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复习重点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20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利益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涉及到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
2. 各国利益交融:国际贸易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各自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国际分工和合作。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2.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3. 因素比较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克希尔·欧林斯提出的因素比较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相对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4.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阶段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贸易模式。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 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跨国买卖。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涉及到各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2. 服务贸易:即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流与交易。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越来越重要。
3. 直接投资:指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实体,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协调机构,致力于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并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在备考国际贸易方面,有一些关键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的备考要点,帮助读者准备国际贸易的考试或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活动。
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原理是备考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互补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指的是各国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存在差异,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互补性原理指的是各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竞争性原理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贸易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与组织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政策和相关的国际组织。
国际贸易的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贸易壁垒等。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政策的定义、内容和影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的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组织的目标、职能和运作方式,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支付方式。
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贸易活动,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代理商或交易平台进行贸易。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支付和现金支付等,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四、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
这包括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运输与保险、关务与报关、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实务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备考国际贸易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解。
国际贸易课程期末复习第一章导论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ct Trade)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买卖双方直接签订交易合同的贸易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方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买卖双方不直接签订交易合同的贸易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 System)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商品进出国境为准,总进口、总出口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System)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商品进出关境为准,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总贸易: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统计贸易专门贸易: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统计贸易第三节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总值与世界贸易总值国际收支与贸易收支,净出口,净进口各种贸易指数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额指数,贸易量和贸易量指数拉氏指数= ∑P1Q0/ ∑P0Q0派氏指数= ∑P1Q1/ ∑P0Q1∑P1Q1/ ∑P0Q0进(出)口贸易量=进(出)口额/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量指数=报告期进(出)口量/ 基期进(出)口量国际贸易条件(T =PX / PM =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Z =(X + M)/ GDP ×100%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初级产品(0-4);工业制成品(5-9)。
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发展、意义和作用贸易开放对一国的福利影响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初始形成发展深化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型、外包、网络分工等;影响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劳动力规模与市场资本国际化国际生产关系经贸政策ES N ES E E P第二节重商主义货币,即金银贵金属(noble metal)就是财富;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创造与增殖金银财富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应当对货币流通和商品贸易采取严格的管制。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绪论1.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任务(选择):研究对象:国家贸易——研究国际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规律国际贸易学——宏观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则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重点是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总体上考察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以及政府有关贸易的政策与措施等等。
研究范围和任务:(1)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上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形态和商品运动的一般规律。
(2)各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的具体材料和现实材料。
(3)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
(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东欧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情况。
)(4)国际贸易的理论。
(5)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
2.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条件: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国家的产生3.国家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相同点:贸易地位—流通、中介贸易过程—大同小异贸易内容—货物、服务贸易目的—利润、经济效益不同点:困难—语言交流、风俗习惯、政法制度、市场调研复杂—货币与度量衡、商业习惯、交易环节等风险—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4.国家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名词解释):货物贸易: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商品)贸易,它是指有具体形状的商品如大米、服装、机器等的交换活动。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也称为无形(商品)贸易,传统上它是指无形劳务的提供与接受。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
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
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指把本国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及本国化产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运往本国国内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过境贸易是指当A国须经过C国国境把货物运往B国时,这批经过C国运往B国的货物,对C国而言,便是过境贸易。
