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变革-最新年精选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七年来,众多课程专家、教育学者、一线教师对新课程不断反思,使新课程在实施中逐步调整、不断巩固,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果。
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人们渐渐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观念、模式、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即课堂教学本身的变革,它首先是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终极目标”。
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才能真正地实现改革的目的。
(一)解析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和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对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是潜在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变革会从根本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学会因文化变迁发生变革,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即课堂教学文化。
当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时,研究者对其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有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主要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有研究者把课堂教学文化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体,这表明课堂教学文化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探明课堂教学文化的涵义,即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传统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的课堂教学文化,也可以称作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
钟启泉教授把它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记忆型教学文化”,他认为在这种课堂教学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信息,并且按照这种信息行动。
学校教育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缺乏互动和交流。
而现在,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研究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研究和教学。
在我校,我们也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提倡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行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我们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式则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知、行为、情感和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行为方式是研究方式的载体,而认知和情感表达了研究方式的实质内涵。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研究方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研究方式,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研究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研究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究的价值,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不能获得好的研究效果。
相反,自主探究和合作研究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发研究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坚守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研究的经久话题。
而今蓬勃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更是推动并使其变革成为必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成为现实。
而社会各行业在新技术应用上更是紧跟时代步伐,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数字政务、商务,凸显着数字信息技术魅力;聊天、购物、报刊、书籍、电视、电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等等。
课堂作为制度化时期的主要教学形式,面对时代变化和要求以及所要提升“社会实践主人”的育人目的,必然要进行变革。
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嵌入使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成为必然。
数字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技术,而“媒介技术是一类支持人类表达、交流与沟通的技术,它包含表达符号、载体种类、复制方式以及传播特征等四个子属性”[1]。
回眸教学的发展史,可发现传播媒介技术发展是推动变革的主力。
口耳相传,师徒传授,使练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符号-文字”出现,但记录载体有限,教学依然靠讲授和背诵方式进行;印刷媒体技术出现,使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讲授、讨论等,也使班级授课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电子信息技术使视听教学走入课堂,但单向传输的局限,并没有给课堂教学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人类进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支持双向传播,能够使教学在多个空间开展。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被不断嵌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必然越来越深刻。
二、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表现“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对网络、对数字化给出态度,或许你热烈地欢迎它、享受它,或许你排斥它、拒绝它,或许你听之任之、安之若素,却唯独不能闭眼不见、充耳不闻,当它不存在。
”[2]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正视数字信息技术带给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
1.课堂教学观念:植根于教学实践由内到外的自然转变数字化时代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观念来指导当下的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王自勇,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三部课程创新类专著编写,并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创新算法与发明专利'校本课程开发”等课题研究工作。
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内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基于国内外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变革的趋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深入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一、教学方式变革的背景1.理论背景一是问题连续体理论。
该理论以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为目标,从问题、方法、答案是否唯一和封闭而显现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这个以“问题创设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理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二是建构主义学习观。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经验的过程,过程的核心是“理解和双向”“改组和重建”。
三是学习金字塔理论。
该理论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是国外可资借鉴的新方法。
如发现法、问题法、范例法、暗示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和双重性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的。
五是我国古代教育之道。
我国从古代留传下来的教育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及时施教、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直到中国近代,教学方法才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并开始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现实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学自厦大设立,发展至今不过三十年的光景,但却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虽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遇到挑战,但仍收获硕果。
纵观中国高等教育学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这段历程可以大致看作三段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应运而生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迎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中国的革命拓展到了和平时期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
作为国家建设力量的储备基地,中国的高校急需有一种能够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理论。
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界主要是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引进了苏联的很多著作,并对此时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1957 年,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编写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在建立高等教育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不幸地是这一尝试遭遇了各种不可预料的打击、摧残。
“整风”、“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都阻碍了高等教育研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前十七年以教学研究为重点的高等教育研究完全中断,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写下了令人痛心的一页。
二、重整山河文革结束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大学开始反思之前的教育路线,或者说开始了中国教育界的“去路线化”的实践。
与此同时,1978 年,潘懋元教授呼吁“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1983 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为名的专著。
但该书是一本高等教育学的选讲,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考虑到一部学科专著所应具有的系统性,潘懋元教授本人也没有把它视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第一部专著。
因此这个阶段可视为是文革结束后的反思调整时期,既对文革时期高等教育遇到的挫折进行反思,也明确了之后要以建立高等教育新学科为目标指向进行发展。
三、快速发展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系统专著是1984 年出版的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1990 年田建国的专著《高等教育学》跳出普通教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包括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和微观高等教育三部分的体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做合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6月实施以来,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发挥。
