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创新题型简析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2013年河北中考试卷评析语文:考查“真”语文突出语文因素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河北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秉承着“稳定中谋求发展,变化中力求创新”的原则,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难易比例搭配合理,卷面布局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也有利于发挥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具有浓郁的语文因素打开今年我省的语文试卷,学科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浓浓的语文味扑面而来。
试卷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第1题考查了语文工具书的使用,要求考生分别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检索给出的汉字,填补了我省中考试题的空白。
此外,还考查了在具体语境中对错别字的辨识与修改,这道题对正确书写汉字、减少错别字是一个良好的导向;第2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体现了对语文课本中名句名篇积累的重视;第3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意在引导学生确切把握成语的含义,进而学会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现力;第4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意在引导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进一步扭转学生作文中乱用标点的倾向,培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第5题考查对语病的修改,意在引导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第6题要求从《西游记》这部文学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并根据所给的例句仿写句子。
既考查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又考查了语言的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试卷第二部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浓郁的语文味。
古代诗词曲阅读,选取的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第8题要求从所给出的四个古诗句中选出与“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
既考查了对这首散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对其他四首诗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这就扩大了阅读的范围。
这道题设题非常巧妙,是这份试卷的亮点题目之一。
文言文阅读,无论是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语句的翻译,还是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都是语文因素的考查。
201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空冢郭乡中赵春生2013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整套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课程理念,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与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相比,依然是四大板块,每一版块的分值也完全相同,即(一)积累与运用(28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四)作文(50分).从内容上看试题关注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覆盖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体现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从难易程度及学生完成试卷的质量来看,与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相比,难度增大,下表数据就反映了这一点。
(下表为30份样卷数据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从样卷13.6平均分来看,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总体完成情况很差,还不到总分28分的一半,从侧面也反映出试题的难度增大了。
第1、第2小题从字音字形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过半学生对载、强、处等多音字不能正确辨析,对雄赳赳、恳求、集思广益不能正确书写。
第3小题考查语序的排列,正确率在60%左右,部分学生缺乏做此类试题技巧而失分。
第4小题古诗文默写,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相结合,错误主要集中在第3和4题,有的学生句子整体写错,有的学生出现了错别字,主要集中在“瀚”“阑”“霏”“暝”这几个字上。
第5小题名著阅读考查了细节,让那些没有认认真真读过原著的学生无从回答。
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虽然“三大祝家庄”、“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水浒传》、《西游记》中的情节,但很多学生已经遗忘,难以用文字正确概括。
,第6小题有关“谷雨”的材料阅读,共设置了三个小题,总分值9分,这道题图文并茂,考查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观察力以及语言概括能力,平均得分在四分左右,失分率较高。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今年的阅读材料一为龙应台的《放学》是篇记叙文,共5小题16分,考点变化明显,摒弃了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的考查,加大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立足于对语言的赏析、品味和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013年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和生活时代性并重的特点,突出了能力考查的重心。
试卷平稳、试题容易,没有偏题怪题,与考纲吻合。
今年出题继续坚持守正求稳的思想,与去年试卷在题型和结构上基本保持了一致,题的难难易度适中,没有太为难学生。
试卷题型和往年一样,题型布置包括基础积累与应用、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能力4个方面。
”从考题内容上看,今年中考试卷最大的亮点就是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和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征,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而要关注自然和社会,思考社会生活。
一、试卷的结构、题型变化2012年开始,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与我省高考语文试卷,在试卷结构上就有几分相似了,中考考纲向着高考考纲贴近:明确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项能力。
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等;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0分),包含“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等。
全部试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
试卷满分为120分。
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约占20%,阅读约占40%,写作约占40%。
难度系数为0.65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语文试卷(样题)”中,第四大题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即文言翻译题的分值从6分降至4分;“名句积累”部分的分值从8分增至10分,该题不光考查学生的名句积累,还有一题专门考查考生对名句的赏析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二、试题的难易程度基础知识部分:前面的基础题以简单题为主,没有特意为难考生,照顾到了作为毕业考试的中考“角色”。
基础知识的考查较容易。
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是考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这道题C四个选项都有错,所以更降低考试难度,属于送分题。
“浮燥”应为“浮躁”,“尴尬”的“gǎn”应为“gān”,“莫明其妙”应该为“莫名其妙”,“屏气凝神”的“屏”应读“bǐng”。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总体情况: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卷在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安徽中考语文卷的风格。
