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忽视个性的培养,学校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单一模式的人。
这种教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个性化的人才,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把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人才都教育成为像工厂产品一样的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教育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因此,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发展传统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一批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做为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
以下是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看法。
1.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生已经具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特征。
体育的教学是以学生身体运动为根本特征,主要以身体教育或透过身体教育的角度来实现,体育课中,学生必须付出一定量的体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付出的过程中,学生受自身体质、素质、意志、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的程度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就不同。
因而体育教育有进行学生自我个性化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意义,高中体育教育很大部分还是在围绕着竞技体育而展开教学活动,然而,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必须要弱化竞技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快乐与健康放在体育教学的主体上,只有树立起这样的全新观念,才能改变以往那种一切为了成绩,而忽视身体健康的状况。
当然,我们所说的快乐与健康,并不是要忽视体育中的运动技能与能力,而是要从一个全新的思路出发,打破传统的观念,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来发展体育技能和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个性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将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成为了体育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的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有的内向,喜欢独处。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们会因为身体条件、技能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行为。
体育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有些学生可能对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健身操或瑜伽。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促进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快乐体验。
也能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拓展自己的体育运动范围,提高身体素质。
二、根据个性特点设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可以采用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攀岩、户外拓展等活动,让他们在挑战中锻炼毅力和勇气;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舞蹈、瑜伽等柔和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定力,让他们在健身运动中找到快乐与自信。
体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教学内容。
对于喜欢足球的学生,可以开设足球班,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足球的技术和战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对于喜欢瑜伽的学生,可以开设瑜伽俱乐部,让他们感受瑜伽的魅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设置,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品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浅议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发展摘要:目前教育的目的已经不是单单要培养高学历高文凭的人才了,而转变为要培养一批性格鲜明,富有个性,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
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新教改已经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已经成了首要任务。
下面本文就个性培养的必要性,学生和教师的特点分析,以及个性如何培养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教育高中体育学生个性一些学术专家普通认为,体育教育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体育教学需要追求兴趣性,特色性。
但却严重忽视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良好个性的养成,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教育界也日渐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改也把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列为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以下就本人的观点,发表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兴趣本身就是很个性的方面,兴趣是影响同学们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维护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内在动力。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老师过于古板,内容过于形式化,场地也很有限,造成好多学生不敢跟老师亲近,不太喜欢体育课,失去了对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原有兴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体育老师必须做出改变,要真诚坦诚的对待每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体会到我们的亲切,尽量满足每位学生的运动需要,可以根据他们每个人的需要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运动器材,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孩子们个性的培养。
二、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体育课堂应该是生龙活虎,主动积极的,因为体育这门学科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
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们就得站的规规矩矩,手脚不能乱动,乱放,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完完全全按老师的要求模式去做,否则就认为是上课不认真,不守课堂纪律。
就这样,好多体育老师都是严格要求孩子们注意课堂纪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
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
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因素,相对来说要高出许多,不少学生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
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
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吗?究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情绪。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呢?一、在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
在体育课中,学生学会适应和处理各种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仅有了较多的选择机会,而且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
(一)体育发展个性的一般原则1.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
2.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
3.对不同的个性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和培养。
(二)发展学生个性行之有效的方法1.准备活动是发展个性的极好方法。
2.培养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3.开设选项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4.“俱乐部”式的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式。
二、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从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优势以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集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如:合群与不合群,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等许多方面,教师要认真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要承认个性的差异存在,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反应速度、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也不一样,如果在教学中忽略这种个性差异,势必造成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不合理,常出现“吃不饱”或“吃不消”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开展教学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教材,同一教学内容,有的学生练的非常积极认真,而有的学生却始终无精打采,其原因正在于他们的兴趣不同,前者感兴趣,后者没兴趣,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要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的兴趣因素,应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要防止一刀切等弊端,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锻炼,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使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敢问、敢说,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内在愿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使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好学乐学的过程。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摘要】:在体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体育工作中,面对存在个性差异的众多同学,要充分的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并使其健康发展具有很大难度。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在体育课中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研究,从面临的教学对象特征出发,对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以体育课为平台,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性发展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分强调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理学指标,使学校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进行教育,导致教学过程趋于集体化、统一化、程式化,忽视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因而降低了学校体育的育人效果。
