研究一般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是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最早提出语法隐喻概念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Hallidy(1985)。
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Ravelli,Martin和Goatly等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
另一派是认知语言学派,如Lakoff,Johnson和Langacker等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将隐喻看作是对新事物和抽象概念进行概念化的方式,是概念系统中跨认知域的投射。
一、语法隐喻和认知概念隐喻Halliday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版本的《功能语法入门》中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
他认为,在语言形成和发展初期,现实世界似乎是通过隐喻化过程体现一定的语法形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a system of systems),即语义层、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语音层,而且从下至上是一种体现关系。
但词汇语法层对语义层是多元体现关系,即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也就是用一种概念来表达一种或多种概念,而且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
根据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语言形式对语义的体现表现在两个功能方面: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在秋天,枫叶逐渐变得红艳艳的,它们在枝头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我们可以将这些红艳艳的枫叶名词化为“秋天的宝石”,这些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当风吹过时,枫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我们可以将这些飘落的枫叶动词化为“舞动的秋意”。
它们在风中轻盈地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美丽和忧伤。
年轻人在枫叶树下漫步,他们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追求着美好的梦想。
我们可以将这些追求梦想的年轻人语法隐喻为“乘着秋风的翅膀”。
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飞自己的梦想,感受着青春的活力和激情。
在枫叶的飘落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唤。
这个呼唤引导着我们走向远方,去寻找那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将这个呼唤语法隐喻为“秋天的呼唤”。
它激发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诗意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枫叶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美丽和遐想。
通过名词化、动词化和语法隐喻的手法,我们可以将这些美丽和遐想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让我们一起跟随秋天的步伐,去追寻那些更加美好的梦想吧!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在汉语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名词的性质和特征,还可以用来传达句子的语法和语义信息。
本文将探讨这些名词化标记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汉语语言。
"的”、“者”、 "所”和"之"都可以用来表示自指,即用来指代已经提及的人或事物。
"的"用于形容词后面,将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例如:"者"主要用于动词后面,将动词转化为名词,例如:"所"主要用于动词前面,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成一个名词化的词语,例如:"之"主要用于形容词前面,与后面的形容词结合成一个名词化的词语,例如:“者”、"所”和"之"还可以用来表示转指,即用来指代其他的人或事物。
现代汉语中意象化表达的语法特征研究意象化表达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来描绘和传达人们的感受、想象和认识。
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在汉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在现代汉语中,意象化表达有一些明显的语法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动词的用法在意象化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意象化表达常常使用具象的动词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例如,我们常用“打开”、“关闭”来表达主题的状态或观点的转变,如“打开心扉”、“关闭窗户”。
这种用法使得意象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或听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表达者的情感。
其次,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也常常呈现出意象化的特征。
比如,“红红的太阳照在大地上”,这里的“红红的”形容词形象地表达了太阳的颜色。
再如,“飞快地奔跑”中的“飞快地”副词形象地表达了速度快的动作。
形容词和副词的意象化表达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手段,还可以强化语篇的表达效果。
此外,名词的意象化表达也十分常见。
名词的意象化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含义上。
例如,“花开富贵”中的“花”隐喻了生命的美好与繁荣,“富贵”则代表了成功和幸福。
这样的意象化表达可以让读者或听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语言的表达,使得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此外,在意象化表达中,语法结构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手法包括倒装、比喻、排比等。
通过倒装的手法可以使句子的语气更加强烈和鲜明,如“巍峨的高山,雄浑的江水”;比喻则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和形象,如“群山似金剑横空,江水如银链般流淌”;排比则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感和节奏感,如“蓝蓝的天空、碧碧的海水、绿绿的树林”。
需要注意的是,在意象化表达中虽然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运用很重要,但与意象传达相关的上下文和语境同样不可忽略。
意象化表达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语言要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上下文和语境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进行意象化表达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语境和上下文的作用,以确保意象的准确传达。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法隐喻,特别是其与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
语法隐喻是指在日常语言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或词汇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概念或关系,从而达到修辞或表达效果的目的。
而名词化和动词化则是两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分别指将动词转化为名词或将名词转化为动词的过程。
本文将首先介绍语法隐喻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然后重点分析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语言现象如何体现语法隐喻。
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法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本文还将探讨语法隐喻在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语言学知识。
二、名词化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将其他词性(如动词、形容词等)转化为名词的过程。
这种转化不仅改变了词语的表面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和意义。
通过名词化,动词和形容词等词性的动作和属性被赋予了实体的特性,从而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等名词性成分。
名词化在语言使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简化句子结构,将复杂的从句或动词短语转化为名词,从而减少句子的层次和复杂性。
这种简化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名词化可以强调信息的实体性,使语言更加客观、具体。
通过将动作或属性转化为名词,可以突出其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和信息。
名词化还在不同语体、不同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科技、法律等正式语体中,名词化被广泛使用,以体现语言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在这些语体中,名词化有助于将复杂的概念、动作或属性转化为具体的名词,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同时,在广告、政治演讲等语境中,名词化也被用来赋予某些概念或行动以更高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达到宣传或说服的目的。
