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雪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2
乘雪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乘雪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乘雪橇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乘雪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乘雪橇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3.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前期准备
(1)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安全;
(2)准备好雪橇和必要的装备,如头盔、手套等。
2.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
(1)介绍雪橇的种类和结构,如单人雪橇、双人雪橇等;
(2)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雪橇;
(3)介绍常见的滑行路线和注意事项,如避开树木、坑洼等障碍物。
3.示范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1)示范正确坐姿,双脚并拢放在前面板上,手握方向盘;
(2)示范推动起步时双手用力向下压,保持平衡;
(3)示范转弯时用身体重心向左或右倾斜,手轻扶方向盘。
4.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每组指定一名队长负责指挥;
(3)每个学生轮流体验不同的角色,如驾驶员、乘客等。
5.团队合作
(1)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配合完成任务;
(2)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通过考试或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扩展
1.组织雪地旅行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示范操作,拓展学生视野;
3.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或调查活动,提高学生对雪橇运动的认识和兴趣。
五年级音乐《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富有弹性地演唱歌曲《乘雪橇》。
3. 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乘雪橇》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准的把握。
2. 富有弹性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乘雪橇》歌曲及相关介绍。
2. 乐谱或歌词卡片。
3.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乘雪橇》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 简介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b. 分句教唱,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变化。
c. 配合手势,帮助学生富有弹性地演唱歌曲。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5. 歌曲展示:请学生展示所学歌曲,给予评价和鼓励。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7.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乘雪橇》为模板,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乡村音乐作品。
2. 举办小型音乐会:邀请家长参加,让学生在音乐会上表演所学歌曲和创作作品。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八、课堂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表现力。
2. 学生对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理解。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合作交流的情况。
九、家庭作业1. 复习所学歌曲《乘雪橇》,加强音准和节奏的练习。
2. 了解乡村音乐的其他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十、课后跟进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升音乐素养。
《乘雪橇》教案(一)教学课题欣赏《乘雪橇》。
(二)教学目标1.欣赏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管弦乐曲《乘雪橇》,感受冬日的人们乘着雪橇兴高采烈的情景。
2.能简单说出每次主题出现时的情绪变化,能随音乐感受热情的主题旋律。
3.能用人声模仿音乐中的马蹄声及鞭子声,能用串铃、响板、双响筒等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1.能感受冬日雪橇飞驰、人欢马叫的热闹情景,体会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在表达音乐上的不同。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聆听,初次感受爵土乐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铃儿响叮当),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不同节奏型的拍手方式为歌曲伴奏,会唱的学生也可以随乐跟唱。
(2)欣赏冬天的图片。
出示雪景、雪橇、雪人等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人手展开教学。
师:正是由于我们生活中有这样诗情画意的情景,画家笔下才有了色彩与空幕。
文人笔下才寻找到了文字的影子,摄影家们才会拍下这精彩的一幕,音乐家们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他们又会创作出怎样的旋律呢?(学生谈感受)2.初次聆听(1)听乐曲思考,哪些声音让你感受到乘雪橇的情景?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边听边想画面。
听后谈谈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传来了清脆的铃铛声,迎来了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出示图片,揭示课题《乘雪橇》,播放乐曲《乘雪橇》。
(3)聆听全曲。
(播放课件)3.分段聆听老师:乐曲乘雪橇过程中有哪些声音? (马鞭声、马蹄声、铃铛声)(1)模仿马鞭声,学生跟着音乐尝试着加人甩马鞭的动作。
