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优秀课堂
- 格式:docx
- 大小:17.88 KB
- 文档页数:10
《暮江吟》优秀教案《暮江吟》优秀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暮江吟》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暮江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
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②能背诵,默写全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法]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
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
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
③生教读。
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
(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
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
(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
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夜晚()天上()地上()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
《暮江吟》公开课一等奖自创详细教学设计文章标题:《暮江吟》公开课一等奖自创详细教学设计一、概述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暮江吟》,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中国古诗的意境,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课程时长为45分钟,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通过独特的教学设计、互动环节和多媒体展示,我们的公开课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1、理解《暮江吟》的诗意和主题;2、掌握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感受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2、诗文解读:通过朗诵、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3、修辞分析: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互动环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
5、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音乐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四、教学过程1、开场白: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为后续的诗文解读做铺垫。
3、诗文解读:通过朗诵、翻译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4、修辞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互动环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
6、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音乐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7、小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学生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公开课的评价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成功之处: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高等。
暮江吟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授课,学生将能够:1. 了解古代中国的诗词文化,了解古代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2.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3. 学会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4. 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古代诗词文化;2. 学会分析和解读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古代诗词,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好奇。
可以选择一些与自然景色相关的诗句,比如《登鹳雀楼》、《望江南》等。
2. 知识讲解(1)介绍古代诗词的发展历史: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唐宋元明时期的诗词创作,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讲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解释平仄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分析古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 欣赏诗歌选择一首古代的《暮江吟》诗,进行诗歌欣赏。
可以先读几遍整首诗,然后请学生发表对诗歌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接着,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以及修辞手法,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4. 诗歌创作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诗题,然后仿写古代诗词进行创作。
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刚才讲解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同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激励学生对诗词文化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多读诗歌、多写诗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学生的诗歌创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读更多的古代诗词作品,提高对诗词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诗歌比赛: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潜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批判能力。
《暮江吟》教学实录及反思一、引言《暮江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作品,通过描绘江边美景以及揭示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本次教学实录中,我们以《暮江吟》为教材,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实录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些江边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了《暮江吟》的背景和作者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导入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暮江吟》的感知和体验,教师设计了导入活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根据给定的关键词,自由发挥并用图片、音乐或表演的形式表达对《暮江吟》的理解和感受。
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诗歌分析在导入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诗歌,并进行诗歌分析。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互动讨论,学生们逐渐理解了《暮江吟》的内涵和诗人的用意。
4. 表演实践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暮江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实践。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氛围选择适当的表演形式,如朗诵、舞蹈或戏剧等,并结合音乐和服装等因素进行舞台呈现。
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诗歌表达中,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反思分享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分享。
学生们分组讨论他们在表演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分享,学生们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
