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与开启_王国维戏曲及其意义探究_上_
- 格式:pdf
- 大小:280.46 KB
- 文档页数:9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的读书笔记(转)作者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而为此学者,大率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子,以余力及此,亦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窔者。
遂使一代文献,郁湮沉晦,且数百年,愚甚惑焉。
”这说是对我国传统文学观对戏曲的轻视,历代研究者的“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窔,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古代对戏曲的研究。
纪初王国维在吸收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之后,写出《宋元戏曲考》,中国的戏曲研究才开始由古代传统向现代科学的方向转化。
当然这其中不乏有作者的所集结的心血,也是我们学习研究的榜样。
第一章“上古至五代之戏剧”,从内容来看,是作者有关中国戏剧起源、形成方面的考察和思考。
他对中国戏剧起源的考察主要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为巫,一为优。
由巫一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楚越等地的巫风,《诗经》、《楚辞》、《汉书》、《说文解字》等文献为考察巫风的主要依据。
由优一系,王氏注意到优孟衣冠、优施遭诛于郏谷等史实,《春秋》三传、《史记》、《列女传》为其主要的文献依据。
王国维考察中国戏剧形成主要着眼点是“以歌舞演故事”,故他又以此为标尺,梳理秦汉以下各种史籍,注意到两汉之角抵百戏,魏晋之“辽东妖妇”,北齐之“兰陵王”、“踏摇娘”,隋唐之“参军戏”、“歌舞戏”等史实。
上所载滑稽剧中,无在不可见此二色之对立。
如李可及之儒服险巾,褒衣博带;崔铉家童之执简束带,旋辟唯诺;南唐伶人之绿衣大面,作宣州土地神,皆所谓参军者为之;而与之对待者,则为苍鹘。
此说观下章所载宋代戏剧,自可了然,此非想象之说也。
要之:唐五代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
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
但作者在考察中国戏剧起源、形成时,也有很大的出入。
他认为,中国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这种思路给后世带来相当大的误导。
在考察中国戏剧形成时,王国维首重“歌舞”,特别是戏中之“曲”,这也反映着他对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的理解,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感性的、形而下的。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学(闵定庆教授)中国近代文学辅导材料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近代文化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这是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恰切概括。
近代社会的80年,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动摇山崩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解体的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
2.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动荡与危机。
近代80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危机之中,这突出地表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表现为近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
民族忧患意识与探索。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西方列强与封建中国的强弱之势表现得日益明显。
“天朝大国”夜郎自大的迷梦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有识之士纷纷起而探求中国的出路。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深刻的忧患意识探寻民族出路的历史。
从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
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由长期的封建闭关到走向开放的历史,是向西方学习的历史。
这种开放,是由不自觉、被迫走向自觉、主动的,这种学习,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明确、深化的认识过程。
3.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求变,民族进取精神的复苏。
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
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宏。
4.近代文化精神对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
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文学观念和文学格局的变化。
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
语言与文字合一,文学的通俗化倾向。
5.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以前有何不同?中国文学本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近代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与前不同的时代内容。
由于封建制度已进入末也,加以外国列强侵略,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所谓内不强则贼入,木朽蠹生,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相互激荡,因而,爱国主义在近代,表现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大方面:一是揭露和批判封建末世的黑暗和腐败,呼吁社会变革,从唱出封建社会的挽歌,到写出否定封建制度的檄文。
[转载]王国维与中国戏曲王国维与中国戏曲章景曙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的贡献,不在艺术实践,而在理论总结;他在学术层面上的造性的研究、探索成果,关系乎中国戏曲的命运、地位及价值的革命性、历史性的发现及科学结论。
可以这样说,当我们提到中国戏曲时,必然会提到王国维,就像提到英国戏剧,必然提到莎士比亚;提到德国戏剧,必然提到莱辛和布莱希特一样。
使戏曲进入文学、美学和学术的殿堂,使中国戏曲这颗明珠拭去千百年来所蒙受的尘垢而重放夺目异彩,使中国戏曲得到振兴,王国维的巨大贡献,已足以使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王国维研究戏曲,前后用了四年时间,其主要目的最初是要振兴中国戏曲,能与西洋戏剧媲美。
我们不能忽视写于1907年《自序二》中的一段话:“因词之成功而有志于戏曲,此亦近日之奢愿也。
然词之于戏曲,一抒情、一叙事,其性质既异,其难易又殊,又何敢因前者之成功,而遽冀后者乎?但余所以有志于戏曲者,又自有故。
吾中国文学之最不振者,莫(若)戏曲。
若元之杂剧,明之传奇,存于今日者尚以百数,其中文字虽有佳者,然其理想及结构虽欲不谓之幼稚,至拙劣,不可得也。
