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88.87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英语的教学实际就是英语文化的引入,没有了文化,交际也不会顺畅。
在英语教学进行中引入一定的文化内容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文化的导入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能力,提高文化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减少因不了解文化带来的一些误会和冲突,方便学生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能力。
它一直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学生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的。
语言方面的差异其实也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掌握文化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就不能把一门语言教好。
其实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要懂一些文化的模式和准则[1]。
英语和汉语首先是两种不同国家的文化。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如果不了解要学语言的背景文化,在交际的时候就会闹笑话,产生误会和冲突。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偏重语法和翻译方面的教学,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学生在语言学习上侧重的是用词和用语的准确。
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做书面文字题特别是语法题感觉非常得心应手,在这部分内容的考察上有很多学生会得高分。
可是进入了实际交际,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就会有所不足。
要想改善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对西方文化辨识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使用语言的能力。
2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原则2.1 实用性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沉积,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全部传递给学生是不太现实的。
了解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为了掌握并且使用他们的语言,而语言则是为了交际而存在。
在教学中就要有一些侧重点,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交际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
它记录民族的历史,反映民族的传统习惯,透视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语言就是学文化。
同时,文化无处不在,语言的正确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约,语言的词汇无时无刻不负载文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反映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就要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比较重视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知识(即语言所承载的某一种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的教育。
因此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适应性较差,以致在学校校园经常听到学生称呼他的老师为teacher li,teacher wang 等。
这种教法造成的恶果正如美国外语专家温斯顿·布润姆拜克(wiston brembeck)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利大傻瓜的好方法,致使不少学生英语讲得流利,但在实际交际中却常常容易冒犯对方,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的不愉快,即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随后还强调:“要提高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要求。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本文从外语教学的意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实现合理的跨文化交际的需求等方面入手,说明并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强调从对课文的讲解入手在社交礼仪,词汇以及习语典故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文化导入的对策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导入跨文化研究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1.外语教学的意义语言学家robert lado (1964) 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使用这门语言的能力,从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1](p24)。
我国语言学家胡文仲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2 tence)[2]。
中外学者都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给予了强调。
而我国于1999年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语言能力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服务。
这个新大纲也强调了以英语为媒介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合中外语言学家对于外语学习的目标的各种论断和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上的概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渗透为中国学生打开一扇天窗以方便他们用丰富的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多元化的社会与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美国语言家edwardsapir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英国语言学家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发展。
”由此看来,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体系。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要学好语言,必须了解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
本文从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文化导入的内容,最后归纳了文化导入的方法,从而论证了文化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文化导入英语教学在谈及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时,大多数教师往往只考虑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引下,语言教学常常是在脱离相关文化背景下来进行的。
其实外语学习囊括着许多的方面,如语法能力,交际能力等,与此同时,也包含了学习者对于本族文化和其他语言国家文化的态度,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您一另一种文化的洗礼。
就如美国的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也曾表示:“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的导入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大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的综合技能。
一、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是一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偏重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翻译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在语用方面的训练比较薄弱。
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大学生,甚至是一些已经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在阅读英语刊物或英语文学名著时,在收听英语广播时,或是在与英语国家人士交往时,会对很多词汇或短语感到困惑不解,明明摆在眼前的单词都认识,但却搞不明白其含义。
其实,几乎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类问题。
将文化导入溶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3)摘要:本文论述了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英语词语,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无误地使用目的语词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对英语教学也提出的新的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结构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其中对于词汇的要求也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从四级考试的改革中就可以看出,四级考试把考察词汇蕴含在深度阅读这样富于变化、形式灵活、语境多变的新题型当中。
这就对英语教师对于词汇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使学生可以准确的理解词汇的含义,把词汇准确的运用在恰当的语境当中是新要求的核心所在,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导入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的内容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表达同一概念的词,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该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内涵意义。
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不同的词汇;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同,内涵意义相异的词语比比皆是。
例如,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象征着王权的高贵和尊严。
像“以黄为贵”、“黄袍”及“黄榜”。
而英语中黄色和妒忌懦怯、败坏、背叛、邪恶、卑鄙、病态、忧郁有关联。
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总是穿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便有背叛和邪恶的联想。
“yellow dog”是卑劣的家伙,“you are yellow”指你真是个懦夫,“he has a yellow streak in him.”指他天生怯懦。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离不开英语文化的教育。
本文从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导入的方法,运用实例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教育部在2007年9月26日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语言的片面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只把语言当成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来传授,词汇和语法几乎成了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
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却常常犯错误,造成交际障碍甚至误会。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界很有必要认真审视文化习得所面临的问题,走出误区,寻找摆脱困境的途径。
一、当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状况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的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状况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大学生都已认识到学好英语对他们综合素质提高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大学校园内与英语相关的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中也屡获佳绩。
忧的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听不懂、说不出、文化知识匮乏、语用失误、不敢交际等等。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部分原因是文化导入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一个明确、详尽的可行性计划,随意性强。
正如语言是一个系统一样,文化和意识的培养也都有系统。
而目前的英语教学对文化进行的是零散的介绍,远未达到系统性和完整性。
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的引导缺失。
由于一部分教师文化教学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上课时底气不足,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导致教师激发不起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对文化的内涵无法深入讨论。
人为地分割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析摘要:词汇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
在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在介绍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
关键词:高校词汇教学文化导入内容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67-01在当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推动下,文化知识教学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也必须融入文化知识的教学。
1 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和对应词语的内涵不同。
这两个方面也是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
1.1 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所谓对应语义场的词语空缺是指由生活环境差异、宗教信仰差异、文化观念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英汉词汇的不对等。
地理生活环境差异是影响词语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水。
所以英国人民必须熟悉海浪,并同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不断抗争才能求得生存。
因此,英语中有很多表示海浪的词语,如wave、billow、breaker、roller、surge等,这些词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海浪。
英语中类似于上述这种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词语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表达。
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宗教有关的词语也存在语义空缺。
比如,西方人信奉基督教,英语中也因此产生了很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语、习语或谚语,其中还有不少源自《圣经》,这些词语或习语在汉语中是没有对应词语的,也就是存在空缺。
引起英汉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的又一因素是英汉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yuppies(雅皮士)、lazy susan(一种自助餐的转盘,顾客可以随意取食)等词语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汉语中是没有相对应的词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