具有丰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改造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总结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并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对“教学做合一”做了详尽论述。
“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终身性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解读“教学做合一”针对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相脱离,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先生只教不做,学生只学不做;劳心者不劳力,劳力者不劳心以及先生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教育方法与现状,我国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受张伯苓先生的启发将“教学合一”改为“教学做合一”,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1926年11月21日,陶行知先生在乡村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以《我们的信条》为题发表了演说,其中第六项信条强调:“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因为“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相对于活动或事情本身而言是做,相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言是学,相对于别人所受的影响而言是教。
其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陶先生指出:第一,先生不能将学生置于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第二,先生不能拿书本配学生,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第三,先生要教学生学的方法,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自动自得。
自叶澜教授于1997年9月在教育研究杂志中撰写《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教学将学生作为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重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与现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就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但许多教育论著中包含着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关的论述,如《论语》《礼记》《学记》《读书作文谱》等。
20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年)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设立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范馆开设的《教育学》中有“各科教授法”一章,其中也有“国文教授法”。
这说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最初是孕育于教育学之中的,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2.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年)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如1918年,由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夏宇众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等。
这种研究逐步使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称“教授法”是因为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3.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年)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的陶行知倡导把“各科教授法”改变为“各科教学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教师的“教”拓展到学生的“学”。
他当时草拟的方案曾遭校方拒绝,但逐步被有识之士接受。
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及师范学校教育检定暂行规定》中,规定师范学校设“国文教学法”。
1938年《师范学院规程》中也规定开设“国文教学法”或“国语教学法”,陆续出版的专著教材有: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等。
4.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年)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中,规定各系都要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于是语文教材研究和语文教法研究被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及做法教学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而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是从事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改革应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四个转变1、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以学为主便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应试,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中成绩很好,但走上工作岗位后,搞发明创造与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出的学生差距很大,没有创新意识,这就是以教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
我们的学生单等教师讲,一般讲什么,背什么,考什么,只要按教师要求背会了就能考出好成绩,在我们看来是好学生。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长期下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西方有人预言,中国自己培养出的学生,再过30-50年才有可能获诺贝尔奖,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确实有问题,应该改进。
2、转变师生关系,变教师权威为师生平等。
师生关系由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变为教师权威。
一切教师说了算,我说什么,你听什么.这种关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个别学生会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有个别学生认为学习是是给教师学,没有动力,我们现在中小学中有部分男教师不和学生平等相处,表面上看上去学生很怕他,学生是否听懂也不敢和其说实话。
不懂也不敢问.这种教师往往成绩很差。
这就是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造成的后果.今年在教师报上刊登了一篇一位教师写的题为《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她举了一个例子。
浅论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规律传统的语文教学重教不重学,因而导致“满堂灌”的弊端。
当这种方法被否定后,提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又出现学生自己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束手无策的弊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原因就是有些教师没有弄清教与学的关系,没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因此,探索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规律,对推进语文课堂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学原理指出:“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一组双边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种社会历史经验。
”这就告诉我们教与学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矛盾的不同的两个方面。
在教学进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主要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联系教材内容及课后作业题,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因为每一课课后作业题和每单元的练习题,都是教学专家为我们精心这是我们设计的具有系统性的训练小学生语文“双基”的计划。
.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教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用不着教。
”这就是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学习,从这个出发点讲,教师教的方法主要应有以下几种。
1.说明法出示教学提纲时,教师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说明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如初读课文时,自学提纲出示后,就应向学生说明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就是要先把生字拼读几遍,读准字音后,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查工具书理解词义,如让学生默读分段,就应在分段之前向学生说明各种分段方法,让学生选择本课分段方法进行分段,这样就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尝到成功的滋味,变苦学为乐学。
2.示范法武术师在教徒弟学武术套路时,总是一边讲解一招一式的动作要领,一边做给徒弟看,然后领着徒弟练习,这就是示范法。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要突破以往教改中着重从教师教的方式转变为学生学的方式。
因此,我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肤浅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过程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师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激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新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及习题。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思考。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
真正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不合时宜了。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21世纪是一个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在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照下,社会对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的人才,各国都对教育提出了改革的期望,这种改革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这些要求都明确说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什么是学习方式?它和我们常说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一回事?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来现实,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新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研究学生学习方式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三)、改变我校教学现状的要求。
从课题提出之初《学生学习行为现状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情况看,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以单一的接受学习为主导,而且这种接受学习在很多方面已经变为机械学习,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学习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了发现与探究的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了纯粹的被动和机械记忆。
