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3
数字电子技术优质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字电子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逻辑门电路的原理与特性,重点讨论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电路构成、功能特点及其应用。
还将介绍复合逻辑门如与非门、或非门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
2. 能够运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逻辑门电路的内部工作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基本逻辑门的类型、功能特点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逻辑门电路演示板。
2. 学具:实验箱,基本逻辑门电路元器件,万用表,导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门禁系统,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工作原理,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基本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的电路构成、功能特点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实际例子,讲解如何利用基本逻辑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实际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搭建基本逻辑门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分类、功能特点、应用。
2. 关键概念:与门、或门、非门、复合逻辑门。
3. 示例: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2)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说明其功能。
2. 答案:(1)基本逻辑门电路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逻辑关系,实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运算。
基本逻辑门功能: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等。
(2)示例:设计一个2位加法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及项目训练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及项目训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同时通过实践课程设计及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EDA设计软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能够设计并实现基于FPGA平台的数字电路;•能够开展数字电路实验并分析测试结果;•能够开展数字电子项目的开发与实现。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涵盖数字电路设计基础知识和应用方向的实践内容,主要课程内容如下:3.1 数字电路设计3.1.1 数字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部分主要讲授数字电子学、数字电路、数字系统等内容。
3.1.2 组合电路设计组合电路设计部分主要讲授布尔代数、开关代数、Karnaugh图等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操作。
3.1.3 时序电路设计时序电路设计部分主要讲授时序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内容,并进行逐步实践操作,设计构建数字电路。
3.2 FPGA开发3.2.1 FPGA概述FPGA概述部分主要讲解FPGA的基本内容,如资源、架构等。
3.2.2 FPGA原理与应用FPGA原理与应用部分涵盖FPGA原理、使用方法、常用软件平台等内容,结合实例具体案例进行展现。
3.2.3 FPGA实践FPGA实践部分主要介绍通过EDA工具进行FPGA开发,并通过项目案例进行实际操作。
3.3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将课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发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3.1 项目策划与分析项目策划与分析环节主要是项目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等等,学生们将利用所学数电和FPGA进行设计。
3.3.2 项目落实与实施该部分包括软硬件实验、设备调试与联调、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3.3.3 项目评估与反馈最后将进行项目评估与反馈,使同学们在真实项目中获取更多实际应用经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数字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控制、测量等领域,是整个信息时代的基础。
本文档旨在通过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增强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背景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是数字电子技术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涉及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振荡器电路等内容。
这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为学生打下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为后续学习课程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包括:1.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练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2.掌握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3.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电路。
2. 课程设计要求1.计数器至少可计数到100;2.计数器每计数到10的倍数时,LED灯闪烁一次;3.可通过按键重置计数器;4.要求使用Protue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并进行调试。
3. 设计思路计数器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计数器芯片和时钟信号源。
