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导学案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
一、重点词语挖空、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第三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第四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人正则立品正则兴
课题:《伶官传序》导学案
年级: 高二科目: 语文课型:新授课组编:刘亚利审核:张江华一.学习目标:
1、学习根据史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史论的一般特点。
3、认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
4、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唐庄宗李存勖兴衰的过程,总结历史教训。
难点:掌握文中众多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二、知识准备:
1、给下列字释义。
函:名—动,用匣子装夜:名--状,在夜里
东:名--状,向东《书》:〈尚书〉
兴:动—使动亡:动--使动
2、作者及《伶官传序》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
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
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
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
卷三百十九有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
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传中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此外三
人则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入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
互相猜忌,祸乱不息。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的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
教材原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1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2哉!原3庄宗4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5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6;燕王吾所立7,契丹与吾约为兄弟8,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9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10以一少牢11告庙12,请其矢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5,函梁君臣之首16,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17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18,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19,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20本21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24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25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26,而身死国灭27,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2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9,岂独伶人也哉?
白话翻译
呜呼!国家兴盛和衰败的道理,虽然说是上天的意志,但难道不是人的作为(所致)吗?推究庄宗赢得天下和失却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
世人说晋王李克用临终的时候,将三枚箭矢赐给庄宗李存勖并告诉他:“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刘仁恭是我扶持的,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和我订立盟约,结成兄弟,却都背叛我而归顺梁。这三个人,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枚箭矢,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我(报仇)的心愿!”庄宗领受,将箭
《伶官传序》学案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勖勉仇雠盛以锦囊伶官传序泣下沾襟逸豫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今义:。
2】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今义:。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
4】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
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盛衰之理
2】负而前驱
3】及凯旋而纳之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函梁君臣之首6】抑本其成败之迹7】举天下豪杰
8】数十伶人困之9】祸患常积于忽微
4、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负而前驱
2】函梁君臣之首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4】仓皇东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而告以成功
7】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昆玉所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1】于
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智勇多困于所溺
2】其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其后用兵
D 其真无马耶3】之
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 莫能与之争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 之二虫又何知
F 吾欲之南海,何如
4】与其所以失之者
5】而皆背晋以归梁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判断下列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智勇多困于所溺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7、翻译下列语句
1】与尔三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8、名句默写
1】满招损,。
2】,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二、预习检测 (1)
三、全文翻译 (3)
四、中心思想 (4)
五、读文感知 (5)
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6)
一、学习目标
理解五代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变迁。文章通过对伶官这一特殊群体的描绘,展现了五代时期的政治纷争与道德沦丧,揭示了朝代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关联。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体会作者的史论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同时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是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人名)创作的一篇史论。
2.文章主旨在于揭示_______的道理,以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得失成败为历史依据,借以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
3.文章开篇即提出全文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章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事例,具体论证了兴衰成败与人事的紧密关系。
B.作者认为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都是由于天命所定,非人力可为。
C.文章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感染力很强。
D.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庄宗成功与失败时的不同形势进行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其主要写作目的是:
A.纯粹为了分析五代时期的历史。
B.通过对庄宗李存勖的成败分析,为北宋王朝的执政者提供历史借鉴。
C.赞扬庄宗李存勖的英勇善战。
D.批判五代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三、简答题
1.请简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到的“盛衰之理”是什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的文
气。
2、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学习重点、难点:
1. 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 文章的议论思路。【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 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
《伶官传序》学案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勖.勉仇雠.盛.以锦囊伶.官传序泣下沾襟.逸豫
..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今义:。
2】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今义:。
3】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
4】岂非人事
..哉古义:。今义:。
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盛.衰之理
2】负.而前驱
3】及.凯旋而纳之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函.梁君臣之首6】抑本其成败之迹.7】举.天下豪杰
8】数十伶人困.之9】祸患常积于忽微
..
4、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负而前.驱
2】函.梁君臣之首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4】仓皇东.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而告以成功
..
