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3教时】
- 格式:doc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55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二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
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
第四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1
.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的呢?
第五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2
第六课时整理与练习1
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2
第八课时整理与练习3
第九课时校园的绿化面积
提问:你准备怎么算?
独立完成图形面积的计算
提问:它们的面积怎么算?根据回答展示不同割、补方法。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平行四边形拉伸和平移问题:①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面积也变大.②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周长也变小. ☆ 两个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必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1. 填一填. (1) 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0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2)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80平方米,高为15米,那么它的底为( )米; (3)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22厘米,高是底的一半,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2. 选一选. (1) 用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框,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 )A. 比原来小B. 和原来相等C. 比原来大D. 无法确定 (2)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至4倍,高缩小至一半,那么它的面积( )A. 扩大至3倍B. 不变C. 扩大至2倍D. 缩小至一半3. 计算下列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302555323522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一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典型例题】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两个三角形的关系: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①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③等面积且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或底)是平行四边形的两倍.1. 判断. (1)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 两个底和高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也相等,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也分别相等. ( ) (3) 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上的高,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 ( )2.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3. 一块三角形玻璃的底为6米,高为4米,每平方米的玻璃售价98元,那么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14171015知识点二 三角形的面积【典型例题】3☆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①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去剪才能最大.1. 填一填. (1)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5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 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0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 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平均长度是20厘米,高是17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 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下底是上底的3倍,那么它的上底长多少厘米?正确的算式为( )A. 42÷4÷(3+1)B. 42×2÷4÷(3+1)C. 42÷4÷3D. 42×2÷4÷33.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221113163014121510知识点三 梯形的面积【典型例题】知识点四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公顷: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一个社区、校园等的面积通常用“公顷”做单位.☆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等的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典型例题】1.在下面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5平方千米=()公顷9000公顷=()平方千米2500平方千米=()平方米70000平方米=()公顷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 一间办公室的面积大约是56()(2) 某大学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3)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5()3.在○里面填上“>”“<”或“=”.2公顷○1900平方米300公顷○3平方千米4平方千米○404公顷8000平方米○8公顷0.5公顷○510平方米7.1平方千米○710公顷1平方千米○900000平方米0.68平方米○680平方分米4.判断.(1) 1公顷土地的形状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2) 测量和计算一个城市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做单位.()45☆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常见方法: ①分割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规则图形,然后分别计算求和; ②添补法:将组合图形补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将其看成是一个大的规则图形减去几个小的规则图形,然后分别计算求差.1. 先说说下面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拼成的,再计算它们的面积.(单位:厘米)2. 计算下图的面积.3. 计算下图的面积.11112515881610101033561012881640知识点五 组合图形的面积【典型例题】参考答案及解析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 120;(2) 12;(3) 2422.(1) A;(2) C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至4倍,面积也扩大至4倍;高缩小至一半,面积也缩小至一半,所以相比原来扩大至2倍.3.770;1760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上底对应的高.☆建议:这部分出错,需加强面积公式的练习以及计算,注重面积公式中底和对应高的区分.知识点二:三角形的面积1.(1) ×;(2) ×;(3) √解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不一定相等.2.75;119;1923.1176解析:三角形玻璃的面积:6×4÷2=12平方米;价格:98×12=1176元.☆建议:第一题出错,需加强对三角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后两题出错,需加强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练习,区分面积公式中底和对应高的区分.知识点三:梯形的面积1.(1) 40;(2) 20;(3) 340解析:上底和下底的平均长度是20厘米,上底和下底的和是20×2=40厘米;所以面积为40×17÷2=340平方厘米.2.B解析:梯形上、下底和=梯形面积×2÷高;梯形上底=梯形上、下底和÷(3+1).3.150;352☆建议:这部分出错需加强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练习,以及面积公式的正用和反用.67知识点四: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1. 500;90;2500000000;72. 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3. >;=;<;<;>;=;>;<4. (1) ×;(2) √ ☆建议:第一、三两题出错,需加强单位换算之间的练习;第二、四两题出错,需加强对面积单位的感知,因为长度单位易感知,所以可采用将面积转化为长度的方式,如教室面积56=7×8,应该7米乘8米,所以56后面应该填平方米.知识点五:组合图形的面积1. 正方形和三角形,150;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192;梯形和长方形,385 解析:10×10+10×10÷2=150;16×8+16×8÷2=192;(15+25)×11÷2+15×11=385 2. 43 解析:3×10+(6+7)×2÷2=433. 576 解析:(16+8+40)×(8+12)÷2-8×8=576☆建议:这部分出错,需加强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认识,能将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多练习分割和添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723336108812881640。
苏教版数学五上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共13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上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但学生在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突破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利用教具、实物等直观展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剪拼、观察,体会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10分钟)1.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定义。
2.利用实物教具,展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等知识,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难点: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菜地里的正方形菜地和长方形菜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边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展示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多边形的特征。
然后介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公式计算给定的多边形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教材第9、第10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4.将学习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和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2个,大小与教材第9页例5中提到的相同。
2.投影仪,剪刀。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右图。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1. 初步感知。