国际贸易学复习要点梳理与解析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学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于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和推动贸易合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学的几个重要要点进行梳理与解析。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形式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主要形式。
货物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商品交换,而服务贸易则涉及到旅游、运输、咨询等各类服务的跨国流动。
二、国际贸易的动因和效益国际贸易的动因包括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需求差异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利用自身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来获得更多的福利。
规模经济则指的是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
国际贸易的效益表现在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三、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以保护本国产业或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其中最常见的政策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和补贴等。
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关税的调整可以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或刺激。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和贸易救济等手段。
汇率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的成本和竞争力。
补贴是指政府给予企业或产业的经济支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四、国际贸易的机构和协议国际贸易活动有赖于一系列的机构和协议的支持和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它的目标是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并解决贸易争端。
此外,还有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内的相关机构。
而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如《关贸总协定》(GATT)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等,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规则和框架。
五、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国际贸易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无形壁垒等。
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重点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它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活动的特点包括货物流动性、国际支付、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竞争等。
二、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主体包括进口商、出口商和中间商。
进口商是指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的企业或个人,出口商是指销售给其他国家的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中间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的企业或个人。
三、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产品交换,没有中间商参与;间接贸易是指通过中间商进行买卖双方之间的产品交换。
四、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信用支付和电子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买方在收到货物后直接支付货款;信用支付是指买方和卖方之间通过信用证等付款方式进行支付;电子支付是指通过在线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五、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贸易制度包括世贸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区等。
世贸组织是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组织,通过制定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行为。
常见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七、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反倾销措施和贸易救济等。
关税是国家向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进口配额是指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反倾销措施是指对倾销产品进行制裁,贸易救济是指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保护本国产业。
八、国际贸易条款国际贸易条款是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的关于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质量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常见的国际贸易条款有FOB、CIF 和EXW等。
九、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双边谈判等。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通过争端解决机构对贸易争端进行调查和裁决,实现对争端的解决。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提纲章节重点CH11、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经济上的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主要内容:发展对外贸易(最根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最主要)(3)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已经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由政策层面向政策与制度层面同时实行对外开放;二是由“请进来”为向和“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并举的方向过渡。
2、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1992年以前,沿海地区开放:(1)建立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逐步向内地开放:3)西部大开发与对外开放4)进一步对外开放3、对外贸易发展的评价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3)国际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4)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拓展了对外贸易领域(5)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足(1)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2)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比较少。
(3)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还有一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且占一定比重。
(4)对外贸易方式仍呈初级化。
(5)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6)外贸依存度过高(7)服务贸易发展落后4、加入WTO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1.对经济贸易体制进行适应性调整:完善法律体系,改善投资环境;保持外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权全部放开。
2.履行开放市场承诺,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
际贸易理论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含义:又称“外贸系数”、“外贸率”、“外贸贡献度”、“经济开放度”,它是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来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或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计算:R= (X+M)/GDP(GNP)——R值越大,经济越开放。
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的四种方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
三、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也称“一般贸易”,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也称“特殊贸易”,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贸易第二章一、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威廉•斯坦福代表著作:《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论述》“一个关于货币的神话”“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银,防止货币外流成为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二、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世纪)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44年)“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货物也是衡量一国财富的代表,对外贸易顺差是获取财富的唯一手段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斯密把他对国内经济分工的观点运用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中,他得出结论,认为各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其贸易伙伴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具体内容:1.阐明了分工的意义: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财富增加2.分工与交换思想:每个国家都应分工生产本国具有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以该产品参与国际交换。
3.理论核心:强调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分工的原则:绝对优势绝对成本:L/Q (低)绝对生产率:Q/L (高)分工的基础: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技术条件分工的好处:互通有无,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四、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提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成本的差异:一个国家应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一、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服务和资本的交流与流动的经济行为。
