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测定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4.75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走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
2006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为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修订17项,新颁布22项),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此次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一、基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基本会计准则主要用于制定、解释各种具体准则。
新修订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对原会计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部分作了删减,将它们放到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去规范。
修订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增加了会计计量一章,同时将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要素章节重新修订了各要素的定义,并删减了如何确认各要素的相关规定。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新基本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同国际协调、构建财务概念框架的做法。
虽然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在性质和内容上类似财务概念框架,但在内容的系统和严谨方面还没达到财务概念框架的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差距。
然而此次基本会计准则的修订,标志着我国在构建财务概念框架上迈出很大的一步。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一)公允价值的使用。
公允价值是新准则中最为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曾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新准则借鉴国际准则,根据国情,考虑实际可操作性,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在新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使用的有:企业合并、企业年金、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收入、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无形资产、租赁、固定资产等。
由于国际环境、跻身发展、会计信息等方面的要求,我国需同国际协调,新准则比较全面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研究摘要:一、引言1.背景: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的趋势2.研究意义: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二、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1.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2.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3.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和披露4.无形资产的计量和摊销三、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因1.提高国际竞争力2.促进资本市场发展3.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四、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实施1.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2.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五、结论1.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现状2.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正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因、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实施以及结论。
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成为一大趋势。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我国企业进行财务报告的依据,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二、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1.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处理上基本一致,都要求对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重大事项进行披露。
2.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处理上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准则倾向于采用成本模式,而国际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估价模式。
3.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和披露: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和披露上有一定差异。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综述与启示【摘 要】 介绍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及最新进展,从盈余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可比性、资本市场等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效果,并指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还受到管理层动机、制度环境、监管力度、社会文化等内外部因素的多重影响。
为此,提出要重视会计准则的实施成本与执行效果,结合制度环境、社会背景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加大对财务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关键词】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趋同 自2001年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为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来,IASB致力于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全球通用会计准则,并与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与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快了IFRS的制定与修改进程,IFRS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迅速。
近年来,各国会计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对近年发布的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力求较全面地反映当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效果。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趋同是指各国会计准则在不断的比较和协调中,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发展的动态过程(曲晓辉,2005)。
鉴于IASB的全球认可度和广泛代表性,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通常指各国和地区会计准则向IFRS趋同的过程。
各国和地区向IFRS趋同的方式和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使用IFRS或只是对IFRS略加修订即采用,如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二是参与制定IFRS并参考IFRS 修订本国会计准则,如中国、印度;三是继续使用本国会计准则并努力使会计信息与IFRS相似,如美国、日本。
但趋同不等于各国均放弃准则制定权利,一些国家在通用会计准则外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如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性研究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制度的不断改革,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正在逐步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因此我们应该探求出一种既与国际趋同,又不失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文章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回顾,分别从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国际冲击四方面分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提出国际趋同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经济体制一、引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贸易飞速发展,资本流动加速,我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作为一种国际商业通用的语言和经济准则行为之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必然反映了一国经济融入国际的程度。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接踵而至的是会计国际化,即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的概念。
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
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发展趋势下,趋同是世界各国在协调基础上的进步,是世界各国达到的一个共同目标;二是趋同是一个动态过程,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三是趋同不等于完全等同。
应该允许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等现实情况,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之处。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2001年4月开始运作并取代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这一意义上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前景:第一,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易理解且强制性的全球会计准则,这套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的信息高质量、透明且可比,有助于世界各种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第二,促进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运用;第三,积极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合作,促使国家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质量的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论文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研究论文为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改革,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倡议建立一套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导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进程,对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进展(一)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格局有所调整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层面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日益重视增强新兴经济体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中任命了多位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受托人和理事,并且在监督委员会中考虑增加新兴经济体的代表。
IASB认为,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具体准则技术方面,我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共性。
因此,201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成立了以中国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工作组,重点研究探讨新兴经济体特有的亟待解决的会计问题。
2013年1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六次全体大会,与会各方从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视角相互交换了各国的经验,并就通货膨胀会计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会议成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程确定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地区层面上,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开始成立和崛起,如由21个国家和地区成立的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通过跟踪和研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互动,增强了本地区在国际报告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将更多地考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会计准则最新进展概览2013年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与之对应的2014年颁布的中国会计准则(CAS)(见表1)。
