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万有引力
- 格式:doc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总结1.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引力,这个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表示为: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万有引力常量。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为解释和预测天体运动提供了基础。
例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等。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来解释重力加速度的存在。
重力加速度是由地球的质量产生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3. 开普勒三定律: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其中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任何行星,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一周的周期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之比是一个常数。
4.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的关系: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F=ma),我们可以推导出天体运动的规律。
例如,行星的轨道周期与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和质量的二次方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来源。
5. 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设计和操作的。
通过调整卫星的轨道和速度,可以实现各种任务,如通信、气象观测、导航等。
6. 逃逸速度:逃逸速度是指一个物体从某天体表面发射出去,要逃离该天体的引力束缚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逃逸速度的计算涉及到万有引力定律和动能定理。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中万有引力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体运动,以及设计和操作人造卫星等任务。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大全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伽利略在1632年实际上已经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
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关系的思想.牛顿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离心力定律,但向心力这个词可能首先出现在《论运动》的第一个手稿中。
一般人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来的。
根据1684年8月~10月的《论回转物体的运动》一文手稿中,牛顿很可能在这个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向心力及其定义。
高中万有引力的公式大全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F引=GMm/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其距离的平方。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11N·m²/kg²。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
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班级: 姓名:一、三种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无论自然天体还是人造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3、“天体相遇"模型: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二、两种学说1、地心说: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托勒密2、日心说:代表人物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三、两个定律 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每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面积。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R 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 四、基础公式线速度:v ==== 角速度:== == 向心力:F=m =m(2r=m (2)2r= m (2)2r=m =m 向心加速度:a== (2r= (2)2r= (2)2r== 五、两个基本思路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a r T m r m r v m r M G ====222224m πω 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mg RGM =2m (2g R GM =,黄金代换式) 六、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测质量: 1.已知表面重力加速度g ,和地球半径R.(mg R GM =2m ,则G gR M 2=)一般用于地球 2.已知环绕天体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
(r T m r Mm G 2224π= ,则2324GTr M π=) 3.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轨道半径r.(r v m rMm G 22=,则G r v M 2=) 4.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ω和轨道半径r (r m rMm G 22ω=,则G r M 32ω=) 5.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Tr v π2=,r v m r M G 22m =,联立得G T M π2v 3=)测密度:已知环绕天体的质量m 、周期T 、轨道半径r.中心天体的半径R ,求中心天体的密度ρ 解: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r T m r Mm G 2224π= 则2324GTr M π=——① 又334R V M πρρ⋅==—-② 联立两式得:3233R GT r πρ= 当R=r 时,有23GTπρ= 注:R 中心天体半径,r 轨道半径,球体体积公式334R V π=七、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1.在星球表面: 2RGM mg =(g 为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星球半径) 2.离地面高h: 2)(h R GM g m +='(g '为h 高处的重力加速度) 联立得g'与g 的关系: 22)('h R gR g += 八、卫星绕行的向心加速度、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1.ma r M G =2m ,则2a rM G =(卫星离地心越远,向心加速度越小) 2.r v m rMm G 22=,则r GM v =(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 3.r m rMm G 22ω=,则3r GM =ω(卫星离的心越远,它运行的角速度越小) 4.r Tm r Mm G 2224π=,则GMT 32r 4π=(卫星离的心越远,它运行的周期越大) 九、三大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
1. 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m1m2/r²)
其中,
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万有引力常量,约等于6.67×10^-11 N·m²/kg²;
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
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 圆周运动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也可以用来描述行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其公式为:
F = m*v²/r = G(m1m2/r²)
其中,
m:为行星的质量;
v:为行星绕太阳的线速度;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1、m2:分别为行星和太阳的质量。
3. 行星运动周期公式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周期公式为:
T² = (4π²r³)/(GM)
其中,
T:为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为太阳的质量;
G:万有引力常量。
4. 轨道速度公式
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速度公式为:v = (GM/r)¹/²
其中,
v:为行星绕太阳的速度;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为太阳的质量;
G:万有引力常量。
5. 天体自转周期公式
天体自转周期公式为:
T = 2π(r/v)
其中,
T:为天体的自转周期;
r:为天体的半径;
v:为天体表面的线速度。
