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20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导学案是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学案的编写1.明确教学目标: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水平。
2.分析学情和学生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还需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导学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应当简明扼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系列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设置任务和问题: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任务和问题应当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挑战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的编写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设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的使用编写好导学案只是基础,教师还需要合理使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每节课开始时,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导学案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导学案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在介绍完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进一步了解学习任务和问题。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拿出导学案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导学案的学习心得体会例文
学习心得体会:导学案的使用让我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目标性。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常常会遇到学习内容杂乱无章,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
然而,在开始使用导学案后,我发现它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整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让我在学习时能够更加有条理和高效。
首先,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
每一份导学案都会列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让我清楚地知道学习的重点和要达到的结果。
这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我在学习时更加有方向性,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导学案分解了学习内容。
每一个学习目标都会有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或步骤,帮助我把庞大的学习内容分解成小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种分解的学习内容让我可以逐步深入学习,一步步地提高。
最后,导学案提供了学习的参考资料和方法。
导学案中通常会有推荐的学习资料或资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进行学习。
而且,导学案还会提供一些学习方法或技巧,让我在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总的来说,导学案的使用让我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目标性。
它不仅帮助我明确学习目标,分解学习内容,还提供了学习的参考资料和方法。
通过使用导学案,我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导学案成为了我学习的得力助手,我将继续坚持使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3篇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数学导学案使用心得范文1近一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至六年级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以追求有效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利用导学案导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困惑。
一、使用导学案导学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自主学习”这一版块的内容有层次的学习教材,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使用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问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三、使用导学案导学的一些困惑1、学生以完成学案上的习题为己任,因此拿到学案后,急于去完成学案上的习题,而不认真地阅读教材,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不能真正地在小组内展开探究讨论,甚至在老师点拨讲解时也在忙着完成习题,连举手发言的人也寥寥无几了,产生了所谓的“假思考”“假探究”“假讨论”“假合作”,这样既不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提升教学效果的导学案培训心得
首先,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
在设计导学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因素,让导学案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其次,导学案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导学案不仅要包含必备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再次,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兴趣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导学案的落实要注重反馈和评估。
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我对提升教学效果的导学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贯彻培训内容,努力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抱歉,按照我的使用许可,我可以提供高达200字的原创文本。
如果您需要更长的文本,您可以将返回的文本与您的文本组合在一起以扩展长度。
我可以回答问题,总结内容,或者以其他方式帮助你扩展你的材料。
关于导学案编写的几点思考我校自2007年始推行新课堂模式,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实施,实行导学案的模式,旨在以导促学,为新课堂保驾护航。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校自开始使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找到问题加以改进,才能发挥“导学案”的更大作用。
导学案使用最危险的情况是“学生只知道围绕学案去学,老师只知道围绕学案来教”。
也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用了学案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问题就出在学案的编制上,编制的时候只注意了知识和板块的罗列,而忽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此,结合自己编制和使用导学案的经验,谈一谈个人体会:一、导学案主体模糊导学案强调的是学案,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是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和梳理知识的学习方案。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编写设计,但某些导学案忽略了这一至关重要的点,设计成老师自己的教学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没有立足于学生,没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虑。
所以盲目编写导学案既不利于学生的自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展示,因此就达不到高效的要求。
二、导学案缺乏“导”的思想“导”是引导、指路之意。
导学案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这就需要分层设问、循序诱导方能达到指路的目的。
但一些导学案只是把课本内容进行罗列,设置了许多填空题,带着学生把课本内容看了一遍,没有分层要求、设计问题,缺乏对重点知识的精心编导,达不到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导学案容量大高中课程繁杂,任务紧,课时少,学生的时间比较紧张。
从目前导学案的编写来看,存在容量过大的问题。
课前自主预习提问过多,在加之记忆性阅读知识以及课后作业和阅读,学生无论是在实际操作还是完成上都显得很吃力,负担过重。
如何就导学案进行“瘦身”“浓缩”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了,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商量。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学案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1上学期,我校倡导使用导学案,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开始使用了,通过不断教研和实践,对“导学案”的使用已由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初尝甜头,下面把我使用导学案后的体会简单谈谈。
一、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原来没有使用导学案时,学生们拿着语文课本读到一到两遍,再写一写本课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学生都做了漏网之鱼,书本简单的批几个字,没有一点成效,而有了导学案同学们依照导学案的要求,能够自己去学习,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词语通过各种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和同学等),批注到课本上或导学案上。
除此之外,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
导学案中的一些关于合作探究的习题,同学们也能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了。
二、导学案的使用让“滞停”的课堂变得生趣盎然原先的教学,虽然上课前我都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可由于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不得法,不知如何下手,预习总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没给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无一点涟漪,冷冷清清。
自从使用了导学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起个适时点拨的作用,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出现了针锋相对,唇枪舌战的局面,很是热烈。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肯定想学、愿学。
三、导学案能“用活”教材“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
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引子: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成绩下降之快超出预期。
同五年级的四次大型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及格率下降10%左右,优生率下降15%左右,平均分下降近2分。
扣除知识难度、试题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成绩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结合导学案教学中的种种不适,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反思。
下面谈谈自己两个多月来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一、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一)关于导学案:1、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教学的设计图。
我们的教学要依托导学案,但不能“依赖”导学案。
导学案是编写者以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编制的,它不可能适合全市每一所学校,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在使用导学案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增补等二次生成,力求达到最佳。
既忌“一字不漏”地照搬,又忌完全“弃之不用”,另起炉灶。
2、导学案教学,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交流合作。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五大模块,即自主前置探究、导入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与多维展示、高效点评与答疑总结、当堂自测与反馈。
(二)关于教师:1、导学案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自己经历了从开始的迷茫、恐慌,到现在的从容、镇定的漫长过程。
毫无疑问,煎熬、困惑一直伴随左右。
尽管有过两次短暂的培训学习,但终究只是学习了一些形式,课究竟怎么上,自己开始也没有底,只能自己摸索,并在摸索中提高,经历了从“形似”再到“神似”的过程。
2、导学案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强度,但习惯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习惯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突然面对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他人既定,课堂生成的主动权“旁落”学生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消弱的“三难”局面,难以适应之情溢于言表。
3、面对暂新的教学模式,自己只能去探索、去思考、去解决。
关于高中语文导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语文是每个学生都必修的学科,而高中语文更是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设计一份合理且有效的高中语文导学案呢?以下是几点思考。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高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已经逐渐形成。
在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能过于幼稚或者过于晦涩。
导学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
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种类的高中语文导学案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我们要思考这节课的核心是什么,学生通过这节课可以学到什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导学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引导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对知识有更深的领悟。
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灵活多变,不能一成不变。
我们可以采用讲解、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综合性的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的实践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升。
第四,要注重与教材的结合。