作为体育学科,开展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存在着片面的认识。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育学》讲到:能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是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自己的浅见。
一、准备活动是发展个性的极好方法。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过程,传统的沿袭了几十年的准备部分和教学过程具有比较稳固的特点,这些特点,几十年来为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体育课教学的规范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方面至今对我们的教学仍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中小学体育课,以及课中准备部分的教学过程已经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准备部分的教学不应该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务。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一直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本文将分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以个性为基础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人类认知与行为发展理论中,人的发展可以分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能。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总结等方式进行学习。
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学生应该扮演主观能动的角色,探究更加独特的体育方面的知识,能独立思考独立早期的意见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如专业的设备、多样化的资讯资源等,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线,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体育活动是一种自由、全面、富有创造性和有挑战性的过程。
运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锻炼学生的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别人合作,通过运动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
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合作,逐渐增强学生对集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展合作精神。
只有在团队合作中,才能激发出个体的潜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制定以个性为基础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来实现。
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体育中得到完整的发展,展现个性化的成长,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摘要】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文章从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强化个性发展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发展个性的时空,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让学生处处体验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基于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从教育的角度思考,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
时代要求每个人要有良好的个性,体育教学为学生个性培养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是学生个性培养的良好手段。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强化个性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
大胆探索、求新,创造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
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
假如不给予这种机会,轻易代替、否定,不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体育教学,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的健康、阳光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教学促进了学生积极开朗的个性发展。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动,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以释放自己的负能量,培养乐观向上的个性。
体育课上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体育教学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个性特点。
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活动,通过体育课上的团队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体育课上的团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培养了学生自我调节的个性品质。
体育运动需要学生在一定的规则和制约下进行,这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自律性和自我控制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养成坚持到底的毅力。
体育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创造的个性品质。
体育运动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策略和技巧,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学会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广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主要从开发学生喜欢的项目,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确保个性的形成四方面落实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体育兴趣体育教学学生个性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此,体育教学必须符合学生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树立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
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呢?一、开发学生喜欢的项目,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追求、尝试、体验,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
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同时也能随着人的意志和需要而不断转移。
同样,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加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突出“体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布时间:2021-12-08T06:44:31.5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4期作者:奚园荣[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内涵十分丰富。
奚园荣凌海市育才学校辽宁省锦州市 121200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个性内涵十分丰富。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互结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个性,通过系统的体育运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与强健的体魄。
本文首先阐述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创新策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创新策略一、初中体育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意义(一)提高学生协作意识在平日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团结协作意识。
当今社会更加讲究团结协作,在学校与社会当中,应充分了解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能够克服更多困难,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团体活动当中,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团队的进步。
(二)塑造学生性格特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应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当代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被父母所宠爱甚至是溺爱,面对学习与生活当中的问题时,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初中体育教师可开展相关体育运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性格并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学生因此突破自我,利用体育精神塑造自己的性格特点,从容面对今后学习与生活当中的困难。
