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处理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14
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一、引言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探测地下构造、岩性、矿床和地下水等物质的一种探测技术。
地震勘探是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和地震预测等领域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是地震勘探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处理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及解释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流程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流程包括数据备份、数据预处理、数据校正、数据解释三个过程。
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复制备份存档,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解释使用。
2.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导入、数据剪辑、数据切割、数据去反演等步骤。
其中:数据导入是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信号数据导入到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数据剪辑是将不相关的数据删除,只留下与勘探目的有关的数据,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
数据切割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采集的地震信号数据分为多个时间窗口,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数据去反演是去除地面反射波和地下因受到地面影响而引起的表面波、散射波等干扰信号,强调地下直达波的信号,提高勘探的分辨率。
3.数据校正数据校正是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校正处理,以便对数据进行精细的解释。
其中:时差校正是将不同检波点接收到的地震信号数据进行时差校正,以将所有检波点接收到的地震信号数据时限一致。
幅值校正是将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幅值校正,以消除由于不同检波器灵敏度的差异引起的幅度变化,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
补偿校正是针对地下介质的补偿,以消除由于介质特性所引起的干扰信号,提高数据解释的精度。
四、数据处理方法1.频率域反演法频率域反演法是一种频率域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示地下介质的频率特征。
通过对勘探目标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地下介质的速度、厚度、密度,以及存在于介质中的岩性、构造等信息。
2.三维成像法三维成像法是一种立体成像技术。
它通过对不同方向、不同深度的地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三维勘探图像,以方便勘探人员对地下构造、岩性和矿藏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解释。
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实例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是地震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地震事件的收集、处理和解释。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来介绍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在地震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实例介绍本实例选取了一次发生在某地区的地震事件,事件规模较大,对当地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特征和趋势,并为后续防灾工作提供依据,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
二、数据收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地震数据。
这包括地震短周期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震源参数数据以及地震仪器的相关参数等。
通过合理选择台站和仪器,我们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地震数据,为后续处理和解释提供可靠的基础。
三、数据处理对于地震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去噪、滤波、定标和检查等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数字滤波技术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噪声,以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还需要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频带滤波,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地震波的频谱特征。
此外,对地震仪器参数进行校正和定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检查,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避免因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四、数据解释数据处理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解释。
这包括对地震波形的振幅、频率、震级等参数进行分析,并判断地震的发生位置、断层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次生灾害等。
通过数据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震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五、技术价值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地震事件的特征和趋势,对预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通过数据处理与解释,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地震学知识,推动地震学理论的发展。
此外,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还可以为地震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结语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震事件的性质和趋势,还可以为相关研究和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资料处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地震相干体:由三维地震数据体经过相干处理而得到的一个新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所在道与相邻道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即计算时窗内的数据相干性,把这一结果赋予时窗中心样点。
(2)时移地震:利用不同时间观测的三维地震有效信息的差异进行储层监测,完善油气藏管理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3)地震亮点: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
(4)地震反演:根据各种位场(电位、重力位等)、波场(声波、弹性波等)、电磁场和热学场等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其相关物理参数的过程。
(5)地震三维数据体:三维地震勘探经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数据体,由采集的几何形态确定的(处理期间可能调整的)规则间距的正交数据点的排列。
(6)地震属性:表征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特征、由数学变换、或者物理变换引入的物理量。
(7)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8)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利用振幅随炮检距或AVO 偏移距的变化来估算界面两侧介质的泊松比,进而推断介质的岩性(9)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所有领域,通过计算机交互绘图和成像,从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10)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把这从野外采集的经过处理的资料转化成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
二简答题1识别亮点的标志:(1)振幅异常(2)极性反转(3)水平反射同相轴的出现(平点)(4)速度下降(5)吸收衰减2.三维地震勘探有哪些优势(1)野外施工方便灵活,不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满足面积观测、覆盖次数和炮检距相同即可。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具体的工作流程
1、首先要对地质任务进行理解,确定解释方案
2、收集研究区块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基础资料包括:研究区块的老的解释成果、
所有井的分层数据,岩芯类型、试油成果以及测井数据等
3、然后进行层位标定、分析、做VSP.