老师:听,老师是什么时候甩马鞭的。
(学生答)老师:为什么马鞭跟不上雪橇的脚步?一起找正确答案。
(出示图谱)马鞭在弱拍甩起。
(2)出示乐曲主题旋律(3)听辨主题旋律。
老师:听一听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是不是每次都一模一样?(提示学生从乐器、节奏、力度上思考)老师:作曲家为什么要对主题做这此变化?老师引导,请学生想象自己坐在雪橇上的感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雪橇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学会正确的乘坐雪橇的姿势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准备1.雪橇;2.雪地或冰面;3.安全保护用品(头盔、护膝、护肘等);4.教练或有经验的人员。
三、教学过程1. 介绍雪橇首先,教练应该向学生介绍雪橇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雪橇通常由木材或金属制成,有两个滑板和一个连接滑板的横杆。
学生需要了解雪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乘坐雪橇的技巧。
2. 安全知识在学习乘坐雪橇之前,教练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安全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安全保护用品,以及如何避免在滑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3. 学习乘坐雪橇的姿势和技巧学生需要了解正确的乘坐雪橇的姿势和技巧。
首先,学生应该站在雪橇的前面,将两脚放在滑板上。
然后,学生应该弯曲膝盖,将重心向后移动,直到坐在雪橇上。
学生应该将双脚放在滑板上,保持身体平衡。
在滑行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身体平衡,双手握住雪橇的横杆,控制雪橇的滑行方向和速度。
4. 团队合作乘坐雪橇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与队友协作,共同控制雪橇的滑行方向和速度。
在滑行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滑行方向和速度,以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滑行任务。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雪橇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了正确的乘坐雪橇的姿势和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气。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安全知识,能够避免在滑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教练应该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技能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乘雪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学会哼唱音乐的主题、掌握音乐中出现的的节奏、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
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 学会哼唱音乐主题。
2. 掌握音乐中出现的节奏。
3. 感受爵士乐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板书图片、串铃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管弦乐概念,熟悉并哼唱音乐的主题)师导入:前几天我得到了一首非常有趣的音乐,让我和最有能力的班级一起分享,但是必须先完成他的两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师生活动:1. 聆听主题,模仿管弦乐器演奏2. 学唱主题旋律并用管乐声音模唱及加速二、欣赏乐曲第一部分(设计意图:感受音乐情绪,能熟悉的分辨主题、了解其情绪变化,并跟音乐哼唱表演这段音乐)1. 聆听,感受音乐故事、场景2. 再听,了解主题出现的次数、位置3. 再听,了解音乐主题的变化、行进4. 再听,听出双响筒节奏,并用声音模仿5. 表演,呈现这部分欣赏结果师:拿上你的乐器,驾上你的马车,跟着伴奏到音乐中去总结: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师《乘雪橇》的第一部分三、欣赏乐曲第二部分(设计意图:能随音乐用乘雪橇的方式划出旋律线,掌握音乐中出现的节奏并用凳子表现出来)1. 聆听,熟悉节奏,让学生关注扬鞭的声音2. 聆听,熟悉节奏,了解节奏出现位置3. 聆听,熟悉节奏,让学生发现节奏出现的规律4. 训练节奏并学会节奏a:跟教师读节奏b:想想身边有什么东西可以模仿马蹄声?并进行模仿。
c:分角色扮演游戏,合作节奏5. 表演,师生合作,表现音乐师:动作真形象,我们到音乐中来驾驶雪橇,看谁的动作和音乐配合的最好生:跟音乐表演总结:这是《乘雪橇》的第二部分四、欣赏乐曲第三部分(设计意图: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感受爵士乐的特点)1. 聆听,知道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了解曲式结构2. 对比聆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主题,让学生感受爵士乐的特点3. 表演五、完整的聆听音乐(设计意图:总结音乐的曲式结构,能看板书跟音乐表演)师:音乐听完了,乐曲名字()是一首()分为()个部分,第三部分师第一部分的再现,你们还想去驾驶雪橇吗?(变身)拿上你的乐器,送礼物去!。
乘雪橇》教案教案:新标准第九册《乘雪橇》教学内容:新标准第九册《乘雪橇》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国爵士乐曲《乘雪橇》,让学生体会其音乐特点,能够听辨乐曲的速度、节奏和声音模仿,描绘人们兴高采烈的场景。
2.体会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
3.感受人们乘雪橇时的热烈场面。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爵士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2.体会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
3.理解人们乘雪橇时的场景描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两首作品《调皮的小闹钟》和《打字机》,询问学生这两首作品模仿的是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2.介绍作曲家(美)___,让学生了解他的作品。
新授:1.播放《乘雪橇》一曲,让学生思考乐曲表现的是冬天里的什么场景,以及哪些音响让人们产生这样的情景。
2.出示图片,解释《乘雪橇》的主题。
3.选取乐曲第二部分,让学生仔细听取其中的声响,如马鞭声、马蹄声和铃铛声。
