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24
1.4.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一、情境导入北京天气预报网每天实时播报天气情况,它会告诉我们各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下图是2015年1月30日北京天气预报网上的北京天气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得知北京从周五到下周二的最高温度为6℃,最低温度为-5℃.那么它的温差怎么算?6-(-5)=?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类型一】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直接运用计算:(1)7.2-(-4.8);(2)-312-514. 解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解:(1)7.2-(-4.8)=7.2+4.8=12;(2)-312-514=-312+⎝⎛⎭⎪⎫-514= -⎝ ⎛⎭⎪⎫312+514=-834. 方法总结: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要特别注意减数的符号.【类型二】 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上海某天的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1℃,则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 )A .5℃B .6℃C .7℃D .8℃解析:由题意得6-(-1)=6+1=7(℃),故选C .2 方法总结:要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答.【类型三】应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判定正负性已知有理数a <0,b <0,且|a|>|b|,试判定a -b 的符号.解析:判断a ,b 差的符号,可能不好理解,不妨把它转化为加法a -b =a +(-b),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判定.解:因为b <0,所以-b >0.又因为a<0,a -b =a +(-b),所以a 与-b 是异号两数相加,那么它们和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决定,因为|a|>|b|,即|a|>|-b|,所以取a 的符号,而a <0,因此a -b 的符号为负号.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如果是填空或选择题,可以采用“特殊值”法进行判断;若是解答题,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通过运算法则来解答.三、板书设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b =a +(-b).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有理数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实例计算,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巩固解题技能,在小组交流中体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运算魅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归纳运算法则;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4.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3与-2;3与-3;-3与0;-2与+1;-4与-3.2.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与原来出发的位置相距多少米?若向东记为正,向西记为负,该问题用算式表示为 .【教学说明】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这里先让学生回顾在具体问题中感受正数和负数的加法运算.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动脑筋:如下图,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的马路上,任取一个点O,若把向东走1km记为1,则向西走1km记为-1.小丽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了2km,然后继续向西走了3km,两次行走后,小丽从O点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千米?2.根据你所列出的等式,观察等号两边的两个加数的符号、绝对值与结果的符号、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归纳两个负数相加的运算法则吗?【归纳结论】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负数,并且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3.计算:(1)(-8)+(-12)(2)(-3.75)+(-0.25)4.探究: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的马路上,任取一个点O,若把向东走1km记为1,则向西走1km 记为-1.(1)小亮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了4km,然后掉头向西走了1km,小亮两次走的效果等于从点O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千米?(2)小刚从点O出发,先向东走了1km,然后掉头向西走了3km,小刚两次走的效果等于从点O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千米?(3)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算式,并利用数轴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5.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算式,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2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归纳结论】异号两数相加,当两数的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6.说一说:(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多少?(2)一个数与0相加,和为多少?【归纳结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得这个数.7.你能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推出相反数的另一种说法吗?【归纳结论】如果两个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分析,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21例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B.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并把绝对值相加C.两负数相加和为负数,并把绝对值相减D.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a+b│=│a│+│b│成立,那么(D)A.a,b同号B.a,b为一切有理数C.a,b异号D.a,b同号或a,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4.计算:(1)15+(-22)(2)(-13)+(-8)(3)(-0.9)+1.51 (4)12 23⎛+-⎫⎪⎝⎭解:-7,-21,0.61,-1 67.数轴上的一点由原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又向左移动了4个单位,两次共向左移动了几个单位?解:(-2)+(-4)=-6.答:这个点共向左移动了6个单位.9.用算式表示:温度由-5℃上升8℃后所达到的温度.解:-5+8=3(℃)10.已知|2a-1|+|5b-4|=0,计算下题:(1)a的相反数与b的倒数的相反数的和;(2)a的绝对值与b的绝对值的和.解:略.【教学说明】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达到熟练程度.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1、2题.