以上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每一项公式都有其具体的物理含义和数学表达式,对于物理学或天文学研究者或爱好者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五、万有引力1、开普勒三定律: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312221R R T T =或kT R =3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k TR =33‘,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为T ',则有23023'8)(T R R T R +=而飞船从A 点到B 点所需的时间为 t=RR R R TR R T 24)(2'00+⋅+= 2、万有引力定律:⑴表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公式:221rM M G F = 其中M 1、M 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两物体间的距离,G 为万有引力常量⑶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的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③G 的通常取值为G =6.67×10-11Nm 2/㎏2⑷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的知识点第1篇:高中物理必背的万有引力公式知识点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 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速度均为7.9km/s。
第2篇:万有引力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的解析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万有引力公式是物理学中描述引力相互作用的基本公式,由牛顿在17世纪提出。
它可以被总结为以下形式:F=G*(m1*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公式的推导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第一步:推导出两个物体之间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有关。
我们首先考虑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这个引力应该正比于它们的质量。
假设物体1和物体2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我们可以写出引力F与它们的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F∝m1F∝m2第二步:推导引力与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猜想,引力可能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我们可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对引力的影响。
假设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是r,我们可以写出引力F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关系:F∝1/r^2第三步:引入比例常数G。
为了建立引力公式,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比例常数,用于确保引力公式的准确性。
这个常数称为引力常数G。
所以我们可以将上述两个关系式表达为:F=G*m1*m2/r^2其中,G是引力常数,它的数值是6.67 × 10^-11 N m^2 / kg^2万有引力公式的归纳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说明:1.根据万有引力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正比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
这意味着如果两个物体的质量增加,引力也将增加;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而另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则引力的增加将与质量的增加成正比。
2.引力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引力将减小;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引力将增加。
引力的减弱率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3.引力是一个吸引力,总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方向指向彼此。
这是因为万有引力是质量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通过形成引力场而相互吸引。
4.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即使物体的质量非常小。
它是宇宙中保持物体运动的重要力量,它主导着天体系统的运动,例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卫星绕行星的运动等。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大全
有很多高中生,是非常想知道,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万有引力公式都有什幺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
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
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
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 地r 地)1/2=(GM/r 地)
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 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
球表面的高度,r 地:地球的半径}
注:。
【高三学习指导】2021高三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总结高三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辅导,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公式辅导: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
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行经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
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推荐阅读:
备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领域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估计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小时,势能变大、动能变小小、速度变小小、周期变大(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总结:
高考
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备考一文就为您了解完了,您掌控了么?期望您在2021中考
时榜中奖提名!。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五万有引力1、开普勒三定律: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差不多上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刻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那么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312221R R T T =或kT R =3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只是现在k TR =33‘,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运算时能够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看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差不多上体会定律,差不多上从观看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假如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下图,假如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刻。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专门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为T ',那么有23023'8)(T R R T R +=而飞船从A 点到B 点所需的时刻为 t=RR R R TR R T 24)(2'00+⋅+= 2、万有引力定律:⑴表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差不多上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公式:221rM M G F = 其中M 1、M 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两物体间的距离,G 为万有引力常量⑶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差不多上1㎏的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③G 的通常取值为G =6.67×10-11Nm 2/㎏2⑷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运算。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公式大全引力公式是质点间相互引力的计算公式,它描述了物体间引力的强度和方向。