4.模仿马鞭声,让学生跟着音乐尝试加入马鞭声,指导学生在第6拍加入马鞭声,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和强弱关系。
5.教师在打节奏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强弱关系,并体会这条节奏在乐曲中的作用。
提醒学生休止符地方在乐曲中其实是马鞭的声音,也是一个重拍。
___甩下去马跑得更快了。
以上是小幅度改写后的教案,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其他段落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和梳理。
乘雪橇的队伍始终遵循着一条主要路线,即乐曲的主题旋律,这一旋律贯穿了整个乐曲的始末。
我们可以通过哼唱来展示这一主题旋律(可以适当放慢速度)。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这个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又有哪些变化(例如乐器、节奏、力度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作曲家为什么要对主题进行这些变化。
在乐曲中,这个主题旋律出现了四次,每一次都包括了一次反复。
第三次出现时,气势最为庞大,好像在暗示着乘雪橇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
而最后一次出现时,力度逐渐减弱,这可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渐行渐远、渐渐消失的感觉。
乘雪橇教案
马屿镇中心小学何亭亭教学目标:1、能听辨出管弦乐曲的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并记住主题
2、了解作曲家安德森,知道乐曲的曲式结构
3、能积极参与到乐曲的体验当中,并能主动地进行律动。
4、体会乘雪橇的喜悦之情。
一、1、跟着老师律动,熟悉音乐,思考乐曲是什么拍子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揭题:《乘雪橇》
3、简介《乘雪橇》和作曲家安德森
二、新课
(一)、听乐曲第一部分
1、哪句旋律是反复出现的?
2、出示曲谱
A、唱曲谱
B、用“da”唱旋律
D、2听第一部分:思考这个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同样的主题我们用a表示,不同主题用b表示
3、两次出现的a有何不同,比如力度、乐器方面?
(二)、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1、聆听,你听到了生活中的哪些声音?(扬鞭,马跑动的马蹄声)
让学生关注扬鞭的声音,了解节奏出现位置并发现节奏出现的规律。
2、训练节奏并学会用动作表现节奏 X X X X | X X X X | X X 0 | X -: ||
3、可以自己发挥想象来模仿并敲击为乐曲伴奏
4、表演(其他部分自由表演),表现第二部分音乐
(三)、第三部分欣赏
1、跟第几部分相似?有什么区别?整首乐曲是ABA复三部曲式
2、马蹄声、鞭子声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2、马叫6个升调加十拍叫,叫四拍(拉缰绳的动作),第五拍双响筒高音开始 X
X X X X 0 空拍是马鞭声当当(这里亮个相)(四)、完整表演
三、小结。
五年级上册聆听《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乘雪橇》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轻松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所描绘的雪橇旅行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声音状态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轻松氛围,理解歌曲歌词含义。
2. 学会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声音状态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演唱。
2. 理解歌曲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歌词和教学内容。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乘雪橇》歌曲。
3. 歌谱或乐谱,用于指导学生演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歌曲《乘雪橇》的背景和作者。
b. 引导学生想象雪橇旅行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聆听歌曲:a. 播放《乘雪橇》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轻松氛围。
b.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歌词含义和音乐特点。
3. 解析歌曲:a.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走向。
b. 解释歌曲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乘着雪橇飞快奔跑”,“雪花飘落在我的肩头”等。
4. 学唱歌曲:a. 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声音状态演唱。
b.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演唱。
5. 展示与评价:a.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演唱成果。
b. 给予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乘雪橇的场景,增强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雪橇旅行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乘雪橇》歌曲,感受歌曲的欢乐氛围。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歌曲中的雪橇旅行对生活的启示,写在日记中。
八、课程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乘雪橇》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雪橇》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描绘了孩子们在雪橇上快乐行驶的情景,展现了冬季的乐趣。
歌曲共两个乐句,结构简洁,富有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冬季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但部分学生音准、节奏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冬季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学会歌曲《乘雪橇》,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冬季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精神。