计数器芯片是一种特殊的触发器,将时钟信号源提供的时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计数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电路可以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计数器芯片,并通过按键输入信号控制计数器的复位和电源控制,LED灯闪烁则可通过控制IO口输出一个高低电平的信号。
具体设计流程如下:1.首先设计计数器电路,包括计数器芯片和时钟信号源;2.配置单片机的IO口并设置计数器芯片的输入输出引脚;3.编写程序代码,实现计数器的计数和控制电路的输出,以及按键的检测和控制;4.使用Protues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调试,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字电子技术》教材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具体内容包括第3.1节“基本逻辑门电路”,第3.2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以及第3.3节“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能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3. 了解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重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电路仿真软件。
2. 学具:实验箱、基本逻辑门电路元件、组合逻辑电路元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电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电路是如何实现特定功能的。
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介绍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3. 例题讲解(20分钟)分析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介绍(15分钟)介绍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数值比较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符号及功能表。
(2)分析并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2. 答案:(1)见教材附录。
(2)见教材第3.2节例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理解较为扎实,但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深入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
(2)了解数字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介绍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427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digita1e1ectronictechno1ogy课程学分数:1学分课程学时数:1周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一、课程简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讲授课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也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实践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培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理解数字系统的概念,掌握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小型数字系统的组装和调试技术,掌握查阅有关资料的技能。
基本任务是设计一个小型数字电子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内容:学生按给定的题目进行设计,题目的难度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周内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C题目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基本知识。
在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电路的设计、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 .选择一个课题;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
2 .查阅有关资料;3 .进行可行性论证;4 .通过设计方案的比较,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5 .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
6 .分别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电路;单元电路的设计、器件选择。
7 .完整的数字系统电路图8.编写设计报告。
设计方案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也可利用器件到实验室完成。
基本要求:1、任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设计一个小型数字电子系统。
以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因而应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脉冲的基本概念;数字和进制的基本概念;TT1、CMOS类型常用器件的性能特点;组合电路的基本概念、简单分析、设计方法;时序电路的基本概念、简单分析、设计方法;脉冲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课程设计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电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必修课程。
通过数字电子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原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字电路理论的理解和实际的应用,并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技术。
课程设计内容1. 数码管计数器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计数器,可以通过按键控制计数,同时将计数结果显示在两位数码管上。
实现思路:使用7段数字管作为数字显示设备,使用可编程计数器芯片控制计数器,通过按键控制计数,同时使用74LS247芯片将计数结果显示在两位数码管上。
2. 闹钟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闹钟,实现时间的显示、设置和闹钟功能。
实现思路:使用实时时钟芯片来获取当前时间并显示在4位数码管上,通过按键设置闹钟时间,使用闹钟芯片控制闹钟功能。
3. 译码器电路设计要求:设计一个4-to-16译码器电路,将4位二进制输入信号转换为16位输出信号。
