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无理数(教师)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4
2.1认识无理数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及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重点)2.会对一个无理数进行估算.(难点)一、情境导入拼图发现新数——无理数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和剪刀,按虚线剪开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无理数的概念及认识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53,0.58··,-0.125,-5π,0.35,227,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解析:准确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故-5π,5.3131131113…是无理数,其他都是有理数.解:有理数:3.14,-53,0.58··,-0.125,0.35,227;无理数:-5π,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方法总结: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探究点二:借助计算器用“夹逼法”求无理数的近似值正数x满足x2=17,则x精确到十分位的值是________.解析:已知x2=17,所以4<x<5,4.12=16.81<17,4.22=17.64>17,所以4.1<x<4.2.又因为 4.122=16.9744<17,4.132=17.0569>17,所以4.12<x<4.13.故x精确到十分位是4.1.方法总结:估计x2=a(a>0)中的正数x各位上的数字的方法:(1)估计x的整数部分,看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较小数即为整数部分;(2)确定x的十分位上的数,同样寻找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3)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依次确定x的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从而确定x的值.三、板书设计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识别让学生通过估计、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和讨论,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探索新知,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的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认识无理数(2)》教案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非负数,七年级又学习了有理数.本章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又不够用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认识到学习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第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数的发展,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内容是建立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并能结合实际判别有理数和无理数.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对今后学习数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3.能够准确地将目前所学习的数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第二环节:活动与探究;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第四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新课引入内容:想一想:1. 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整数(如1-,0,2,3,…) 有理数 分数(如31,52-,119,0.5,… ) 2. 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22=a ,25=b 中的a ,b 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的真面目.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数不够用了(2)”. 第二个环节:活动与探究1. 探索无理数的小数表示内容:借助计算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和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进行估计.请看图,判断下面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边长a 的取值范围大致是多少?如何估算的?是否存在一个小数的平方等于2?说说你的理由.边长a 面积s 1<a <21<s<4 1.4<a <1.5[来源:学+科+1.96<s<2.25 1.41<a <1.42 1.9881<s<2.0164 1.414<a <1.415 1.999396<s<2.002225 1.4142<a <1.41431.99996164<s<2.00024449归纳总结:a 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 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们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 的值.目的: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地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 =1.41421356…,b =2.2360679…,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确实是无限不循环的,为后续定义无理数打下基础. 2. 探索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一同学举出任意一分数,另一同学将此分数表示成小数,并总结此小数的形式.议一议: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 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来源:学.科.网Z.X.X.K]目的: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然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知识分类整理内容: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几类?(按小数的形式来分).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无理数还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目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把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效果: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形成对中学现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 第四个环节:知识运用与巩固内容:认识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整数分数例1填空: 0.351, 4.96••-,32-, 3.14159, 6, -5.2323332…,3π,1234567891011…(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例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有理数是有限数. ( )例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 ) (A )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 ) 面积为254的正方形; (C ) 面积为8的正方形; (D ) 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来源:Z 。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以及学会用有理数和无理数表示实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以及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无理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并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无理数是一种实数。
2.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辨别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让学生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无理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实际应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入无理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无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圆的周长、声音的频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数学的关系。
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无理数吗?无理数是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无理数的理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以及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无理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无理数的概念可能感到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无理数的估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无理数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点。
5.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7.拓展:介绍一些无理数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无理数的概念2.无理数的特点3.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4.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无理数的存在。
2、能判断出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
3、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课前准备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整数、分数、小数、自然数、正数、负数、有理数)[师]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出现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1)请同学们把手中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
要求: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2)作品展示(3)思考课本上提出的问题:①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②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③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关于a为什么不是有理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小结。
1²=1,而2²=4,而a²=2,可见a应该是比1大而又比2小的数。
首先a不可能是整数。
那么a是分数?试想一下:分数的平方会是整数吗?不可能,看来a也不可能是一个分数。
而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类,看来a不是有理数。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1 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
2、完成“做一做” (课本21页)(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若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 ,b 满足什么条件?(3)b 是有理数吗?以上问题由同学们思考讨论解决,教师适当总结、说明:(1)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再求正方形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无理数”,是无理数概念的学习。
无理数是实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理数相对应。
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无理数,理解无理数的性质和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π、√2等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实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无理数作为实数的一个分支,与有理数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无理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认识无理数的存在。
