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等教育_ 发展才是硬道理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B )为指导A、党的基本路线B、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 A )问题的新的探索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改革开放C、对外开放D、小康社会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 )A、以人为本B、解决三农问题C、科学发展D、和平与发展5.《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6.《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B )A.改革B.发展C.稳定D.开放7.《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A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8.《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 C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9.《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B )A.法律B.制度C.体制D.党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EF )A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 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3.《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C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必然要求4.《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ABCD)A.富强B.C.文明D.和谐5.《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促进持续发展严格规范管理在民办高等教育从起步迈入初步发展阶段的同时,一些地区民办高校相继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之后,对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势以及如何进行规范管理等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
为此,本文拟就促进持续发展和严格规范管理这两个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谈一些看法。
标签: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持续发展严格规范管理在民办高等教育从起步迈入初步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一些地方民办高校相继发生因学籍、学历、收费、管理等问题而导致学生群体性事件之后,对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势以及如何进行规范管理等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
为此,本文拟就民办高等教育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促进持续发展和严格规范管理这两个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谈一些看法,以就教于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和热心民办高等教育的同志们。
1.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仍然是硬道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之所以仍然是硬道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现阶段的国情来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有的公共教育经费有限,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达3.4%,即使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这种比例的公共教育经费也很难满足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稳步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的不断突出以及巨大的财政压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作为突破口。
另一方面从根本原因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说,通过多种形式和各种渠道举办高等教育,尤其是私立高等教育,是国际社会发展国民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和普遍的共同内在规律。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等教育在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公立大学的生源紧缺和录取条件的不断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备选方案。
本文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进行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民办高等教育俗称“民办大学”,是指由社会资本或个人投资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98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占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其中,本科层次民办高校有413所,研究生院校有57所。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国家鼓励和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社会资本的涌入。
例如,2011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014年开始实施的“双一流”建设也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然而,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一些没有足够资金和教育资源的机构追逐利益、缺乏内涵建设,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同时,一些民办高校采取“办学为了赚钱”、“虚假宣传”等不良经营方式,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和权益。
二、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为了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其发展。
1.完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机构设置管理办法》、《民办本科高校举办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入条件、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
同时,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监管和评估,对违规违法的机构进行处理和惩戒。
2.加强质量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国家要求民办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成立了“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民办高等教育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浅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论文摘要】:自从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率有所放慢,陆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也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教育公平问题、就业向题、收人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依然是阻碍我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房价、教育体制、医疗、就业形势、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关系到每家每户的生活,关系到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不单是个经济问题。
老百姓关注,政府也很重视。
通货膨胀压力的形成,最直接原因是价格持续上升。
通货膨胀压力背后原因是货币超量投放。
去年我们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为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百分点。
全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
这种投放推动了价格的增长,这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这是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原因。
当前的价格上涨具有合理性。
第一不是任何价格上涨都是消极的,都是不好的。
我们价格涨幅仍然不大,目前价格上涨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势头,在价格上涨不大、可控的情况下,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第二,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
价格上涨最大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而背后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价格上涨与高增长是相关联的。
相对于11%的经济增长,不到3%左右的物价上,是非常好的态势,是高增长、低通胀。
第四,我们国家具备应对通货膨胀的条件。
我们国家具有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我们国家在长期的宏观调控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进行战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民办高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目标。
不同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往往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例如,可以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或者侧重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资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注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引进一批有经验、有专长的优秀教师。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热情。
只有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第三,民办高校需要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
科研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只有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才能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民办高校还应注重学生发展和服务。
学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对象,也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基础。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培养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和服务,开展社会实践、义工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关注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民办高校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民办高校还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和支持。