在结构上仍然分为三大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所占分值与比例也与之前完全相同: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卷面分5分。
但在各个部分当中都有所变化与创新,整个试卷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没有偏题、怪题。
下面,从命题意图、考生答题情况、失分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逐题分析。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命题意图:“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考查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一部分由四题组成。
第1题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10分,主要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情况。
在名句上下句补写方面仍然采用8选6的出题方式,涉及到诗、词、曲、古文多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
名篇默写不是沿袭前几年的绝句或短小词曲,而是默写《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这既考查了整体记忆诗词的水平,又提醒大家不要拘泥于已有形式。
第2题语段综合训练9分,主要考查学生拼音、字形、运用字典理解字义、仿句的情况。
第3题名著知识4分,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积累。
考查范围在《考纲》要求的8篇之内,包括《安徒生童话》和今年新增篇目《骆驼祥子》。
题型均为内容填空,无理解性填空,难度较小。
第4题综合实践活动12分,主要针对“文明出行”问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况,包括概括表格信息、口语交际、病句修改,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体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考生答题情况: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部分学生失分较少,主要失分在错别字和整句的遗忘。
错别字分两种:一种是写成同音字,如“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写成“雁”,“天涯”的“涯”写成“崖”;另一种是书写不规范,如将“草色入帘青”的“入”写成“人”。
仍然有少数同学在8选6时没看清题号,而将诗句位置填错失分。
语段综合训练中能使用新华字典,因而字音字形部分学生基本能得分,但字义失分较多,如“华而不实”的“华”应为“开花”,不少学生选择了字典中“华”的第一个义项“华丽”。
2013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文言文阅读部分)诏安一中杨泽武漳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是我市初中语文学科使用语文版教材的最后一份中考试卷,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这份试卷秉承了前几年同类试卷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渗透新课程理念,突显漳州地域文化。
通览这份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精心选材,在不改变试卷结构框架的前提下,在材料选择、文本使用和命题设计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创新,整份试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表述严谨、考点清晰、试卷内容处处散发着浓浓的语文芬芳,充分体现了本次考试“承前启后”的导向和评价作用。
例如,试卷中文言文阅读(5-9题)在文本内容和命题形式上都做了一定的改变,所选材料回避了考生较难把握的“山水游记类”和“杂谈论说类”文章,两篇材料(《周公诫子》和《戒皇族•国朝太宗类苑》)既带有考生们比较容易掌握的“人物类”文章的特点,又兼具“论说类”文章的思想内涵,文本内容条理清晰,要点突出,再配合难点注释,易于考生理解掌握,题目设计注意指令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在落实考查考生的阅读状况的同时,考查他们的内容整合和语言表述能力。
下面就命题评价、答题情况、教学建议等方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命题评价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直是我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特色“与“亮点”。
一篇课内文言文材料配合一篇课外文言文材料的模式,既能检验考生课本文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考查学生课内知识拓展迁移的能力。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部分,延续了之前“比较阅读”的模式,也秉承了惯有的知识点考查,同时有意识地在文本内容和命题形式上做了一定的改变。
原题再现: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
(18分)【甲】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2013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浅析及2014年河北省中考教学思考纵观2013年的整套语文试题,可以说全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秉承“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原则,引领了考生“三维合一”的方向,拓宽了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
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并举;选拔性和导向型并存;继承性和开放性兼备。
每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我想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大阅兵”,人生第一次跨出门槛的集中考验,更是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以“航标式”的启迪,从而更好地为咱们的语文教学搭好桥铺好路。
从总体看,基本模式不变-----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24分、阅读理解46分、写作50分)。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变化之新----引领新思维1、将查字典的知识纳入考点,这在河北省中考中属首次亮相。
(2分)其实关于查字典的考点第一次出现在《考试说明》中,是在2010年。
可以说这一考点在《考试说明》中已出现了三年,也空悬了三年,今年终于有了注脚。
但也许是第一次现身,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点(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媚”: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②用部首检字法符“暄”:先查部首 ,再查 画。
)这些无非是最简单的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应用,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是胜券在握。
因为这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字典时的第一课的知识,也许这就是最简单的“温故”吧。
虽然只占小小的2分,但既然中考发出了这样的信号,我们就要提高运用工具书的意识。
在以后的考查中,也许就会相继出现更复杂、更全面的题型。
如:选出关于查字典的叙述正确(错误)的一项;按音序或姓氏笔画为人名排序等。
这就提醒大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充分意识到:字典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把它当作终生的朋友。
2、文言文阅读,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是课内外文言文分别独立命题,二是课外文言文的题目数量和分值均多于课内文言文。
我们先把前两年的文言文比照一下,先说说命题的事。
11年考的是有关岳飞的片段和《桃花源记》,二者在内容上毫不相干,在写法或细节上似乎也找不到任何关联,但命题题目却混在一起。
泰安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泰安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按照教育部新制定的2011年语文新课标命制,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
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人文性鲜明。
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注重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重视孩子们的语文思维及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既体现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一、题型及其变化、分值分布。
