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与固液分离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48
第2章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方法知识点:发酵液的预处理技术与策略,发酵液的过滤技术与设备重点:发酵液中的几种杂质的去除方法和影响过滤的因素,并能在实际处理中灵活应用,凝聚技术的原理及改善过滤性能的方法。
难点:预处理方法的灵活运用。
一、生化分离工程的工艺流程:生化分离工程主要由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组成,按生产加工过程常分为发酵液预处理、分离提取、精制纯化和后期成品加工等四个阶段:二、发酵液的预处理技术: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利于固液分离的进行针对对象:高价无机离子和可溶性杂蛋白预处理方法:1)采用稀释,热处理,改变PH的方法降低发酵液的粘度,以利于过滤。
2)采用添加絮凝剂或凝聚的方法,改变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大小,提高其沉降速度。
高价离子的去除:钙离子:加草酸钠使生成草酸钙沉淀。
镁离子:加三聚磷酸钠使生成可溶性络合物。
铁离子:加黄血盐使生成普鲁士蓝沉淀。
杂蛋白质的去除:等电点沉淀,选择性变性沉淀,吸附作用,有机溶剂沉淀等。
有色物质的去除:活性炭,白土,大网格树脂。
三、凝聚和絮凝技术:1.名词解释:凝聚:指在中性盐的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的降低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存在下,基于架桥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是一种以物理集合为主的过程。
混凝:指在料液中,先加入无机电解质,使悬浮粒子间的相互排斥能降低,脱稳而凝聚成微粒,而后再加入絮凝剂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
凝聚值:指使胶粒发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mM),它用来表示电解质的凝聚能力。
2.凝聚原理:通常发酵液中细胞或菌体带有负电荷,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正离子被吸附在其周围,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但这些正离子还受到使它们均匀分布开去的运动的影响,具有离开胶粒表面的趋势,在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影响下,双电层就分裂成两部分:吸附层和扩散层,这样就形成了扩散双电层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