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苏教版数学一上《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操作,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加法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引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掌握加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算式。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自主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计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偶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一只小兔子和大树,小兔子和大树之间有6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小兔子和大树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回答,并板书算式:6+0=6。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学案例《和是6,7的加法》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学科第48、49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的过度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加数位置交换得数不变的合理性。
2.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鼓励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动画课件中提出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
2.在观察、思考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的意识以及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从多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对!在这一天啊会有很多的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
你们看!有一群小朋友正兴高采烈的去植树呢。
2.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个小故事吗?(左边有1个小朋友推着车走,右边有5个小朋友拿着工具去植树。
)或(5个小朋友拿着工具去植树,后来又来了1个小朋友。
)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二、互动交流,探索规律1.猜想: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大家先用小圆片在桌上摆一摆,摆好了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列式?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列式,并相机板书。
追问:谁还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列式,并板书。
(2)讨论:这2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不变,加数都是1和5)(但1和5的位置交换了)为什么这2道算式的和是相同的?(这2道算式都是表示把推车的和走路的人数合起来,也就是说把1和5合起来,所以都等于6。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和是6、7的加、减法-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
首先,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律。
最后,我们将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规律。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5. 总结:通过PPT,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和是6、7的加、减法-苏教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问题。
3. 挑战题:研究一些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的复杂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和是6、7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第8单元第4课时和是6、7的加法(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教学难点:运用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和是6、7的加法计算表、投影仪、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PPT课件展示和是6、7的加法计算表,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加法有什么特点呢?2. 探究新知-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应用拓展- 利用PPT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解决方案。
5.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1. 和是6、7的加法计算表2. 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和是6、7的加法计算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解决,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和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今后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数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地说出“加法”是什么。
2.能够认识和书写“6”和“7”这两个数字,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数字。
3.能够理解“得数是6、7的加法”,能够能够正确地使用竖式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理解加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实践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得数是6、7的加法”;2.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认识数字“6”和“7”;教学策略:1.教师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6”和“7”的应用场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这两个数字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通过语音、视觉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得数是6、7的加法”,并掌握竖式运算方法。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提前准备“6”和“7”形状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大声地报出数字。
2. 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数字在哪些生活场合中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干什么。
二.讲解(20分钟)1.教师拿出题目:“3+3,4+3,3+4,3+3+3,3+3+4,3+3+3+3…”,问学生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都有“6”和“7”这两个数字)2.教师通过画图、讲解和竖式计算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得数是6、7的加法”,掌握竖式计算运算方法和规则。
三.检测(10分钟)1.教师出题,让学生口算或竖式计算。
2.组长从小组中选出1-2名学生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第一篇: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二、教学目标:1.经历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初步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探究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计算。
2.让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并初步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7个圆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完成67的分与合的填空谈话:都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聪明,老师现在来考一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一起看黑板,快速的完成这几道分与合的题目。
教师出示分与合的式子。
学生回答。
□□ ∨7这道题目要求学生把所有7的分与合都说出来。
二、新课讲解,自主探究1.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植树。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例题2.提问:你知道了什么?(5个人在植树),又来了一个小朋友。
你知道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吗?你会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吗?学生列算式,5+1=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1+5=6,让小朋友们分别介绍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小结:5个人加推车的一个人一共是6个人,推车的一个人加上原来的5个人合起来也是6个人。
3.教师指着这2个算式。
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
你发现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1.都是加法,那加法结果怎么样呢?2.得数,结果相同,都是6).谈话:是的。
他们的得数是一样的,也就是和是一样的,(教师用手指着6),在数学上,我们把加法的结果叫做和。
和是一样的,那什么是不一样的呢?(1.1和5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了?2.1和5交换了位置)小结:通过我们大家的观察,在这2道加法算式当中,虽然1和5交换了位置,但是他们的得数却是不变的,都是6.下面啊,我们一起整齐的把这2道算式读一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6、7的加法》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加法的意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熟练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字敏感性和运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中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境、图形展示、计算练习等。
2.教学道具: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如小动物们一起摘苹果,其中有6只小鸟和1只小鸟,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鸟。