它是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其相对成本差异来特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综合国民收入。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高效,那么该国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同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由海克斯·欧林斯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决定的。
三、国际贸易政策1.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采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但也容易引起贸易战和经济失衡。
2. 贸易自由主义贸易自由主义强调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主张取消关税壁垒、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主义有利于扩大市场、提高效率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
3. 反倾销和补贴措施反倾销和补贴措施是国际贸易政策中常用的手段,用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反倾销是指国家对于进口产品采取的正当防卫措施,补贴是指国家对本国产业给予的经济补贴。
四、国际贸易组织1.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高级别的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公平竞争。
它制定了国际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并促进贸易合作与谈判。
2.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是联合国系统内专门负责贸易和发展问题的机构,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和地位。
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研究和技术援助。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全球经济合作组织,目标是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发展,提供短期外汇贷款和政策建议,协调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概论重点第壹章壹:关于对外开放的含义: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竞争、使国内封闭经济转化为开当经济,用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
二:对外开放的内容: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边缘到纵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四:对外开放的特点:渐进式开放,于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上开放;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向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五:对外贸易管理宏观的体制:对哇哦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运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属于上层建设的范畴,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建立,利随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
第二章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均应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且且通过国际贸易交换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它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和所得的原因。
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尽管壹个国家于生产俩种产品处于绝对劣势,选择俩种产品中劣势较小的产品或者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来生产和出口,同样能够获得贸易利益。
三:要素禀赋理论:商品的绝对价格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其次壹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相对密集、相对丰富、要素相对便宜的,进口相对密集使用和稀缺而又昂贵的的商品,就提高壹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率。
四: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论证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进步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五: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壹:我国改革化战略规划作用:这些规划对贸易总量、商品结构、市场结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导和调控。
二:壹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仅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会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政策的制约。
三:国际贸易的竞争:产品的质量是竞争的焦点,价格竞争处于次要地位。
我国实行以质取胜。
四:科技兴贸战略背景:为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此战略,能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终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换的活动。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重点问题的归纳总结。
一、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卡多等经济学家提出,指出各国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从而实现贸易的互惠互利。
2.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认为某个国家在所有商品或服务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
3. 资本要素流动理论:由希克思、奥林斯等经济学家提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资本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将引起国际贸易、投资和生产力的变化。
4. 新贸易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突出了规模经济、差异化和专业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认为贸易不仅仅是基于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的影响。
5.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各国通过签订贸易协议或建立经济联盟等方式,促进贸易自由化、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合作发展等,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和机构1. 关税与配额: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配额是限制进口数量的一种措施,这些措施既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又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2. 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贸易自由化是指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配额等方式促进自由贸易发展。
3.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多边贸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贸易自由化、协调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等,旨在推动全球贸易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4.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参与国家之间取消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同盟则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还统一了对第三方国家的关税政策。
5. 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双边贸易协定是指两国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多边贸易协定则是指多个国家共同达成的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国贸的复习重点1,名词解释20 分2,单选10 分3,判断10 分4,简答题( 4 个)24 分5,计算题16 分6,分析题20 分一,名词解释:中性包装43 页订舱113页汇票168页索赔290页不可抗力295页询盘307页报盘307页还盘307页接受307页寄售410页结费核销二,简答题:1,出口包装的意义。
34 页2,出口包装的要求。
35 页3,贸易术语的作用。
49 页4,什么是共同海损。
141 页5,什么是水渍险。
144 页6,什么是一切险。
144 页7,信用证的作用。
204 页8,信用证的特点。
207 页9,常用的出口单据的基本要求。
335 页10,常用的出口单据。
336 页三,计算公式进口关税应征税额=CIF* 关税税率货物进口总成本=进口合同价格+进口费用增值率额 =【完税价( CIF) +应征关税税额】* 增值税率应征关税税额=CIF* 关税税率进口商品总成本=Ratel*CIF* ( 1+A+D+V+D*V)+P+F1见书上355页人民币货价成本=CIF( 以外币计 )* 人民币市场汇率(这公式也就是老师发的那 2 张纸上最后的那 5 个公式,关于进口的)四,分析题;老师跟我说的是,关于信用证方面的可能是说因为开信用证开晚了,我们交货交迟,然后被拒收,问有没有道理具体的题目不明确,大概是这样的,希望同学们多看看关于信用证,保险,和汇票,提单方面的知识。
名词解释:订舱:指托运人或其代理人向承运人,即班轮公司或它的营业所或代理机构等申请货物运输,承运人对这种申请给予承诺的行为。
中性包装:指在商品上和内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中性包装有定牌中性和无定牌中性之分。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索赔:指国际贸易业务的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地给另一方造成损害,受损方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不可抵抗力: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失或故意,放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时间,一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1、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不是法律和国际公约,本身不具有强制性或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法律约束力, 具有强制性;国际贸易惯例可以予以修改或变更。