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个别辅导法:针对音准、节奏掌握不好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冬季场景、歌曲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雪橇道具: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冬季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冬季的乐趣。
进而引入本课歌曲《乘雪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乘雪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精神。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足之处。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歌曲表现力。
同时,可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冬季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冬季的美好和音乐带来的快乐。
乘雪橇-西南师大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乘雪橇这首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2.了解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能够通过演唱以及配合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4.培养幼儿欣赏音乐、喜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主要以歌曲乘雪橇为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听、唱、说、听—唱—说,操纵和完成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使学生深入接触歌曲,愉悦地感受歌曲,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导幼儿听一段冬天雪景的音乐,并询问幼儿对这种音乐的感受,鼓励幼儿发言。
步骤二:导入歌曲乘雪橇教师和幼儿共同唱乘雪橇这首歌曲,并询问幼儿对歌曲的认识。
步骤三:唱歌将乘雪橇这首歌曲分段进行表演,并让幼儿跟随唱一遍。
并加上动作:•一只橇,两只橇,往前拼命加速。
•后面的惊恐,橇里的兴奋。
•驯鹿的踢踏,引发欢呼声。
•风雪中坚定,目的地向往。
•降雪的美丽,大家共享。
步骤四:情感体验让幼儿通过自我表演,配合音乐和动作,来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比如:•玩耍的欢乐•荒山野岭的美丽•冒险的刺激等等步骤五:合唱教师领唱,让幼儿大合唱乘雪橇这首歌曲,并指导幼儿掌握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
步骤六:评价教师作出全班表现的评价,并鼓励不足的同学继续努力,进一步发扬优点。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了唱歌活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感受动作和音乐的结合,提高了学生们的领悟和认知;通过评价,让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形成了继续努力的良好心态,能够更好地对于下一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五年级上册聆听《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乘雪橇》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中的场景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教授学生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节奏,理解歌曲背景。
2. 学会歌曲中的节奏、旋律,能够集体合唱。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如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等。
2.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乘雪橇》歌曲及相关图片。
2. 乐器:钢琴。
3. 教学音频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介绍《乘雪橇》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
b. 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如雪橇、雪花等图片。
2. 聆听歌曲: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节奏。
b.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场景描绘,如雪花飘落、雪橇奔跑等。
3. 学习歌曲:a. 教授歌曲中的节奏、旋律,重点讲解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等。
b.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集体中演唱歌曲。
4. 合唱练习:a.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合唱效果。
b. 进行集体合唱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a. 让学生谈谈学习这首歌曲的收获,如音乐知识、歌唱技巧等。
b.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雪橇的歌曲,进行欣赏和学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掌握较好,但在高音部分的演唱中,部分学生还存在气息控制不住、发音不准确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聆听、学唱、合唱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歌曲。
《乘雪橇》教学设计1. 培养学生了解并能复述《乘雪橇》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对于冬季活动的兴趣。
3.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乘雪橇作为一种快乐的方式。
4.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雪橇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本《乘雪橇》的童话书。
2. 根据故事情节,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准备一些简易的材料,例如纸板、绳子、冰棍棍等,用于学生制作雪橇的活动。