实现思路:使用多路复用器芯片构建译码器,通过将4位二进制数码与多路复用器输入端相连,使用74LS138芯片将4位二进制数码转换为16位输出信号。
课程设计结果与展示通过这3个课程设计任务,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数字电路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流程,了解数字电路的硬件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学生需提交相应的电路设计图、电路原理图、电路工艺图和仿真结果展示,以及电路实现过程和解释的文本文件。
通过课程设计的成果,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对于合格的成果,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学生名单。
总结数字电子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
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兴趣。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基于数字电子技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电路并编程实现,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方法。
2.熟悉数字电路模拟工具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任务任务一:设计模拟时钟电路1.需要设计一个模拟时钟电路,利用 JK 触发器构成时钟电路,并用CD4017 构成小时、分钟、秒数的计数器。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电压的大小、电源负载情况、电容器的稳定性等问题。
3.完成电路设计后,需要利用 Multisim 模拟电路。
任务二:设计基于Arduino运动的红绿灯1.结合Arduino技术实现基于红绿灯的顺序控制功能。
2.要求达到简单物流路口进行控制的效果,通过代码实现分时控制红绿灯,并且可以自行设置时间。
3.需要考虑灯的亮度、功耗等要素。
4.设计完成后,在实验室进行测试。
三、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材料1.设计电路图;2.代码清单;3.实验报告。
设计流程1.设计电路并用 Multisim 进行电路模拟;2.编写程序并上传到 Arduino 开发板上,进行实验验证;3.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电路和程序设计;4.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要求按照学术论文格式撰写,包括课程设计的背景、设计内容、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等内容;2.报告篇幅不少于 1500 字。
四、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巩固了数字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了数字电路设计和测试方法,训练了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同时,也对实际应用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一、设计目的要求了解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设计任务1、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一种通过TTL 系列逻辑门及时序逻辑芯片设计模拟汽车尾灯工作情况电路。
2、通过制作脉冲产生器、任意进制的计数器和译码器的改用等一系列方法,以及显示驱动和模式控制的电路设计来完成任务。
3、设计通过发光二极管模拟汽车尾灯来实现了汽车在行驶时候的四种情况:正常行驶,左拐弯,右拐弯,紧急刹车。
4、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 个指示灯(用发光管模拟),要求是:(1)汽车正常行驶时,尾灯全部熄灭。
(2)当汽车右转弯时,右侧3 个指示灯按右循顺序点亮。
(3)当汽车左转弯时,左侧3 个指示灯按左循顺序点亮。
(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三、设计方案根据设计任务进行分析设计,列出设计过程、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电路图,阐述基本原理。
1、任务和性能指标:用6个指示灯模拟汽车尾灯,两个开关模拟制动器。
(1)汽车正常行驶,所有指示灯都熄灭;(2)汽车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顺序点亮;(3)汽车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顺序点亮;(4)汽车紧急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2、选择总体方案: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主要由开关控制电路,jk时序逻辑电路,3-8译码器,显示驱动电路构成。
3-8译码器是低电平有效,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
3、设计单元电路:1.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给整个电路系统。
2.逻辑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处理输入信号并生成尾灯的控制信号。
选择适合的逻辑芯片,并根据其规格设计相应的最小系统,包括时钟、复位等。
3.尾灯驱动模块:根据逻辑芯片的输出信号,驱动尾灯的灯泡或 LED。
将计数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控制信号,用于点亮或熄灭尾灯。
发光二极管将让的的点亮和熄灭。
这部分电路需要确保足够的电流能够流过LED,以使其正常发光。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及目的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际项目应用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真正作用和应用价值。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立案例化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打造工程型课程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二、课程设计内容此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阶段内容:2.1 阶段一:项目确定在此阶段中,学生将会形成小组,然后根据实际的电路设计需求,确定需要完成的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
2.2 阶段二:需求分析在此阶段中,学生将完成对项目需求和实际环境的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文档。
2.3 阶段三:电路设计和模拟在此阶段中,学生将根据设计方案和设计文档,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模拟。
为化繁为简,学生可以先使用仿真工具来模拟电路功能。
2.4 阶段四:电路实现和调试在此阶段中,学生将根据电路设计和模拟的结果,实现实际电路,并开展实验以检验电路功能。