(其中,国际贸易惯例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法律约束力, 具有强制性是指:1. 通过国内立法,将国际贸易惯例引入国内法中,或者在国内法明文规定适用国际惯例,2.通过国际立法,将国际贸易惯例引入公约或条约中,3.通过合同,在合同中直接引用某一国际贸易惯例4. 司法实践中引用国际贸易惯例,5. 默示适用国际贸易惯例)2、国际贸易惯例的作用:1、在国际贸易中适用惯例,不仅可以解决各国的法律分歧,而且还可以使一国的国际贸易业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受外国法律管辖,从而可以避免被动局面,2、国际贸易惯例可以作为裁决或判决的依据。
通常买卖合同应尽可能将交易的主要事项加以约定,但因种种原因,合同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果贸易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某一些问题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约定,如交货时间、开立信用证的时间等,同时又未订明合同采用的惯例,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恰巧在这些方面出现了争议或纠纷,同时也无法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中找到依据时,则有关仲裁或法院往往会引用具有一定影响性的国际贸易惯例作为裁决或判决的依据来解决贸易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或纠纷。
现在许多国家的仲裁或法院在可能的情况下,宁愿适用国际惯例,而尽可能不适用外国法。
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国际商会制订,目前通用的是1990年的修订版,称为《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1990),于199O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这些术语现基本上分为4组:第一类为“E”组,只有一个术语:EXworks(卖方仓库交货);第二类为“F”组,要求卖方向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交货,其中包括FCA(交至承运人),FAS(船边交货),FOB(船上交货);第三类为“C”组,由卖方负责签订承运合同,但对发生于装船和发运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或其他费用不负责任。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6.贸易逆差: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7.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9.对外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10.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100。
1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14.贸易依存度: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5.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6.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7.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8.总贸易: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19.专门贸易: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20.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第一章:1.关境与国境的区别(关境与国境一致否?)当国境内划出一部分作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海关保税仓库等时,国境>关境。
当有些国家间缔结关税同盟时,(当若干个国家联合起来进来关税同盟时,)关境>国境。
(如欧盟)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概念:一定时期内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相加所得的和,又称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
问题:一国的出口肯定是等于另一国的进口吗?国际贸易额总额由于一国的出口就是他国的进口,所以应该是各国出口额的总和。
(判断题)3.贸易量:(概念)以不变的价格计算贸易值来表示的贸易规模。
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
公式:计算题:考两题(1).1990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4235亿美元,1996年世界出口总额51607亿美元,若以1990年为基期,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增长百分之八,试计算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
解:1990年为基期,则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100×(1+8%)=108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51607/108=477.84亿美元(2)1995年,甲国某单件服装出口价格为15美元/件,该年的该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50亿美元。
1996年,甲国该单件服装出口价格为18美元/件,该年的该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60亿美元。
请问:1995年与1996年相比,甲国服装出口贸易规模是扩大了还是减少了。
解:依题意得,1995年价格指数为100,则1996年价格指数:100×(18/12)=1201995年对外贸易量:150/100=1.5亿美元1996年对外贸易量:160/120=1.33亿美元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什么: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第一章了解部分:㈠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
通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即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未变*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恶化㈡总贸易和专门贸易:⑴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以国境作为进出口统计的标准。
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凡离开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 Export)。
总贸易=总进口+总出口*中、美、英、日、澳等90多个国家与地区采用⑵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以关境作为进出口统计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以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Special Import);外国商品离开关境以后才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Special Export)。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专门出口*德、法、意、瑞士等80多国和地区采用。
㈢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额:⑴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T)专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以FOB价计算⑵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T)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包括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国际上通行以美元表示㈣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T)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一般而言,一国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越大,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越明显。
*一国出口商品构成越是多样化,就越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该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就相对有利。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Composition of IT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
第一章了解部分:㈠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
通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即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未变*贸易条件指数<100——贸易条件恶化㈡总贸易和专门贸易:⑴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以国境作为进出口统计的标准。
凡进入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凡离开本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General Export)。
总贸易=总进口+总出口*中、美、英、日、澳等90多个国家与地区采用⑵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以关境作为进出口统计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以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Special Import);外国商品离开关境以后才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Special Export)。
专门贸易=专门进口+专门出口*德、法、意、瑞士等80多国和地区采用。
㈢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额:⑴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T)专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以FOB价计算⑵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T)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包括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国际上通行以美元表示㈣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T)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一般而言,一国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越大,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越明显。
*一国出口商品构成越是多样化,就越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该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就相对有利。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Composition of IT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
