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_2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定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养之一。
通过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和兴趣,为将来科研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重要性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合作、如何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设计。
这些能力不仅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非常重要,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支持和保障。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物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2. 正文2.1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培养科学探究意识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摘要: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
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探究作用我们知道,高中物理不再停留在初中物理的了解、认知阶段,而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探究模式是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有了初中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对物理知识有了初步认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了简单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探究,可以说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考验,学生本身就有积极性和求知欲,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能力。
一、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力度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选择探究活动,同时还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
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重视探究中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探究是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所从事的科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者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实验、理论模型、解释进行审查、评价并提出问题,以及对别人的批评和质疑做出回答和公开交流法。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是为人已知的信息,需要设计实验方案,需要根据实验数据与资料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道的东西,需要应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方案,进行实验,需要把研究结果告之于人。
科学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进行合理化实验过程。
《高中科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课题报告木兰县高级中学张丽华杨慧岳永胜邱永福杨艳霞于天福白俊丽赵金红刘颖王伟郭东博靳秀波张云辉段广辉马红梅高中科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本课题是综合新课改的精神,其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来开发学生潜质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育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是“教人发展真理”。
传统化学演示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一直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演示—教师归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导致学生懒于动脑,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直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尝试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改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高中化学做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目前,探究形式能力的培养在国外教育较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理科教学中被充分重视,从他们普遍采用探究教学可以看到这一点。
在我国,个别试验学校在探究发现式的教学试验中运用于探究形式研究,进行着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
但大多数的中学很少注意到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因此开展实验探究,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和落实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探究式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实验作为提出问题、作为探究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将演示实验恰当的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懂得获得新知识的途径。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探究性教学的定义、特点、方法、应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还分析了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结论部分对探究性教学的前景、发展方向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探究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未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教学、定义、特点、方法、应用、影响、前景、发展方向、作用1. 引言1.1 高中生物教学意义高中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物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命起源、演化、生物种类和生物界中的各种现象,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对生命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生物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认识到自身是生物界的一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还可以为学生今后选择生物相关专业做好准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结果,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探究性教学更加重要。
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actively 构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高中生应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高中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并不仅仅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生应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在进行科学探究之前,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课本知识中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同时,研究课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解答现实问题或者填补学术空白。
二、制定实验计划制定实验计划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一步。
高中生需要先了解所选研究课题的相关知识,然后确定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在制定实验计划时,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高中生还需要考虑实验的时间安排、材料准备和人员配备等问题。
三、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前,高中生应该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们需要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并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生还应该注意实验的安全性,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并佩戴好实验防护用具。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实验结束后,高中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方法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展示和解读。
同时,他们还可以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在结果呈现阶段,高中生应该准备一个简洁明了的实验报告,清晰地描述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
五、反思和改进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高中生要时刻保持思考和反思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实验失败或结果不理想时,高中生不应灰心丧气,而是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思考改进的方法。