大大禁锢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和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没有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探究能力。
要为新世纪培养新型人才,必须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开启语文教育新境界【采写视角】对接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精神,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将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操作策略,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纵深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激发教与学的生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近年来成都市高新区展开了“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创建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及其操作策略,撬动全区小学语文教学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迈出了重要步伐。
纵深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激发教与学的生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展开了“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创建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及其操作策略,撬动小学语文教学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迈出了重要步伐。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质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的实践探索,使学生学习评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这些评价尚存的主要问题是:过多突出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情感、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考评;过多强调共性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看重纸笔测试和量化结果;学生多处于被评价地位,忽视学生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的考评,未能很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
检测监控学科教学质量,高新区每学期都抽调各小学两个年级进行期末测试,尽管区上三令五申“不以调考成绩考评老师”,但各校仍把“调考”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杠杆,导致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工具性演练和逻辑性演绎,强化字词句的理解训练,忽视文章思想价值、人文情感的整体感知、体验、领悟和再创造;教学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凡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的内容就上就练,而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语文素养培养则被迫“滚到一边去”,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日趋衰弱。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回归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
陶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谨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教育是源于生活,教育又回归于生活"。
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素材,把握生活中教育的契机,让教育和生活真正的成为一体,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一、“生活"的教育需要一双慧眼在生活中你也许也看到、听到过这样的事:一个蹒跚走路的小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年轻的妈妈、或银丝飘飘的奶奶、或健壮的爸爸……飞快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哄孩子“囡囡乖,……”一边用手拍、用脚跺,一边说:“地不乖,害得囡囡摔跤,妈妈打他,嗯嗯……”可怜的地没招谁也没惹谁,平白无辜地挨了通骂,找了顿打.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他犯了错,出了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是XXXX不好……XXXX也是这样的……"。
这不是你我的初衷,也不是你我所期望的。
如果我们-—开启孩子心智的长者、教师,在给孩子创设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在传授有关生活、生存的一些知识时,能时刻地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能及时发现生活中可以作为教育素材的点滴事例,及时地引导孩子明白“生活”、学习“做人”。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孩子做人,让孩子学会做人"比什么都重要.而教孩子做人,孩子学做人最好的舞台就是生活。
生活是最真实的,生活是最有说服力,生活更是教育最广阔的练兵场.就拿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来说,教师必须把高深的或枯燥的理论与一些生活事例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理解、才能心服口服的接受;还要把学习所悟在生活中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明白真伪,明白自己在生活中该怎样来生存,我们的教育教学才算达成目标。
因此当孩子的生活中有鲜活的事例时,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他的教育价值、发挥他的教育功能,教育就会“事半功倍”。
教与学的变革
语文教学的改革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末,语文教学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总体来讲就是过分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灵情感的需求,如何探索出一种符合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
借鉴西方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推动课改的进程。
道尔顿制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
它有三个重要原则:一、自由,即去除阻碍学生自由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不合理规定,借助自由的手段养成学生自我支配的能力;二、合作,即学校成为实际社会组织,打破班级界限,学生在团体中生活;三、时间预算,即破除班级授课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
道尔顿制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规定应完成的任务;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按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
道尔顿制的实质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更多地负责。
道尔顿制符合西方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人本主义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个人意义,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有内
在奖励的经验。
而这也正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种成功实践。
教育受到外部规律的制约,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中国目前道尔顿计划的完全实施还不现实,但是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来看,道尔顿制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自主学习模式
道尔顿计划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确有它的效率优势,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遭受批判,以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运动从美国开始,发展到道尔顿制变成一次彻底的革命。
道尔顿制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和兴趣来进行学习。
就语文学科而言,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非常适合自主学习。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基于教材的狭小范围,让学生进行碎片化的、有标准答案束缚的阅读,就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学生的阅读被不断地打断,创造性的理解被不断的否定,时间久了,阅读兴趣就会大大降低。
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阅读教学研究就针对阅读教学过分重视技能、技巧训练,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并把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主动性的培养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让学生在广泛语言环境下进行大量阅读,培养感悟,真正学会阅读。
道尔顿计划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我们可以借鉴它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安排更多的自由阅读
时间。
同时,也可以仿照道尔顿计划中文科实验室的布置,建立一些公共阅读的区域,比如读书角、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也可以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理解。
因为文学是一门艺术,凡艺术的审美都是多元的、丰富的。
自主探究的过程没有人来打扰,学生可以静下心来真正地品读经典,触摸诗人炙热的灵魂。
此外,教师可以仿照道尔顿制中作业布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前自行查阅资料,阅读诗集和文学评论等,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教师作为倾听者加以引导。
师生将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成长,获得思想的飞跃。
我们提倡终身学习就不能不重视学习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
在学生一生中,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知识的海洋却是如此浩瀚,只有学生具备了不断获取和运用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二、合作探究
在道尔顿制中,学生结束了上午的自主学习后,需要回到班级,与小组同学就作业中的主题进行探讨,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在语文学科中也应大力倡导。
语言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而思想只有在相互交流碰撞中才能得以升华。
语文的意义不正是培养学生思想的深刻性与创造性吗?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作文评讲中。
文
章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而传统的作文评讲常常只是教师基于个人的标准进行评定,这并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语文学科名师魏书生从1979年3月起就彻底放手让学生互改,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悟性都有所提升。
在这种生生互动的写作评改教学中,学生以平视的眼光审视分析别人的文章,彼此观摩,相互切磋,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更可贵的是,道尔顿制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学生懂得分担责任,帮助他人,与教师的对立情绪也消失了。
这种合作共赢的意识一定会对学生走入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本身应是一种促进人们学习和开发潜能的社会性活动,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尽可能从道尔顿计划中汲取营养,应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的天性以最好的方式得到发展,让学校成为展现生命力与求知交友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