(三)养成良好学习心态在平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学生只有具备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才能够从容面对各项困难,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自我。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性格品质。
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刍议摘要:体育教学中,按个性分组教学,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能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得到统一。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问题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61-001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个性发展呢?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相统一呢?一、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教育,主导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属于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样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以至于在培养个性方面起到特定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独立行为活动。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像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那样,被固定在一张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尽情的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他们思维活动与集体活动紧密结合,他们的个性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发展。
机体运动和个性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对人个性的塑造起着长久的稳定的作用。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机体直接参与活动,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
如在一段时间里,在一个机体身上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的稳定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划分为五类,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形式需要。
一个健康人的个性,是以这两种需要得以满足为标志的。
体育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适应性,得到他人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几点思考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范畴。
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和性格等要素。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
”现在,“发展个性”成了一个时髦的口号,随处可见。
一提发展学生个性,许多体育教师很可能就会想到开展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特长项目等。
诚然,兴趣、特长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人的个性还包括其他诸要素,对个性概念理解的窄化,很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另外,人的个性需要用社会价值标准加以衡量,从而决定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哪些个性需要发展,哪些个性需要矫正。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个性的体育教学理念
1. 主体教育思想呼唤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都要求树立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
个性发展的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可以说,全体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水平越高,社会主体的创造力也越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就蕴藏在个体的独特性之中。
不承认主体教育,不承认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教育理念,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
2. 发展学生个性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贵在创新。
培养创造性人才要靠创新教育,要对过去教育中束缚创新的方面加以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育重视继承、接受,轻视质疑、创新;重视统一、一致,排斥个性、创新。
作为教育一分子的体育教育,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发展个性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辩证统一的
强调发展学生个性与实施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均衡发展,素质教育也不是“统一模式”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发展,它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使每个人的鲜明的独特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全面发展不排斥“冒尖”,不排斥承认差异的“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与承认差别的发展个性的教育是可以实现辩证统一的。
二、体育教学的方法、手段,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1.体育教学目的要具体化
我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落实个性化教育时,首先应做到教学目的具体化。
具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一个延伸,目标比目的更具体,更容易实现,更为精确。
我们所说的体育教学目标既可以从群体的范围来理解,也可以从每个学生个性的角度来理解。
发展学生个性教育的具体目标应是后者,即应具体到个体。
个体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者,任何游离于个体的目标都是不恰当的。
2.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
教学方法、手段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
因为每个学生在个性方面有着千差万别,所以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
(1)通过创新教育发展学生个性。
创新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应做的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提出了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模式。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参考这一模式,根据学生对运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诱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并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增强体育学习的社会意义,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倾向性的目的。
另外,要鼓励发问,培养怀疑态度;培养独立性自信心,加强意志力锻炼。
例如:我们在给学生上30m绕障碍跑时,只提示学生一共有4个障碍物(凳子),而障碍物的摆放则由每组学生自由决定,看哪一组绕障碍跑得最快。
几节课上下来,主要有三种摆法,如图1~3。
图1的摆法较为传统,绕障碍花费的时间最长;图2的摆法有所突破,较图1的摆法所花时间稍短;图3的摆法较有创新,所花费的时间最短。
(2)运用探究性学习。
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求知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水平和探究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探究性学习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例如,我们在给学生上短跑课时,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先让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步幅与步频的关系,发现和解决问题。
(3)采用分项目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分项目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基本情况,分专项进行教学。
专项的设置主要有:篮球、足球、排球、艺术体操等。
3.体育教学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
众所周知,适合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都是不同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多元化的。
评价的多元化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个体进行客观、全面、多角度的评价。
(1)从评价的主体角度讲,多元化的评价主要包括自评、他评与互评等形式。
其中自评是根本,自评使个体成为真正的主体,且进一步发展了主体性;而他评与互评则是自评的有益补充。
(2)从评价的客体角度讲,多元化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技能评价和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是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评价指向,做到“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功”。
技能评价主要以技术、技能为评价指向,不仅仅注重成绩。
而综合评价是对各方面要素都进行了综合分析后进行评价,其评价指向是综合素责。
(3)多元化评价的实质就是实施“个性评价”,要把握好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的关键点。
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评价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开展体育特色教育,营造个性教育氛围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能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培养竞争精神;体育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另外,体育教育受目前传统的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较小,完全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教育来营造个性教育的氛围。
例如:执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落实大课间活动;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竞赛等,以此来促进和达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