2.5 阶段五:数据分析在此阶段中,学生将根据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电路的设计是否满足需求,完成报告文档的撰写。
2.6 阶段六:答辩展示在此阶段中,学生将会进行课程答辩,在答辩中需要展示电路设计效果。
三、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时间为一个学期,需要学生利用课程时间完成电路设计和实现。
2.学生可以先在教学中心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电路设计和实现,然后调试使用自己的硬件平台。
需求依据实验室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学生需要按照设计过程要求,进行详细的文档编写,包括电路设计方案和设计文档、电路实现报告、用户手册、实验说明书等。
4.学生需要根据所在的小组,分工合作,可根据岗位分工进行分配。
5.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课程答辩并完成答辩内容的展示。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交通信号灯1、课程设计目的⑴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
⑵掌握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方法。
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⑴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电路,要求:①主干道和支干道交替放行,主干道车流量大,每次放行30S,支车道流量小,每次放行20S。
②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S,此时原红灯不变。
③用十进制数字显示放行及等待时间。
⑵用SSI和MSI器件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并在DICE-3实验箱上进行组装和调试。
⑶画出各单元电路图,整机逻辑框图和逻辑电路,写出设计实验总结报告。
3、交通信号灯的基本原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灯指挥着行人和各种车辆的安全通行,示意图如下,有一个主干道和一个支干道,每边都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可以通行,在绿灯变红灯时先要求黄灯亮几秒钟,各方向车辆都停止通行。
要实现上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应有主控制器、计数器、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器、8421BCD译码器和数码显示器、信号灯译码驱动器几部分电路组成,整机电路原理框图如实训图2⑴时钟信号发生器(秒信号发生器)数字系统是靠时钟信号来工作的,是主控制器和计时器的工作信号,获得脉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多谐振荡器直接产生,另外是利用整形电路将其它周期性波形转换成矩形脉冲,多谐振荡器的电路有多种形式,RC环形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CMOS多谐振荡器,秒信号发生器等。
在此我们提供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考电路。
要获得周期为1秒的矩形波,运用公式T=0.7(R1+2R2)C1合理电阻和电容的值取C1=0.01μF,则R1+2R2=?⑵主控制器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有如下时序图:①开始设主干道通行(主绿亮)支干道不通行(支红亮)持续时间30S;②30S后,主干道停车,支干道仍不通行,这种情况下主黄与支红亮,持续时间5S;③5S后,主干道不通行,支干道通行,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绿亮,持续时间20S;④20S后,主干道仍不通行,支干道停车,这种情况下主红与支黄灯亮,持续时间5S,5S后又回到第一种情况,如此循环反复。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数字电子技术是以数字电路为基础,实现逻辑运算、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控制、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数字电子技术的各种逻辑电路设计方法;3.能够设计并调试简单的数字电路;4.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的发展历史、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元件、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2. 逻辑电路设计基础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逻辑电路的化简方法、Karnaugh图的应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编码器、加法器、减法器等。
4.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基础、时序逻辑的状态转换、计数器设计、简单状态机设计等。
5. 数字系统设计数字系统的层次结构、数字系统的设计流程、数字系统的接口设计等。
四、课程形式本次课程设计采用问题驱动学习方式,由老师出题,学生解题,完成相关电路设计任务。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课程评估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对所完成的电路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
内容包括电路设计原理、设计过程、测试结果等。
2.课程设计演示:要求学生展示所设计的电路,并对电路功能进行详细讲解。
3.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未来发展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未来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未来,本门课程将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必不可少。
为了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基础水平,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数字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数字电子电路实验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4.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教学方式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理论课:主要讲授数字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和数字电路设计方法,通过PPT课件、讲解视频、习题讲解等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2.实验课:主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字电子电路的真实性,并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部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系统的基本概念、二进制与十进制表示法、逻辑代数基本概念、逻辑运算和逻辑函数、数字电路的组成及其功能、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等。