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023-11-07CATALOGUE 目录•引言•民办高等学校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案例分析与发展趋势•结论与讨论01引言民办高等学校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当前民办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国家政策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影响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02分析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策略和未来趋势03为民办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02民办高等学校现状及问题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57所,在校生658.7万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25%。
民办高校在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优势。
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各类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办高等学校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待遇、编制等原因,民办高校在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存在困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民办高校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资金不足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费收入,而学费收入受到政策、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
03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制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各项办学指标和教学要求。
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加强对民办高校设立的审批,确保具备基本办学条件和能力。
严格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对民办高校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完善民办高校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和权益保障。
落实优惠政策制定并落实民办高校优惠政策,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积极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保障学生权益完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学生在校的合法权益。
建立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什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钢,作业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例子;2.个人准备的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答:1.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2.个人提纲: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
民办教育:初心与出发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逐渐步入了民办化时代。
民办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多年,它是一种新兴业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与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改善和完善。
初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民办教育,通俗来说就是由企业法人或个人投资兴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公立学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投资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民办教育在教育行业中的重要性,因此纷纷涌入这个行业。
民办教育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是角色定位。
在学校建设和办学管理上,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有所不同。
民办教育是基于市场需求而设立的,它具有自主经营、独立发展的特点,创新能力强,可适应市场的化、专业化需求。
民办教育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中小学教育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实践。
其次是补充性。
民办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供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选择,反映了教育需求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有助于增加教育事业的供给与质量。
同时,更多的学校建立、延长教育时间和空间,满足不同群体的追求,場所灵活,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多的交流渠道,减轻了公办教育的压力,促进了教育的多层次发展。
再次是多元发展。
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教育多元化发展。
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得各种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教育“兴起”,充分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教育行业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了更多元的教育渠道。
从而,提高了我国的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出发: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一方面,民办教育的经营成本、财务管控等问题,也是民办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由于民办教育独立运营,需要通过招生来维持经营,而教育市场也存在不稳定性,加之部分学校招生不力,造成其经济状况的不稳定,也增加了民办学校经营活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主要由中央部委(含教育部)和省级政府举办的全日计中,还包括公立科研院所培养的在学研究生。
国家批准可以颁发学历文凭的民一样,分为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
但是,实施学制在两年以上的全日制高等教规范名称应当是专修(进修)学院,以函授、业余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50年代初转为公立学机构。
从80年代起,民办高等教育开始恢复,近年来已有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力量。
但是,比起同期公办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规模较小的阶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规模从2000年起开始出现波动,仅为公办在校生的表1 我国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期对比数据来源:《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8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7》、《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等学校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两个部分,在校生未含研究生。
1995年以前的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数暂缺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
2000年为39所,其中普通高月,民办普通高校增至55所,这些学校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具有颁发国办学历高等学校一起列入政府安排的年度计划,在校生也归于学历高等教育的统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仅有一所4年制本科高等学校(黄河科技学院)。
(2)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
2000年达到370所,注册在校生29是,如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须通过由政府指定的统一水平的高等教育学(3)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教育统计指标2000年共有912个,注册人数为68.47万人。
这些机构又分为两种,大多数属于方式还可分为面授和函授等机构。
针对考试科目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参加国家统及格后,由国家自学考试主管机构颁发毕业文凭。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综合素质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印象主义画家莫奈在晚期创作的作品是()A.《巴黎人》B.《包厢》C.《日出·印象》D.《池塘·睡莲》【答案】 D2、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领域是( )A.计算机软件B.光纤技术C.集成电路D.量子物理【答案】 B3、曾揭示教师示范角色的特点,并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的人是()A.乌中斯基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 B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坚持以()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A.县级地方人民政府B.输入地政府C.输出地政府D.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答案】 B5、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B.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体会形成彗尾C.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流D.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答案】 A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答案】 C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A.闰土B.阿QC.涓生D.四凤【答案】 D8、学生小龙放学回家途中乱穿马路。
被汽车撞倒在地,导致肋骨骨折。
对于小龙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答案】 C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胆矾C.食盐D.澄清石灰水【答案】 B10、有些老师一上完自己的课,就收拾好东西回家去。
1999年:民办教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如果说1992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从顾虑太多、包袱太重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投入民办教育的办学热情中去的话,那么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出,则使民办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加速度的发展时代。