4、进行过井剖面的对比。
如果研究区块内从来没有勘探过的话,就只有使用穿衣戴帽或
戴帽穿衣法了。
5、在研究区块内拉大剖面(每20或其它数据都行)进行层位追踪对比、分析。
6、进行加密层位追踪对比。
7、进行断层组合。
8、时深转换。
(建立构造、速度模型)
9、进行研究区块的平面圈定、勾绘等值线图(T0图)。
10、进行综合的地质构造分析和含油气性评价。
以上纯为个人观点,如有遗漏和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多多指出。
谢谢。
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案例一、引言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壳运动现象,也是人类生活中可能面临的灾害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和对应的破坏程度,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案例来说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亚洲地区的一个地震频发地带,地震的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为了及早发现地震蛛丝马迹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当地的地震部门决定进行更深入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研究,并期望能找到一种更准确、更高效的方法来识别地震前兆,提前预警。
三、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是地震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有用信息,进一步研究地震的规律和特性。
在该案例中,地震部门采用了三种主要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被应用于对地震波数据的处理。
该技术通过对地震波形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提高地震波动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地震部门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解读地震波的传播规律,进而推测地震的震源位置和破坏程度。
其次,地震震源机制研究是另一项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地震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形态,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地震产生的背后动力学机制。
在该案例中,地震部门通过分析地震波形数据中的S波和P波的到达时间差以及振幅比等参数,建立了多个地震发生的震源机制模型,进而对地震发生机理进行判定。
最后,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化分析技术也被应用于该案例中。
时空演化分析技术是通过对一系列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震级、震源位置等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地震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
在该案例中,地震部门将多次地震事件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并应用时空演化分析技术,成功地发现了地震发生的潜在规律。
这使得他们能够预测未来地震的可能发生位置和能量大小。
四、地震数据解释技术地震数据解释技术则是在经过地震数据处理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对于地震资料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的详细步骤:1.资料搜集和整理:首先,需要收集来自地震观测站、地震台网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震监测数据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可能包括地震记录、震源参数、构造信息、损失报告等。
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归档,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使用。
2.数据预处理:地震监测数据有时会受到非地震信号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和非地震事件。
首先,对地震记录进行滤波处理,以去除高频噪声和低频背景信号。
然后,进行数据插值和异常点剔除,以避免数据缺失和异常值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校正和标定:地震监测仪器有时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误差,需要进行校正和标定。
通过与标准地震记录对比,确定仪器响应特性,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这样可以提高地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地震波形分析:对地震记录进行波形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地震波的到时和振幅,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参数、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P波到时拾取、S波到时拾取、震相刻度和震相拟合等。