通过这个情境,引出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如3+3=6,4+2=6,5+1=6,4+3=7,5+2=7,6+1=7,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学习任务单进行计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每组完成练习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汇报展示。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能够熟练计算。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和是6、7的加、减法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的内容,主要涉及和是6、7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1页例1和第72页的练习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和是6、7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和是6、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和是6、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数字110,以及一些实物,如小球、小棍等,作为学生们操作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些小球,让学生们看,然后问他们,如果我有3个球,你给我再拿几个球,我们就能拿到6个球呢?3. 练习题: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用小卡片或实物找出和是6、7的加法组合。
4. 讲解减法:我再让学生们尝试找出和是6、7的减法组合,并解释减法的原理。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和是6、7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们上台板演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和是6、7的加、减法的运算式,并在旁边标注了相应的实物或小卡片。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小卡片或实物找出和是6、7的加、减法组合,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和是6、7的加、减法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和是6、7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并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多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主题:和是6、7的加、减法教材:苏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认识数字6和7;•掌握和是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数字6和7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难点•难点掌握:和是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突破:重复和归纳。
教学准备•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桌、椅、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数字卡片、计算符号卡片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协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老师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如何用数学来解决这些问题?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6”、“7”,请学生猜猜这两个数字加在一起的和是多少?3.让学生通过口算来计算6+7的和,并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探究新知1.老师现场演示“和是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题并计算。
2.老师分发计算符号卡片,让学生自己设计加减法式子,并计算出答案。
拓展新知1.老师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等综合因素,来设计各自组合的计算式子,计算出和是6或7的加减法有多少种。
2.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答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由全班进行讨论、汇总等工作。
巩固新知1.老师出示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在班级中逐个解决。
2.让学生自行设计类似的数学问题,展示、讨论并解决。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和是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贯穿了口算、协作学习、设计复杂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数字6和7的使用以及和是6、7的加、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和是6、7的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
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
”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
”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
(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1、操作学具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
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2、教学例1电脑演示学生植树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教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
(2+5=7,5+2=7)提问: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3、教学例2电脑出示例2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这是括线和问号。
让学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提问: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四、小结与质疑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教学后: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和是6、7的加法(教案)小学数学,和是6、7的加法教学目标:1.掌握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2.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1.加法的计算方法2.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深层次的概念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加法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综合应用法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答的方式出现问题。
问题一:如果我手上有三块糖,再给你三块糖,我们手上现在有几块糖?问题二:如果我手上有一块糖,再给你六块糖,我们手上现在有几块糖?1.2 引导学生认识和字的概念,以及加法的定义。
Step 2: 区分加号、等号、数字2.1 让学生通过练习板书里面的数字来记忆加法的符号。
2.2 让学生用自己手上的豆子或小球练习加法。
Step 3: 和是6的加法3.1 从6这个数字入手,让学生用手指和小球来计算6这个数字有哪些组成方式。
3.2 restudying 加号和等号。
3.3 让学生做填空题,继续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Step 4: 和是7的加法4.1 介绍和为7的加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子、模拟计算。
4.2 完成一些小练习来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
Step 5: 总结检测5.1 对学生做小组讨论,让他们总结所学的内容。
5.2 写一些小作业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和为6和7的加法,对数字的认识也有了加强。
但由于每一项内容的讲解时间还不够,所以后期需要增加练习题,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和发现,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进一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1. 加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规律加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表示的是数的加起来的结果。
在小学阶段,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特别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8单元第4课时和是6、7的加法(说课稿)-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和是6、7的加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学生口算技能,增强计算速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和是6、7的加法及其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模型、消解疑难等形式展示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通过合作探究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问答法:通过提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发现规律。
四、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阶段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和是6、7的加法的运算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先给学生出几道和是3、4的加法口算题,检查学生对于和的掌握情况。
2. 导入新知阶段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是6、7的加法规律,教师可以提问引导,例如:如果今天吃了6个苹果,然后再吃3个橘子,那么我们吃了几个水果?等等类似的问题。
2.让学生张贴手中的卡片,完成和是6、7的加法的操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趣的规律,并反思计算方式。
3. 讲授、演示阶段1.教师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演示,重点讲解和是6、7的加法运算。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表,加深学生对链加法的理解,以及数学计算技巧的理解。
2.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计算步骤,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提高阶段1.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完成给定的和是6、7的加法口算题,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巩固计算技能,提高计算速度。
2.学生动手完成课堂练习,巩固计算方法与技巧。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黑板演算,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梳理整个课堂内容,并总结学生发现的规律。
五、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2.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考核与分析。