第二部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逻辑门、编码器和译码器、多路选择器、运算器、计数器等。
实验内容: 1. 基本逻辑门的实验; 2. 多路选择器的实验; 3. 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实验; 4. 运算器的实验。
第三部分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概念及分类、触发器的概念、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
实验内容: 1. RS触发器的实验; 2. D触发器的实验; 3. JK触发器的实验;4. T触发器的实验。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1.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2.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3.学生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占总成绩的30%)。
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由老师提供课程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课程设计方案进行设计;2.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并准备好所需实验仪器、元器件等;3.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4.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心得等。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在娱乐方面也多元化,其中电子产品占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一件好的电子产品总能给人们带来耳日一新的感受。
而现代工具务求简捷化、便携化,因此,摇动显示装置的到来,必将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
“摇动显示装置”,俗称“摇摇棒”,是基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的,通过分时刷新12个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输出文字或图案等信息的显示装置。
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摇动传感器检测当前摇动状态。
当进行摇动时,由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会在发光一极管摇动区域产生一个视觉平面,在视觉平面内的二极管通过不同频率的刷新,会在摇动区域内产生图像,从而达到在该视觉平面上传达信息的作用。
:制作目的: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机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此基本问题;6、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设计功能要求:1、静态的时候发光二极管能够正常闪烁; 2、摇动的时候可以正确显示文字或图形; 3、显示“一生平安”字样; 4、显示“i love you !”字样; 5、显示动画心跳图样; 6、按键可以切换不同画面;7、自动转换图形,轮流显示并循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对信息的渴求已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需要,更加简捷与新颖的信息传递方式无疑会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而现代工具务求简捷化、便携化,因此,摇动显示装置的到来,必将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方便的文化传递方式。
前言单片机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极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了芯片级的计算机,因此单片机早期的含义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microcomputer).它拥有优异的性价比、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低电压、低功耗的显著优点.主要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单片机应用系统可以分为:(1)最小应用系统是指能维持单片机运行的最简单配置的系统。
这种系统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常构成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如开关状态的输入/输出控制等。
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其最小应用系统即为配有晶振,复位电路,电源的单个单片机.片内无ROM/EPROM的单片机,其最小应用系统除了外部配置晶振,复位电路,电源外,还应外接EPROM 或EEPROM作为程序存储器用.(2)最小功耗应用系统是指为了保证正常运行,系统的功耗最小.(3)典型应用系统是指单片机要完成工业测控功能所必须的硬件结构系统。
本文将使用单片机对摇动显示进行实例化,设计一个LED摇动显示器来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
掌握利用8051型单片机对发光二极管阵列进行摇动控制的方法。
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摇动传感器检测当前摇动状态,用16个发光二极管进行不同频率的亮灭刷新,通过手动摇动可显示输出文字及图案等信息。
当进行摇动时,由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会在发光二极管摇动区域产生一个视觉平面,在视觉平面内的二极管通过不同频率的刷新,会在摇动区域内产生图像,从而达到在该视觉平面上传达信息的作用。
LED显示棒,又称摇摇棒,是一种利用视觉暂留效应制作的“高科技”玩具。
可以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它,即当静止时,它只是几个LED发光二极管(后简称LED),而一旦按照一定的频率去摇晃它,它就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亮或灭),最终显示一幅图片或字符串。
目录一.系统设计方案1.设计目的本次设计制作的是一个显示棒,基本要求就是要小巧、轻便,所以要将单片机的系统板简化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加强学生对MCS-51单片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设计要求设计一个16只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构成的摇摇棒,通过单片机编程配合手的左右摇晃就可呈现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显示字符、图片。