5.地震活动性分析:通过对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和震级频率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的规律和趋势。
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活动率和震级频率模型的建立、地震序列的相关性分析、地震空间分布的碎裂模型拟合等。
6.地震速度模型建立:地震速度模型对于地震波传播模拟和震源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震观测数据的反演和模型拟合,可以确定地壳和上地幔中的速度分布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地震速度模型。
7.地震灾害评估和预测:根据地震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可以对地震潜在的危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历史数据,可以进行地震发生概率和震级预测,以及地震灾害程度的评估。
这对于地震防灾减灾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震勘探中的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第一章:地震勘探概述地震勘探是通过声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规律,对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进行探测的一种方法。
地震勘探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过程,其中数据处理和解释是地震勘探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二章:数据处理常用方法2.1 数据去噪地震数据中含有各种噪声,如外界自然环境的噪声、仪器噪声、地下某些岩石体的噪声等,这些噪声会干扰地震信号的抑制和地下结构的解释。
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数据去噪处理。
数据去噪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基于小波分析的去噪,基于倾斜栈的去噪,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去噪等方法。
2.2 数据叠加和校正叠加是地震数据中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将相对位置相同、能量相似的地震记录加权叠加,可以增加地震信号的强度,减小噪声的影响。
数据叠加常用的方法有平均叠加、最大值叠加和根据波形相似度信息的权重叠加等。
在数据叠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时差校正、增益校正和相位旋转等处理,使得数据更加准确。
2.3 见招拆招模型构建见招拆招(CMP)是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将地震数据中的各个道按照共中心点(所谓中心点是指某个岩层或某个异质性)进行排序,然后构建CMP剖面,可以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更好地揭示地下结构。
CMP模型构建的方法包括共中心点叠加和共中心点校正等。
第三章:数据解释常用方法3.1 走时分析走时是指从地震炮点到地震接收器需要的时间,可以反映地下界面的深度和形态。
走时分析是地震解释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叠加后的地震记录进行时间-距离图的建立、二次微分、谐波检测等操作,可以识别出各个地下界面的位置和波动规律。
3.2 反演分析反演分析是地震解释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其本质是根据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走时等信息反演地下介质的物理参数,如波速、岩性参数、密度等。
反演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全波形反演、走时反演、岩性反演等。
3.3 增量分析增量分析是地震解释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主要通过比较年代相近的地震资料,分析地震反射界面、地层三维形态等变化情况,预测地下构造变迁规律和趋势,并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钻井和采油等工作。
1.炸药震源及可控震源激发,接收到的地震记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炸药震源的地震记录受爆炸介质的性质和激发方式的影响,处于激发时间非常短,一般炸药激发地震波接收后的记录几乎为宜脉冲。
可控的地震记录所记录的反射波全部是重叠的。
讲一个排列上个记录道做相应的相关处理,所得到的新“地震记录”等于炸药震源的记录。
2.二维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如何绘制,从该图中能得到哪些观测系统参数。
1.根据实际距离,选定比例尺,将地表测线以@x为间隔划分刻度:2.从激发点o出发,想接收排列方向倾斜并与测线成45度画一条直线,直线的端点与最远接收点s(N)的连线呈直角关系,该直线称为共炮排列线;3.从个接收点出发有一条与测线成45度的直线,该直线与共炮排列线的交点为该接收点在排列中的序号;4:共炮排列线上的第i 道序号点垂直投影在界面尺的位置即第i道的反射点p(i);5.将所有炮的排列线如法画出,就得。
观测参数:覆盖次数,仪器接收道数,偏移距,道间距,炮点距。
3.什么叫三维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代表什么含义?三维:激发点与接收点分布在一个平面中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