国朝之作者,虽略有进步,然比诸西洋之名剧相去尚不能以道里计。
此余所以自忘其不敏而独有志乎是也。
而一年后,他的兴趣却从创作戏曲剧本转向了戏曲史料的蒐罗和整理。
1908年夏撰《词录》后,发现“古人所作戏曲何虑万本,而传世者寥寥”,除臧懋循之《元曲选》、毛晋之《六十种曲》外,若《古名家杂剧》、《盛明杂剧》等,今日皆绝不可睹。
(《曲录自序》)作为一个学者,他有责任要填补这个缺漏。
可以说,这是他着手戏曲史研究之初的一个“大胆假设”。
另一方面,他受西洋文化及美学思潮的影响,想以此改变中国历来重诗词、轻戏曲,视戏曲为“庸人乐于染指、壮夫薄而不为”的传统。
他赞同西方的观念,认为戏剧是与诗歌、小说并重的,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悲剧”更是艺术的顶点。
他十分推重歌德、莎士比亚。
于是从1908年“长夏苦热”开始,“聊用消夏”,就专心致志于中国戏曲史资料的整理及研究,他是在一个很高的美学起点上来着手这项旷古未有的“工程”的。
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化学者和文艺理论家,他对戏曲的定
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
首先,王国维将戏曲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戏曲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音乐、唱腔、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情感、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在他
的眼中,戏曲是一种生动的表演艺术,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唱腔
的演绎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其次,王国维将戏曲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他认为戏
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通过戏曲可以传承和表达民族的
历史、文化、价值观等。
戏曲中的剧情、角色、音乐等元素都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精神面貌。
此外,王国维还强调了戏曲的审美特点。
他认为戏曲具有独特
的审美魅力和艺术价值,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手法都具有独特的
美感。
他特别强调了戏曲的音乐美和舞台美,认为戏曲的音乐旋律
和唱腔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力,而戏曲的舞台布景、服饰、动作等方面也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
总的来说,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和表达的功能,同时也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
他的定义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揭示了戏曲的特点和意义。
王国维戏曲理论观点评述作者:黄进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4期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创造成果丰厚,而戏曲理论的研究却待启零乱,乏善可陈,缺乏系统归纳,微重于曲文评议,忽略宏观研讨和阐发,对戏曲起源、生成和演进流变的研究更是空白。
王国维承继乾嘉学派的朴学精神,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以事实求是的态度,对被视为“文格卑俗”的戏曲文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在戏曲研究上独辟蹊跷,言前人所未言,先后写出了《戏曲考源》、《优语录》、《宋大曲考》、《曲录》、《宋元戏曲史》等著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其戏曲理论观点试举数端:肯定戏曲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所应有的地位戏剧在发展过程中,走的是一条文人创作和民众创作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戏剧艺术从一开始即受到上层士大夫鄙视的原因之一。
王国维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并进一步指出元人杂剧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以为“能道人情,状物态,词采俊拔,而出乎自然,盖古所未有,而后人不能仿佛也。
”(《宋元戏曲史》)又言:“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
……盖元剧之作者,……关月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时流露于其间。
”“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元杂剧的创作者同下层社会的密切融合,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使得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王国维在阐发元曲的现实主义创作取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论析了其创作的表现形式。
他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
……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之所未有也。
”既指说元剧取材于现实生活,也明言其语言形式上的生活化、口语化。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内容提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本文论析王国维在戏剧起源、宋金杂剧、元杂剧、南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后来人对王国维的超越或者从他曾经达到的学术水准向下跌落;又从民族戏剧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着眼,分析《宋元戏曲史》“外来之观念”、“史学家之家法”、“文学家之眼光”等三种思维路径对后来人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学术史一戏剧研究能成为专门之学,王国维先生(1877—1927)《宋元戏曲史》是有大功绩的。
《宋元戏曲史》完稿于1913年1月,自1913年4月至次年3月,是书先后刊载于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大型学术期刊《东方杂志》上。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宋元戏曲史》单行本,此后又多次重印。
其时,在国内学术界,大家林立,王国维尚未足引入瞩目。
自1913年以后,王氏全心投身于甲骨文、金文、商周史的研究,取得卓越成就,自20年代始,誉满京华,其戏剧研究亦在此时得到高度赞誉。
如1923年,梁启超(1873—1929)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激赏之云:“最近王静安国维治曲学最有条贯,着有《戏曲考原》、《曲录》、《宋元戏曲史》等书,曲学将来能成为专门之学,则静安先生当为不祧祖矣。
”①1927年6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国学月报》、《文学周刊》、《东方杂志》、《国学论丛》等杂志相继刊出纪念专号,人们在追念王国维一生学术成就时,《宋元戏曲史》普遍被认为乃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氏辞世后编辑出版的《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及《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皆收入此书(题为《宋元戏曲考》)。
