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应用研究测试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57.61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一、数控车床面板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控车床的按钮功能及操作顺序。
2、了解数控车床的面板及主要功能的用法。
3、掌握数控车床的的回零及手动操作方法。
4、掌握数控车床对刀步骤及设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1、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由计算机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数控系统主要包括输入/输出设备、CNC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等。
2、CK0638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Sinumerik 802C 数控系统操作面板各按键功能如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配备西门子802C数控系统的CK0638卧式车床一台。
2、尼龙棒一根(长150~200mm,直径26mm)。
3、深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各一把。
4、外圆车刀、螺纹车刀、切断刀各一把。
四、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1、给数控车床通电,进行回零操作。
2、熟悉数控车床主要面板功能。
3、安装棒料。
4、首先进行X方向试切对刀,按键让主轴正转,然后进行试切外圆,切深必须小于根据零件图和毛坯大小所确定的能够切削的最大厚度以避免过切,切削距离以方便测量为宜,切削完成后保持X方向不变,以+Z方向移动退出加工位置以方便测量尺寸,然后按键停止主轴旋转,测量所车外圆大小D,并输入到图1-9中的“零偏”后的数值中,依次按软键“计算”、“确定”完成X方向对刀。
5、然后进行Z方向对刀,按软键“对刀”,然后按图1-9软键“轴+”进入到对刀界面进行Z 方向试切对刀。
按键让主轴正转,然后进行手动试切端面,端面试切平整以后保持Z轴不运动,沿+X方向退出加工区域,然后按键停止主轴旋转,零偏后输入0,依次按软键“计算”、“确定”完成Z方向对刀。
6、按照以上步骤分别进行三把刀的对刀,并记录所获取的刀偏数据。
五、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及结论1、对刀数据的计算方法:X向刀偏=车削时X向机械坐标—(所车外圆直径大小/2)Z向刀偏=车削时X向机械坐标—所车棒料端面与对刀点Z向距离3、实验结论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由于对刀采用的是工程塑料,对刀过程由于塑料的变形对刀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测量量具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概念;
2.学习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方法;
3.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
4.实践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三、实验工具与材料
1.数控机床;
2.编程软件。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
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
1. 数控机床编程
首先,我们学习了数控机床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G代码和M代码的含义,以及编程的基本规范。
然后,我们通过编程软件开始进行实际编程操作,包括设定加工参数、选择加工刀具等。
2. 数控机床操作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操作实验。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启动操作、加工程序的加载、加工过程的监控等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数控技术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参考资料
1.《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程》
2.实验室导师讲义
以上是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实验的报告,谢谢阅读。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技能,提升实战能力,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控机床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训内容1. 数控机床编程在本次实训中,首先学习了数控机床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G代码、M代码等相关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了如何编写简单的G代码程序来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熟悉了各种指令的使用方法,了解了不同指令对加工过程的影响,提高了程序编写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数控机床操作在编程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训练。
通过实操不同加工零件,熟悉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掌握了数控机床各部件的功能和调试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装夹工件、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三、实训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学习和实际操作,我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际操作,加强了对数控机床各部件的了解,提高了编程和操作的技能水平。
在实训结束时,我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工件的加工任务,并能够根据工艺要求编写相应的G代码程序。
四、实训总结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对于提升我们的实战能力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实操,我不仅掌握了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数控机床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致谢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技术。
也感谢同学们在实训中的合作和支持,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以上为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谢谢阅读。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员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控机床的理解,提高实操能力,为将来在数控加工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训内容
1. 数控机床基本概念
首先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控机床的种类、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参数设置与机床操作
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参数设置方法,包括各种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的设定,然后进行模拟操作,熟悉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流程。
3. 编程语言的学习
学习了数控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和M代码,了解编程的基本规则和语法,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4. 数控机床的实际加工
通过实际操作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包括工件夹紧、工件坐标设置、程序调试等步骤,最终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三、实训收获
经过本次实训,我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数控编程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和调试,加深了对数控加工工艺的认识,为将来在数控加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训让我受益良多,但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
未来,我将持续关注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争取在数控领域有更好的表现。
以上是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的报告书,谢谢阅读!。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学分析作者:钟少佳来源:《师道·教研》2015年第05期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多数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具体的加工步骤和测量方式,不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极大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因此,我们采取项目教学,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提高数控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定项目任务首先是确立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和技能,考虑到数控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到工厂从事数控加工生产工,他们的岗位一般需要具备读图画图、设定工艺、编写程序和检验测量的能力,而教材上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编程,作为教师应该要拓展学生的认识,把知识点进行延伸,“酒杯”加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其次是创设情境。
为了使学习环境和企业的工作情境尽可能一致,并方便完成项目教学,工作地点设在数控实训车间。
教学项目“酒杯”的工作情境描述如下:广州某某生活用品公司想在本单位加工一批酒杯,酒杯的形状参数如图纸所示,加工的精度要求是±0.02mm,加工数量较多,所以要求同学们在设定工艺和编写程序的时候注意加工效率。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整个过程可以自己选取合适的刀具,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制定计划接着制订工作计划,以确保项目能顺利的完成,具体以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第一,合理分组,突出小组长的作用。
小组合作是项目教学的主要方式,可以由学生自由分组,确保每组有一位能力相对突出的小组长引领。
小组长需要具备熟练操作车床和编写程序,遇到突发情况能保持头脑冷静,做好组员分工,分配好工作任务。
第二,收集资料,分析图纸制定工艺。
学生根据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图纸和加工内容的分析,确定加工的工序和质量要求,根据现有的数控设备和刀具,制订相应的加工工艺。
要注意对工作任务细节的描述,并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
第三,组间讨论,确定具体方案。
具体做法是由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前讲解自己的加工方案,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该加工方案的是否最合理,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一、引言数控机床是一种利用数字控制系统对加工物体进行控制加工的机床,它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设备之一。
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数控编程和操作技能,才能保证数控机床的高效运转和良好加工质量。
本次实训旨在提高我们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理解和掌握,下面将对我们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编程实训1. 数控编程基础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G代码、M代码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以及坐标系的设定等。
这些知识为我们后续的编程操作提供了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手动输入代码,调整参数,实现简单的数控加工操作。
2. 数控编程实操在实操环节中,我们分别编写了不同难度级别的数控程序,包括单点加工程序、直线插补程序和圆弧插补程序等。
通过调试程序,我们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编程能力,熟悉了数控机床的编程流程和规范。
三、操作实训1. 机床操作规范在操作实训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数控机床的各部件结构和功能,掌握了机床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上下料、夹紧工件,调整刀具等操作步骤。
2. 数控机床实操在实操阶段,我们通过数控机床进行了各种加工操作,包括钻孔、铣削、切割等。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熟练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编程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五、结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报告结束。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本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的报告内容。
希望这份Markdown格式的文档符合您的要求。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修改或者其他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以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数控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控机床基本原理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数控机床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数控机床有了初步的了解。
2. 数控机床编程方法接着,我们学习了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G代码和M代码的含义、编程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实际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我们加深了对编程方法的理解。
3. 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最后,我们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操作实践,包括机床的开关操作、程序的加载和运行、加工过程中的参数调整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三、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数控机床的原理、编程方法和操作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发现数控机床具有高效、精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复杂零件加工的需求。
同时,我也意识到数控编程和操作需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数控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操作水平,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致谢在此,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中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他们的指导和鼓励,让我能够顺利完成本次实验,收获满满。
五、参考文献•《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程》•《数控技术基础》以上是我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实验的总结,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