六、教学反思1.课堂内容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有没有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创意与想象力?2.教学的方式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让他们自主学习参与进来?3.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发现学生在口算上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 P48~P49例题,想想做做三维目标1.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会看一图列两道加法算式,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和是6、7的加法,理解一图两式。
体会“两个数相加,调换它们的位置,得数是不变的”。
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 一、提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1. 口算。
2+2= 2-1= 5-5= 3+2= 5-3= 5+0= 1+4= 3+1= 2+3=2. “3+2”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 提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5分钟教学例1。
【版块一】1.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几道题:2+2= 2-1= 5-5= 3+2= 5-3= 5+0= 1+4= 3+1= 2+3=2. 指名说一说“3+2”你是怎么想的?3.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和是6、7的加法》 【版块二】 1. 谁能看图说一说它的意思?2. 分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3. 如果出现1+5,老师提问:有没有别的方法?4.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得数自学提纲:1. 图上画的是什么?2.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3. 解答完,请自学书第48页例题,判断自己的解答,如有错误可以订正。
4. 在书上完成试一试。
5. 同桌相互交流、校对。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6分钟1. 1+5和5+1,它们的得数都是几?2. 观察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预设6分钟1. 想想做做1。
2. 想想做做2、3。
3. 想想做做4。
4. 想想做做5。
却相同?【版块三】1. 你是怎么想的?2.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版块四】1. 先摆,再填。
2. 学生独立计算、校对。
3. 观察每一组数有什么特点?4. 分小组活动。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逐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图、让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
间的联系。
1 + 6= 7 6 + 1 =7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一共几个同学,都是把1个同学和6
个同学合起来,体会两个算式结果相同的合理性。
2、教学例2。
有括号和问号的题这里是第一次出现。
理解后,
要让学生讨论能列出哪些算式,计算后讨论两个算式之间的
联系。
还要交流不同的算法,如果能从3 + 4 =7想到4+3也
得7,应该表扬。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然后遍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1——6题。
先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让学生学
习其余的一些得数是6、7的加法,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2 + 5 = 4 +
3 = 3 +3 = 2 +
4 =
5 + 1 = 5 + 2 = 1+ 6=
6 + 1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得数是6、7的加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加法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难点1.学生在掌握加法概念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进行求和运算。
2.学生在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运算方法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概念。
2.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知道得数是6、7的加法的正确运算方法。
3.练习与巩固:通过题目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概念:•你们做过什么样的数学题目?•在做数学题目时,我们都要做什么?•什么是加法?2. 讲解1.加法的概念–两个数相加,就是把这两个数合起来变成一个新的数。
–例如:1+2=3,就是把1和2合起来变成了3。
2.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横式加法:将加数和被加数竖直排列,然后逐位相加。
–例如:3+4=7,3和4逐位相加得到7。
3. 示范教师可以通过横式加法的示范,让学生知道得数是6、7的加法的正确运算方法。
4. 练习与巩固1.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出一些加法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或板书解答,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2.小组练习:学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互相矫正,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加法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加法的概念,并知道得数是6、7的加法的正确运算方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中有的还不能够进行口算,需要继续加强练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得数是6、7的加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在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和学习了6、7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从幼儿园过渡到教学班,他们对于加减法并不是一无所知,有幼儿园老师引导他们具备看图的能力,有家长辅导学生掌握简单加和减的计算,所以本节课的计算,问题不是很大,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他们理解计算的算理这是重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口算训练:开火车2、对数游戏:6、7的分与合师:我出6,生:我来对,1和5合成6…….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就在6、7合成的基础上学习6、7的加法。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能绿化家园,改善我们的环境,你们看红星小学的小朋友也去参加植树活动了。
2、提问:仔细观察,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排队来的有几个小朋友?推车来的有几个小朋友?3、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人?(板书)4、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生:加法)三、探究新知:1、学习5+1和1+5(1)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5+1(2)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说一说)(3)还可以怎么列?(板书:1+5=6)(4)反馈练习:教材第52页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2、教学试一试(4+3=7和3+4=7)(1)师:周末的时候,老师到菜市场买了一些辣椒,大家看看,老师买了几种辣椒?每一种辣椒有几个?你能向老师提个问题吗?(指名回答)(2)老师一共买了几个辣椒?你能列出几个算式呢?(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52页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3)师:4+3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4表示什么意思?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4)教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用左边4个加右边3个,也可以用右边3个加左边4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和是6,7的加法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及应用。
2. 加法运算的练习和巩固。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6和7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运用6和7的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加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6和7的加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5:和是6,7的加法2. 主要内容:加法的概念、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练习题、实际问题解决。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6和7的加法运算题目。
2. 拓展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6和7的加法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加法的概念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学生掌握了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和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页的例,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
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
”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
”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
(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
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1
电脑演示学生植树的动画,让学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教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学生中,分别叫前后的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
(2+5=7,5+2=7)提问: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2
电脑出示例2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这是括线和问号。
让学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提问: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四、小结与质疑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教学后:
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新知识。
3 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利用。
4 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