终结与开启: 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 戚真赫3 另外,笔者还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王国维自杀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而持久的讨论,在于其自杀的多重内涵及其意义的含混性,以及这一切含混之中的坚定性:其自杀的文化性内涵、宗教性内涵、生存性内涵正如上文所分析;除此之外,王国维的自杀还内蕴着古典内涵与现代内涵的交错与悖论;而从社会学角度看,又存在着利他型自杀与动乱型自杀的交汇与融合;所有这些内涵交叉融会而构成王国维之死的意义的含混性与多重性。
另一方面,在所有这一切的含混之中又蕴涵着一种无可质疑的坚定性———王国维对纯粹、圆满的价值理念和理想的自始至终的执守。
而无论是多义性还是含混性,以及其中的坚定性,这一切都在不同层面关联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这一非常境遇与历史时期。
可以说他的死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超过了死亡事件本身。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迪尔凯姆在其《自杀论》中分析自杀为三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和动乱型自杀。
其中利己型自杀,是由于人在生活中找不到寄托,为逃避个人的危机或推卸个人的责任而自杀,是一种失去生活勇气的自杀;利他型自杀,是个体为团体、主义的“舍生取义”的死,这种自杀又分为义务利他型、自由利他型和强烈利他型三种;动乱型自杀,是由于社会发生变动,秩序混乱,价值失落时,人们的行为缺乏规范,困惑、痛苦、绝望而自杀 νξ。
由此来看王国维的自杀,王国维对逊清的归附,对纯粹、圆满的价值理想的执著而殉道,和社会的动荡与混乱等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文化的与社会的因素,使其自杀中既存在着利他型自杀的动机与内涵,也有由于社会动乱导致其自杀的动机与内涵。
这可以说是王国维自杀的社会层面和意义的含混。
另一方面,进一步言,自杀,或者是对自己原有状态的确认而对现实世界的拒绝,或者是由于自己原有状态的崩溃而导致对死亡的选择;那么,王国维之选择死亡,究竟是由于执守自己原有的理念、信念而对现实世界的拒绝还是因为自己原有状态的崩溃而选择死亡?就王国维而言,可以说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他是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肯定自己的原有状态,或者也可以说,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将自己的原有状态推向另一个极端;从其理念世界的构筑言,他将自己前期融会东西文化精华和理想的纯粹、圆满的价值理想和理念推向传统文化母体,以传统文化来承载其纯粹、圆满的价值理想,以对传统文化的唯理唯美的乌托邦化来肯定自己;从其人生选择、道德与价值倾向言,则从归附逊清,治学转向,留辫子,直至自杀,无不是这种极端的一种表达,也无不是其以一种极端方式对自己所做的肯定;从这一方面来看,王国维之选择死亡,是对其原有理念与信念世界的坚执,对自己原有世界的确认而对现实世界的拒绝。
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回复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威望的学者之一。
他对戏曲的定义是一种"艺术形式,以人物述说和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表演、舞蹈、音乐和舞台效果,来展现人类生活的一种复杂表现"。
在这个定义中,王国维强调了戏曲的艺术性、表演性和人类生活的表现。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展开对这一定义的解读。
首先,戏曲是一种艺术形式。
艺术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和再审美。
戏曲是通过人物的表演和述说来再现现实生活,并通过这种再现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情感、展示思想、传播价值观念,成为一种触动人心、开拓思维的艺术。
其次,戏曲以人物的述说和表演为主要手段。
戏曲是以人物为核心的,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讲述故事、展示情感。
人物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他们通过唱、念、做、打等多种手段,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肢体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意义,从而使整个戏曲作品栩栩如生。
第三,戏曲通过表演、舞蹈、音乐和舞台效果来展现。
戏曲是综合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表演、舞蹈、音乐和舞台效果等多种艺术手法。
表演让观众亲身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舞蹈则通过肢体语言来增强表演效果,音乐则以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来加强戏曲的情感表达。
舞台效果则通过布景、道具、灯光等手段来搭建适合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表现的舞台空间,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
最后,戏曲展现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复杂表现。
戏曲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以人物为主线展示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
通过戏曲,观众能够感受到人生百态的真实与复杂,体验到各种喜怒哀乐的共鸣。
戏曲不仅仅是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更是以其所描绘的人物和故事为载体,传递给观众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着重强调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人物的述说和表演为主要手段,并通过表演、舞蹈、音乐和舞台效果来展示人类生活的一种复杂表现。
这个定义深刻揭示了戏曲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戏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视角。
97王国维戏曲学术研讨会1997年10月16日至1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在王国维的家乡海宁市联合举办’97王国戏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研究专家、学者30多人携带论文20余篇汇聚一堂,就王国维戏曲史论的方方面面展开热烈的研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曲润海到会祝贺并讲话。
会议热情地赞扬了王国维充分肯定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成就,开创了戏曲史学并使之跻身于学术研究之林;高度评价王国维在戏曲史论方面的独到见解和重大建树,决心沿着王国维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为发展和完善中国自己的戏曲理论而不懈努力。
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曲理论界近年在研究和继承王国维戏曲理论遗产方面的水平。