观测系统:激发点与接收点排列的相对位置关系,反映地下三维地质体的信息。
4.组合检波是利用什么原理压制面波?答: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传播方向不同。
5.线性组合和面积组合的含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线:讲参与组合的检波器眼测线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主要压制沿测线方向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
面:将组合检波器以圆形、菱形或正方行等分布在一定面积内,压制来自任意方向的干扰波。
6.地震资料处理中必须要做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其处理顺序是什么?脉冲震源野外地震数据,书记解遍及增益恢复,真振幅恢复处理,数据道编辑,共中心点选排,静校正处理,动校正处理,动校正拉伸切除,共反射点叠加,地震剖面显示。
7.静校正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类静校正方法?如何求野外静校正量?消除表层地形因数,类:野外,剩余,折射,层析。
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讲解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在地震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地球内部的运动规律以及地壳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地震学的理解。
一、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噪声影响,提取有效信号,为后续的解释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 数据采集地震数据采集通常通过地震仪器进行,包括地震计、地震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记录地震波的震动情况,获取到的数据以地震图表形式表示。
2. 数据筛选与整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噪声,这些噪声可能来自于风、地震仪器自身的震动、传感器故障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噪声进行筛除,使得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按照时间、空间等维度进行归类和记录。
3. 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复杂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数学和物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出其中蕴含的地震事件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去噪、时频分析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地震波的特征。
二、地震数据解释技术地震数据解释技术是指通过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波传播信息,用来研究地震源的特征、地球内部的介质结构、地震学参数等问题。
地震数据解释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和地震发生的机制。
1. 震源机制分析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到达时间,可以推断地震的震源机制。
震源机制是指地震发生时地壳断裂面上的应力释放方式,通过对地震波的解释,可以研究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断裂带的性质。
2. 速度结构反演地球内部的介质结构对地震波的传播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震数据的解释,可以推断出地下的速度结构。
速度结构反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核的界面和性质。
地震资料的一般处理过程分三个阶段:预处理、参数提取和分析、资料处理。
处理的最终结果是得到供解释用的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或叠加偏移时间剖面。
1.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一U,以满足计算机及操作系统中各处理方法的要求。
一、数据解编野外磁带记录数据是按时序排列的,即依次记一F每道的第一个采样值,各道记完后,再依次记下各道的第二个采样值,依此类推。
在数据处理中,时序排列的形式很不方便,必须转换为道序排列,即第一道的所有数据都排在第二道之前,使同一道数据都排放在一起,这种预处理称为数据解编或重排。
二、编辑在浅层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施工现场复杂,外界干扰大,难免出现一些不正常道和共炮点记录,这些记录信噪比低,如果参与叠加处理会严重影响处理效果。
在止式处理之前,需要对这些不正常的记录进行编辑处理,例如对信噪比很低的不正常道进行充零处理,发现极性反转的工作道对它们进行改正等。
另外,还要显示有代表性的记录并观察初至同相轴,以便进行初至切除。
切除是为了消除包括噪声的记录开始部分所存在的高振幅,这样做对避免以后处理时出现的叠加噪声有好处。
切除的方法就是用零乘需要切除的记录段。
三、抽道集抽道集也叫共深度点选排,是把具有相同共反射点的记录道排成一组,按共深度点号次序排在一起。
抽道集处理后,磁带上记录的次序是以共深度点号为次序的记录,以后所有的处理都将方便地以共深度点格式进行。
四、真振幅恢复处理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为了使来自不同深度信号的能量能够以一定的水平记录在磁带上,数字地震仪采用了增益控制,对浅层信号放大倍数低,深层信号放大倍数高。