*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1924个基本项目*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掌握部分:㈤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顺差(盈余、出超)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平衡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逆差(赤字、入超)*一般而言,贸易顺差表示一国有较强的生产、加工和制造能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贸易逆差则与此相反。
*巨额逆差会导致国际储备下降、支付能力减弱、本币贬值、通货膨胀;巨额顺差会造成外汇盈余过多、本币升值、使出口企业收入减少等。
㈥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DDFT)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外向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
DDFT=(X+M)/GDP(or GNP)×100%DDFT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
*从与外部的经济关系来看:DDFT过高,国内经济发展易受国外经济影响或冲击;DDFT太低,就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利益。
*从内部经济关系来看:DDFT越高,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第二章了解部分:㈠各种贸易理论及代表人物⑴绝对成本说(详见课本12-14)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 d a m S m i t h代表作:《国富论》基本政策主张:国内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前提条件:绝对成本说是建立在一国拥有的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上。
基本思想:各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取决于该国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生产效率高(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国外生产效率高(本国绝对劣势)的商品。
这样,交易的双方都可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⑵比较成本说(C o m p a r a t i v e A d v a n t a g e D o c t r i n e)(详见课本14-18)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 a v i d R i c a r d o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基本内容核心论点: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组织国际化分工,一国集中生产和出口的产品既可以是优势产品,也可以是劣势产品,只要遵循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原则即可,这样的国际分工能使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同样的资本和劳动创造更多的商品量。
然后,两国就这两种商品相互进行交换,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⑶要素禀赋说(赫-俄定理/H-0定理)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H e c k s c h e r&O h l i n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核心思想:以生产要素供给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与流向。
广义的要素禀赋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贸产生的直接原因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赫-俄-萨定理)无论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自由贸易会导致两国商品价格均等进一步导致两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⑷里昂惕夫之谜H--O模型的推论与实际验证结果相矛盾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推动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他创建了检验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工具,开辟了用统计数据检验贸易理论的先河。
⑸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是指一国开发出新技术后,形成了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生产和出口该类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时期。
分为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
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生命周期三阶段论——美维农2、生命周期四阶段论——美威尔士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1、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在于它的国内需求两国间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会适合于另一国,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也越大。
2、人均收入是影响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结论:偏好相似是贸易的基础,而决定的要素是人均收入。
⑻产业内贸易论两国以上在某些相当具体的产业部门内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即两国互相进口与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
理论解释(原因):1、产品具有差异性;2、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性;3、消费者偏好具有重叠性.⑼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并且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对其是否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决定宏观竞争机制的因素(1)四组基本决定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2)两组辅助因素: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1.重商主义⑴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W i l l i a m S t a n f o r d代表作:《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核心思想:严禁金银输出,少买(不买)多卖,追求贸易顺差。
*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的不超过我们出售给他们的。
否则,我们将陷入穷困;而他们则日趋富足。
⑵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ª¡ªT h o m a s M u n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E n g l a n d¡¯s T r e a s u r e b y F o r e i g n T r a d e》核心思想:多卖少买,追求贸易顺差对外贸易是我们增加财富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每年卖给外国人的东西要比我们消费他们的多。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代表人物:李斯特F r i e d r i c h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心思想: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扶持国内工业发展,完善工业体系。
3.对外贸易乘数论代表人物:凯恩斯J.M a y n a r d K e y n e s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掌握部分:㈡保护贸易政策内容及其优缺点:内容: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惠与补贴,以鼓励其出口。
即限制进口,奖励出口。
优点:运用恰当则有利于受保护的产业在阻力较小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和资源动态优化配置。
缺点:易提高国内市场产品价格,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害;运用不当还会导致本国受保护的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下降。
第三章了解部分:㈠关税的特点: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4、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5、关税具有涉外性㈡非关税壁垒的类型(详见课本51-56)1.进口配额制①绝对配额②关税配额2.“自愿”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实行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数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禁止出口。
*非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协定的自愿出口限制3.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自动进口许可证(Open General License、公开一般进口许可证)、特种进口许可证(Specific License )4.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保持外汇供需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制度。
5. 进出口国家专营:是指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国家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出口必须由国家专营机构直接经营或由其指定、授权的公司企业经营。
范围:烟酒、农产品、武器6.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和国产化程度要求前者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后者是指要求在最终产品(进口品)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比例是本国生产的。
7. 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最低限价是指进口国规定某一商品进口时的最低价格,进口时低于该价格就禁止进口或征收附加税,以达到限制低价商品进口的目的。
进口国在数量限制或最低限价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时,一些国家往往颁布法令公布禁止进口的货单,禁止某些商品的进口。
8.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滥用9. 专断的海关估价制度是指通过专断地提高进口货的海关估价,提高进口货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进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