13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承接前两年的结构模式,全卷满分为12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50分(包括8个基础知识考查题16分和17个课内阅读题34分。
),第Ⅱ卷70分(包括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抄写2分,写作40分)。
整个试卷题量为34题。
从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来看,基础知识部分的题目各册、各种文体基本都有涉及,而课内阅读部分则分散在三个年级四册课本里,《社戏》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苏州园林》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曹刿论战》选自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种安排体现了试题覆盖面广、各种文体兼顾、现代文与文言文结合、难易度适中的特点,既有对七八年级学习的体现,又突出了九年级学习的重要性。
引导老师和学生要全面学习各册的文章,防止猜题押题情况的出现。
在考察的内容与形式上,今年与去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基础知识考查题中,不再考标点符号的运用,新增词语运用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辨析、理解和词语运用的能力。
2、对于词语正误的考查,也不再是四个选项的16个词语单纯的考查,而是改变为从四个句子中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这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对词语正误的辨析。
3、语法的考查,仍然存在。
这虽然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但考虑到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命题者依然出到了语法题,这不能不看出命题者前瞻的思维。
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2013年的安徽语文中考试题依旧体现了这个问题特点。
语文试卷分为三个基本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外加卷面书写,赋分值:35分+55分+55分+5分=150分。
08~11年题量为19题,12年减少1题,总题量18题。
今年又恢复到19个题目。
能力考查层次感强、难易适度,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一)古诗文默写: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安徽省《2013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第1题默写古诗文的上句和下句,形式依旧是8选6,估计这种结构将在今后的若干年里会一直维持稳定;默写部分的第(2)小题同去年比有了一点点变化,那就是由过去的默写一首整诗变成默写诗的一个部分。
所有的题目均出自考纲规定的50篇古诗文。
2007年以前,安徽中考的默写的第(2)小题一直是理解性默写,这种题型也是许多兄弟省市常考的题型,2014年会不会回归,我认为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语文积累范围: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义、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自08年以来,历年题型大致稳定,今年也不例外,选出来出题的文段基本上是一小段美文或哲理小思。
预计2014年此部分的形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需熟练使用《新华字典》,多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的识记与差异、修辞、句式的变换、近义词的辨析,诗歌鉴赏题可能要涉及到一些,句式变换也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这一部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平时认真训练,考场上不掉以轻心,9分全得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2013年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评析2013年的中考语文命题本着‚坚持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偏‛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力度,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一是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试题内容更加灵活;二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三是命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及社会生活;四是试卷更加科学、规范、简约、合理,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考生以自己的眼光,谈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抒自己的真情。
全卷共分四大部分,18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另外,今年首次实行网上阅卷,试卷评判更加科学、公正、公平、合理。
现对具体试题、试卷分析如下:一、积累与运用(一)试题分析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拼音拼写、常用汉字书写、古诗文默写、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考查全面,形式多样,难易适中。
语言运用试题富有地方特色,既考查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集积累与运用于一体。
本题15分,全市平均分9.62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第1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三个字均为《新课标》附录中的常用字,没有太大难度,学生得分率较高,极少数学生受平时语言习惯的影响,对‚韧‛(rèn)字的声调把握不准。
第2题是古诗文默写题。
错别字依然是存在的最大问题。
如,‚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温、蕴);‚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浥‛(溢)、‚轻尘‛(清晨);‚千里共婵娟‛中的‚婵‛(禅)等。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考查的是课本之外(见《说明与指导》)的积累,学生识记不准确。
写两句带‚柳‛字的连续诗句,此题失分率较高,错别字较多。
第3题是对病句的考查。
病句题目是近几年首次在我市中考试卷中出现,虽然答案B是典型的句子成分残缺,但是由于学生语法知识的欠缺和对病句类型把握不准确,更多的是根据感觉做出的判断,缺少理性的分析,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何泽勇谢晓云一、试卷结构和特点(一)试卷结构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全卷共四个大题,27个小题,与2012年相比,总题量增加了3题,阅读量为846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与2011年相比,小题量一致,与2012年相比,现代文阅读题量由8小题调整为11小题,综合实践题量由2小题调整为3小题。
大处基本不变,小处稍有调整。
试卷共分为“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2分)”、“现代文阅读(30分)”、“综合性学习和写作(56分)”四大板块。
以上各部分分值占全卷百分比依次是10%、18.4%、25%、46.6%,题型题量与分值设置恰当。
与江西省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相比,试卷结构完全一致。
全卷单纯的客观选择题20分,占16.7% ;主观性试题100分,占83.3%。
(二)试卷特点2013年江西省语文中考命题材料精当,题干设计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能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充分发挥了选拔与导向两种功能。
具体而言,表现出以下几点:1.突出课标理念,引领价值取向试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价的“三维”目标,那就是既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又考查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和综合素养的考查。
试题对学生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
其中字词的积累运用、病句的辨别分析、句子的衔接组合、语段的归纳概括都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
阅读题中材料的增删设置、题干的设问角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都有内在联系。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第4题组句成段,唤醒人的环保意识,第5题则引领学生“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走出困境”,“古诗文积累”第6小题则直接告诫学生要“洁身自好”,拥有高洁的灵魂,具有现实意义。