(出示教材第9页例4)(1)明确要求: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2)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 动手操作,明确前提。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中的操作要求:把教材第115页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先选一选,再拼一拼。
(2)学生各自动手操作,教师加强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并说清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 测量计算,汇总数据,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学生观察、测量、计算,完成教材第9页例5中的表格。
(2)组织讨论:①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相等)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组合图形面积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专项练习、分层试卷三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分层试卷部分是根据试题难度和掌握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组合图形面积部分。
本部分内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建议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选择性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六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加法分割思路求图形的面积:S=S1+S2。
【方法点拨】加法分割思路是把所求图形面积分割成几块能用公式计算的规则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然后分别计算出面积,最后相加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典型例题】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分米)解析:16×6=96(平方分米)(16-8)×(14-6)÷2=8×8÷2=64÷2=32(平方分米)96+32=128(平方分米)【对应练习1】看图求面积(单位:厘米)解析:12×10÷2+(8+12)×10÷2=12×10÷2+20×10÷2=120÷2+200÷10=60+100=160(平方厘米)则面积是160平方厘米。
【对应练习2】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析:(4+2+2+4)×(10-8)÷2+8×(4+2+2)=12×2÷2+8×8=12+64=76(平方厘米)【对应练习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算,还有求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及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等内容。
都是在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建立了常用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础上编排的。
教学常见的多边形的面积,既是今后继续学习数学的需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获得计算常见图形面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体会并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大力发展数学思考。
第一课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怎么求?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活动后交流。
(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图形转化后与右边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强调“转化”)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到斜边重合。
第三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说说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小结:沿着高剪,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能拼出长方形。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3 (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3 (2),主要讲述了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拓展和深化。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比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学生能够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学校的操场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底和高,然后计算出它的面积。
那么,如果操场是一个五边形或者六边形,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呈现(10分钟)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多边形的特征。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主要介绍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多边形面积时,容易出错,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深入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解决复杂的多边形面积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多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剪贴多边形,观察多边形面积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公式。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多边形模型、剪刀、彩纸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多边形模型、剪刀、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场、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面积。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边形的面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共13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是学生学习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单元。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计算复杂多边形面积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熟练计算简单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具。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剪刀、胶水、彩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如教室窗户、操场、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多边形的特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苏教版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顷和平方千米,组合图形的面积,面积的估算和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陆地面积。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3.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 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域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熟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准确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适当引导。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课时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课时主备教师:刘昌萍备课时间:2019.08.30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生动有趣的图片、实际例子和动画效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卡片,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多边形面积的概念2. 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有什么特点吗?3. 学生回答: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组成的,它们的边和角都有一定的规律。
二、新课1. 老师讲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老师讲解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3. 老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4. 老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你们都掌握了吗?2. 学生回答:掌握了,我们学会了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老师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2. 老师提醒学生:回家后要认真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做好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练习,理解和掌握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练习环节,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
这些内容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的拓展,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衔接,从而更好地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现实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菜地、广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已有四边形的知识基础,可以顺利过渡到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等知识,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引发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讨论交流,形成统一的方法。
4.教师引导: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6.拓展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单元培优测试卷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面积约为1685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三面环山,景区总面积达4900万()。
坐落于杭州的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占地面积约为622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0公顷=()平方千米510000平方米=()公顷20平方千米=()公顷3公顷70平方米=()平方米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那么该底边上的高是()厘米。
4.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底是14厘米,对应的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该底边上的高是()厘米。