走近王国维,认识王国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认为要走近王国维,首先,应充分认识王国维在戏曲史学建设方面的开拓性贡献。
他的《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是用近代史学方法研究戏曲史的开山之作,无论是从史料的发掘深度、从建立新兴学科的学识基础,还是从治学态度诸方面,都为我们作出表率,其中有关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艺术特征以及它的文学成就等一系列问题的论述,曾启迪了一代代戏曲学者的学术研究,至今都还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次,为了较准确地认识王国维,要注意了解他的一些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话语的变化过程。
如“意境”,系王氏在《人间词话》中首先标举的概念,他以此提倡诗词创作对“真景物、真情感”的追求。
后来论元曲,又以“有意境”标称元曲“文章之妙”。
此时的说法有三句话:“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
”前两句依然在说“真景物、真情感”,但此处已增加“述事则如其口出”一条,这是针对戏曲敷演故事此一特点而言的。
又由于戏曲多系“代言体”,所以“写情”写的是剧中人物心中之情;“写景”写的是剧中人物眼中之景,“述事”述的则是剧中人物之事,所以提出“沁人心脾”、“在人耳目”、“如其口出”。
“如其口出”,还可理解为曲词创作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宋元戏曲史》读书笔记《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史料详赡、论证严密的戏曲史,该书原名为《宋元戏曲考》,是王国维在戏曲研究方面带有总结性的最重要的著作。
《宋元戏曲史》以宋元戏曲为主要考察对象,追溯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探讨了一些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王国维将《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论”成功地运用于戏曲学理论之中,原文如下:“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
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王国维认为元剧最佳不在思想结构而在文章,实乃知言。
并将“意境”这一美学范畴运用于曲学,也是发前人所未发之论。
就《宋元戏曲史》中所体现的审美取向而言,从《人间词话》到《宋元戏曲史》,王国维的美学观基本无甚变化。
所变化的是王国维的研究兴趣由西学转移到了国学,由纯思辨哲学转移到文史考证之学。
《宋元戏曲史》正是王国维运用乾嘉考证之学得出的研究成果,钩沉故实,颇多创见。
《宋元戏曲史》的学术意义,一方面来自于作者对戏曲艺术的构成及发展时序的独特体察和描述,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作者对中国古代戏曲学在文学史上的准确定位。
王氏之前,中国虽有不少曲论著作,但客观而言,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戏曲史学。
戏曲在古代文论中尚未取得独立的文体地位。
而《宋元戏曲史》的首要贡献在于将戏曲从传统的诗歌中剥离出来,确定了戏曲本体观念。
在王国维看来,戏曲是具有独立发展历史的艺术样式。
王氏一反历史之偏见,将戏曲提高到与传统文学诗词同等的地位。
不仅在事实上钩沉前人所鄙弃的戏曲,为之树碑立传,而且从理论上挖掘了戏曲的崇高价值。
对戏曲学这一新兴的学科门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建构,确定了戏曲学的本体观念和学科品格。
就这一意义而言,《宋元戏曲史》可谓是中国戏曲学的开山之作。
《宋元戏曲史》还对戏曲的起源和流变过程进行了冷静而科学的探索,在中国学术史上首次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戏曲艺术的起源与形成等诸问题。
解读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肖旭发布时间: 2009-10-03 18:09 社科院文学所内容提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戏剧”、“戏曲”两个概念,由于与今人对“戏剧”“戏曲”的认识、理解不同,几十年来,对这两个概念一直争论不休,对王氏所运用的“戏剧”、“戏曲”、“真戏剧”、“真戏曲”几个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以时间为界,认为宋金以前称“戏剧”,元杂剧之后为“戏曲”;另一变向说,认为不成熟的戏曲形式,即宋金前的歌舞剧、滑稽剧是“戏剧”,“真正戏剧”“后世之戏剧”,即宋杂剧、元杂剧之后的为“戏曲”。
笔者则认为“戏剧”凡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形式,从古至明清传奇均属“戏剧”范畴,而“戏曲”是指剧本,戏剧文学说的,特指剧中曲词部分。
关键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剧戏曲曲词关于“戏剧”“戏曲”这两个概念对今人来说好像很容易鉴别,如戏剧多指话剧、歌剧、舞剧而言;戏曲专指以京剧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
但也不完全清晰明确,如众多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均称关汉卿、王实甫为中国伟大的“戏剧家”,准确说应为“戏曲家”;其它有关戏曲知识、戏曲作品,也有称之为戏剧知识、戏剧作品的。
如台湾学者唐文标1985年的专著《中国古代戏剧史》讲述的是戏曲的形成、发展史,并未涉及到话剧、舞剧等“戏剧”事项,它不同于今天的“戏剧”概念。
这说明在现代文坛上,对戏剧、戏曲这两个概念有些人也是比较含混的。
为严格区分、鉴别二者之异同,我在这里先对两个概念下个定义,加以区别。
什么是戏剧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以作家的文学剧本为依据,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主体,综合时间和空间的各种艺术手段,经导演统一构思的集体劳动,并与观众的合作过程中,再创造出来的、舞台演出形象的艺术。
戏剧定义是戏剧基本特征的概括和浓缩。
关于戏剧的定义,至今世界无定论,尽管“论述戏剧书籍写过成千上万册,但是戏剧一词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似乎还没有人人满意的说法”([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虽然说法不尽一致,但其构成的主要要素:剧本、演员、观众“三要素”;剧本、演员、观众、剧场“四次元”,却大致相同。
王国维给中国戏曲的定义“王国维给中国戏曲的定义”,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
王国维(1877-1927),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理论家和美学家。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对中国戏曲也有独特的见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对王国维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王国维选择对中国戏曲进行定义?这是因为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但由于戏曲形式多样,表达方式独特,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定义。
因此,王国维试图通过定义来诠释戏曲的本质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看王国维给出的中国戏曲的定义。
他说:“戏曲者,用人声歌唱与活动手势表演,而有故事或情趣的一种戏剧。
”这个定义从戏曲的形式、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首先,戏曲是通过人声歌唱和活动手势表演来呈现的。
