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40
泵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1.容积式泵依靠泵内工作室容积大小作周期性地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 2.叶片式泵依靠泵内高速旋转的叶轮把能量传给液体,从而输送液体的泵; 3.其它类型泵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
此类泵又称流体动力作用泵。
采用这种分类方法时,根据泵的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二)按泵产生的压力(扬程)分类1.高压泵总扬程在600m以上;2.中压泵总扬程为200~600ml3.低压泵总扬程低于200m。
(三)按泵用处分类第2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离心泵的基本构成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转轴、吸入室、泵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图2-1所示。
有些离心泵还装有导轮、诱导轮、平衡盘等。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其作用简述如下:(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其作用是把液体从吸入管引入叶轮,要求液体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要小,并使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部件,液体就是从叶轮中得到能量的。
对叶轮的要求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单位重量的液体获得较高的能量。
(3)蜗壳蜗壳位于叶轮出口之后,其功用是把从叶轮内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并按一定要求送入下级叶轮或送入排出管。
由于液体在流出叶轮时速度很高,为了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液体在送入排出管以前,必须将其速度降低,把速度能转变成静压能,这个任务也要求蜗壳等转能装置来完成,而且要求蜗壳在完成上述两项任务时流动损失最小。
二.离心泵的工图2—1 离心泵基本构件作原1一转轴 2一轴封箱 3一扩压管 4一叶轮 5一吸入室 6一密封理离心泵是由原动机(电动机或汽轮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获得能量的液体输送设备,故名离心泵。
当原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泵体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的外缘。
在此过程中,液体获得了能量,提高了静压强,同时由于流速增大,动能也增加了。
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泵是一种能够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机械设备。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泵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泵及其工作原理。
1. 偏心齿轮泵(Gear Pump):偏心齿轮泵是一种通过齿轮间的间隙来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泵。
当齿轮旋转时,通过齿轮的啮合使液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齿轮齿间的间隙被排出。
这种泵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用于处理高黏度的液体。
2.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离心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泵。
它由进口口、叶轮、弯管、出口口和电机等部件组成。
当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通过叶轮的离心作用使液体从进口口吸入并迅速被推向出口口。
离心泵结构简单,具有流量大、扬程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3. 渣浆泵(Slurry Pump):渣浆泵是专门用于输送高浓度固体颗粒的泵。
它的结构与离心泵类似,但相对于离心泵,渣浆泵更加耐磨和耐腐蚀。
渣浆泵通过搅拌和高速旋转将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并通过离心力将混合物推向目标区域。
4. 涡轮泵(Turbine Pump):涡轮泵是一种利用涡轮叶轮的高速旋转来传输液体的泵。
涡轮泵由进口口、叶轮、出口口和电机等部件组成。
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液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推向出口口。
涡轮泵适用于要求低压区域的高流量和低扬程的场合。
5. 多级泵(Multistage Pump):多级泵是由多个泵腔组成的泵,每个泵腔都可以独立进行工作。
多级泵的每个泵腔都由进口口、出口口和叶轮等组成,液体会在每个泵腔中产生一次增压,最终达到所需的高压。
多级泵适用于要求高压的场合。
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能源(如电机或发动机)驱动泵体进行工作。
在泵体内部,液体通过进口口进入泵体,然后被泵的机械结构(如叶轮,齿轮或柱塞)吸入。
经过相应的液压能转换之后,液体被推入出口口并送到需要的地方。
在泵的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液体的顺利传输,泵需要克服系统中的摩擦阻力、惯性阻力和重力阻力等因素。
离心泵的分类及用途离心泵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泵类。
它是利用离心力将流体从进口处吸入,通过离心运动将流体加速并压缩,最后再通过出口处将流体排出。
离心泵的结构简易,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市政等领域。
常见的离心泵有以下几种分类和用途。
一、按照结构和工作方式分类1. 单级离心泵单级离心泵是由进口口、叶轮、泵体和出口口组成的最简单的离心泵。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流体被压缩并排出。
单级离心泵适用于输送清水和化学性质较为温和的流体,如水泵、冷却泵等。
2. 多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是由多个单级离心泵组合而成的复合离心泵。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级叶轮将流体逐步压缩并排出。
多级离心泵比单级离心泵更加适用于输送高压、高粘度和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如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
3. 混流泵混流泵的叶轮既有离心泵的叶片,也有轴向流泵的叶片。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流体同时产生离心力和轴向力,并将流体排出。
混流泵适用于输送低粘度、高流量的清水和中性液体。
4. 侧吸式离心泵侧吸式离心泵是可以通过侧面进入流体的离心泵。
它的进口口和出口口在同一方向,适用于需要从长管道或深水井中提取液体的场合。
二、按照用途分类1. 压力增压离心泵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流体加压并将其送出。
因此,它在一些需要压力增压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如输送高压给水、压缩空气等。