通过反思和改进,他们能够不断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高中生要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制定科学的实验计划,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呈现,以及不断反思和改进。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研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研究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过程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科学探究研究的重要性科学探究研究是一种基于实证分析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现象的直观认识。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并收集有关数据。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从而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科学探究研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如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
这种综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科学探究研究还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在实施科学探究研究项目时,学生往往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过程。
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
二、科学探究研究的应用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科学探究研究鼓励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例如,在光学实验中,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研究不同材料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影响。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加深对光学概念的理解。
2. 研究论文和报告撰写科学探究研究也鼓励学生撰写研究论文和科学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撰写论文和报告来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研究发现。
这种写作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向同学和老师展示他们的学术成果,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在科学探究研究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3. 知识应用和综合项目科学探究研究也可以应用于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综合项目来应用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浅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科学思维、实验技能、智能态度和科学探究四个方面。
其中,科学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途径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下面从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角度,谈谈该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首先,科学探究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探究和课堂引导两个方面。
实践探究是指通过实验、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其中逐步感受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生物实验中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定控制变量等,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和思维方式。
课堂引导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现象或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提取数据、分析数据等方式探究问题,让学生从讨论中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考。
其次,对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培养而言,有以下几点重要性。
首先,科学探究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才能较好地了解生物学科知识。
其次,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中的概念和原理。
再次,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精神,建立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耐心。
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让学生不断地探究和尝试,同时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此外,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实验规范等问题,避免产生意外和安全事故。
总之,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探究能力,即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等基本技能。
以下是一些培养高中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1. 提供实践机会: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科学方法回答问题。
3. 探究性学习任务: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
这些任务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相互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进一步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5. 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 实际应用和跨学科融合:将生物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还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7. 评价和反思: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反思,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引导提问、探究性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和交流、批判性思维训练、实际应用和跨学科融合、评价和反思等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引言本文将从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实施、优缺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究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为高中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方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而学生则扮演着探究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如下:1、学生主导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是主导地位,老师只是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在学生主导的情况下,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自主性和灵活性。
2、问题导向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3、实践探究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1、确定学习目标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技能。
2、设计课前预热在开始学习之前,进行一些课前预热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提出问题问题是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4、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每组分工合作,收集材料、现象或数据,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
5、总结反思在探究活动后,应该进行相关的总结反思活动。
可以让学生进行展示演讲,以此来巩固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
1、优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自主解答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缺点1)教师需具备较高能力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需要具备设计、指导、评估等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科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用于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
一、引入真实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当教授细胞与遗传的内容时,可以介绍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案例,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癌症?”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答案。
二、实践与观察结合将实践与观察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的知识。
在学习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需求和生长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生物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或课题,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协作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
在生物科学探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借鉴,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积极性。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生物科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虚拟实验和在线资源等方式,为学生呈现更直观、更丰富的生物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和获取相关信息,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探究范围。