中国戏曲注重音乐和舞蹈的相互结合,以传统的旋律、音调和唱腔来表达情感,通过动作、姿态和舞蹈来展现人物形象。
这种表演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为了展示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声音和动作的变化来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戏曲是具有故事或情趣的一种戏剧。
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中国戏曲中的故事情节来自于历史传说、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和题材。
情感表达则包括爱情、友情、恩怨等各种人类情感,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塑造、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事件的刻画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对王国维的定义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中国戏曲看作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
在他的定义中,戏曲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文化和启迪思想的重要媒介。
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传统戏曲形式,他认为,中国戏曲的本质是超越个别形式的,它是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境界的独特艺术形式。
《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王国维,中国近现代文化巨匠,其戏曲理论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力,对戏曲意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理论内涵、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概述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主要体现在他对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的深入研究上。
他提出,戏曲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创造。
所谓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出的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氛围。
这种氛围既来自于作品的外部表现形式,如舞台表演、音乐伴奏等,也来自于作品的内部精神世界,如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
三、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的特点1. 重视情感表达:王国维认为,戏曲艺术的魅力在于其情感表达的力量。
一部好的戏曲作品,必须能够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设置和感人的音乐来触动观众的情感,使其产生共鸣。
2. 追求意境深远:王国维强调,戏曲作品应追求意境的深远和宽广。
他提出,通过巧妙的舞台设计和音乐伴奏,将观众带入一个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艺术世界,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刻思想。
3. 注重文化传承:王国维认为,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传承和发扬。
他通过研究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点,提炼出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的影响1. 对后世戏曲创作的影响: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为后世戏曲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许多戏曲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受到了其理论的影响,注重情感表达、追求意境深远和文化传承。
2. 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王国维的戏曲理论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
他的理论不仅揭示了戏曲艺术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也为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3. 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影响: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王国维的戏曲理论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戏曲意境理论,不仅为戏曲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后来的文艺批评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将探讨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并分析其在戏曲艺术和理论研究中的价值。
二、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的核心思想1. 重视舞台与文字的结合王国维认为,戏曲艺术需要融合文学与表演的精髓。
其中,舞台的表演应真实而自然,而文字的描写则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这种结合使得戏曲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出独特的意境。
2. 强调意境的审美性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特别强调意境的审美性。
他指出,优秀的戏曲作品必须具备引人入胜的意境,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现,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感悟。
3. 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戏曲意境的构建中,王国维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传统文化为戏曲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只有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三、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在戏曲艺术中的体现1. 创作实践中的运用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在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戏曲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借鉴了这一理论,通过舞台与文字的结合、意境的审美性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 作品分析的范例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也为作品分析提供了范例。
