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00.66 KB
- 文档页数:3
电针不同穴位、频率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观察[摘要] 目的:研究电针的不同频率作用于不同穴位时,在保护胃粘膜效应上的差别。
方法: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安排实验并进行统计。
结果和结论:同一穴位对于不同的指标(LI、SOD、MDA)有不同的调整作用,不同的刺激量对于各指标的调整结果亦不相同,“足三里”在保护胃粘膜方面的作用更强。
[主题词] 剂量效应关系,针灸;胃粘膜/针灸效应;电针;穴,足三里为研究不同频率的电针在作用于不同穴位时保护胃粘膜效应上的差别,笔者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健康Wistar大鼠50只,购于北京生物制品鉴定所,体重200±10g,雌雄各半。
动物置于清洁柜中,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0℃,湿度50。
饲以颗粒饲料,自由饮水。
1 2 试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丙二醛(MDA)测试液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心实验室。
1 3 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1组、预防2组、预防3组、预防4组,每组8只,备用鼠2只,实验过程中有4只动物死亡。
1 4 模型制作分笼饲养,禁食48h,自由饮水;每隔4h清理笼中大鼠粪便1次。
实验前2h禁水。
采用酸化乙醇致大鼠溃疡模型,即用等量的60%的乙醇、150mmol/L的盐酸(HCl)混合后,按1 5ml/100g灌胃,1h后形成溃疡模型。
1 5 预防方法预防各组造模后即刻电针。
取穴:“足三里”、“中脘”。
取穴按林文注的《实验针灸学》中的大鼠取穴标准。
针具:华佗牌30号0 5寸毫针。
电针仪用G6805 1电针仪(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
电针频率见表1,输出强度为5,连续波,时间为20min(下同)。
表1 实验安排及各组电针频率(单位:Hz)1 6 取材于造模后1h用10%水合氯醛,以0 3ml/100g的剂量腹腔麻醉。
手术切开颈部,暴露颈动脉,从颈动脉插管取血。
取全血50μl冲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刻度离心管中,以备SOD的检测。
近年针灸治疗胃病的研究总结目的:近年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可总结出临床有用的针灸治疗方法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方法:从各种文献中筛选出治疗胃病的针灸处方及具体方法,并寻找西医实验室证据,得出有效的疗法。
结果:发现近年在治疗胃病方面有许多创新方法,同时古人也有很多经验穴位可以借鉴。
结论:通过总结上述临床研究可以更高效地治疗胃病这一常见高发病。
标签:针灸;穴位;研究;胃病历代医家都对胃病的腧穴针灸治疗有过论述,但是太过分散,而且近几年随着胃病发生率的增高涌现出许多在这方面有成就的大家,对于治疗胃病的心得我们应该予以总结归纳,使其能更好的发展。
1 临床研究1.1 中西医临床配伍对照针灸治疗胃病的选穴配伍多种多样,疗效一般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如刘文全[1] 将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针刺组取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胃俞、脾俞、太冲、气海、关元、天枢。
对照组选用吗丁啉10 mg,每日3次,连服1个月。
结果显示针刺组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4.7% ,对照组为8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
表明针刺具有促进并协调FD患者胃肠动力的作用。
吴耀持[2]取中脘、足三里穴,用阳中隐阴法治疗3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与药物组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针灸组与药物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6.84 和84.21% ,而胃镜及病理活检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1.58% 和84.21% ,两者统计学处理P> 0.05,临床无显著性差异。
骆乐[3]选择动力障碍性FD58例,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针刺足三里、梁丘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
以上腹饱胀、早饱、暖气、恶心、纳差5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两种疗法均能改善动力障碍性FD患者的症状,对早饱、暖气、纳差的疗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治疗FD具有很好的疗效。
针灸保护胃粘膜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主题词胃粘膜/针灸效应胃疾病/针灸疗法化疗反应/针灸疗法胃粘膜保护是胃粘膜重要的生理机能,对胃粘膜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灸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较快。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有所探讨。
现将近20年来的一些研究概况作如下综述。
1 一般情况分析1.1 观察对象笔者对所收集的51篇有关文献统计,针灸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包括临床与实验两方面,而又以实验为多,共有31篇,占60.78%。
所涉及病种有实验性急性胃粘膜损伤、化疗后胃肠反应、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等。
其中以各种方法形成实验性急性胃粘膜损伤者比例最大,共20篇,占总篇数的39.21%。
另外也有以健康人与健康动物为对象进行的研究。
1.2 所选穴位针灸保护胃粘膜多选足阳明胃经及任脉、背俞穴等,如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梁门、肝俞、胃俞、神阙、中脘、章门、内关等,而尤以取足三里为多。
临床与实验证实该穴具有健运脾气、和胃降逆等多种功能,作用效应与胃高度相关。
有不少关于穴位主治的特异性研究。
如朱舜丽等在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时,对电针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NOS的变化及与胃粘膜损伤的关系作了比较。
结果发现,电针足三里可明显降低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NOS(P<0.01);而阳陵泉组,较之应激组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1]。
野中荣太郎等对Wistar系大鼠,采用Ghosh和Schild法,经时测定灌注液中的pH值,比较足三里与手三里两穴对其的影响。