1999年我国政府为了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目标,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随着这一政策转变,催化了积蓄于社会大众中强劲的对教育消费的需求欲望。
由于政府经费投入的困难,发展民办教育成为突破教育投入瓶颈的有力举措,得到政策的扶持,从而加速了发展的步伐。
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对此前严禁或约束的政策进行了开禁,如先前国家明文规定严厉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学校只能举办非学历教育等。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为社会力量介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创办注入了强心剂。
当年,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继续在数量和规模上获得较大发展,据统计:有民办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1277所,在校学生共148.8万人,其中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学校增长到37所,在校学生达4.6万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机构370所,在校生25.8万人;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240所,在校生118.4万人。
至此,民办高等学校及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占到我国高中后教育机构总数(3182所)的39%,在校生总数(837.3l万人)的14.1%。
③2001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将民办高校、民办职业高校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进一步加大了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随着20世纪90年代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自身发生了诸多的新变化:第一,民办教育迈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国家开始制定针对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的法律条文,在鼓励民办教育大发展中也对民办教育进行了规范管理。
这以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为标志,民办教育逐渐被纳入国家规范化管理的道路上。
内丘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及答案2024(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月11日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油田,截至2月10日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南海累产最高的油田。
A.东江B.南江C.珠江D.西江【答案】:D2.2024年春运出行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春运前3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72.04亿人次,同比()。
A.增长9.6%B.增长10.3%C.增长10.28%D.增长10.6%【答案】:D3.近日,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生产井——渤中19-6-M4井钻井深度达到(),再次刷新渤海油田井深新纪录。
A.5810米B.5910米C.5860米D.5900米【答案】:B4.福建连江将建设全国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千瓦时。
A.31亿B.33亿C.32亿D.36亿1/ 13【答案】:B5.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消息,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入出内地的港澳居民超过()人次,占出入境总客流近61%,创历年来新高。
A.992.7万B.958.7万C.965.7万D.889.7万【答案】:A6.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B.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D.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答案】:B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思想。
A.发展才是硬道理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答案】:B8.()是指开发各类海洋资源和生产海洋产品所需的设备和方法。
A.海洋环境探测技术B.海洋生物技术C.海洋资源开发技术D.海洋工程技术【答案】:D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逐渐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崭露头角。
民办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探讨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办学实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1168所民办本科高校,占中国高等教育院校总数的近50%。
这一数字显示出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学位资源。
随着高考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公办高校的学位供应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而民办高校的发展填补了学位资源的缺口,为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民办高校更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更具市场导向,在一些新兴领域的专业设置上更有优势。
这种灵活性和创新性对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民办高等教育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和使命。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民办高校的贡献。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民办高校填补了教育资源的空白,为当地脱贫攻坚和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办高校的发展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同时,民办高校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然而,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金问题是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相比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较为有限,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5篇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小编整理了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5篇,希望帮助到您。
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范文一“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
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
”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
在,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
鼓励支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作者:张少龙彭华来源:《中国民商》2024年第04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并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并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迅速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并在减轻公共教育财政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22年,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数量达到390所[高等教育学校包括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职(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四种类别],占全国总量的31.48%,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普通本科毕业生的26.09%,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已经进入了普及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拓宽高等教育市场的关键力量。
相比于日本、韩国等国家60%以上的私立高校学生比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普及化阶段的发展潜力巨大。
引导并规范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支撑我国的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民办高等教育机制灵活的优势也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适应数智时代,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办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民办本科高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为国内居民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
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而低生育率的趋势使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生源竞争。
此外,同质化的办学模式减弱了高校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可能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才是硬道理Private Education in China:The Best Option is Development——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寻利性和公益性间的哲学思考——Focus on the philosophyof benefit or non-benefit orientations of private education成永笑郑延才(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4)方慈(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Cheng yong-xiao, Zheng yan-cai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Fang Ci (Shijiazhuang Economy Insi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摘要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借助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背景,从教育的基本属性出发,阐述了服务是教育的第一属性。
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寻利性和公益性间的哲学探讨,在描述了绝对发展的同时,分析了相对的差异;在描述了生存的危机的同时,阐明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