4. 准备一些配景音乐,如冬季主题音乐,以增加学生对冬季活动的感受。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故事书、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乘雪橇》的故事情节,通过事先调研,了解一些冬季活动,例如滑雪、滑冰等。
2.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prefer在冬天做什么活动?”“你们喜欢去哪些地方玩雪?”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核心活动:3. 分组活动: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b.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讲述者,负责复述《乘雪橇》的故事情节;c. 其他小组成员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可以穿上合适的服装或使用道具;d.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活动展示的准备稿,包括角色扮演、话题讨论等。
4. 小组活动:a. 学生在小组内组织角色扮演,讲述《乘雪橇》的故事情节;b.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角色的形象和感情;c.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一些话题讨论,如:为什么Fox选择乘雪橇?乘雪橇对Fox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等。
巩固活动:5. 制作雪橇:a.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雪橇,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和材料的雪橇;b. 学生分组制作简易的雪橇,可以使用纸板、绳子等材料;c.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雪橇;d. 学生之间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雪橇,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评价活动:6. 书面评估:a.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乘雪橇》的读后感,其中包括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b. 学生可以通过图画、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五年级上册聆听《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德国歌曲《乘雪橇》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乘雪橇》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能够合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跳跃音程和高音的演唱。
2. 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b.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歌曲《乘雪橇》。
2. 教学歌曲:a. 教师播放歌曲《乘雪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3. 歌曲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理解歌曲的含义。
b.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跳跃音程和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4. 练习:a.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纠正发音和演唱中的问题。
c. 全体学生合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c.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类似的歌曲。
b.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 课堂小结:a.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b. 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c. 宣布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乘雪橇》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音准、节奏和合唱协调性。
2. 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和创作活动。
3. 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能够分析歌曲风格和主题思想。
七、课后作业1. 学生需要回家复习歌曲《乘雪橇》,加强音准和节奏的练习。
乘雪橇音乐教案乘雪橇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雪橇音乐的背景和起源;2.感受乘雪橇音乐的节奏和活力;3.学习乘雪橇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乘雪橇音乐的起源和特点;2.乘雪橇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乘雪橇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2.乘雪橇音乐乐谱;3.雪橇模型。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介绍乘雪橇音乐的背景和起源,引发学生的兴趣。
2.观摩(10分钟)放映乘雪橇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乘雪橇音乐的节奏和活力。
3.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简要介绍乘雪橇音乐的基本特点和演奏技巧。
4.尝试(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乘雪橇音乐乐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演奏乘雪橇音乐的基本节奏。
5.合作(15分钟)学生们练习并合作演奏乘雪橇音乐的基本节奏,锻炼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并听取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7.总结(5分钟)总结乘雪橇音乐的基本特点和演奏技巧,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们自己编创乘雪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创作演奏。