三、反思及教学效果评价《暮江吟》教学实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具体来说,实录中的导入活动帮助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诗歌分析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用意和表达手法;表演实践让学生深入体验诗歌情感;反思分享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读课文《暮江吟》。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诗词的欣赏。
教学准备:1.课文《暮江吟》的课件或PPT。
2.音频或视频播放器。
3.学生学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温习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回答关于《唐诗三百首》的常识问题,如“你知道《唐诗三百首》是什么吗?它包括了哪些最有名的唐诗?”新课讲解(15分钟):1.背景介绍:向学生简要介绍《暮江吟》这首诗的作者、成名、写作背景等。
2.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读课文,同时跟着课件或PPT上的文字,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
3.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4.解释生僻字词,如“茫茫”、“羁旅”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诗词鉴赏(20分钟):1.引导学生一起感受诗词的意境、情感和美感。
2.指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描写手法、用词技巧等,如“春潮”、“茫茫”、“羁旅”等的含义和联想。
3.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并与同学们分享,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课文理解(20分钟):1.提问学生问题,确保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如“你觉得诗人为什么会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鸥冠入水时’来形容自己的心情?”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如“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什么?他通过怎样的描写手法和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朗读训练(15分钟):1.分发课文复印件,同学们互相朗读诗歌,鼓励模仿诗人的语调和情感表达。
2.在小组内进行配音演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文,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选几组学生来前台表演,让全班同学欣赏他们的演出,互相交流感受和经验。
课堂小结(5分钟):1.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学生在诗词鉴赏和表达上的进步和提高。
2.鼓励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和研究,并希望他们能多读诗、写诗、欣赏诗。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暮江吟》教学实录之一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
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生自由学习讨论)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
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生读)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篇《暮江吟》诗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用他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色彩美。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二、解题,知作者:(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
)(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教师范读。
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诗意,体会诗韵。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分享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解读诗意,体会诗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相关背景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诗文内容。
(2)收集有关古诗词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古诗词资料,引发对《暮江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2)学生合作探讨,体会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韵(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节奏。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独特感悟。
五、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暮江吟》。
2.运用本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字迹工整、生字词运用准确性、短文内容丰富性等方面。
3. 家庭作业评价: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对古诗词的分享态度、背诵效果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良好。
2.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有待调整。
八、拓展学习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扩大阅读面。
《暮江吟》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暮江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中通过对残阳、江水、露珠、月亮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在教材中,这首诗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技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语言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境和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江边的美景之中,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层次、有重点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和生字词。
《暮江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暮江吟》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暮江吟》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 理解《暮江吟》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解读《暮江吟》的意境,感受诗人笔下的美景。
2. 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暮江吟》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暮江吟》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暮江吟》的配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学生齐声朗读《暮江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暮江吟》,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诗中的美景。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暮江吟》的意境。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暮江吟》的优美诗句,提高文学素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感受古诗的魅力。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中的美景。
(2)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好自然的珍惜和环保意识。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暮江吟》的诗意和美景。
(2)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欣赏更多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写一篇关于《暮江吟》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配乐、图片展示等手段,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三首》一课由《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写景诗组成。