然而,名词化并非没有争议。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过度使用名词化可能导致语言的“物化”现象,即过于强调事物的实体性而忽略其动作性或过程性。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李晓燕;欧阳俊林;蒋兰惠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11)003
【摘要】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任何非过程成分转换成过程即可产生动词化语法隐喻.以新闻文体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可以证实动词化隐喻的发生频率远低于名词化的隐喻,且动词化的产生以名-动化为特征,并与名词化无关.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李晓燕;欧阳俊林;蒋兰惠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蚌埠233030;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蚌埠学院,电大,安徽蚌埠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6
【相关文献】
1.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研究 [J], 邵新光;孙岩梅
2.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 [J], 郭晶晶;刘云飞;肖惜
3.基于科技文体的动词化语法隐喻分析 [J], 李晓燕;范敏
4.动词化语法隐喻在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J], 邵新光;刘莉;
5.科技英语翻译去动词化语法隐喻探究 [J], 粟湘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简单的形转化形转化是语言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指的是通过改变词语的形态来表达不同的词性、语法功能或含义。
形转化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学习和使用语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形转化的概念、分类以及学习简单形转化的方法。
一、形转化的概念和分类形转化是指通过词形的变化来实现不同的语法功能或词性。
形转化包括名词化、动词化、形容词化、副词化等多种形式。
下面将对常见形转化类型进行简要介绍:1. 名词化:是名词从其他词性转化而来,表达名词的意义和功能,如“快乐”(形容词→名词)。
2. 动词化:是动词从其他词性转化而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意义和功能,如“唱”(名词→动词)。
3. 形容词化:是形容词从其他词性转化而来,表达描述性质或特征的意义和功能,如“红色”(名词→形容词)。
4. 副词化:是副词从其他词性转化而来,表达修饰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意义和功能,如“快速地”(形容词→副词)。
二、学习简单的形转化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形转化,以下是学习简单形转化的方法:1. 学习常见的形转化规则:了解常见的形转化规则是学习形转化的基础。
通过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用法和规则,可以逐渐熟悉形转化的方式和方法。
2. 阅读和积累例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形转化的应用环境和语义差异。
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课文、文章、故事等,积累形转化的实际运用。
3. 注意上下文的语义变化:形转化会改变词语的词性和语义,因此在学习和使用形转化时,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语义变化。
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所需的形转化方式和结果。
4. 多进行语境分析:形转化与语境有密切关系。
通过进行语境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形转化。
可以尝试将词语插入不同的句子中,观察和比较不同语境下的表达差异。
5. 刻意练习和巩固:通过刻意练习和巩固已学的形转化知识,不断加深对形转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做题、写作、口语练习等形式进行。
三、总结形转化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学习和使用语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郭晶晶;刘云飞;肖惜【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29)9【摘要】Nowadays, linguists define verbalization and adjectivization in Chinese as flexible use of words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restudy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By studying the corpus, this paper finds that:flexible use of words is the product of cognitive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 metaphor;This mechanism can achieve re-markable linguistic effect;The rank shift in nominalization can be found verbalization and adjectivization;The study of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should shift its focus from nominalization to all kinds of verbalization and adjectivization.%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
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
语序对动词形容词语法功能的影响
刘贤钧;刘贤敏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2)005
【摘要】语序是汉语功能很强的语法手段,它在语用中促成了动词形容词僭越句子主宾语和名词性短语中心语位置这一典型现象.语序与语义特征及个别句式历时材料的有机结合是诠释这一现象的一种尝试.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刘贤钧;刘贤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定县云雾中学,贵州,贵阳,55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4
【相关文献】
1.汉语语法分析的两种单位——从汉语动词、形容词"名物化"说谈起 [J], 王红生
2.从语法构造和语用心理看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性 [J], 华玉明
3.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 [J], 郭晶晶;刘云飞;肖惜
4.日语古典语法入门(3)——形容词·形容动词 [J], 崔香兰;张红艳
5.试析英语形容词句型的语法功能——兼论介词短语和动词—ing分词作表语补足语 [J], 张克福;张文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作者:李晓燕欧阳俊林蒋兰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摘要: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任何非过程成分转换成过程即可产生动词化语法隐喻。
以新闻文体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可以证实动词化隐喻的发生频率远低于名词化的隐喻,且动词化的产生以名-动化为特征,并与名词化无关。
关键词:隐喻;动词化;语法隐喻;新闻文体中图分类号:H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069-04在我国,隐喻最早称为“譬”,出现于《诗经》。
墨子第一个给出隐喻的定义,即借乙物明甲物,通过类比更清楚地了解甲物。
先秦时期的学者就如何运用隐喻达到劝说和交际的目的进行了研究。
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隐喻以浅显说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1]12。
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领域、交相辉映的局面。
亚里士多德既研究隐喻的修辞功能,又研究其认知功能。
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上升到思维领域,其认知功能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
Richards论述了隐喻的要素、特征等,并最先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
Black提出了隐喻创造相似性这个观点,即有时只有在使用某个隐喻之后,人们大脑中才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种新的特别的联系。
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 和Johnson强调人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向真实的一种途径,能够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1]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成果迭出。
束定芳探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2]。
郑洪仁探究了隐喻辞格在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指出隐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安晓杰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