结果也提示电针刺激足三里后可使灌流液中pH减小,与手三里及无刺激组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2]。
这说明在胃粘膜保护中,穴位选择有其特异性,仍以胃经穴位和中医经络理论辨证之相关穴位效果较佳。
1.3 施术方法多采用单纯针刺、电针、艾条灸、隔药灸、穴位注射等传统方法。
何慕伦等观察了不同手法对脾虚模型兔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针刺补法和泻法均可使其胃动素和胃泌素升高[3]。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医经络穴位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在现代医学中,针灸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
本文将就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的基本原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学说的,主要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身体内部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内传导气血的通道,与身体各个系统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激活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第二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针灸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显著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疼痛,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改善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胃炎、胃溃疡、胃肠痉挛、腹泻等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第三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改变胃酸的分泌水平。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酸的缓冲能力,从而改善胃酸性疾病的症状,并对消化溃疡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第四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肠蠕动的调节作用针灸对胃肠蠕动的调节作用也是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相关的穴位,调节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增加胃肠蠕动的频率和强度,从而改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等症状。
第五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显著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得到了多项临床实验的验证。
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针灸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机制。
一、胃炎的针灸疗法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调整胃肠道的蠕动,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胃痛和胃酸过多的症状。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胃肠道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改善胃炎的病情。
二、胃溃疡的针灸疗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如足三里、天枢等,减轻疼痛感,促进溃疡表面的修复。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胃肠道的适应性,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改善胃溃疡的病情。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针灸疗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在针灸的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大横、内关等,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增加胃肠道的活动性,加快食物通过的速度,减少腹胀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四、针灸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研究针灸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与其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针刺穴位可以激活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和调节因子,如内啡肽、5-羟色胺等,从而通过神经递质的调节和释放,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和炎症反应。
此外,针刺还可以激活自身修复系统,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对于胃黏膜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减轻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促进溃疡表面的修复,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其机制主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组织修复有关。
针灸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定进展摘要】胃溃疡指的是患者胃脘部产生反复性疼痛的症状,是常见消化性溃疡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胃溃疡针灸治疗法应用愈来愈广泛,常见的方法包括耳针、毫针、穴位敷贴、艾灸、穴位注射、电针等,取得显著疗效。
临床实践证明,,利用针灸刺中脘、足三里等足阳明经穴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详细阐述针灸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定,旨在提高治疗胃溃疡的水平,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治疗;胃溃疡;疗效1.前言随着医学技术日益进步,胃溃疡(GU)疾病短时间愈合难题已经被攻克,传统采用抗酸治疗手段存在停药后复发的风险,据报告,复发率高达60%,因此,针灸治疗胃溃疡方法越来越收到医学界的关注[1]。