其中,《暮江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之情,《题西林壁》和《雪梅》则在描写景物之余寄寓了一定的哲理。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
诗的前两句写日暮时分,夕阳与江水相映成趣,“一道”与“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的颜色对比,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心赞叹,“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描写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题西林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遍游庐山之后的题咏,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亲切自然的哲理诗。
诗的前两句写游山所见,说明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庐山呈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岭”“峰”具体描绘出山的形态,“各不同”则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后两句为游山所感,“真面目”是指庐山的全貌,“不识”是因为“身在此山中”,看到的只是山的局部而非整体。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全诗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哲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是南宋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
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通过“争”“未肯降”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动起来。
梅雪争春,让诗人们费尽心思,一个“费”字准确地说明了二者的难分高下。
后两句转而描述梅与雪的不同,“逊”和“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从侧面表现出对方的优点,雪胜在“三分白”,梅胜在“一段香”。
《暮江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理解《暮江吟》的诗意,领会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暮江吟》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 理解《暮江吟》的诗意,领会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三、教学难点:1. 《暮江吟》中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2. 古诗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暮江吟》的课件和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暮江吟》的文本和诗词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暮江吟》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暮江吟》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暮江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分享自己对《暮江吟》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暮江吟》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暮江吟》的诗意,解读诗句中的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欣赏心得。
5. 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词鉴赏方法,分析《暮江吟》的艺术特色。
(2)学生自主欣赏其他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暮江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2)写一篇关于《暮江吟》的鉴赏心得。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江边夕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境。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 案例分析:选取其他相关的古诗词,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2)指名说说意思(3)齐背全诗2、教学新课(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3)理解题意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A、教学1、2句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理解可怜的意思给似换一个字说说整句诗的意思(5)指导朗读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C、对其进行评价D、齐读全诗(6)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诗导课题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
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
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
诗歌作于公元822年。
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古诗《暮江吟》教学案例及反思本文是关于古诗《暮江吟》教学案例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谢阅读。
今天今天,,我上第四课《古诗两首》我上第四课《古诗两首》,,我像以往一样在理解诗的字我像以往一样在理解诗的字,,词,句上作了准备句上作了准备..在教学《暮江吟》时,当学生自读古诗说了当学生自读古诗说了""暮","","吟吟","","残阳残阳残阳""的意思之后的意思之后,,要来说说重难点字说重难点字""瑟瑟瑟瑟""的意思了的意思了,,哪知道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说了哪知道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说了: : 生:江面上有些颜色是红彤彤的江面上有些颜色是红彤彤的,,有些是深颜色的有些是深颜色的,,因为江两岸的树木倒映有水中加上水里面水草的颜色水中加上水里面水草的颜色,,颜色深一些颜色深一些. .师:刚好是半江红彤彤刚好是半江红彤彤,,半江深颜色吗半江深颜色吗生:不是的不是的,,诗上说说的诗上说说的,,真正的是不一定的真正的是不一定的.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半江……半江……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半江……半江……生:是为了读起来好听是为了读起来好听.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上那感觉是怎样的江面上那感觉是怎样的生:被夕阳照到的水面波光粼粼被夕阳照到的水面波光粼粼,,霞光倒映在水中是那么漂亮霞光倒映在水中是那么漂亮,,有的有的 像……有的像……像……有的像……生:垂柳下的水面垂柳下的水面,,被遮住了脸被遮住了脸,,飘拂的枝条倒映在水中飘拂的枝条倒映在水中,,加上这些地方特别浅,水草都隐约能看见……水草都隐约能看见……生:还有一些江面还有一些江面,,颜色会变颜色会变,,夕阳西下了夕阳西下了,,刚才还是紫红的刚才还是紫红的,,现在冷下来了现在冷下来了. . 我在课堂上很惊讶我在课堂上很惊讶,,惊讶四年级学生有如此的想象力惊讶四年级学生有如此的想象力,,我为之兴奋我为之兴奋,,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在接下去两句诗的理解上在接下去两句诗的理解上,,我马上转换了方法我马上转换了方法,,顺势利导顺势利导,,问学生问学生,,诗人除了看到这些如此美丽的景象外除了看到这些如此美丽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同学们很自然而然地去轻声念了那剩下的两句古诗了那剩下的两句古诗,,说出了大致的诗中描述的景象说出了大致的诗中描述的景象,,在大概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之后意思之后,,我问学生我问学生""可怜可怜""是真的可怜吗很多学生来不及举手就说是真的可怜吗很多学生来不及举手就说,",","是可爱是可爱是可爱",",",因因为看到了这么美为看到了这么美,,有趣的景象有趣的景象,,诗人觉得很可爱诗人觉得很可爱..重难点字的意思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围中,,学生没有看注解自然而然得体会到了学生没有看注解自然而然得体会到了..这样一节课下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我豁然开朗我豁然开朗,,仿佛被学生点通了被学生点通了,,感觉到教学古诗用得着那么感觉到教学古诗用得着那么""谨慎谨慎""吗"诗"本来就是充满灵性的本来就是充满灵性的,,有了那么一种心情有了那么一种心情,,诗人才会有感而发诗人才会有感而发,,有感而发时有感而发时,,他也不会去想那么多有关一字一词该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个人在读诗时字一词该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个人在读诗时,,体会到的肯定有所不同体会到的肯定有所不同,,也不可能一模一样模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你碰到了一首诗你碰到了一首诗,,难道有可能随手拿起来查字典难道有可能随手拿起来查字典,,带点字该是什么意思吗再说了古诗中重难点字的意思很有可能在这是这个意思该是什么意思吗再说了古诗中重难点字的意思很有可能在这是这个意思,,到了那又是另外的意思又是另外的意思,,它是随着具体情境来定的我觉得教学古诗我觉得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学会怎样进入诗境们学会怎样进入诗境,,用已知的去读懂更多不知的用已知的去读懂更多不知的,,想知的想知的..而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怎样创造学习的氛围怎样创造学习的氛围,,而后相机引导而后相机引导..。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xx》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 篇《暮江吟》诗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用他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色彩美。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3 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xx》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二、解题,知作者:(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 、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