在课上学生基本能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但是做题时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个别学生的书写很乱.2.符号不确定.3.对绝对值的相加减不是很清楚.4.对绝对值和相反数会混为一谈.5.个别学生的计算结果错误.针对这种原因的措施:首先在讲解时特别强调计算步骤,首先要确定最终得数的符号,其次再算绝对值(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并且确定好的符号一定要带到最后,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其次在学生的书写上下功夫,再次在课上让学生多上黑板展示,讲解,尽量让学生在课上就把所学知识掌握,课后再加练习,出现做题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课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个别指导.。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体验探索归纳的数学方法.一、情境导入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法运算律计算:(1)31+(-28)+28+69;(2)16+(-25)+24+(-35);(3)⎝ ⎛⎭⎪⎫+635+⎝ ⎛⎭⎪⎫-523+⎝ ⎛⎭⎪⎫425+⎝⎛⎭⎪⎫1+123. 解析:(1)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2)可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3)可把相加得到整数的数相加.解:(1)31+(-28)+28+69=31+[(-28)+28]+69=31+0+69=100;(2)16+(-25)+24+(-35)=16+24+(-25)+(-35)=(16+24)+[(-25)+(-35)]=40+(-60)=-20;(3)⎝ ⎛⎭⎪⎫+635+⎝ ⎛⎭⎪⎫-523+⎝ ⎛⎭⎪⎫425+⎝⎛⎭⎪⎫1+123=⎝ ⎛⎭⎪⎫635+425+⎝ ⎛⎭⎪⎫-523+223=11+(-3)=8. 方法总结: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 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 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18,-9,+7,-14,+13,-6,-8.求B 地在A 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首先把题目的已知数据相加,然后根据结果的正负即可确定B 地在A 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解:(+18)+(-9)+(+7)+(-14)+(+13)+(-6)+(-8)=[(+18)+(+7)+(+13)]+[(-9)+(-14)+(-6)+(-8)]=38+(-37)=1(km ).故B 地在A 地正北,相距1千米.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其次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意图,选择正确的方式解答.三、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运的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本节课教学以故事引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不断地总结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4.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2、计算下列各题:(1) [8+(-5)]+(-4); (2) 8+[(-5)+(-4)];(3) [(-7)+(-10)]+(-11); (4) (-7)+[(-10)+(-11)];(5) [(-22)+(-27)]+(+27);(6) (-22)+[(-27)+(+27)].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P22例2) 计算:(1) 33+(-2)+7+(-8)(2) 4.375+(-82)+( -4.375)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4.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计算:(1)(-0.9)+(-0.87);(2)⎝ ⎛⎭⎪⎫+456+⎝ ⎛⎭⎪⎫-312; (3)(-5.25)+514; (4)(-89)+0.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解:(1)(-0.9)+(-0.87)=-1.77;(2)⎝ ⎛⎭⎪⎫+456+⎝ ⎛⎭⎪⎫-312=113; (3)(-5.25)+514=0; (4)(-89)+0=-89.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类型一】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股民默克上星期交易截止前以收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本周(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2)星期一:67+4=71(元),星期二:71+4.5=75.5(元),星期三:75.5+(-1)=74.5(元),星期四:74.5+(-2.5)=72(元),星期五:72+(-6)=66(元),所以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75.5元,最低价66元.方法总结: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要理解为每天都是在67元的基础上涨跌.另外熟记运算法则并根据题意准确列出算式也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 和有理数性质有关的计算问题已知|a|=5,b 的相反数为4,则a +b =________.解析:因为|a|=5,所以a =-5或5,因为b 的相反数为4,所以b =-4,则a +b =-9或1.方法总结:本题涉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造成漏解.三、板书设计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体验探索归纳的数学方法.一、情境导入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吃桃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法运算律计算:(1)31+(-28)+28+69;(2)16+(-25)+24+(-35);(3)⎝ ⎛⎭⎪⎫+635+⎝ ⎛⎭⎪⎫-523+⎝ ⎛⎭⎪⎫425+⎝⎛⎭⎪⎫1+123. 解析:(1)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2)可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3)可把相加得到整数的数相加. 解:(1)31+(-28)+28+69=31+[(-28)+28]+69=31+0+69=100;(2)16+(-25)+24+(-35)=16+24+(-25)+(-35)=(16+24)+[(-25)+(-35)]=40+(-60)=-20;(3)⎝ ⎛⎭⎪⎫+635+⎝ ⎛⎭⎪⎫-523+⎝ ⎛⎭⎪⎫425+⎝⎛⎭⎪⎫1+123=⎝ ⎛⎭⎪⎫635+425+⎝ ⎛⎭⎪⎫-523+223=11+(-3)=8. 方法总结: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①有些加数相加后可以得到整数时,可以先行相加;②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可以互相消去,和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许多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先把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正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再把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巡视维修,某天早晨他们从A 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 地,约定向北为正方向,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18,-9,+7,-14,+13,-6,-8.