2.组织学生们在校园或音乐厅内进行乘雪橇音乐的演奏表演。
六、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度和演奏水平,进行个人评价和课堂总结。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要注意小组合作的分工和协作。
2.在乘雪橇音乐的演奏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演奏。
3.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掘和欣赏乘雪橇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以上是一份乘雪橇音乐教案的简要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乘雪橇教案乘雪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了解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勇于尝试新事物。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掌握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雪橇滑道。
2. 雪橇。
3. 安全说明板。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踏步等,以准备身体和心理。
(2)进行拉伸运动,以增加身体灵活性。
2. 知识传授(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上下雪橇、前进和刹车等。
(2)教师向学生讲解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头盔、保持安全距离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进行乘雪橇的实践操作。
(2)每个学生轮流上雪橇,其他组员协助操作。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掌握乘雪橇的动作和技巧。
4. 活动总结(5分钟)(1)教师请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学生讨论乘雪橇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
五、教学延伸:1. 继续练习乘雪橇的动作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参观雪橇滑道比赛,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激励。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乘雪橇的教学,学生充分了解了乘雪橇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了对乘雪橇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展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互相帮助的意识。
但也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雪橇时,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怯懦,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激励和互动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乘雪橇音乐教案篇一:乘雪橇教案《乘雪橇》五上一、教学目标:1、熟悉、记住主题旋律,知道旋律的走向,并知道全曲一共变奏了三次。
2、感受爵士乐风格的变奏。
3、通过拍手、打击乐参与,体验模拟第二乐段的声响,感受乘雪橇的欢乐场景。
二、教学重点:1、通过律动、哼唱等熟悉主题旋律2、第二乐段的模拟声响三、难点:感受三个变奏的异同及爵士乐风格的变奏过程:1、全曲感受阶段第一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跟教师做恒拍感受乐曲欢快的感觉。
第二次全曲聆听,并带上动作(从头开始逐步往下做恒拍)在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2、揭题让学生猜想这首欢快的乐曲在表现什么情景?可以提醒与冬天有关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乘雪橇》2、第二乐段的体验第一次你能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乘雪橇的哪些声音?第二次你能准确地拍出他的位置吗?第三次(转载自: 千叶帆文摘:乘雪橇音乐教案)老师把每一拍送给第一排的同学,从左到右依次是8拍,我们看看,鞭子的声音到底落在哪一拍?第四次这次请你准确地用拍手或者叫喊声模拟打鞭子的声音打击乐器参与体验师:同学们,光有鞭子的声音不过瘾,可以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铃铛声与马蹄声呢?第一次师生合作通过教师演奏串铃与学生打鞭子声完成节奏第二次把串铃的节奏交给一组,老师进行木鱼的敲击,提醒学生完成自己的同时聆听马蹄的节奏怎么敲击第三次教师指挥,分成三组进行节奏合作(教师的动作中有渐强的感觉,表现越来越近了的效果)第四次跟上音乐进行体验3、哼唱主题还记得刚才一直出现的旋律吗?(师边做动作边哼唱)这段音乐与动作有什么关系?一共有几个乐句?完全一样吗?4、完整欣赏聆听主题一共出现几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边听边将曲式结构图以色块的形式帖子黑板上。
交流表格内容5、聆听爵士乐变奏的乐段主题的第三次出现和其他几次主题出现除了强弱关系作了一些变化以外,还有什么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呢?以走步的动作感受切分的特点以哼唱的形式感受爵士乐的特点(有很多的切分节奏,更加欢快热烈)6、介绍作曲家并回味他的其他作品小结:安德森是一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作曲家。
乘雪橇-西南师大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乐曲《乘雪橇》的名称和作者。
2.听懂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会用大声、小声等声音表达出来。
3.学习分节奏唱,并了解基本的二部唱法。
教学重点1.记住乐曲名称和作者。
2.较准确地听出乐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学会分节奏唱和二部唱法。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份乐曲《乘雪橇》的原版CD或网络音频。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乐曲的歌名和作者信息。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教师引入乐曲《乘雪橇》,向学生介绍乐曲名称和作者。
2.教师播放乐曲的开头,让学生听一遍。
Step 2:唱歌1.教师将乐曲播放一遍,让学生跟随唱。