2. 流量调节离心泵的流量可以通过改变转速、改变叶轮的直径等多种方式来调节,因此,它在一些需要流量调节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如冷却塔、空调系统等。
3. 清洗离心泵不仅可以将液体输送到目的地,还可以将单元内的污物、沉积物等清除。
因此,它在一些需要清洗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如清洗泳池、过滤器等。
总的来说,离心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泵类。
通过对其分类和用途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离心泵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民用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本文将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1 离心力的产生:离心泵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中心向外推动。
当液体进入离心泵的进口处,叶轮的旋转将其加速,并使其获得离心力。
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叶轮的转速和几何形状。
1.2 压力差的形成:离心泵内部存在一个流体压力差,即进口处的低压区域和出口处的高压区域。
离心力将液体推向叶轮的出口处,从而形成一个压力差。
这个压力差使液体沿着泵的流道流动,并最终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1.3 转换动能:离心泵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当液体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它的动能会逐渐增加。
随着液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流动,动能逐渐转化为压力能,使液体能够克服管道阻力和重力,顺利地输送到目标地点。
二、离心泵的结构组成2.1 叶轮:离心泵的核心部件是叶轮,它由多个叶片组成,呈弯曲状。
叶轮的转动产生离心力,推动液体流动。
叶轮的形状和数量会影响离心泵的性能。
2.2 泵壳:离心泵的外壳称为泵壳,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泵壳的作用是固定叶轮和流道,同时保护内部零部件不受外界损坏。
2.3 流道:流道是液体流动的通道,它连接叶轮的进口和出口。
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对离心泵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流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增加液体的流速和压力。
三、离心泵的工作过程3.1 进水阶段:当离心泵开始运转时,液体从进口处进入泵壳。
进水口通常位于泵壳的中心,液体味通过进水口进入叶轮的进口。
3.2 加速阶段:液体进入叶轮后,叶轮的旋转将其加速。
液体在叶轮的作用下,逐渐获得离心力,并从叶轮的出口处排出。
3.3 出水阶段:经过叶轮的作用,液体获得了足够的动能和压力能,可以顺利地从离心泵的出口处排出。
出口通常位于泵壳的侧面或者顶部,液体味通过出口进入管道系统。
离心泵离心泵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流量易于调节,且能适用于多种特殊性质物料,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普遍被采用。
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由4-8片的叶片组成,构成了数目相同的液体通道。
按有无盖板分为开式、闭式和半开式(其作用见教材)。
(2)泵壳:泵体的外壳,它包围叶轮,在叶轮四周开成一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通道。
此外,泵壳还设有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入口和切线出口。
(3)泵轴:位于叶轮中心且与叶轮所在平面垂直的一根轴。
它由电机带动旋转,以带动叶轮旋转。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力的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
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
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液体便不能被吸上。
这一现象称为气缚。
(通过第一章的一个例题加以类比说明)。
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液体将泵壳内空间灌满。
这一步操作称为灌泵。
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液体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
(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
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
这此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最小,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效率高。
泵的类型与分类泵是一种将流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机械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分类。
一、按照工作原理分类1.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泵,它通过旋转叶轮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向出口推送。
离心泵适用于输送低粘度液体,如水、油等。
2.容积泵:容积泵是通过改变容积来实现液体输送的。
例如柱塞式泵、螺杆式泵等。
容积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或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
3.混流泵:混流泵结合了离心和容积两种工作原理,能够处理大量流量和较高扬程的介质。
4.轴流泵:轴流泵通过旋转叶片将液体沿着轴线方向推动,适用于大量流量和低扬程的介质。
二、按照驱动方式分类1.电动泵:电动泵是利用电机驱动叶轮或柱塞运转的。
它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输送流量较小的液体。
2.柴油泵:柴油泵是利用柴油机驱动叶轮或柱塞运转的。
它在野外或没有电源的地方应用广泛。
3.手动泵:手动泵是通过人力操作实现液体输送的,适用于紧急情况或没有电源和燃料的场合。
三、按照应用领域分类1.给水泵:给水泵主要用于输送清水和工业用水,如工厂、住宅区等。
2.排污泵:排污泵主要用于处理污水、废水和污物,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
3.化工泵:化工泵适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高温介质和高粘度介质等,在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4.消防泵:消防泵是为了满足火灾需要而设计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离心式水力机械设备,主要作为消防系统中供水装置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泵的类型与分类的详细介绍。
不同类型和分类的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选择适合的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