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42.50 KB
- 文档页数:74
第二章供求理论【教学目的】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教学重点】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4.计算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教学难点】1、弹性计算;2、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学习思路】本章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均衡价格的决定、弹性理论和蛛网理论。
其关系是: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商品的价格,而商品价格变动又会影响到需求量和供给量。
蛛网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的具体应用。
学习本章的关键在于:需求理论和弹性理论,其中弹性理论要注意理解其实质在于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为弹性,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的区别在于引起因变量变动的自变量不同,而供给弹性和价格弹性的区别在于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不同。
一、均衡价格理论(一)需求理论1、需求和需求函数(1)需求定义需求是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2)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指需求量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如果只考虑该商品价格P对需求量Q的影响,则需求函数可用下式表示:Q=f(P) (3)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反向变化的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可用下式表示:Q=a-bP2、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把需求量和价格变化情况用坐标图表示,就可得出需求曲线,如图2-1所示:图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具有下列特点:①需求曲线是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即tgα<0,可称为需求向右下方倾斜规律。
②图中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
③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3、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均大于市场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二)供给理论1、供给和供给函数(1)供给定义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第二章需求分析价格上升意味着收益的增加。
收益=P×Q,当Q一定时,P上升---利润的增加。
有时,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收益的减少。
由于P上升,转为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我们需要了解价格的变化量对需求量的敏感性的度量。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内容:弹性理论。
供需法则说明了当P变化时,需求和供给的方向变化,不能说明其变化的数量。
只“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弹性理论可以说明这种量的变化程度:定量需求分析。
第一节弹性的一般原理1、弹性的概念弹性(Elasticity)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泛指物体对外界作用力的反应能力。
经济分析中引用弹性的概念,测算因变量变化率对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通常对y=f(x)这一函数的弹性系数E。
则有:()()变化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因变量xyE=例(a)(b)(c)图1(a)、(b)、(c)三种情况,价格变化率相同,而需求量的变化率却是不相等。
(a)最小,(c)为最大,(b)为二者之间。
说明,三者在这一价格区间的(P0、P1)弹性不同。
2、弹性分析的重要意义弹性分析对企业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价格上升5%,对销售额有什么影响?销售额增加20%,价格需下降多少?如果大米和彩电同时涨价20%,为什么人们可能继续买大米而暂时放弃买彩电等等。
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一样都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弹性理应用最广泛莫过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二节、需求弹性需求量受众多的因素的影响,最主要: (1)该商品的自身价格变化称为需求价格弹性。
(2)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称为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称为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Q P P Q PP QQEd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1)Ed 被定义为自变量变动(ΔP )的百分比(P P ∆)与因变量变动(ΔQ )的百分比(QQ∆)这两个百分比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