2.教师再次播放乐曲,让学生模仿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唱。
3.教师和学生一起下面这首歌的歌词,主要是指歌曲前面反复的部分。
乘雪橇,乘雪橇,千里迢迢去看雪。
风嗖嗖,雪纷纷,让我们开开心心玩雪!Step 3:分句唱1.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歌曲旋律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歌词分成两句,带领学生分句唱。
2.教师先唱,学生跟着唱,然后再让学生跟着原始唱唱出两句歌曲。
第一句:乘雪橇,乘雪橇,第二句:千里迢迢去看雪。
Step 4:二部唱1.在学生已经较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和分句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歌词划分为两部分,带领学生进行二部唱。
2.教师先唱第一部分,在让学生跟着唱;然后教师再唱第二部分,让学生跟着唱。
3.教师在学生能够独立唱出两部分歌曲后停止伴奏,让学生进行整首歌曲的独唱。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音乐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了解乘雪橇这首歌的歌名和作者,学习了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掌握了分节奏唱和二部唱法。
这节音乐课不仅让学生增加了音乐的学习,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歌唱能力。
《乘雪橇》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管弦乐《乘雪橇》,感受音乐富有特性的节奏与旋律,想象孩子们在银色世界里尽情玩耍的画面,体验他们享受冬雪带来的乐趣的欢快心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欢乐、热情的音乐气氛,能听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能用打击乐器或肢体乐器创编音响效果。
3、知识与技能:能听辨出音乐中“雪橇”主题出现的次数,并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欣赏和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
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音乐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状态。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各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重点难点:重点:能听辨出音乐中“雪橇”主题出现的次数,并能用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形象。
难点: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欢乐、热情的音乐气氛,能听辨音乐主题出现的次数,能用打击乐器或肢体乐器创编音响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一)“听音乐猜节日”出示节日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根据《乘雪橇》改编的通俗歌《Sleigh ride》,感受音乐所表现的节日氛围,选出正确的节日图片。
(圣诞节)讲授:(二)【初听】欣赏音乐视频,感受音乐速度、情绪及音乐形式。
音乐速度——快;音乐情绪——欢乐、热情;音乐形式——管弦乐。
讲授:(三)、再听随音乐体验乘雪橇的乐趣,并找出音乐中有趣的声响。
1、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坐在雪橇上,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用简单的动作随音乐有节奏地表现。
(同时播放“马拉雪橇”的图片。
)2、同时请找一找音乐中出现了哪些有趣的声响?(铃铛声、马蹄声、马叫声、马鞭声)讲授:(四)、介绍作曲家——安德森: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1908-1975),代表作有《调皮的节拍器》、《号兵的节日》、《蓝色探戈》等。
我们在二、四年级已听过他的另两首作品《跳圆舞曲的小猫》和《打字机》。
《乘雪橇》五上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记住主题旋律,知道旋律的走向,并知道全曲一共变奏了三次。
2、感受爵士乐风格的变奏。
3、通过拍手、打击乐参与,体验模拟第二乐段的声响,感受乘雪橇的欢乐场景。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律动、哼唱等熟悉主题旋律
2、第二乐段的模拟声响
三、难点:
感受三个变奏的异同及爵士乐风格的变奏
过程:
1、全曲感受阶段
第一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跟教师做恒拍感受乐曲欢快的感觉。
第二次全曲聆听,并带上动作(从头开始逐步往下做恒拍)在每次主题出现的时候
2、揭题让学生猜想这首欢快的乐曲在表现什么情景?可以提醒与冬天有关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乘雪橇》
2、第二乐段的体验
第一次你能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乘雪橇的哪些声音?
第二次你能准确地拍出他的位置吗?
第三次老师把每一拍送给第一排的同学,从左到右依次是8拍,我们看看,鞭子的声音到底落在哪一拍?
第四次这次请你准确地用拍手或者叫喊声模拟打鞭子的声音
打击乐器参与体验
师:同学们,光有鞭子的声音不过瘾,可以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铃铛声与马蹄声呢?
第一次师生合作通过教师演奏串铃与学生打鞭子声完成节奏
第二次把串铃的节奏交给一组,老师进行木鱼的敲击,提醒学生完成自己的同时聆听马蹄的节奏怎么敲击
第三次教师指挥,分成三组进行节奏合作(教师的动作中有渐强的感觉,表现越来越近了的效果)
第四次跟上音乐进行体验
3、哼唱主题
还记得刚才一直出现的旋律吗?(师边做动作边哼唱)
这段音乐与动作有什么关系?
一共有几个乐句?
完全一样吗?
4、完整欣赏
聆听主题一共出现几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边听边将曲式结构图以色块
的形式帖子黑板上。
交流表格内容
5、聆听爵士乐变奏的乐段
主题的第三次出现和其他几次主题出现除了强弱关系作了一些变化以外,还有什么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呢?
以走步的动作感受切分的特点
以哼唱的形式感受爵士乐的特点(有很多的切分节奏,更加欢快热烈)
6、介绍作曲家并回味他的其他作品
小结:安德森是一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作曲家。
他喜欢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进行音乐创作。
生活即音乐,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