对经过增益控制的地震记录恢复到地面检波器接收到的振幅值的处理称为增益恢复。
数字仪对信号进行增益控制时的增益指数己记录在记录格式的阶码上,因此增益恢复的公式为:A=AO/2”其中A。
为记录到的采样值,A为地面检波器接收到的增益控制前的振幅值,n为阶码(即增益指数)。
2参数提取与分析参数提取与分析的目的是为寻找在常规处理或其他处理中常用的最佳处理参数,以及有用的地震信息,如频谱分析、速度分析、相关分析等。
第一章概述一、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根据各种地震信息推测地下岩层的地质特征。
包地层、构造、岩性、沉积相、生储盖层、孔隙度、流体性质、地层压力等。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所能利用的地震信息不断丰富,地震资解释的内容不断增多,解释的精度和可信度不断增大。
二、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发展历史地震解释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简单构造解释阶段主要采用光点地震记录仪,地震资料是一条条分开的单道地震记录,只能记录较浅部地层的很强界面的反射波,故地震资料解释仅能进行常规构造编图。
地震勘探技术的出现引起石油工业的第一次革命——从地面走向地下。
2、上世纪六十年代——构造及简单岩性解释阶段以模拟地震记录仪为主,并采用了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地震资料为地震时间剖面,资料质量有了提高,勘探深度增大,一些较弱的界面也能反映出来,且可以获得速度信息。
故除进行常规构造编图外还开始了地质体识别及岩性识别的探讨。
3、上世纪七十年代——地震解释的“英雄时代”以数字地震仪为主,资料质量显著提高,并可以获得丰富的各种参数,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岩性地震学、烃类检测技术和储层参数估计技术。
上述地震勘探技术的出现引起石油工业的第二次革命——从构造油气藏走向岩性地层油气藏。
4、八十年代——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震学三维地震技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交互式人机联作解释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地震与地质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科朝宏观和微观发展,分别产生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震学,走向综合。
5、地震综合解释阶段(90年代以来)人机联作地震工作站被普遍使用,三维解释和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地震解释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满足复杂油气藏勘探的需要,人们对地球物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释予以了更大的关注,并提出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当前的发展趋势是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三维解释、虚拟现实技术,使地震解释技术更加复杂、深入、有效。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地震解释课程设计学分:3分周数:3周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专业选修课程:地震勘探原理、石油地质、构造地质执笔人:易远元审订人:桂志先一、目的与任务地震解释课程设计的资料全部来自油田的实际的地震,测井钻井和石油地质资料。
地震解释实验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学会利用先进的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站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
学生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学会编制成果报告。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3.初步学会时深转换、绘制构造图;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二、教学基本要求1.三人为一小组上机操作;2.验收每人的解释成果:(1)解释好全工区的地震剖面资料;(2)两个层位的等t0构造图;(3)两个层位的真实深度图;(4)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格式见附注:报告要求)。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1.听老师讲课(关于人机联作软件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流程)0.5天2.工区建立、资料加载 3.5天3.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 1.5天4.层位追踪、断层解释 4.0天5.断点组合 1.0天6.时深转换、绘制构造图 2.5天7.