5.如图,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丙的面积是52平方厘米,则乙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一个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2分米,且上、下底的和是10分米,高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从这个梯形上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如图,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组。
8.如图是用4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梯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红红要做一面直角三角形的彩旗,如图所示,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或()表示。
10.张老师用木条做了一个长方形木框,量得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8厘米和12厘米。
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后,面积减少了36平方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木框的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接后的图形与原来相比( )。
A .周长、面积均不变B .周长变小,面积不变C .周长变大,面积不变D .周长、面积均变大2.冰墩墩是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吉祥物,该吉祥物是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解读】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基本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初步建立1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地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会面积计算和测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14课时。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3教时】一、教学内容:1、多边形的面积2、校园绿地面积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会通过割、补、拼以及数方格等操作活动,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初步建立1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地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会面积计算和测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会通过割、补、拼以及数方格等操作活动,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解决一些与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建立1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地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五、课时安排:13教时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1】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7——p8页的例1、例2、例3及练一练和p11练习二1—5题。
教学目标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意识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教学配套光碟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教学例题:1、教学例1⑴拿出图1,问: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比较复杂(板书:复杂),但通过观察,你可以把它剪一剪、拼一拼,边成一个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么?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有变化吗?为什么?如果要你算出面积,你会先算哪一个?是多少?⑵拿图2,请你用刚才的方法,也把它剪拼成一个简单的图形。
2、教学例2(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学生操作。
(转变成长方形)学生算一算学生操作(转变成正方形)学生操作,(3)组织学生交流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道斜边重合。
③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教学例3(1)把p115选两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转化成长方形,然后将p8表格填写完整。
(2)小组讨论: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学生交流操作情况学生操作,学生交流操作情况思考、回答相等相等相等学生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平行四边形的积=底X高(4)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S=a×b4、完成p8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1、p8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2、p11 T13、P11 T5 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完成练习,集体评讲完成练习,集体评讲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回顾所学,感知收获五、课堂作业P11 T2--T4【板书设计】【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转化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割补、剪拼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 = a × b【教学反思】【1】课题三角形面积计算【2】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第10页的例4、例5及练一练和p11--p12练习二第6—第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使学生在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探索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事先在小黑板上分别画一组平行四边形,(图略,底和高分别为:4和4,4和5,8和3.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计算小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独立完成,说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4(1)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怎样求涂色部分图形面积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引入并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例5 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1)把p115选6个三角形剪下来,看一看哪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算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然后将p8表格填写完整。
①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②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让学生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组织回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试着拼一拼让学生说一说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合作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在课本上填表。
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 h÷23、完成试一试回顾一下三角形面积的整理过程,并读一读学生独立完成,说出方法三、巩固练习1、p10练一练第1题。
2、p10练一练第2题。
3、P11练习二第6题。
4、P11练习二第7题。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判断,说出理由四、“你知道吗”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看课本上的内容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回顾今日所学,总结自我收获【板书设计】【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转化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拼摆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 = a h÷2【教学反思】【2】课题三角形面积计算【3】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12-P13,练习二:第10-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或小结。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检查一、复习检查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过程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预设:我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三角形面积=底×高÷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呢?(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学生介绍给老师与同学们听吗?学生回答你能告诉老师吗?的底,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过渡: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应用所学的知识挑战一下自己,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二、闯关练习第一关1、p12 第12题。
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
2、判断:(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长方形()(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3、选择:(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一样C、等底等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4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44B、22C、88 学生动手操作,先量出图形的底和高,再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独立判断对与错并说出理由学生独立完成(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A、6B、3C、12第二关综合练习11、p12 第11题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2、生活中的数学。
(1)第13页第13题:一个三角形花圃,底是25米,高22米。
如果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个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2)第13页14题:李大伯家有一块梯形菜地,分别种了黄瓜和辣椒。
你能算出黄瓜和辣椒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吗?(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长3、4、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并说出画的依据,利用公式算出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
先同桌讨论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计算。
米?(4)你会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吗?①将红领巾三条边拉直②用对折的方法找高(5)第13页第16题。
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50厘米,两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6)帮助王大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