3.设计思路本系统要求设计一个LED显示棒且需要有按键进行内容切换,它主要是由中央控制部分,LED驱动部分,LED显示部分以及电源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单片机将提取的字模进行存储,当接收到按键输入的指令时单片机就将相应的字模代码通过I/O口输出,使LED灯点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最终使图案完整的显示在摆动的显示屏中。
1.LED灯的选择:传统LED发光二极管。
颜色多样,在可以同样显示图案的前提下使用它更为经济。
2.外部中断信号产生方式:通过外部中断可以控制数据开始传输的时刻。
选择好外部中断来源是本次制作的难点及重点。
使用惯性开关。
通过摇晃使得惯性开关的摆杆与焊接的左右两个触点接触,利用这种接触产生的电平变化来触发中断,结合软件控制显示,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3.抗重影方案的选择:使用外部中断控制数据传输时刻。
外部中断信号由惯性开关产生,触发方式为下降沿触发。
惯性开关左右两边的触点分别与单片机两个外部中断接口相连,默认为高电平,摇动的摆杆接地。
惯性开关处于不同位置进入不同的中断,从而决定何时送数据。
该方案简单易行,可以保证数据是单程传输的,避免了重影。
不摇动时把惯性开关处在左边就可以使LED棒熄灭,可以达到省电的效果。
二.系统硬件设计1基本原理图及电路分析:基本原理与硬件电路设计: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与LED点阵的显示有几分相仿。
其硬件电路如上图中所示:系统电源VCC为5V,下载程序和调试时一定要保证5V电压,MCS-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它的P1,P2口接有16只以共阳的方式连接的高亮度LED,由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点亮。
P1口,P2口的上拉电阻不能少。
串在LED公共端的二极管D1会产生一定的压降,用来保护LED,经试验测试LED点亮时两端电压为3V左右,在LED的安全承受范围之内2.基本工作实现2 硬件设计}三.焊接调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分不可的,许多硬件故障是在调试软件时才发现的。
但通常是先排除系统中明显的硬件故障后才和软件结合起来调试的。
其一般的调试过程如下:1.常见的硬件故障?(1)逻辑错误?样机硬件的逻辑错误是由于设计错误和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性错误所造成的。
这类错误包括:错线,开路,短路等几种,其中短路时最常见的故障。
在印刷电路板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极易因工艺原因造成短路。
?(2)器件失效?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器件本身已损坏或性能不符合要求;二是由于组装错误而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如电解电容,二极管的极性错误,集成块安装方向错误等。
?(3)可靠性差?引起系统不可靠的因素很多,如金属化孔,接插件接触不良会造成系统时好时坏;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电源纹波系数过大,器件负载过大等造成逻辑电平不稳定;另外,走线和布局的不合理等也会引起系统可靠性(4)电源故障?若样机中存在电源故障,则加电后将造成器件损坏。
电源的故障包括:电压值不符合设计要求,电源引出线和插座不对应,电源功率不足,负载能力差。
?2.硬件调试方法(1)脱机调试?脱机调试是在电路板加电之前,先用万用表等工具,根据硬件电气原理图和装配图仔细检查样机线路的正确性,并核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应特别注意电源的走线,防止电源之间的短路和极性错误,并重点检查拓展系统总线是否存在相互间的短路或其他信号线的短路。
对于样机所用的电源事先必须单独调试,调试好后,检查其电压值,负载能力,极性等均符合要求,才能加到系统的各个部件上。
在不插片子的情况下,加电检查各插件上引脚的电位,仔细检查各地点电位是否正常,尤其应注意单片机插座上的各点电位是否正常,若有高压,联机时将会损坏开发机。
(2)联机调试通过脱机调试可排除一些明显的硬件故障。
有些硬件故障还是要通过联机调试才能发现和排除。
联机前先断电,把开发系统的仿真插头插到样机的单片机插座上,检查一下开发机与样机之间的电源、接地是否良好。
一切正常,即可打开电源。
通电后执行开发机读写指令,对用户机的存储器、I/O端口进行读写操作、逻辑检查,若有故障,可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对波形的观察分析,寻找故障原因,并进一步排除故障。
可能的故障有:线路连接上的逻辑错误、有断线或短路现象、集成电路失效等。
3.软件调试方法软件调试与所选用的软件结构和程序设计技术有关。
如果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技术,则逐个模块调试好以后,再进行系统程序总调试。
如果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一般是逐个任务,下面进一步予以说明。
对于模块结构程序,要一个个子程序分别调试。
调试子程序时,一定要符合现场环境,即入口条件和出口条件。
调试的手段可采用单步运行方式和断点运行方式,通过检查用户系统CPU的现场、RAM的内容和I/O口的状态,检测程序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检测,可以发现程序中的死循环错误、机器码错误及转移地址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发现用户系统中的硬件故障、软件算法及硬件设计错误。
在调试过程中不断调整用户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逐步通过一个个程序模块。
各程序模块通过后,可以把各功能块联系起来一起进行整体程序综合调试。
在这阶段若发生故障,可以考虑各子程序在运行时是否破坏现场,缓冲单元是否发生冲突,零位的建立和清除在设计上有否失误,堆栈区域有否溢出,输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等等。
若用户系统是在开发系统的监控程序下运行时,还要考虑用户缓冲单元是否和监控程序的工作单元发生冲突。
单步和断点调试后,还应进行连续调试,这是因为单步运行只能验证程序的正确与否,而不能确定定时精度、CPU的实时响应等问题。
待全部完成后,应反复运行多次,除了观察稳定性之外,还要观察用户系统的操作是否符合原始设计要求、安排的用户操作是否合理等,必要时还要做适当修正。
对于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是由若干个任务程序组成,一般是逐个任务进行调试,在调试某一个任务时,同时也调试相关的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一些操作系统的程序。
逐个任务调试好以后,再使各个任务同时运行,如果操作系统中没有错误,一般情况下系统就能正常运转。
在全部调试修改完成后,将用户软件固化于EPROM中,插入用户样机后,用户系统即能离开发机独立工作,至此系统研制完成。
4.本次设计中,具体调试过程为:在开始实验设计前,根据实验要求,分析实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查阅身边的资料,并根据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大概设计框图后,在PROTEL中画出原理图,然后根据原理图分析模块焊出电路板,并对模块进行测试。
??第一步,测试LED显示电路和C51单片机最小系统。
首先测试LED,输入一个简单程序(#include<reg51.h>main(){p1=0*00;p2=0*00;}),发现有一个LED不亮,于是检查该LED的引脚,发现线路断了,接好后LED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