编写地震解释文字报告 2.0天四、组织管理1) 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2) 指导教师通过多媒体和计算机简介地震解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全部在教育部重点曙光并行实验室机上(长江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分班次进行,学生三个人一台计算机终端,重复三次1514) 学生在地震资料加载过程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提示5) 学生在地震资料层位标定过程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提示,层位标定结束后要进行检查6) 学生在地震资料层位对比过程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提示,层位追踪对比完成后教师要进行检查7) 学生在地震资料断层剖面解释和平面断层组合过程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提示,问题较多要进行统一讲解8) 学生在地震构造图的平面成图过程中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提示,结束后要进行检查9) 地震资料构造成图后,指导教师要统一进行点评,讲解对构造解释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10) 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情况进行点评,指出设计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11) 指导布置课程设计报告的编写与要求五、成绩考核与评定1) 出勤情况(10%)2) 地震解释成果分别考核地震数据加载(10%)地震层位标定(15%)地震层位追踪对比(15%)地震断层解释与组合(15%)地震构造平面图绘制(10%)3) 实验笔记(5%)4) 实验报告(20%)综合以上四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记成绩六、教学参考书1.易远元主编,《地震解释实验指导书》,长江大学,2006年152。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报告一、实验题目:基于Vista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实验报告编写或生产报告编写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总流程图:1、数据加载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下图为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图2、AGC地震波子啊底层中传播时,振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震源耦合的影响、检波器耦合的影响,地震记录仪的增益控制、波的球面扩散、吸收、透射损失与岩石波阻抗有关的反射系数,振幅偏移距的变化等。
有些影响是无法恢复的,但是有些事需要恢复的,如增益控制,球面扩散,吸收衰减等。
下图为做振幅恢复(AGC)的流程模块和完成结果显示3、 初至切除初至切除是将记录开始部分的直达波、浅层折射波等非反射能量切除掉以免叠加到浅层反射波中,影响能量的均衡处理。
下图为初至切除的结果图。
4、道编辑,剔废道野外观测时会遇到不良的工作条件,使记录的某道或某炮信息不正常,如本实验所用的SHOT-20数据中就有明显的工业电干扰影响下的坏道,这些坏的记录往往会损害正常的处理和处理质量,所用要对地震记录进行编辑加工。
下图为剔废道后的结果图。
5、一维滤波地震记录上的噪音很多,有风吹草动、车马人行】工业电流等随机干扰,有多次波、面波、浅层折射波等规则干扰。
不同干扰或在频带上不同,或在视速度或者视波长上不同,一维滤波即频率域滤波,主要是通过有效波与干扰波在频率上的差异,将干扰波去除,以提高信噪比。
下图为一维滤波流程模块和结果图。
6、二维滤波当有的干扰波和有效波有相似的频带时,无法依靠频率等单一属性将干扰波区分,这是就需要多个属性参数,如视速度等进行二维滤波。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F-K滤波即频率-视速度滤波。
首先进行属性分析,以确定有效波的频带和干扰波的频带。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大作业
(处理部分)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级:12-4
姓名:封辉、孙运庆、何瑞川
学号:2012011236、2012011249、2012011239
2016年 1 月 15 日
评分标准:第三章和第四章各20分,其余各章10分
目录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2)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4)
第三章反褶积 (6)
第四章速度分析 (7)
第五章动校正和水平叠加 (8)
第六章静校正 (10)
第七章偏移 (12)
第八章总结和体会 (13)
第一章数据加载和观测系统定义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第一步为数据输入和预处理。
预处理是地震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将地震数据正确加载到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观测系统定义,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
原数据是SGY格式的地震记录文件,用Promax对其进行处理需要格式转换,将其格式转换成软件定义的格式。
图1.1是原始数据炮集。
格式转换后可对数据进行加载与处理,但是处理需要的各种测网信息需要进行定义,所以我们做观测系统定义,用FFID(野外文件号)和CHAN(记录道号)为索引将测网的各检波器与炮点坐标、高程、CDP 号等信息与数据的各道联系起来。
观测系统定义分为炮点定义,检波点定义与炮检关系定义。
图1.3是CDP覆盖次数。
图1.1 原始数据炮集
图1.2a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2b 炮点与检波点信息
图1.3 多次覆盖次数
第二章道编辑和真振幅恢复
通常的地震采集中,由于检波器数量很多、野外干扰因素复杂等原因,不是每一道都能很好的反应地下反射界面带回来的信息,最基础的我们需要挑出其中坏检波器采集的道与极性不正常的道,称为道编辑(如图2.1)。