结论是在保证我国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发展就是硬道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民办教育教育属性寻利性公益性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The present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Marxist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means of systematic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is to serve the customers, with rel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illustr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ve differences, by the discussion of benefit or non-benefit orientation of China’s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juncture of survival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st option is development, provided the preserval of our educational sovereignty.Key Word: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ivate education, nature of education, benefit orientation, non-benefit orientation0 引言对于加入WTO,中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了充分准备,各行各业都在审视WTO给本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对此反映尤为强烈。
2002年4月3日由厦门大学高教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十大万人民办高校联合形象展示新闻发布会暨民办高等教育论坛”。
展示了20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和中国优秀民办高校佼佼者的非凡实力,著名教育学专家潘懋元教授、邬大光教授*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1年度项目燕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1年度项目项目名称:河北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名称:项目编号:200104012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理论问题的研究等对入世后中国民办高校面临的现状、生存条件及发展走势进行了剖析;2002年7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界酝酿已久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京开幕。
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有关高校的82位现任校长参加了论坛,论坛同时邀请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16位校长和部分专家,就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高校办学经验做了专题性演讲。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致辞中说:“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面对WTO,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应对。
站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找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正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从教育的属性看服务的定位关于教育的属性问题,是教育理论界长期研究的基础课题之一,有关教育的“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培养说”等学说,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了教育的一些基本属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为了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教育的公益属性与教育资本的寻利属性、再从教育对象到服务对象看以人为本的教育属性,人们对教育属性问题需要有个再认识的过程。
即,教育的属性也该得到不断完善和充实,应该通过对教育的分析来定位其服务的属性,进而从多视角证明教育具有多维性的属性。
WTO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按照WTO总协议,服务贸易同其他类服务贸易一样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贸易产品。
在进行服务贸易磋商谈判时,各国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要按照不同的服务行业(教育类别)分门别类地做出具体承诺,并列入各国的减让表;同时允许各国依据国内立法对有关服务的开放做出限制和保留。
“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早已在国际上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已经把教育看成了一种准公共物品,由此,服务已成为教育的本质属性。
在日本、韩国及欧美一些国家,甚至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的教育。
这是9O年代以来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移植进学校的结果。
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伴随着中国的入世,教育作为服务贸易中的一项会逐渐走向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最终将走向“以人为本”。
我国几十年的大学教育多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过于遵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想,惯以一种教育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在“师道尊严”的理念之下,仿佛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一种容器,教师把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作是一种主宰性活动,迫使学生的学习及思维模式等都必须遵循教育者预先设定的千人一面的模式,这与入世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的要求相去甚远。
加入WTO后,学校只能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教育作为服务产品意味着每个学习者将变被动为主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从生存、享受到发展等多方面相应的教育服务。
根据中国(公办、特别是民办教育)现实的教育环境,若实现这种“教育的服务”,无论是在教育的观念及教育法规的健全程度上,还是在教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上,加之对教育方法、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材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深刻的变革。
就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而言,公立大学民营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美园9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赢利教育学校"(for-profit education),这里所说的赢利教育、赢利学校是指由赢利性的私营公司管理的公立学校及其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应该享受其他公立学校享受的待遇。
根据《教育法》第53、46条规定,鼓励社会投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究竟如何理解学校的公益性和投资教育资本的寻利性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根据教育的准公益性原则,办学者应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视其办学效益按市场运作获取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说可以赢利。
而判断“赢利”与“非赢利”为目的,需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民办学校的出现总是增进了当地社会的公共利益。
这说明,民办学校的公益性在总体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其次,如果不允许投资人获得及合法又合理的回报,那就等于要求办学者捐资,这是超越中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其结果必然使民办学校的消亡或成为公立学校的点缀,这将意味着重新回到公立学校的一统天下,而这恰恰不是中国改革的出发点。
因此,应辩证地对待学校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的矛盾[1]。
“教育以赢利为目的”和“教育需要赢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前者是将利润作为终极目的,可不择手段,不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后者是说:教育作为实业需要赢利。
前者似乎在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后者似乎在强调赢利性。
笔者认为,对一个主权国家、一个民族对所办教育不能不讲公益性,不讲公益性的教育也许就像缺少灵魂的躯体。
同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掌,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一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机构不能没有赢利,因此,公益性和赢利性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属性。
不以赢利为目的,意味着举办者应将办学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但事实上,这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但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实际上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很少;办学模式的高度集中、市场经济的不平等竞争与开放性及效益原则表现出明显的冲突。
这些冲突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不相适应,在本质上则是向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办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
因此,民办教育在定位上应不仅仅是公办教育在数量上的补充。
在市场条件下,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处在相同的竞争位置,两者都只有在满足家长和学生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有望在2002年底或下年初出台。
在对教育主权、方针、目的及服务功能做出相应界定的前提下,新法或许突破允许民办学校办学赢利,允许部分赢利性教育集团的出现,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民办教育春天的来临。
2 从绝对的发展看相对的差异就世界高等教育而言,近50年来,在校生总数增长了5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95年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700万人,2025年将增至一亿人。
发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将是21世纪的主要趋势和巨大挑战[2]。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了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