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引力公式:牛顿引力公式和万有引力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公式及其相关概念。
1.牛顿引力公式: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正比于它们的质量,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且方向沿着连接两个质点的直线方向。
设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质点之间的距离为r,则它们之间的引力F为:F=G*m1*m2/r²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约等于6.67×10^-11 N·m²/kg²。
牛顿引力公式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计算,例如地球和天体之间的引力、两个质点间的重力等等。
2.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质点和球对称分布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计算。
万有引力公式表示了质点与球对称分布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质量、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设球对称分布物体的质量为M、质点的质量为m、距离为r,则质点所受到的引力F为:F=G*M*m/r²在万有引力公式中,球体近似为质点,只需要考虑球体的总质量,忽略球体内部的质量分布。
除去上述两个公式,还有一些与引力有关的概念和公式:3.引力加速度公式: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离为r的地球表面上受到的引力F与物体的质量m的比值为物体所受的引力加速度g。
F=m*g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通常近似取为9.8m/s²。
4.等效重力公式:当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外力F时F_g = m * g_eff其中g_eff为等效重力,计算公式为:g_eff = g - a其中a为物体与地面间的黏着力或者静摩擦力。
5.行星运动公式:行星绕太阳运动中,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与质量、距离以及行星的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为:F=G*M*m/r²这个公式适用于描述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中引力的大小与方向。
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引力公式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它是了解和解决各类物体间相互作用问题的基础。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力学定律:1. 质点受力定律:F=ma(牛顿第二定律)2. 弹力定律:F=-kx(胡克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 地面作用力:F=mg(万有引力对于地面物体的作用力)5. 一维运动方程:v=v0+at,s=s0+v0t+1/2at^2(匀加速直线运动)力学公式:1.功:W=Fs(力乘位移)2.功率:P=W/t(功除以时间)3. 动能:K=1/2mv^2(质点的运动能量)4.动能定理:W=ΔK(功等于动能的增量)5.机械功率:P=Fv(力乘速度)6. 动量:p=mv(质点的运动量)7.冲量:J=FΔt(冲力乘时间)8.动量守恒定律:Σp1=Σp2(孤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热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内能改变等于热量传递减去对外界做功)2.理想气体定律:PV=nRT(压力乘容积等于气体摩尔数乘气体常数乘温度)光学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θi=θr(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乘入射角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乘折射角)3.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薄透镜的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电学定律:1.奥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电阻)2.电功与电能关系:W=VQ(电功可以表示为电压乘以电量)3.电场强度:E=F/q(电场力除以电荷)4.电势差:V=W/q(电势能除以电荷)5.平行板电容器:C=εA/d(电容等于介电常数乘电极面积除以板间距离)6.电荷守恒:Σq1=Σq2(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守恒)量子物理:1. 普朗克公式:E=hf(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2.薛定谔方程:Hψ=Eψ(描述量子体系的基本方程)3.不确定性原理:ΔxΔp≥h/4π(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度的乘积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五、万有引力1、开普勒三定律: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312221R R T T =或kT R =3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k TR =33‘,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为T ',则有23023'8)(T R R T R +=而飞船从A 点到B 点所需的时间为 t=RR R R TR R T 24)(2'00+⋅+= 2、万有引力定律:⑴表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公式:221rM M G F = 其中M 1、M 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两物体间的距离,G 为万有引力常量⑶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的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③G 的通常取值为G =6.67×10-11Nm 2/㎏2⑷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高中物理公式摘抄大全物理公式摘抄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五、万有引力1、开普勒三定律:⑴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⑵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⑶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对T 1、T 2表示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R 1、R 2表示两行星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周期定律可表示为32312221R R T T =或kT R =33,比值k 是与行星无关而只与太阳有关的恒量【注意】:⑴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只不过此时k TR =33‘,比值k ’是由行星的质量所决定的另一恒量。
⑵行星的轨道都跟圆近似,因此计算时可以认为行星是做匀速圆周运动 ⑶开普勒定律是总结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它们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
例题: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的某一点A 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 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 0,求飞船由A 点到B 点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依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飞船绕地球做圆周(半长轴和半短轴相等的特殊椭圆)运动时,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等于飞船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其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周期平方和比值,飞船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2R R +,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为T ',则有23023'8)(T R R T R +=而飞船从A 点到B 点所需的时间为 t=RR R R TR R T 24)(2'00+⋅+= 2、万有引力定律:⑴表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⑵公式:221rM M G F = 其中M 1、M 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两物体间的距离,G 为万有引力常量⑶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的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③G 的通常取值为G =6.67×10-11Nm 2/㎏2⑷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 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每个质点与另一个物体的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⑸地球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可用mg =GMm/r 2计算⑹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①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③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很不显著,万有引力可忽略不计 ⑺引力常量G 的测定: ①卡文迪许扭秤实验:②G 的值:利用控制变量法多次进行测量,得出万有引力常量G =6.67259×10-11Nm 2/kg 2,通常取6.67×10-11 Nm 2/kg 2。