通过对经典戏曲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例如,通过对《红楼梦》、《西厢记》等作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在舞台表演、文字描写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四、王国维戏曲意境理论在理论研究中的价值1. 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一理论强调了舞台与文字的结合、意境的审美性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依据。
2. 丰富了文艺理论宝库王国维的戏曲意境理论丰富了文艺理论的宝库。
从在“文学”中发现“戏曲”到“以曲为学”:摘要:20世纪初,王国维取径日本,接受了西方现代的“文学”观念。
他以“纯文学”与“真文学”为标准,重新整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学资源。
在此期间,参照西方文类等级,他提出了“戏曲”是“最高之文学”的主张,并且开始关注“文学”视野中的“戏曲”问题。
与同一时期进行的“曲界革命”强调戏曲的社会启蒙作用不同,王国维的“戏曲”观念在寻求“精神慰藉”的层面上展开。
感受到了中西比较压力的他,从“填词”转向“有志于戏曲”。
伴随着他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观念与学科意识的形成,他开始“以曲为学”。
1913年撰成的《宋元戏曲史》在日后成为了“文学史”与“文类史”研究的经典范型。
同时王国维以戏曲研究为中介,也实现了自己的学术转型。
关键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文学”观念;“戏曲”观念;经典范型一重启“经典的可能性”1913年1月,寓居京都的王国维撰成《宋元戏曲考》。
根据约稿方商务印书馆的建议,在更名为《宋元戏曲史》后,于是年4月至次年3月,分八次在《东方杂志》上连载。
①1915年出版单行本,此后不断重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受到了新学人士的推崇。
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的《归国杂感》,称赞“文学书内,只有一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
②次年1月,在《新潮》创刊号上又发表了傅斯年的书评,认为“近年坊间刊刻各种文学史与文学评议之书,独王静庵《宋元戏曲史》最有价值”。
③ 胡、傅二人的表彰,颇能反映当时学界的观感。
王国维对于此书,也十分自信。
在他看来,“世之为此学者自余始,其所贡献于此学者,亦以此书为多”。
自1908年以来,王国维先后“乃成《曲录》六卷,《戏曲考原》一卷,《宋大曲考》一卷,《优语录》二卷,《古剧脚色考》一卷,《曲调源流表》一卷”,以及《录曲余谈》与《录鬼簿校注》两种。
所以,这部在辛亥东渡后“旅居多暇,乃以三月之力”写就的著作,④实际上乃是王国维把“四五年中研究所得,手所疏记心所储藏者,借此得编成一书”。
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对戏曲的定义可以从多
个角度来解读。
从艺术角度来看,王国维认为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
他认为戏曲是
一种集大成的艺术,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演员的
表演和剧情的展开,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构的世界,引发情感共鸣。
从文化角度来看,王国维认为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
他认为戏曲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价值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通过戏曲,人们可以
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审美等方面的特点,体验到
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王国维认为戏曲是一种社交活动,能够促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他认为戏曲演出是一种集体的艺术体验,观众们可以共同欣赏、讨论和分享戏曲带来的艺术享受,从而增进
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总体而言,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强调了其艺术性、文化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戏曲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意义。
通过戏曲,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美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社会的交流与和谐。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宋元戏曲史》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一部代表作,这部著作独具特色,既有明清以来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成果,又有王国维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对戏曲历史的深刻剖析。
一、《宋元戏曲史》的编写背景和成果王国维出生于安徽全椒,自幼聪颖,在学术界广泛涉猎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影响力深远。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在他的哲学研究之余完成的一部巨著。
此书在研究宋代、元代甚至整个中国戏曲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部重要代表。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戏曲而编写的一部历史著作。
王国维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宋代和元代戏曲的历史演变过程、文艺特色和对戏曲的批判性思考。
他通过对于《杂剧》、《元杂剧》、《元曲选》等文献资料的深入挖掘和深刻的思考,将戏曲置于古代哲学及文学艺术的大背景之下,揭示出戏曲历史所蕴含的哲学、美学和文化内涵。
同时,他还对戏曲的创作、表演、观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王国维在书中提出了“人之生而有情感,情感易感于物,物之美、丑、怡、哀诸性自现,善思感者于其中自发奇特之意而喻之,感情以及情景合于理趣,有怡化人之功效”,这一观点阐述了戏曲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戏曲艺术的独特价值。
这一观点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感慨系列》等著作中也有体现。
二、对《宋元戏曲史》的今读和反思《宋元戏曲史》是一部经典的戏曲历史研究著作,但是这部著作与时俱进的程度却不高,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宋代和元代的戏曲,而对于后来时期的戏曲历史的研究没有很好的衔接,在今天已经不符合历史研究的要求。