2013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徐州)试卷分析——语文学科一、试卷综述1、总体评价试题内容一方面立足于教科书,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察学生的所学知识与能力。
140分的试卷被分成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古诗文阅读(19)、现代文阅读(33)、作文(63)共四大项20个小题。
试卷整体难度较为中等,涉及的古典文学类考题较多,集中体现了对初中教材的深度把握和剖析。
2、新题难题总结考生总体感觉在古诗文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试卷选取苏轼有代表性的《放鹤亭记》作为考试题目,从地理上讲有一定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并集中体现了当时(北宋)徐州人民的生活乐趣,十分朴实。
3、与2012年试卷对比句子仿写。
联系文章、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探索。
以上两点2012年的徐州中考语文试卷中没有出现。
二、整体分析试题结构与分值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总题数题量 5 5 10 1 21总分25 29 33 63 140具体分值一、积累与应用(25)古诗文默写——5分选择题——3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6分文学常识选择——3分综合探究——3分二、古诗文阅读(19)课内、外文言文选段——16分古诗词赏析——3分三、现代文阅读(33)课内现代文阅读——6分议论文阅读——13分1散文阅读——14分四、作文(63)含书写分3分三、分题型逐题分析模块/分值题号考点难易度答案易错点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中等(1)君子好逑(2)江春入旧年(3)我寄愁心与明月(4)了却君王天下事(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逑”容易写成“求”。
抒发豪情壮志提升识记能力,明白作者写作时一心为国的忠贞精神。
2字音、字形易 C 对于字形字音的正确辨识3同义词辨析,病句,对语境的把握和理解中等(1)需求,积聚(2)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它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中考文言文阅读创新题选解作者:王岩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第09期近两年,文言文阅读题涌现了不少灵活开放的创新题型,其命题形式的丰富性与考查角度的多样性都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趋势,更好地检测了考生们理解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
下面结合各地中考中出现的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一、生活感悟题例1.(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阅读《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题目: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简析:本题说感悟、谈看法,从正、反面谈皆可;内容上既要结合原文,又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热爱自然、闲适快乐”等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
二、物理学科题例2.(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阅读“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
”题目: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简析:本题新颖独特,回答时要扣住药丸中有铁粉,通过磁石的吸引才能入佛手,符合题意和物理原理即可。
答案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三、人物评价题例3.(2014年杭州市)阅读“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节选自《后汉书》)题目: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简析:做好人物评价题,我们一定抓住文章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子去思考人物的性格,围绕其突出的性格去回答。
本题结合“祢衡才华横溢,宁死不屈”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我欣赏他的为人。
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四、迁移拓展题例4.(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阅读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与乙文《出师表》题目:【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征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你准备和他(她)怎样说?简析:完成本题要注意称呼,写出理由,运用商量的口吻委婉地去劝说即可。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创新题型及应考对策有关古代诗文的考查在语文界是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影响语文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考查也有诸多说法,传统的不外是对古诗文的词句理解和文章意思理解及表达分析等,能否有所创新呢?下面是2007年较有创新意识的几道中考题,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例1.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
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
(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扬州中考题)关键词语O佳妙句批注: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考题特点和参考答案】对于初中生来说,古代诗歌赏析确实有一定难度。
可是这道古代诗歌赏析题显得难度不大,它改直接要求考生赏析为“批注”的形式,既让考生有章可循,又降低了难度。
若平时同学在阅读中常用批注的方法自然效果更好,即使平时没有批注,也可根据命题的提示,学着用符号和文字来赏析也不难,加之命题提示了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这更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而获得最佳效果。
这类考题的开放性较强,没有统一答案,因为关键词语、佳妙句及对某个诗句的批注赏析都应根据各自的理解而回答,其中批注除了达到命题所提供的要求外,一般可以运用平时所学习的赏析方法从词句、内容、表达、意境和情感等方面入手。
答案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创新题型简析
作者:郭增莲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3年第30期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涌现了不少灵活开放的创新题型,其命题形式的丰富性与考查角度的多样性都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趋势,更好地检测了考生理解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今年各地中考题作一些解析。
一、生活感悟题
例1.(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阅读(《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题2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
【简析】此题设计注意了与考生的阅读实际、生活实际及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结合,力图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学生对文章以及生活独特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与个性化的理解。
本题说感悟、谈看法,从正、反面谈皆可;内容上既要结合原文,又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时结合课内学习《童趣》去思考,围绕“热爱自然、闲适快乐”等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
二、物理学科题
例2.(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B卷)阅读“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
”题24.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简析】本题新颖独特,回答时要扣住药丸中有铁粉,通过磁石的吸引才能入佛手,符合题意和物理学原理即可。
答案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三、人物评价题
例3.(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阅读“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 (节选自《后汉书》)题18.祢衡其人,后世毁誉参半,你如何评价他?