总之,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真实问题、实践与观察结合、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科技研究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开展科技研究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组织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在科技研究领域中发挥潜能,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的科研人才。
二、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对科学方法和科技研究过程有深入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通过合作完成科技研究项目。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科技研究概述- 科技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科技研究的流程与步骤- 科技研究项目的选择2.科技研究方法- 文献搜索和查找- 数据收集与实验设计- 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 结果验证与结论推理3.科技研究实践- 分组讨论和选题- 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报告四、教学过程1.科技研究概述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以及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科技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研究的基本流程与步骤,以及如何选择科技研究项目。
2.科技研究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文献搜索和查找,如何进行数据收集与实验设计,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以及如何进行结果验证与结论推理。
3.科技研究实践学生在分组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技研究项目,进行小组讨论和选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报告。
四、教学评估1.科技研究项目立项评估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科技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书,由老师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立项申请进行评估。
2.科技研究过程评估学生根据科技研究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中期报告,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估,包括实施进度、数据收集和处理情况、实验结果等。
对高中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摘要:针对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认识的缺乏,本论文通过探讨科学探究的程序,重新认识科学探究在高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用,促进思维开放,为学生终身开展奠定根底。
关键词:高中;科学探究:研究一、科学探究的内涵“探究〞的汉语词义为探索、研究,它对应的英语为“inquiry〞,词义为询问、调查、探究。
施瓦布在他的论著中使用“enquiry〞代替原词的拼法,在他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以1958年为中心的几年中,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兴趣。
心理学家称该问题解决法为‘enquiry’,为了确保不被这其中任意一位心理学家误解,我用‘e’来代替‘inquiry’的拼法。
〞由此我们看到施瓦布赋予探究的意义与教育心理学家赋予它的意义是有差异的。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思想方法。
简单地说,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通过探索去发现人类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
科学探究重在体验、经历,培养学生在科学路上的求知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说:“发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通过引导〔不是传授〕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选题、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知识仅仅是能力的载体,而不是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的强烈兴趣和努力钻研的精神。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研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在物理课程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物理课程标准安排了探究的八个环节,具体环节如下: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进展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对七个探究要素的研究七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高中学校科研活动方案科研活动方案在高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中学校科研活动方案的探讨。
一、科研活动的意义科研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科研活动,学生能够广泛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并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科研活动的内容学校科研活动的内容应该包括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涉及到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科研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能力。
三、科研活动的组织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科研活动组织机构,包括科研活动指导委员会、科研指导教师团队等。
科研活动应该由学校的科研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确保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科研活动的进行方式科研活动应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应该在共同的科研兴趣和方向上合作,进行科学研究。
为了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室条件和设备。
五、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和点评,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六、科研活动的评价和奖励学校应该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可以通过评选科研奖励,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七、科研活动与高考的关系科研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将科研活动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给予适当加分。
八、科研活动的难点与解决方法科研活动存在许多难点,比如需要提供足够的实验条件和设备,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等。
对高中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摘要:针对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认识的不足,本论文通过探讨科学探究的程序,重新认识科学探究在高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用,促进思维开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科学探究:研究一、科学探究的内涵“探究”的汉语词义为探索、研究,它对应的英语为“inquiry”,词义为询问、调查、探究。
施瓦布在他的论著中使用“enquiry”代替原词的拼法,在他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以1958年为中心的几年中,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兴趣。
心理学家称该问题解决法为‘enquiry’,为了确保不被这其中任意一位心理学家误解,我用‘e’来代替‘inquiry’的拼法。
”由此我们看到施瓦布赋予探究的意义与教育心理学家赋予它的意义是有差别的。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思想方法。
简单地说,科学探究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通过探索去发现人类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
科学探究重在体验、经历,培养学生在科学路上的求知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所说:“发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通过引导(不是传授)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选题、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知识仅仅是能力的载体,而不是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的强烈兴趣和努力钻研的精神。
二、对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研究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课程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
物理课程标准安排了探究的八个环节,具体环节如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对七个探究要素的研究七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1) 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
科学要想进步,就必须有人推动它,要想推动它就必须找出已知科学的漏洞,就是所谓的为什么。
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有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推动科学的发展。
(2)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与假设。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日常生活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猜想并解决问题。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应该掌握两种能力,一种是知识,一种是技能。