此外,《宋元戏曲史》在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王国维这部著作对于戏曲艺术的深刻剖析和独特见解,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尤其是他对戏曲艺术的美学思考和戏曲艺术与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传统的深入融合展示了崭新的思维和研究视野,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卷单选题(共20题)1. 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余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余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A.不与理睬继续上课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C.布置学生课外探究D.解释说作者弄错了【答案】 C2.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于我国的节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l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B.“杨花落尽子规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时节的景象C.节气反映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过程D.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答案】 C3.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重浊B.黏腻C.易袭阴位D.易困脾气E.易阻遏气机【答案】 A4.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
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
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B.圣爱克苏佩里一《夏洛的网》C.拉格勒夫——《骆驼旅行记》D.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答案】 B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成绩优良的学生才是好学生B.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从属的地位C.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D.头脑笨的学生怎么教都教不好【答案】 C6. 王某担任某校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宋元戏曲史》既包含有理论观念的拓新,又有研究方法上的意义:(一)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
1、他为我们勾勒了中国古典戏曲形成、发展的大致轮廓,他的勾勒是清晰而又颇确当:(1)上古至五代是我国戏曲的萌芽时期。
(2)宋金两代是我国戏曲的形成时期。
(3)元杂剧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
(4)元明南戏较元杂剧变化更多,故发展了中国古典戏曲。
2、王国维对元代戏曲的发展作了划分,确立了元代戏曲经历了“蒙古时代、一统时代、至正时代”三个历史阶段,这也较能体现元代戏曲发展概况。
3、总之,王国维从事戏曲史的研究虽然还是有初创时期的痕迹,但确实是戏曲批评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
郭沫若把《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并誉为“中国文艺史上的双璧”,并非溢美之辞。
(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借鉴了中西诗学中的某些思想意蕴。
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1 、王国维对“戏曲”这个概念作了科学的明确界定:“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2、他自觉地把戏曲的形成过程视为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过程,认为各种艺术样式的逐渐融合正是戏曲不断趋向成熟的标志。
3、他还把叙事体向代言体的转化看成戏曲最终形成的又一重大突破。
认为中国之“真戏曲”的形成时期正是上述两者的“兼备”之时,无疑,王氏的这个观点是较为正确的。
4、王国维把古典诗学中的“意境”理论自觉地移入戏曲领域,这一方面把戏曲和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蕴接通的血脉,同时又使意境论在理论范畴上有了拓展。
他认为元曲之佳处正在“有意境而已矣”。
5 、戏曲意境就是“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这的确是对于元剧的极好揭示。
6、王国维对“意境”的追求根植于他以“自然”为标准的审美理想,他把“自然”的审美特征视为戏曲文学超越其它艺术样式的突出之处,并认为“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终结与开启: 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 戚真赫 1927年6月2日,阴历五月初三日,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大学者,学贯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师巨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轩藻。
结束了其整整五十年的生命,也结束了其辉煌的学术历程。
其留下的遗言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死得很平静,据其学生和亲友回忆,自杀前几日,他与人谈话时,流露出对时局的悲观。
但其神态与行为并不异于平时。
在他死的前几天,仍然与平常一样和同事一起处理教学事务,探讨学术,指导学生,参加研究院的告别宴会,并无异态。
他自杀的整个过程也平静如常,其神态与行为没有丝毫激烈变异的表现。
如此坦然镇定,可见其死志已决。
而王国维之死所引起的巨大的反响和持久的探讨和争议,所留给人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却持续至今;且作为一个一生质朴少华专心治学的“粹然学者”①,其死的影响之大,及于日本和欧洲。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大事②。
之所以如此,在于王国维的死带给人们多方面的困惑与争议,其遗书,其死因,以及围绕着他的自杀的,对他的人格、生命历程、治学成就的追忆与探讨,进而对其生存与死亡的大背景———中国近现代历史转型与起始时期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政治问题的思考与探析,等等,都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议题。
今天回头看王国维之死所引致的聚讼大致在两个方面:直接关于王国维死因的和由王国维死因所导致的对其人格、人品、学术及其与世变、世道之关联的探究,而这几者又是密切相关的。
王国维自沉后,对其死因的探讨一直众说纷纭,聚讼不已。
已经形成的较为经典的四种主要见解是:一、“殉清”、“尸谏”说,以罗振玉等一班遗老为主;二、悲观哀时说,以民国圈中的学者为主;三、罗振玉逼债说,外人之猜测,郭沫若也持类似的观点;四、殉文化说,以陈寅恪、梁启超、浦江清为主要代表。
后人虽有不同的解释,如叶嘉莹“性格与时代之悲剧”说,夏中义“价值位移说”,罗继祖(罗振玉孙)、周一平对“殉清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其他诸种猜测、分析,大致看来,依然不出前述四种说法。
这些说法关联于历史、时代、社会、文化、个体等多种因素,那么,王国维究竟为什么而死?是什么引致他的死亡?对他的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理解和阐释一直以来同样是聚讼纷纭,那么,这短短的几句话究竟有什么深重的内涵?死,死的方式和意义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由王国维的死而逆向追溯其一生所持守的人格、情操、信念、理想、理念等因素,这一切对其死亡有怎样的导向?他的死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化构建存在一种怎样的内在深层的意义关联与纠结?对这些相互关联与纠结的问题,本文试图作出自己的探究,而对作为学者的王国维,本文亦将论及与之相关的个体人格、个体境遇等微观背景,以及社会政局、文化氛围、世事变迁等宏观时势与历史背景,即,围绕王国维之死而作历史、文化与个体本己的,宏观与微观的全方位的观照。