求B 地在A 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首先把题目的已知数据相加,然后根据结果的正负即可确定B 地在A 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解:(+18)+(-9)+(+7)+(-14)+(+13)+(-6)+(-8)=[(+18)+(+7)+(+13)]+[(-9)+(-14)+(-6)+(-8)]=38+(-37)=1(km ).故B 地在A 地正北,相距1千米.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其次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意图,选择正确的方式解答.三、板书设计有理数加法运的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4.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2、熟练而准确的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观察、猜想、试验、总结、实践等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有理数的减法.为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转换能力,使学生了解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这样一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与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在运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天气的气温,在下表中所列出的是某个城市连续四周的周最高和最低的平均气温:[投影]想一想:1、求每周的周平均温差时,应运用哪一种运算?列出算式(1)(+6) — (+2)(2)0 — (—5)(3)(+4) — (—2)(4)(—2)— (—5)[教学处理]1、先回答运用什么运算,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写.2、教师巡视,发现列式中出现的问题再集体强调.可能出现的问题:①主要是将运算符号与性质符号连写的可能.②减数与被减数颠倒位置.2、根据常理来讲,你认为计算结果应是什么?可以运用已学过的什么知识进行验证?(1)(+6) — (+2)=+4(2)0 — (—5)=+5(3)(+4) — (—2)=+6(4)(—2) — (—5)=+3[教学处理]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的知识进行验证.从图上可以清楚地了解差值是多少,对于所有的有理数减法都利用数轴来求差值并不一定都方便。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以上4个式子来探究有理数减法究竟应当怎样进行运算.2.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下面,我们来做一做这个练习:[投影](1)(+3) + ( ) = +7 (+7) —(+3)=(2)(+9) + ( ) = —6 (—6) —(+9)=(3)(+1) + ( ) = —4 (—4) —(+1)=(4)(—3) +( ) = —1 (—1) —(—3)=(5)0 + ()= —2 (—2) —0=想一想:从这个练习中,你能了解做有理数的减法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学处理]1、先让学生们做练习,然后还是分小组讨论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在下面巡视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3、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学生进行评价实际上,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知识来做求差的运算.通过减法和加法的互逆关系推理得出,但这种计算还不够直接.下面,再做一个练习,(1)(+7) —( ) = +4 (2) (—1)—( ) = +2(+7) + ( ) = +4 (—1) + ( ) = +2(3)(—6) —( ) = —15 (4) (—2) —( ) = —2(—6) + ( ) = —15 (—2) + ( ) = —2(5)(—4) —( ) = —5(—4) +( ) = —5想一想:通过上面的每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学处理]先通过让学生填空做练习,观察每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总结规律.通过观察,产生这样一个猜想:“减去一个数,只需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直接把减去转化为加法来求差,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4.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弄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号。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小黑板)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总量,学生根据表中右表赢余的有理数相加求和,易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为:(+4.5)+(-3.2)+1.1+(-1.4)=1(千米)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高度变化情况,起点定为0,上升用加法运算,下降用减法运算,也可求出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0+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2、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发现:4.5-3.2+1.1-1.4 =(+4.5)+(-3.2)+1.1+(-1.4)这个等式左边是加减混合运算,等式右边只有加法运算,也就是说,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了加法运算,反过来,等式(+4.5)+(-3.2)+1.1+(-1.4)=4.5-3.2+1.1-1.4 也成立,这就是说,如果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可以省略,这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在4.5-3.2+1.1-1.4式子中的“+”“-”应看作性质符号,即把式子看作+4.5,-3.2,+1.1,-1.4的和,称为代数和,读作“正4.5,负3.2,正1.1,负1.4”或者读作“正4.5减3.2加1.1减1.4”。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计算:(1)(-8)-(-3)+7-2 (2)3.12-3.08-(-4.88)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不同的解法并进行比较2、计算:32-81-(-31)+(-8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解:原式=32+(-81)+31+(-83) =(32+31)+[(-81)+(-83)] =1-21 =21 教师指出:此题交换-81和31的位置,目的是命名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简化运算。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2.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重点)3.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难点)一、情境导入降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小组探究此时飞机与起飞点的高度,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2)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将下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用两种读法将它读出来.(-13)-(-7)+(-21)-(+9)+(+32)解析:先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读有理式,式子中第一项的符号,要作为这一项的符号读出正负来,式子中的符号就读作加或减.