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要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不能脱离教材而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而教材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和依据,导学案的设计应该贯穿教材的内容和精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要注重课堂实践和反馈。
高中语文导学案设计完成后,还要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和反馈。
课堂是导学案实施的地方,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来调整课堂教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学案导学心得体会(11篇)学案导学心得体会1从8月26号我校进行导学案培训以后我认为“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了预习、上课、复习三者有机的统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固学等环节的调控,有助于以学定教,开展分层教学,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建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在学案设计中要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特别是英语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学案导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首先,教学生“读一读”。
学案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课文,并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讲一讲”。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
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
然后,引导学生“用一用”。
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
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 8篇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1随着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有了个雏形,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未能达到高效目标。
这个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谈谈个人几点的体会与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导学案的备写。
广而精,量适中,全而不乱。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导学稿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弹无虚发”。
其次,对于教学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研究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组总结交流的学习中共同前进,又要使学生在问题交流过程中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象厨师一样进行“选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众口味。
既要使优等生“吃饱”,又不能使后进生望而却步。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参差的同学的学习实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导学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
主备教师备好后,再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导学案的操作。
教师是导演,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
首先,督促引导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教师抽查一部分学生了解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也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解老师。
其次是上课,避免就导学稿讲导学稿,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
导学案教学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导学案是我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导学案,我可以
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
教学中,我发现导学案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导学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和活动能够引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学生会对知
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其次,导学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导学案中的问题和活动需要学生进行思考、
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会逐
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再次,导学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和活动有时没有标准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提出自己的解决
方案。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最后,导学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需
要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不
仅能够吸取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也能培养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导学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
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继续使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导学案的教学心得体会5篇想要写好心得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抒发情感就可以了,保持理性分析,是写心得体会的重要条件,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导学案的教学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导学案的教学心得体会篇1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杭城学校张建桃导学案试教两个多月了,感觉导学案确实好,但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收到山东杜郎口那样的效应。
怎样科学运用导学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用螺丝钉的精神,专研和吃透教材,设计好学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指挥着教学的方向。
方向对才可能教学成功,方向不对,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了。
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落实三维目标,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快速成长成熟,有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内驱力。
如果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学生的内在灵魂就会很软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学习去成长。
内驱力和外驱力的效果之别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师要用显微镜的精神,了解看清学生,选好学案的教学过程方法。
过程和方法犹如汽车行驶的路径,影响着教学的速度。
好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事半功倍,单一的陈旧的过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还会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老师们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知识点,你认为很简单,课堂上同学们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来一做题很多同学都不会,郁闷啊!我想这就是没深入分析学情的后果。
老师们也许还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重点知识,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学还是不会,无奈啊!细想想,不是学生笨,是自己选用的方法不对啊。
所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选用学生喜欢和能接受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教学。
另外,看清学生,还有助于我们编写自我检测题。
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所以我们设计自我检测题就不能一刀切。
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检测题,分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甜果。
关于“导学案”的困惑与思考黄牛铺中心小学陈玉娥导学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借助导学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与拓展。
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也用上了导学案,随之而来的困惑也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问题1:导学案的预习和学生时间紧张之间的矛盾,学生做预习案时,应付现象突出。
问题2:导学案的实施和学生学习习惯的缺失之间的矛盾。
表现在:学生不会小组合作学习,热闹非凡的小组合作之后,兵教兵的愿望没有实现,小组成员只是从优生那里获取了问题的答案。
问题3:导学案的设置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呈现出“不够吃”、“吃不了”、“没法吃”三类学生并存的现状,严重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带着上述问题,我又重新学习与探索,基本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导学案当堂发,上课时留十分钟处理预习作业。
方法二:导学案突出一个“导”字,教师指导要做细,做实,如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教给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比如,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方法三: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层次性,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课后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再提高。
对“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思考引言:本学期以来,我校学习杜郎口模式,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校的教师取消了教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
学校对“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非常重视,从格式到环节都做了明确要求。
本文主要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从“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导学案”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校课堂的功效。
本学期我校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通过推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达标检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主动地去学习。
此模式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导学案”正是打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载体。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
也就是说“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成败。
在这里我仅谈自己对“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对“导学案”的定义我们所说的“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
根据这个定义,“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
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简言之,“导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导学案”的使用: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②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2.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
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因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
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1、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对导学案的要求,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五、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1、以教案定学案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
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
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导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在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水平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不断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会日趋完善。
希望“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在完善各个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在的东西,真正能够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高校课堂的功效。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
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
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
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
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⑥强化一个“研”字。
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
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
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数学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
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