③测定引力常量的意义: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可测定远离地球的一些天体的质量、平均密度等。
如根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测定地球的质量1、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⑴天体质量的测定:①天体(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在任何条件下总满足: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规律根据2242Tr m rMm G π= 可求得天体的质量2324GT r M π=如果已知天体的半径R ,可进一步求得天体的密度2332333342324GT R GT r R GT r VMππππρ====(近地卫星R=r ) ②天体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根据2RMm G mg = 可得天体的质量:GgR M 2=天体的密度RG g R G gR VM ππρ433342===⑵地球上物体的重力: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存在两个效果:A 、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是指向地轴的,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万有引力的另外一个分力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所以物体的重力是随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物体在两极处重力最大,在赤道处重力最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也是随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g 在两极处最大,在赤道处最小 ②重力随高度变化而变化:20R Mm Gmg =2)(h R Mm Gh mg +=02)(g hR R h g += 例题:某星球自转周期为T ,在它的两极处用弹簧秤称得某物重W ,在赤道上称得该物重W ',求该星球的平均密度ρ。
解析:题目中弹簧秤称得物重W 与W ',实质上是弹簧秤的读数,即弹簧的弹力,在星球的两极物体受星球的引力F W 引与弹簧秤的弹力作用,因该处的物体无圆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有2R mM GW F ·引== ——————①(其中M 为星球质量,m 为物体质量,R 为星球半径)又334R V M πρρ·==,代入①式后整理得GRmWπρ43=——————②在星球赤道处,物体受引力F W 引与弹簧秤的弹力的作用,'物体随星球自转做圆运动,所以R T m W F 224π='-引 R T mW W W F 224π='-∴=引又224)(πT W W mR '-=——————③将③式代入②式,整理后得)(32W W GT W '-=πρ⑶天体上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① 天体上物体的重力:2R Mm Gmg =天体表面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2RGM g = ②不同天体A 和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22AR BR B M A M B g A g ⋅=② 天体的质量:由2RMm G mg = 可得天体的质量:GgR M 2=进一步可得天体的密度RG g R G gR VM ππρ433342===例题: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 kg/m 3。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R 地=6.4⨯106m ,G =6.7⨯1011-N·m 2/kg 2)解析:在本题中可利用常见的物理常数(如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等)进行运算,先求地球的密度,然后通过比例关系求出地核的密度。
由近地面物体所受重力可近似等于其所受万有引力,可得mg=G2RmM,所以 M =G gR 2,所以地球 ρ=V M =RG g π43,所以地核的密度ρ/=VM 16.034.0=1.2×104kg/m 3。
点评:本题启发学生要抓住事物地主要属性和本质特征,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学生掌握球体的体积公式。
例题:一组太空人乘太空穿梭机,去修理位于离地球表面6.0×105m 的圆形轨道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H ,机组人员使穿梭机S 进入与H 相同的轨道并关闭推动火箭,而望远镜则在穿梭机前方数公里处,如图所示,设G 为引力常数,而M 为地球质量。
(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 )(1)在穿梭机内,一质量为70kg 的太空人的视重是多少?(2)○1计算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2计算穿梭机在轨道上的速率和周期。
(3)穿梭机须首先螺旋进入半径较小的轨道,才有较大的角速度追上前面的望远镜,用上题的结果判断穿梭机要进入较低轨道时应增加还是减小其原有速率,解释你的答案解析:(1)在穿梭机内,一质量为70kg 的太空人的视重为0(2)○1因为mg '=G [Mm /(R +h )2],所以g '=GM /(R +h )2,其中R =6.4×106m,h =6.0×105m,g '=8.2m/s 2.○2地球对穿梭机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h )2=mv 2/(R +h ) 所以v =GM h R GM h R /)(2/)(4332+=+ππ T =hR GMv h R +=+)(2π (3)由G =r v m rMm 22=有v =r M ,因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加,低轨道环绕速度v 'r 大于原轨道环绕速度v r ,又因为v =ωr ,v 'r >v r ,r '<r ,则ω'r >ωr ,从而获得较大的角速度,则可能赶上哈勃太空望远镜H 。
点评:物理学与自然和生活的联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生活中一些常识、规律是命题者的素材,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来越强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多留心现实生活,多关注生活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知识领域不断扩大。
⑷人造地球卫星①对绕地球M 运行的人造卫星m ,经受力分析得:重力=万有引力=向心力,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②由r v m rMm G 22=得:rr GMv 1∝= 当r 最小时线速度最大gR RgR RGMv ===2max(第一宇宙速度7.9km/s )由22ωmr rMm G =得:313r r GM∝=ω 当r 最小时角速度最大 由2)2(2Tmr rMm G π=得:3324r GMr T ∝=π 当r 最小时周期最小gR gR R T ππ22324min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小周期约为84分钟左右)例题: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A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解析:设开始时地球的质量为m 1,月球的质量为m 2两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0,开矿后地球的质量增加△m ,月球质量相应减少△m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F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 0=G 221R m m F =G 221))((R m m m m ∆-∆+=2221221)(R m m m m G R m Gm ∆+∆--上式中因m 1>m 2,后一项必大于零,由此可知F 0>F,故选项B 正确.不论是开矿前还是开矿后,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都有万有引力提供,故开矿前G221Rm m =m 2v 02/R 又T 0=2πR /v 0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0=2π1Gm R 同理得出开矿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2π)(1m m G R∆+因△m >0,故T 0>T ,所以D 选项正确 综合得正确选项为B 、D点评:这是一道假设推理题,要求建立一个物理假象的模型,这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是高考趋势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