临床实践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等优点,而且可取得显著疗效,总治疗有效率高达75%-97%,并且有效避免常规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多数饥止痛药物抑制消化道的蠕动[2]。
同时该种治疗方法得到WHO的认可,并且WHO明确阐述针灸治疗的效果。
但是,针灸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至今尚未达成一致,因此,本研究基于客观、主观视角,论述针灸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2.针灸治疗GU的疗效主观评定指标2.1胃痛情况GU的典型症状是腹部出现反复性、慢性的疼痛感,所以,医学研究可以结合患者胃痛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析针灸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3]。
据报道,按照胃痛程度分析电针治疗GU疾病的疗效,标准如下:痊愈:患者胃痛症状完全消退;显效:患者胃痛症状下降两级;好转:患者胃痛症状下降一级;无效:胃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
结合临床经验,笔者利用VRS、VAS两种方法完成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工作。
2.2分级量化标准据报道,临床可对患者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方便观察病人的体征,评估标准如下:治愈:证候积分下降超过95%,而且胃痛症状基本消退;显效:证候积分下降超过70%,而且胃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证候积分下降超过30%,而且胃痛症状好转;无效:证候积分下降幅度低于30%,而且胃痛症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甚至病情恶化。
灸疗与胃黏膜保护相关机制实验研究进展彭亮;杨舟;文琼;刘密;常小荣【摘要】@@ 灸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亦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1(020)007【总页数】2页(P1115-1116)【关键词】胃黏膜损伤;艾灸;保护机制【作者】彭亮;杨舟;文琼;刘密;常小荣【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8灸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亦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具有奇特的治疗及保健的作用,使用灸法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即是指用灸疗养生保健。
使用灸疗治疗疾病源于古老的中国传统医学,对许多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得到了中外临床工作者的广泛认可[1-3]。
而胃黏膜损伤所引发的疾病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使用灸疗调理胃黏膜损伤一直在临床上沿用至今。
而且,对灸疗防治胃黏膜损伤作用机理的探讨,一直为广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者关注。
1 调节前列腺素人体胃黏膜前列腺素(PGS)主要为 PGA、PGE、PGF及 PGI类,以PGE、PGI2含量最高,主要生理作用为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抑制PGS的合成将增加黏膜对损伤的敏感性[4]。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针刺⾜三⾥⽳位对机体胃肠道相关功能有影响,能疏通经脉、调和⽓⾎、和胃健脾。
上海同济⼤学附属同济医院江虹医师等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这⼀理论进⾏了研究。
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分析,针灸⾜三⾥确可增加胃黏膜保护因⼦的含量,降低胃黏膜损伤因⼦含量,从⽽达到调节机体胃肠功能的作⽤。
此研究报告题为“针刺⾜三⾥⽳对胃黏膜保护及损伤因⼦影响与脑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上海同济⼤学16名健康在校学⽣作为志愿者,平分为真⽳组和假⽳组。
前者针刺受试者右侧⾜三⾥⽳,假⽳组选取⾜三⾥外同⼀⽔平2-3cm处进针。
针刺前后分别5次采集受试者外周⾎检测胃黏膜相关指标,针刺时进⾏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
结果发现,真⽳组电针针刺停⽌后,主要⽣理数据变化明显,⽽假⽳组在针刺前后⽆明显差异;电针刺激⾜三⾥不同时间段激活的脑功能区基本相同,激活的强度在电针停⽌25分钟时最为强烈,激活范围最⼴。
研究表明,针刺⾜三⾥对胃黏膜的保护作⽤,在针刺25分钟后作⽤;其作⽤机理可能是通过针刺信息传导,激活与机体胃肠功能相关的脑区,通过下⾏神经作⽤于靶器官,增加胃黏膜保护因⼦的含量,降低胃黏膜损伤因⼦含量,从⽽达到调节机体胃肠功能的作⽤。
⽽⽳位选择的准确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和前提。
针刺对胃粘膜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秦明;黄裕新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00(8)4
【摘要】针刺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观察所证实;动物实验也发现针刺后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动物溃疡指数较非针刺治疗组有明显下降,因而证明针刺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然而针刺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它是由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涉及到胃的运动、分泌、血流、胃肠激素、氧自由基等各个方面。
针刺通过调节机体的上述各个方面来增强胃粘膜的防御保护功能,减弱对胃粘膜的各种损伤作用而达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针刺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456-457)
【关键词】针刺;胃粘膜;胃泌素;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
【作者】秦明;黄裕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R256.305
【相关文献】
1.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黎喜平;严洁
2.褪黑素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王友春;宋政军
3.一氧化氮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崔忠敏
4.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赵海军;王媛;卢岩;韩冰冰;王世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