7】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
..多昆玉所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
1】于
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智勇多困于.所溺
2】其
A 与其.所以失之者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其.后用兵
D 其.真无马耶3】之
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 莫能与之.争
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 之.二虫又何知
F 吾欲之.南海,何如
4】与其所以
..失之者
5】而皆背晋以.归梁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6判断下列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智勇多困于.所溺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7、翻译下列语句
1】与尔三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欧阳修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学习重难点】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
第一学时
一、解题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和王安石等都出于他门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二)写作的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白话译文
哎!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欧阳修和后唐兴亡史,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疏通一二段文意并掌握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以散文成就最高,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欧阳文忠集》。还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和《新五代史》,二书均收入官修的“二十四史”。
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与韩愈一脉相承。著名的政治散文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状物怀人叙事散文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洛阳风土记》《洛阳牡丹谱》《洛阳牡丹图》,是我国最早的三本有关牡丹的专著。晚年著述《六一诗话》,多评述北宋诗人的作品,也涉及唐诗。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这三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得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宠任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
北宋王朝建立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特权(免役、免税等)。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
伶官传序导学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基础的文言字词句式。
2、理解体会本文的中心观点思考其当代意义
【知识链接】补充资料,助力理解
------------梁燕契丹,晋王三恨。
五代史唐宋之间的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先后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上为了区别称作后梁、后唐、后汉、后周。
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祖上对唐有功被封唐朝国姓的西突厥沙陀族人李克用出兵助唐镇压起义,,不久被唐封为晋王。而黄巢的部将朱温后降唐,唐僖宗赐名全忠,封为梁王。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李克用约朱温共击黄巢,回兵时,李克用途经汴州,朱温假意宴请,夜间却纵火谋杀他,因天雨火灭,李遂得逃。于是晋梁结成世仇,相互攻打,战争不止。这就是晋王所言“梁,吾仇也” 即李克用“遗恨”之一。后来梁王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王朝,到923年晋王之子李存勖灭后梁杀死朱温之子后梁皇帝朱友贞建立后唐王朝。
之二是与燕王的矛盾。燕王指刘仁恭,本是幽州刺史李可举的部将,生前并未称王,因其子刘守光称燕王继又称帝,故称刘仁恭为燕王。李可举死,其子匡威、匡俦争位,刘仁恭乘机攻幽州,兵败后投奔李克用,颇受宠信,由李荐为卢龙节度使。后李向刘借兵打罗弘信,刘不肯,还杀了李的亲信燕留得,归附朱温,自此晋燕由恩变仇。李克用说“燕王,吾所立”,“背晋以归梁”,即指此。
之三是契丹背晋归梁。契丹原是关外游牧民族,唐哀帝天祐四年(907),耶律阿保机应李克用之请,来到云州,双方“握手甚欢,结为兄弟”,立盟同击朱温。但不久耶律阿保机失信背盟,派人与朱温通好,此即“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但其后却“背晋归梁”。【预习自测】(课前预习——完成自测——课上订正 )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欧阳修和后唐兴亡史,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疏通一二段文意并掌握主要内容。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以散文成就最高,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欧阳文忠集》。还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和《新五代史》,二书均收入官修的“二十四史”。
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与韩愈一脉相承。著名的政治散文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状物怀人叙事散文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洛阳风土记》《洛阳牡丹谱》《洛阳牡丹图》,是我国最早的三本有关牡丹的专著。晚年著述《六一诗话》,多评述北宋诗人的作品,也涉及唐诗。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这三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得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
变,自立为帝,宠任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
北宋王朝建立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特权(免役、免税等)。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
《伶官传序》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学习重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预习学案
1.关于“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
2.关于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3.背景介绍: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需简要说明写作的历史背景,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创作背景;梳理掌握文言字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进行论证的写法。体会文章叙议结合、说理平正的论证特点。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和鉴古知今、借古讽今的艺术技巧。
4、感悟“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学习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感悟“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学习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和王安石等都出于他门下。
2、相关背景:五代(907-960)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战乱频繁,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政治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张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袭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即将重演。宋太祖时薛居正奉命主修的《旧五代史》,“繁猥失实”,无助于劝善惩恶。于是欧阳修自己动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基础夯实
(第1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第2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人事( )②原( )③所以( )④世言( )⑤与( )⑥其( )⑦乃( )⑧从事( )⑨驱( )⑩纳( )
2.用“/”为上段文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
(第3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甚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4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方( )②系( )③组( )④函( )⑤仇雠( )⑥一夫( )⑦应( )⑧抑( )
⑨本( )⑩迹( ) 举( )
5.用“/”为上段文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6.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译文:
②译文:
二、默写名句
1.(2021·新高考Ⅱ卷)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
顿挫的文气。
2、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
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学习重点、难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秦凤云语文工作室
《伶官传序》导学案编者林小平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盛.以锦囊()及仇雠.已灭()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数十伶.人困之()
二、文学常识填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欧阳修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强调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以景抒怀,平易流畅、委婉曲折。其诗主要有《食糟民》、《南獠》、《生杳子·无夕》等,意境别颖,清丽秀美,耐人寻味。其词多写男女感情或表现了个人志趣抱负,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朝中措》(平山栏槛)等,其中表现男女恋情的词作情思深远,婉转清丽,与晏殊词风相近。而其《六一诗话》则开历代诗话之先,影响深远。
三、文言知识点积累
(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
1.及仇雠已灭()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二)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岂非人事
..哉
古义:今义:
2.原庄宗之所以
...得天下
古义:今义:
3.与其
..所以失之者
古义:今义:
4.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