在记录图中使用picking进行编辑。
点击picking,有编辑错道和编辑极性翻转道。
拾取所有的错道和翻转道集后,分别放在两个文件里面。
由震源引发的地震波,会随着波前面变大,底层吸收衰减等因素而能量减小,而我们需要的通常是深部的地层信息,所以我们需要对地震波进行振幅恢复(如图 2.2),经过真振幅恢复以后,深层反射波能量相对增强了,反射界面变得清晰,但面波等
干扰波也增强了。
图2.1 挑出废道
图2.2坏道剔除及真振幅恢复
第三章反褶积
此步骤为包含反褶积在内的预处理,其中反褶积这里选用预测反褶积,因为预测反褶积能够有效消除多次波影响,提高信噪比又不致使得分辨率下降,而进行预测反褶积需要选取适当的预测步长与时窗(图 3.1是选择进行反褶积的时窗)。
我们进行地震勘探,所用的是深层的反射波信息,因此直达波与折射波是不需要的,我们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切除直达波与折射波信息。
此外我们还要进行野外静校正,也就是基准面静校正,就是将在地表采集的地震记录校正到基准面上,消除地表高程和风化层对地震记录旅行时的影响。
这包括了炮点静校正、检波点静校正,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静校正量再进行静校正,本次主要做了高程静校正。
图3.1 反褶积时窗拾取
第四章速度分析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速度是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和解释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速度参数不仅关系到地震资料处理的诸多环节的质量,其本身也提供了关于地下构造和岩性的重要信息。
在速度场准确的情况下,地震数据通过叠加和偏移处理能较好的反应地下的构造特征,反之,会产生假象,甚至错误的解释结果,所以我们需要更为准确的速度信息。
以零炮检距做速度扫描,然后对不同速度的双曲线上能量叠加,然后不同的速度形成的能量团不同从而生成速度谱,在速度谱上选择速度(图4.1)。
速度分析时我们把地震道集转换成超道集(supergather)来进行处理,速度选取结束后我们可以查看速度分布(图4.2)。
图4.1 速度谱及动校正速度拾取
图4.2 速度分布图
第五章动校正和水平叠加
动校正的目的是消除炮检距对反射波旅行时的影响,校平共深度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轨迹,增强利用叠加技术压制干扰的能力,减小叠加过程引起的反射波同相轴的畸变。
叠加的目的是压制干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速度分析的结果便是叠加速度,直接用叠加速度就可以进行动校正了,Promax里有进行动校正的模块,该模块也可以人工输入速度变化来进行动校正,我们先输入大致的速度变化进行叠加得到的结果(见图5.1)称为初叠剖面,然后再将速度分析的结果带入进行
动校正,然后再叠加形成叠加剖面(图5.2)。
图5.1 初叠剖面
图5.2 动校正后叠加剖面
第六章静校正
静校正用于补偿由于地表高程变化、风化层的厚度和速度变换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其目的是获得一在个平面上进行采集,且没有风化层或低速介质存在时的反射波到达时间。
在第三步中做了野外静校正后仍然存在着时差称为剩余静校正时差,这种时差通常以高频短波长出现,会影响叠加的效果与质量,妨碍地层的判断。
剩余静校正有基于地表一致性的时差分解的方法,也有互相关(也称作叠加能量)的方法。
这里我们用互相关的方法进行处理,我们首先在叠后剖面上选取标准层(图 6.1),然后形成标准道,对各道进行相关,计算剩余静校正量,进行剩余静校正,流程如(图6.2),然后叠加形成叠后剖面(图6.3)。
6.1剩余静校正时窗选取
6.2剩余静校正叠加流程
图6.3静校正后叠加剖面
第七章偏移
偏移的目的是使倾斜界面归位,绕射波收敛,菲涅尔带收缩提高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剖面更好的展示地下构造的空间形态和接触关系。
偏移的两个步骤为波场延拓和成像。
叠后偏移有多种方法,我们选用有限差分的方法进行偏移。
首先偏移需要地层的速度分布,我们可以用之前进行的速度分析结果(既叠加速度分布)转换生成层速度分布(图7.1),层速度就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偏移,偏移后形成的剖面如(图7.2)。
偏移流程及参数设置如(图7.3)。
图7.1 层速度分布
图7.2 偏移剖面
7.3偏移实现流程及参数设置
第八章总结和体会
本次地震资料处理大作业,我们用Promax软件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流程,提前熟悉了以后的工作流程,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实习流程中,我们对道编辑(找废道、反转道)、振幅恢复、速度分析、叠加、偏移等各操作流程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每个步骤的意义和做法。
比如道编辑中若存在异常道,在之后处理的结果剖面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妨碍我们对其进行解释。
也明白了地震资料处理的缜密性,环环相扣,每一步既是为下一步处理铺陈,也是继承着上一步的结果,比如偏移是在叠加剖面上的进行;动校正用的叠加速度与偏移用的层速度也是由速度分析直接而来的,所以每一步的处理都要我们细心对待,每个细节都会影响最后的处理结果。
感谢老师一个星期来辛苦的陪伴,从早到晚,一直悉心的指导着我们从开始的一筹莫展到后来的驾轻就熟,从对专业知识的生搬硬套到后来灵活运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来举一反三,解决问题,让我们通过这次学习,认识到了实际工作于
理论学习的差异,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明确了目标,也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