而技能就是指操作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很好的方法,因此,制定一个好的计划与方案对探究的顺利进行是很有好处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多样性的前提下给予积极指导,使学生的设计向着有利于探索成功的方向发展。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个实验方案的好与坏,要有实验来检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教师不要做过多的统一示范,切忌教师做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5)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环节。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果,就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论证,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归纳、比较、推理等各种思维方法把实践结果上升为理论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6)评估要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一个引导者,也是一个评判者,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进行评价,同时帮助学生对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具体措施等进行评价,为了使探究活动进行的更顺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7)交流与合作是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很重要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人探索的成果毕竟是有限的。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探索过程,可以把学生分为若个探究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后,要进行交流,可以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派代表作中心发言等多种方式,从而使整个探究活动顺利完成。
三、科学探究不能固定模式科学探究重在体验、经历,培养学生在科学路上的求知能力,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模式”来对待,就僵化了。
《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的,实际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一定非要按照这七个要素的顺序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当然未必一定要有七个完整的要素,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
实际上多数探究活动都不会包括所有这些要素,谁都不会否认爱因斯坦的工作是科学探究,但谁能找出他做实验的证据呢?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这一介质时,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折射角是随入射角成正比例的增加,还是成平方、成平方根的增加,还是其他关系。
为了确定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测量数据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测。
同学们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作图得出结论,最后利用Excel 软件的作图功能对猜测进行验证。
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没有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但其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科学探究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 在学习原子核内的核力问题时,让学生尝试解释在原子核狭小的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为什么能够挤在一起而不飞散?是不是万有引力大于库仑力?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万有引力是不可能抗衡库仑力的。
再引导学生继续猜想,最终推导出核力的存在。
这个过程有提出问题,有猜想和假设,有简单的分析,也照样体现了科学探究精神。
四、科学探究与物理规律教学的不足之处从一个案例来看科学探究与物理规律教学的关系情境 一辆自行车,给轮胎充足气后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之后,自行车的一个轮胎胀裂。
问题 自行车轮胎胀裂的原因是什么?假设 自行车的轮胎胀裂是由于轮胎内空气的压力超过了轮胎所能承受的压力所致。
造成轮胎内空气压力过大可能是由于充气过多和温度升高解释 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层次1 (常识解释)搜集证据:1. 给气球吹气过多,气球胀破; 2.压扁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复原。
结论:自行车轮胎胀裂是由于充气过多和太阳照晒是轮胎内气体温度升高而造成的。
层次2(定律解释)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是科学解释的一种形式。
描述现象:轮胎中充油一定量的空气,压强为1P ,轮胎的容积保持不变,在太阳照晒下,使轮胎中空气的温度升高。
温度由1T 升至2T 。
寻找物理规律: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2211T P T P =, 也可表示为1212T T P P = 解释;轮胎中空气的压强2P 与1P 、1T 和2T 有关。
当2P 足够大时,导致轮胎破裂。
层次3 (专题研究)把这一问题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则带有技术鉴定特点。
查询资料:自行车轮胎的技术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和破坏实验数据 测量数据:轮胎充气后的压强1P ,轮胎中气体温度变化1T 和2T 计算:2P解释:如果P在轮胎承受压力标准以内,则需进一步检验轮胎的实际状况。
发现轮胎有损伤(或老化),则鉴定为2轮胎破裂时由于轮胎本身缺陷造成轮胎承受压力降低所致。
从案例中看出,层次1是用某一事实来解释另一事实,它们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事实,隐含着某一物理规律,这种方法通常在低年级中使用。
层次2,使用普遍规律来解释个别事实,属于定律解释,这就涉及如何获得物理定律的问题。
层次3,具有技术鉴定特点,它以定律解释为核心,并以特定情境中的具体数据为依据,使定律具体化,对问题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和判断。
人们从熟悉的事物中进行提炼、概括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按层次2或层次3的方法程序进行查理定律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将变得十分困难,也耗费较多的教学时间。
所以如果我们把物理课程内容分为“物理原理”和“物理问题”两部分,就可以对原理和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物理规律教学,重要的不是遵循某种方法论程序,而是要符合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因此,物理规律教学中认知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可做如下描述:第一阶段,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体验各种变量的控制和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例如,把空气密封于容器中体现“一定质量的气体”,这是动作性水平(内阶段);第二个阶段,用示意图说明实验装置,过程和现象,并对实验提供的数据、图线等进行分析处理,概括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论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这是关系性水平(间阶段);第三阶段,进一步分析论证,把物理规律以文字叙述或数学公式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与其他规律或理论相联系,例如把查理定律与玻意耳定律、盖. 吕萨克定律相联系,导出气态方程,并以气体分子动理论对其作出解释,这时必然性水平(外阶段)。
如果把上述三个阶段作为物理规律教学的要素或程序,可以表述为:创设情境,表述规律和理解规律。
表述是探索的结果,理解包含解释和应用。
探究物理规律有明显的指向性。
问题和结果都指向那个早已存在的物理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在特定的、典型的、可控的情境中,使用专门仪器完成的,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也限定在典型情境中的简单问题,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套用课程标准中阐述的科学探究要素或程序,而是将它们当作解决上述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种方法策略。
五、警惕两种倾向(1)教学中简化实验过程和理论分析,总是尽快地把结论变相或直接的告诉学生,而后迅速进入解题教学。
例如当前科学教育中流行着一种“顺杆爬”的科学教育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设计出最简捷、高效的探究路径,而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听”“看”“思”为主要活动方式。
虽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经历了所谓的科学探究,但它只是科学探究的形似,而没有神似。
学生从中体验不到科学的求实规范,这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2)教学中把丰富多彩的物理教学过程直接归纳为某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机械的背诵和套用,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
六、结语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在科学探究活动之外将它渗透到物理教学的其他方式中,例如在解答物理习题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因果分析、变量分析,自己进行数据处理,归纳结论,这些行为都是和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分析与论证等要素相吻合的。
强调探究式教学,但也不能忽视接受式教学;强调探究式教学,但也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拿来探究;强调实验探究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理论探究;探究式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但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帆风顺的探究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挫折,则能更好地使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