【简析】做好人物评价题,考生一定抓住文章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子去思考人物的性格,围绕其突出的性格去回答。
本题结合“祢衡才华横溢、宁死不屈”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我欣赏他的为人。
因为他才华横溢,潇洒磊落;不媚权贵,痛快淋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四、迁移拓展题
例4.(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阅读“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出师表》)题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怎样说?
【简析】本题结合文言文阅读考查考生口语交际劝说的能力。
做好本题考生要注意称呼,写出理由,运用商量的口吻委婉地去劝说即可。
答案示例:敬爱的老师,最近功课很紧,我们想放松一下,换一个学习环境,以做好以后奋战的准备,希望您考虑一下恢复一些副科,相信您是最体谅我们的老师。
谢谢您了。
五、概括成语题
例5.(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阅读《乌蜂》题20.文章一、二小节体现了熊蛰父的两个形象特征,请各用一成语概括。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成语的概括能力。
做好本题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文章,总结文章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平时积累能概括人物性格的成语即可。
答案示例: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劳而获);强词夺理(厚颜无耻、恬不知耻、巧舌如簧)。
六、概括小标题
例6.(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阅读《湖心亭看雪》题13.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
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简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好本题考生须仔细研读乙文有关的语句,用文章重点的词语去概括,标题的语言要凝练,能概括出本段的主要内容,可以围绕“雪”去概括,也可以适当加入时间做背景。
答案示例:湖山夜雪。
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
七、表格填空题
例7.(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第五泄记》题15.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选文\&表达的感情\&《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
【简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比阅读及填写表格能力。
做好本题考生须仔细阅读两篇文章,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感情,归纳时,一定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抓住文章中描写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去品析即可。
答案示例:《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八、写读后感题
例8.(2013年吉林省)阅读《醉翁亭记》题1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简析】本题考查了考生结合文章写出人生感悟的能力,也就是写读后感。
做好本题考生须了解文章作者写作背景,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围绕“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等方面去写即可。
答案示例: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
九、对联填写题
例9.(2013年福建省龙岩市)阅读“粤中庄有恭”题9.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
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下联:()棋半局,车无轮,()无鞍,炮无烟火()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简析】此题要求下联内容联系相关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形式上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与上联相呼应即可。
答案示例:残(象)、马、卒(兵)。
十、妙提建议题
例10.(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阅读《献之尝经吴郡》题13.对文中王献之的表现,请你给他提两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建议一:建议二: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建议的能力。
拟写建议时一定仔细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王献之做得不当的地方,委婉地提出建议,让对方借鉴。
答案示例:当你想进陌生人家里时,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参观游赏时,要言行有礼,不能旁若无人,指指点点;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行为时,要虚心接受及时改正错误。
十一、新闻时事题
例11.(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阅读【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和【乙文】《吴既赦越》,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暴乱、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题1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
【简析】做好本题考生须认真阅读两篇文章,了解两篇文章的异同,尤其是文章的主旨要弄清楚,再围绕文章内容去谈“多难兴邦”,抓住“战胜困境、挫折,团结”等关键语句去回答。
答案示例: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
灾难也是对我们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
挫折考验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激发民族斗志,增强凝聚力;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
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困难,走向兴旺和繁荣。
十二、两文对比题
例12.(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阅读甲文《大道之行也》和乙文《桃花源记》,题21.【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简析】做好本题需要认真阅读两篇文章,并从写作背景、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从中找出文章之间联系点。
对于表达方式,考生须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最后指出两文章的不同写作方式即可。
答案示例: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甲文】侧重于议论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