2013年至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发布了多项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包括:《IFRS 9――金融工具:减值》、《租赁》、《保险合同》、《披露动议――对IAS的修订》、《农业:生产性植物――对IAS 16和IAS 41的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年度改进2012―2014》、《投资企业与其联营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转让或投入》、《单独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法》、《实施后审议:IFRS 3――企业合并》及《投资性主体:应用合并豁免》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研究【摘要】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趋同度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现状和差异,揭示了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提供了启示。
研究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尚存在较大差距和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趋同度水平。
未来需要深入挖掘相关研究,加强理论探讨,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提供更深入的展望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国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研究,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差异分析,问题,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之间的相似程度和一致性程度。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的现象日益普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问题。
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趋同度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与国际接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展开探讨,为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的研究可以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企业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因此需要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通过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发展状况,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经验借鉴。
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度还可以促进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接。
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会计准则的一致性与透明度是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也是国际投资者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考量因素。
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竞争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的因素,提出提升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的对策建议,并比较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企业日益增多,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国际趋同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依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进行编制,注重反映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忽视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经营实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接轨,1985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暂行条例》开始引入了确权与决策责任制原则,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进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与修订不断进行,从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到2006年的《财务会计准则》再到2018年的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每一次修订都朝着更加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国际趋同是指国家间或地区间在会计准则制定上逐渐趋于一致。
笔者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以下几个必要性。
首先,国际趋同可以促进公司的跨国经营。
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往往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可比性,增加了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决策的难度。
而如果各国企业之间的会计准则达成趋同,会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促进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际趋同有利于加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如果各国企业都采用同一套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就更容易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
最后,国际趋同能够促进企业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水平。
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更注重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增强了企业的信息披露和财务透明度,有利于企业合规经营和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
然而,国际趋同的进程也面临一些问题。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国内的特殊经济和法律环境。
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当前,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因此,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角度探讨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的影响及其效果。
首先,要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我们必须先认识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形式。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指的是由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IASB)制定的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用于引导和管理国际公认的会计政策、手续和实践,以及这些准则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实施。
从而推动企业会计政策、手续和实践之间的国际趋同化。
其次,要讨论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企业的影响,就必须明确其具体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核心内容包括会计政策、会计程序、会计报表、会计报告、财务管理等,这些内容既可以促进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又能够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它可以提高企业看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投资者提供基本信息,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三,要论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就要看它能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可以减少人为的财务报表变化,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致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认可度,并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投资参考信息,有助于减少投资风险,更好地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最后,要有效评价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从企业方面考虑,要评价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就要从企业财务报表质量及其相关财务报表指标计算的角度来衡量,如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纳税比率等;另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要评价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就要从投资者的利益及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衡量,如投资者的投资绩效、投资失误率、投资决策过程等。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0 引言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接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正式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进展.全球会计准则时代逐渐到来。
如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话题之一。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绝大部分内容.从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依然存在不少差异。
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是我国今后会计准则研究工作中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就是要减少国际间会计交流之间的差异,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就必须从差异入手,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的研究来提出减少差异的建议,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快速趋同时代的到来。
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理论综述1.1会计准则的相关概念1.1.1 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我国会计的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
在我国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应用准则),而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1 通用业务会计准则。
主要用于解决各行业间的共同业务如货币性资产、应收帐款等业务的处理。
2 特殊业务会计准则。
主要用于解决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
3 财务报表会计准则。
主要用于规范企业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各国的经济活动日益相互依存。
为了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各国之间需要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以便实现信息共享、比较、分析和监管。
然而,各国的历史、文化、法律、监管环境等因素造成会计准则的差异,影响了国际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因此,各国需要通过趋同的努力,消除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企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法规性规定,是企业日常运作中的必备指南。
目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达成一致,但在实际财务报告中,差异仍然存在。
因此,本文将探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问题,旨在为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1.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演变历程;2.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分析;3. 影响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的因素分析;4. 探讨加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法规、标准和案例进行搜集、分析和归纳整理,以了解国内外会计准则的趋同情况及其原因。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情况和影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发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并对如何加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提供一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促进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