对王国维的自杀,可以从个人、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探究,以上所列出的几条理由,分别对应的即是这些不同层面。
其中,第三条“罗振玉逼债说”是从个人原因猜测,“殉清说”与“悲观哀时说”则是从社会角度探讨,而无疑,“殉文化说”是从文化的角度对王国维之死进行阐释。
在笔者看来,以上几种说法各有一定的道理(第三条“罗振玉逼债说”则须转换角度去看),也各有其可取之处,但皆不全面。
笔者认为,在一个层面上而言,王国维之死在于个人、社会、时代和文化的综合原因,这些原因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将他推向死亡。
在提出自己完整的看法之前,先对以上诸说从不同层面逐一分析,同时针对这些说法提出自己相应的看法。
1 从个人角度而言,笔者认为,所谓“罗振玉逼债说”是不成立的,双方间的所谓“债务”是不存在的,这点有双方家人和亲友的回忆与解释为证,也有王国维与罗振玉的通信为证。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学者认为罗振玉为王国维伪造奏折等一系列作为是为了借王国维之死沽名钓誉,笔者认为从罗振玉平时为人与为文来看,不排除其沽名钓誉的心理上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就罗振玉作为一个正统遗老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而言,他的这一做法恰是对王国维的一种友情的表达和报答,对其死的一份歉疚和补偿。
但是,笔者认为,若将此说转而理解为“挚友之绝”,则为贴近王国维的性情的一种说法,从而对其死因的某些方面也可以较为贴近地理解。
据王国维女儿王东明先生回忆,在罗振玉写来措辞严厉的几封信之后,王国维却仍无绝交之想,“先父性情敦厚,怀旧之情殷笃,虽在沉痛中,用笔仍委婉恳切,毫无绝情之意”③。
也正如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辞・序》中所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
”历史上管鲍之交的美谈和郦寄卖交的不德,是朋友相交的两个极端的例子,而王国维恰恰是按照传统纲纪的为人之则,对罗振玉这样的“郦寄”也待之如“鲍叔”的,虽然以罗、王二人三十年的友情,以罗振玉对待王国维一贯的经济上与学术上的支持,将罗比做“郦寄”言重了,但是,挚友之绝对王国维这样一个性情敦厚且“怀旧之情殷笃”的人,其打击之大是可以想见的,罗振玉既于王国维的生活和治学皆有恩德,则挚友之绝于王国维而言是痛苦而又无法说清的;王国维的至情至性(从王国维的家人、学生和友人的回忆中可以见出这一点)和他的念旧的个性又加重了这一痛苦;而更为沉重的打击在于,这与他所信奉的朋友之纪的传统理念又是相悖的,这种朋友之绝,对王国维而言,就不只是现实的人际间的相处问题,不只是具体的一人一事,更升华至传统信念的失落与崩溃。
而这种失落与崩溃对王国维这样一个无论对什么都有所执信,以信念立身的人而言,其打击之重,是可以想见的。
另外王东明先生认为,王国维长子王潜明的早逝,也与王国维的自杀有很大关系,这种说法当亦可信。
丧子之痛,对人性而言,自然是无法忍受的。
挚友之绝与丧子之痛,在个体的生存中所占据的分量之重,对王国维的自杀有直接间接的关系。
从社会角度而言,则有“殉清说”和“悲观哀时说”。
其中“殉清说”以遗老圈为主,当时的民国学术圈以及今人也有持此说者,但,对王国维“殉清”的动机和意义,遗老圈和民国圈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相关地,其评价也有不同的褒贬。
遗老圈的人多站在传统文化义理的角度理解与阐释王国维的死,对于王国维“殉清”的动机,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曰:“十月宫门之变,公援主辱臣死之义,欲自沉神武门御河者再,皆不果……今年夏,南势北渐,危且益甚,公欲言不可,欲默不忍,乃卒以五月三日自沉颐和园之昆明湖以死。
”按罗振玉的说法,在此之前的“十月宫门之变”④,王国维既有过一次“殉清”的动机,所以这次的自杀无疑也是为了“殉清”;而王国维曾经侍奉过的逊帝溥仪,自然也认为王国维是“依恋出于至诚”“孤忠耿耿”而死⑤。
罗振玉与溥仪的说法大约可以作为遗老圈解释王国维“殉清”动机的代表性说法。
对于王国维“殉清”的意义,与王国维同为南书房行走的杨钟羲阐释为:“昔季路问事鬼神,进而问死,欲知处死之道也。
死非季路所难,莫难于知之明,处之当。
公自以起诸生,为近臣,被殊遇,主辱臣死,杀身成仁,尽知死之义。
”⑥王国维的自幼好友陈守谦则以屈原之死比附王国维,认为:“君以缠绵忠爱之忱,眷怀君国之念,……卒以一死以自明,其志可敬,亦可哀已。
”⑦杨钟羲与陈守谦之说则可以作为遗老圈解释王国维自杀“殉清”意义的代表说法。
总之,对王国维之死的动机和意义,遗老圈所做的是传统文化义理规范之内的解释,王国维的“殉清”是明“处死之道”的“知之明”的死,是“以一死以自明”,其所“明”之处在于王国维是为“主”(逊帝),为“清”,为“国”的死,“主辱臣死,杀身成仁,尽知死之义”。
对王国维的“殉清”,民国圈有些人以及现在的某些学者则有另外的解释,如时为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陆懋德认为王国维的自杀,一则由于惧怕国民革命的潮流,二则感恩于清室,三则由于对时事不察:“王君虽精于考古,而昧于察今”,对世界与国家政治大势不甚了解,对王国维的“不能忘情于前清”而可惜:“君子之出仕,为国,不为一家;为民,不为一姓,惜乎王君不达此义也。
”⑧今人周一平、沈茶英则认为:“我们认为王国维是为文化而死的,是受文化的影响死的,影响他死的西方文化,是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影响他死的中国文化,是封建道德文化。
”而作者认为最根本的是后者,作者认为虽然王国维“中叔本华悲观哲学的毒太深了”,但“至于人生痛苦的感觉,感性的悲观的产生,最根本的却是受了中国封建传统政治道德文化的毒害”,这种“毒害”的终极表现则是“王国维当是为‘贵中节’的传统而死”。
⑨笔者认为,要搞清楚王国维是否为“殉清”而死,须先搞清楚王国维后期为什么要依附于逊清小朝廷。
对此,也有多种原因的分析和多层面的解释。
从其性情方面看,其女儿王东明先生的解释应是了解其父之所思所行的可信之说,“先父生性内向耿介,待人诚信不贰……因此对朋友,对初入仕途所侍奉的长官和元首,一经投入,终生不渝。
他不是政治家,更非政客。
他所效忠的只是他心目中的偶像。
就历史言,在他脑海中,仍是数千年来忠君报国的观念,不管中华民族任何族姓建立政权,如被中国人侍奉已久,其为君上则一……”“凡了解先父的性格及操守者,当知他心中所秉持的道和志,儒者所学本是要经世致用的,从政的目的,亦不过在维护他心目中的纲常,以求治平之道。
……”谈及与清室的渊源,王东明指出,虽然王国维先后与清室有过六年的来往,且其“南书房行走”的官级也只是五品,在民初清室遗老大员中实在微不足道,但“他那执着念旧的个性,并受罗氏保皇思想的影响,与宣统帝既有君臣之名,复有师生之谊,故对清室怀念,自在情理之中”⑩。
对王东明先生的这一说法,王国维的学生和亲友也有立于此一角度的更深一层的阐释,他们认为王国维之于清室,并非只是其政治立场的选择,而毋宁说是一种信念和人格的恪守和表达,对于前面引述的陆懋德之说,王国维的学生戴家祥立足于王国维的学识与人格操守逐一驳斥:“先师学通中外行有廉耻,世界大势,了然在胸,古往今来,知之颇审……”“以余观之,先师之所以矢忠清室,不过立其个人节操而已矣……”“先师仕于异族,或有愧于汉;既仕于清室,义不二其节操。
”“我以先师之死,正足以示来学者抱一不二之模范,将为跨党骑墙之针砭,……” λϖ立足于对王国维学术与理念的探究,以及与之相关的个人生活史实,笔者相信其弟子的看法是从学识到人格深知其师的实在之言。
总之,在王东明和王国维的学生与亲友看来,王国维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其“诚信不贰”“一经投入,终生不渝”的个性和操守,为了一种信念和人格的恪守和表达。
超越这种感性层面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其后期的理念构建方面而言,依附逊清与其后期的价值取向和理念回归是一致的,逊清对王国维而言,不止是其现实依附,逃避乱世之地,也是其文化寄托之所在,即,在王国维的意识中,逊清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形式载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