2.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无理数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从而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π、√2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进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那么你们知道有理数有哪些特点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新的数——无理数,你们猜猜无理数有哪些特点呢?”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呈现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
”呈现无理数的性质:“无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与有理数相对应。
无理数不能精确表示,它们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2.1 认识无理数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及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重点)2.会对一个无理数进行估算.(难点)一、情境导入拼图发现新数——无理数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和剪刀,按虚线剪开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无理数的概念及认识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错误!,0.错误!,-0。
125,-5π,0。
35,错误!,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解析:准确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故-5π,5.3131131113…是无理数,其他都是有理数.解:有理数:3。
14,-错误!,0.错误!,-0。
125,0.35,错误!;无理数:-5π,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方法总结: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探究点二:借助计算器用“夹逼法”求无理数的近似值正数x满足x2=17,则x 精确到十分位的值是________.解析:已知x2=17,所以4〈x 〈5,4.12=16.81<17,4.22=17。
64〉17,所以4。
1〈x<4。
2。
又因为4。
122=16。
9744<17,4.132=17。
0569〉17,所以4.12〈x<4。
13.故x精确到十分位是4。
1。
方法总结:估计x2=a(a>0)中的正数x各位上的数字的方法:(1)估计x的整数部分,看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较小数即为整数部分;(2)确定x的十分位上的数,同样寻找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3)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依次确定x的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从而确定x的值.三、板书设计无理数错误!让学生通过估计、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和讨论,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探索新知,形成一定的数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的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第一章实数2.1 认识无理数第一环节:新课引入内容:想想: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整数(如1,0,2,3, )有理数分数(如1,2,9,0.5,) 35112. 除上边的数之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一样的数? 如圆周率,0.020020002上节课又认识到一些数,如a2 2 , b2 5 中的a,b不是整数,能不可以转变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终究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露它们的真面目 .企图:经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露它的真面目.成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数不够用了(2)” .第二个环节:活动与研究1.研究无理数的小数表示内容:借助计算器以小组议论的形式对面积为 2 的正方形的边长 a 和面积为5 的正方形的边长 b 进行预计 .请看图,判断下边 3 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如何的大小关系?边长 a 的取值范围大概是多少 ?如何估量的?能否存在一个小数的平方等于2?谈谈你的原因 .边长 a面积s1<a<21<s<41.4<a<1.5 1.96<s<2.251.41<a<1.42 1.9881<s<2.01641.414<a<1.415 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 1.99996164<s<2.00024449概括总结 :a 是介于 1 和 2 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 a 必定不是有理数 .假如写成小数形式,它们是无穷不循环小数 .请大家用上边的方法预计面积为 5 的正方形的边长 b 的值 .目的: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虑和沟通,渐渐地减小范围,借助计算器研究出 a=1.41421356, b=2.2360679,是无穷不循环小数的过程,领会无穷迫近的思想 .成效:学生感觉到无理数的确是无穷不循环的,为后续定义无理数打下基础.2.研究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观点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一起学举出随意一分数,另一起学将此分数表示成小数,并总结此小数的形式 .议一议:分数化成小数,最后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状况?研究结论:分数只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穷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穷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重申:像 0.585885888588885, 1.41421356,- 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穷的,而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穷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穷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圆周率 =3.14159265也是一个无穷不循环小数,故是无理数 ).目的:经过学生的活动与研究,得出无理数的观点.成效:经过师生互动的教课活动,既培育学生独立思虑与小组合作议论的能力,又感觉到无理数存在的必定性,成立了无理数的观点 .第三个环节:知识分类整理内容:到当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数能够分为几类?(按小数的形式来分 ).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穷循环小数数分数无理数:无穷不循环小数重申“无穷不循环小数”与“无穷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差别.无理数还能够进行如何的分类 ?目的:培育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把新学知识归入已有的知识系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想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成效: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形成对中学现阶段数的系统认识,提升了总结概括能力 .第四个环节:知识运用与稳固内容:认识一个数是无理数仍是有理数.例1填空:0.351,4.96,2, 3.14159, 6,-5.2323332,,由33接踵的正整数构成 ).有理数会合无理数会合例 2 判断以下说法能否正确(1)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2)无穷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穷小数 ;()(4)有理数是有限数 .()例 3 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A )面积为 25 的正方形;(B)面积为4的正方形;25(C)面积为 8 的正方形;(D)面积为 1.44 的正方形 .例 4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 3 和 5,则斜边 a是有理数吗 ?5a 解:由勾股定理得 : a23252,即 a2 =34 .因为34不是完好平方数,因此 a 不是有理数 .3重申 :1. 无理数是无穷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穷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够化成分数p形式( q ≠0, p, q 为整数且互质),q而无理数则不可以 .练一练:1.课本P23随堂练习.已知:在数 3 ,5,1.42 ,,3.1416,2,0,2,( 1)2n,2.434-1.424224222中,(1)写出全部有理数;(2)写出全部无理数;(3)把这些数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摆列起来,并用符号“ <”连结 .目的:经过例题的解说、练习,让学生充足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观点、区别,感觉数的分类 .成效:经过学生练习,更为明确了有理数、无理数的观点,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稳固了对观点的理解.第五个环节:讲堂小结内容: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1.无理数的定义 .2.你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仍是有理数的?3.请把已学过的数如何分类?目的:让学生学会实时对知识点、数学方法进行总结,并整理成经验,形成知识系统,培育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提升其概括总结能力.成效:师生共同总结增补,形成完好的知识系统.第六个环节:部署作业习题 2.2 1.2.3.教课反省本节课借助找寻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经过预计、借助计算器进行研究、议论等门路,领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领会无穷迫近的数学思想,获得无理数的观点;可能在教课实行过程中,对基础较单薄的学生和班级,这一研究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边环节的进行,但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观点所必要的,因此绝对不可以淡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详细化,复杂知识系统化.同时指引学生回首旧知、研究新知,形成必定的数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分类和概括的思想,为此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固基础 . 但对观点的理解掌握一些同学还不很到位,只好在此后的教课过程中不停的加深 .此外,因为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观点详细感知还不够,所以在第三环节: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必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 1 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 .。
课题2.1 认识无理数
课型新授授课日期
主备人温亚玲审核人杨海东授课人使用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学习重点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教具及实验设
计
教学活动知识与方法第一环节:课题引入
【想一想】
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多少?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
方,请问:x是整数(或分数)吗?
2.【做一做】
(1)图1—1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
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2
1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个什么条件?
(3)b是有理数吗?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议一议】:已知22
a=,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释一释】:1.满足22
a=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2.满足22
a=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Array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
A
2
h
D
B C
2. 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出此正方形的面积。
此正方形的边长是有理数吗?为什么?
8
15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第六环节:课后反思
课时作业2.1. 认识无理数
1.下面各正方形的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 )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
B.面积为169
的正方形
C.面积为27的正方形
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2. 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右1) 3. 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1)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