解:(-13)-(-7)+(-21)-(+9)+(+32)=-13+7-21-9+32.读法①:负13、正7、负21、负9、正32的和;读法②:负13减去负7减去21减去9加上32.方法总结:注意掌握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1)-9.2-(-7.4)+915+⎝ ⎛⎭⎪⎫-625+(-4)+|-3|; (2)-1423+11215-⎝ ⎛⎭⎪⎫-1223-14+⎝⎛⎭⎪⎫-11215; (3)23-18-⎝ ⎛⎭⎪⎫-13+⎝ ⎛⎭⎪⎫-38. 解析:本题根据有理数加减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把减法统一成加法,省略加号后,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求出结果.其中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结合;能凑成整数的各数先结合.另外,同号各数先结合;同分母或易通分的各数先结合.解:(1)-9.2-(-7.4)+915+⎝⎛⎭⎪⎫-625+(-4)+|-3|=-9.2+7.4+9.2+(-6.4)+(-4)+|-3|=-9.2+7.4+9.2-6.4-4+3=(-9.2+9.2)+(7.4-6.4)-4+3=0+1-4+3=0;(2)-1423+11215-⎝ ⎛⎭⎪⎫-1223-14+⎝⎛⎭⎪⎫-11215=-1423+11215+1223-14-11215=⎝⎛⎭⎪⎫-1423+1223+⎝ ⎛⎭⎪⎫11215-11215-14=-2+0-14=-16; (3)23-18-⎝ ⎛⎭⎪⎫-13+⎝ ⎛⎭⎪⎫-38=23-18+13-38=⎝ ⎛⎭⎪⎫23+13+⎝ ⎛⎭⎪⎫-18-38=1+⎝ ⎛⎭⎪⎫-12=12. 方法总结:(1)为使运算简便,可适当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2)注意同分母分数相加,互为相反数相加,凑成整数的数相加,这样计算简便.(3)当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时,一般要统一,具体是统一成分数还是小数,要看哪一种计算简便.探究点三: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下表是某水位站记录的潮汛期某河流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上周末的水位恰好达到警戒水位.单位:(1)本周哪一天河流水位最高,哪一天河流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解析:(1)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理解表中的正负号表示的含义,根据条件计算出每天的水位即可求解;(2)只要观察星期日的水位是正负即可. 解:(1)前两天的水位是上升的,星期一的水位是+0.20米;星期二的水位是+0.20+0.81=1.01(米);星期三的水位是+1.01-0.35=+0.66(米);星期四的水位是+0.66+0.13=0.79(米);星期五的水位是0.79+0.28=1.07(米);星期六的水位是1.07-0.36=0.71(米);星期日的水位是0.71-0.01=0.7(米);星期五水位最高,高于警戒水位1.07米;星期一水位最低,高于警戒水位0.2米;(2)+0.20+0.81-0.35+0.13+0.28-0.36-0.01=+0.7(米);则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0.7米.方法总结:解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采用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即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三、板书设计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2)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2.加法运算律(1)结合律:(a +b)+c =a +(b +c).(2)交换律:a +b =b +a.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1.4 有理数的加减3.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2.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教学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问题1口答:(1)2-7;(2)(-2)-7;(3)(-2)-(-7);(4)2+(-7);(5)(-2)+(-7);(6)7-2;(7)(-2)+7;(8)2-(-7).【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问题22001年8月1日,我国黄金市场放开,某市的黄金价格一年内波动5次,每克金价第一次下降12元,第二次上升2元,第三次下降5元,第四次上升13元,第五次上升4元.5次波动后该市的黄金价格较第一次变动前有怎样的变化?分析:用正、负数表示黄金的上升与下降,那么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求:(-12)+(+2)+(-5)+(+13)+(+4)①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思考:你会计算(-12)+(+2)+(-5)+(+13)+(+4)吗?交流:你是如何计算的?由前面的加法法则知:两个数相加,再将和与第三个数相加,如此下去,得出结果.回顾:在小学学习时,我们知道加法有两条运算律.1加法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引入负数后,可以验算加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这里的a、b、c可以表示有理数.交流:计算(-12)+(+2)+(-5)+(+13)+(+4),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原式=(-12)+(-5)+(+2)+(+13)+(+4)(加法的交换律)=[(-12)+(-5)]+[(+2)+(+13)+(+4)](加法的结合律) =(-17)+19=2答:5次波动后该市的黄金价格较第一次变动前上升了2元.2.代数和①式中仅含有加法运算,这样的几个正数与负数的和叫代数和,通常可以省去加号及个各括号,写出:-12+2-5+13+4. 按性质符号(结果)可读成“负12、正2、负5、正13、正4的和”;按运算符号读成“负12减8减6加5”.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加减混合运算 例1:把)31()21()54()32(2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析:应先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解:)31()21()54()32(21+------+ =)31()21()54()32(21-+++++-+ =3121543221-++- 读作:31215432213121543221减加加减的和或读作:、负、、、负 例2:计算:-24+3.2―16―3.5+0.3;解: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原式=―24―16+3.2+0.3―3.5=―40+3.5―3.5=―40+0=―40变式练习:1.计算:(+9)-(+10)+(-2)-(-8)+32.计算:(1)-12+11-8+39;(2)+45-9-91+5;(3)-5-5-3-3;(4)-6-8-2+3.54-4.72+16.46-5.28;类型二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例3:一批大米,标准质量为每袋25kg,质检部门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千克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结果如下:-0.这10袋大米质量总记是多少千克?分析: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将10袋的实际质量相加;第2种将10袋不足或超过的部分相加,然后加上10×25.解:1+(-0.5)+(-1.5)+0.75+(-0.25)+1.5+(-1)+0.5+0+0.5=[1+(-1)]+[(-0.5)+0.5]+[(-1.5)+1.5]+[0.75+(-0.25)]+0.5=110×25+1=251(kg)答:这10袋大米质量总记是251千克.变式练习: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长安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15,-2,+5,-13, +10,-7,-8,+12,+4,-5,+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小李共耗油多少升?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