)(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教师范读。
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
俗话说:诗言志。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五、品读探究,深入理解:1 、画景物: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江边美景。
下面我们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这江边的美景图一一描绘出来。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来,用笔画出来。
(画景物——汇报)(板书:残阳、江、露、月)2、品诗句:这些常见的景物,为什么能让诗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墨,一起走近江边。
齐读一二句。
PPT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同学们口中的夕阳真美啊,你们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在这两句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铺”。
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
换好不好?“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铺”——(简图)(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暖,柔和,舒服,亲切)(学术说法: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像是有人拿了一块红绸子从天边慢慢地铺了过来,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大家跟着来,用他的方法读读。
齐读在xx 的映照下,xx 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里的瑟瑟是什么意思?“瑟瑟”指碧绿色的玉石,诗中形容江水没有被夕阳照到时所呈现的青绿色。
)(删除,课堂不讲)这里写到“半江瑟瑟半江红”,在你的想象中,江水红得像什么?绿得像什么?(生:红得像一块红绸子。
似乎有人把红墨汁倒进了江中。
江水另一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让生尽情说,答不到也没关系)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呀!一个“瑟瑟”,一个“红”字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上,那种鲜明的色彩美,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变那么鲜艳、明快。
你能否将这种奇特的美感读出来?夕照下的江水半绿半红,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那么,江面为什么会呈现出半绿半红的景象呢?(引导、简图)(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小结——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用他手中的彩笔,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色彩美。
以上两句,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了白居易的另一首的词《忆江南》。
这首词中也运用了色彩对比的写法,同学们想想是那两句呢?(生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在写法上多么相似呀!一个写了秋天、夕阳下的江水;一个写了春天、朝阳下的江水。
都描绘了奇特的美景,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带着刚才的理解,想象着画面,再将这种神奇的美读出来。
三四句:多美的江边夕照图啊,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留恋忘返,不觉天色已晚,此刻他又有什么新发现呢?齐读三、四句。
P PT有一个词尽显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可怜。
为何说“可怜”? 是不是很可怜的意思呢?(拆开组词:可以怜惜。
)“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什么可爱?哪些景物让你觉得很可爱?怎样的露珠、月亮让你觉得很可爱?你能将这种可爱读出来吗?(个读、齐读)老师觉得作者写得还不够可爱,在你们的想象中,那些亮晶晶的露水、皎洁新月还像什么?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露似()月似()PPT()似()()似()(露:宝珠、玛瑙、水晶月:像金钩。
像小船。
像眉毛。
像镰刀。
)从颜色、形状方面进行点拨。
江似明镜月似船。
同学说得多传神呀,多贴切呀!你们将天上的月与地上的露珠完全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
面对这样美的景色,诗人情不自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齐读)六、感情朗读:在白居易的眼里,远处的残阳美,近处的江水美,脚下的露水美,天上的新月美,这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前面讲到诗人是离开朝廷到外地任职,离开了朝廷因为着不能追求功名利禄了,但他却没有丝毫失落感,转而流连于幽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中,这是多么乐观、豁达的个性啊。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带着诗人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再次漫步江边。
(配乐齐背诵)七、读写结合,加深理解: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这种美景不描绘下来实在可惜了,让我们拿起笔,发挥想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
题: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
PPT八、拓展延伸:学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种景色最美丽?你还能背背写这种景的古诗来吗?(学法)小学三年级语文《暮xx》教学设计二一、板书并解释诗题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
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xx诗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
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 、默读《暮xx》。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1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
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 “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1 、《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六、课堂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
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小学三年级语文《暮xx》教学设计三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学生背。
(略)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
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
(板题)二、理解诗意1 、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
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
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
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
(范读)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
(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