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环保教育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3 KB
- 文档页数:5
环保意识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科目: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内容:1. 环保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意义
3. 数学在环保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引导他们讨论看到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2. 提出问题: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危害?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二、教学
1. 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并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3. 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环保问题,比如计算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计算可回收垃圾的比例等。
三、实践
1.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或家庭中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并制定应对方案。
2. 让学生在班级或家庭中实践垃圾分类,并记录实施效果。
四、总结
1. 与学生一起总结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环保。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记录自己每天产生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知识和环保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
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含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平面图形,主要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增强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并通过操作活动辨别和区分它们,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和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
教学措施包括给学生充分机会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和准备教具如课件、图形卡纸和实物等。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面图形,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能辨认各种图形并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是丰富直观体验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包括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和学具等。
教学过程包括复和探究新知,让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出图形,并讨论图形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拼组,通过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在本节课中,老师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图形。
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他们学过的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小组内评一评,展示作品。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养成热情好客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是学生会用自己的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是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二、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为小动物找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确定了小鸟,小兔和松鼠的位置。
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上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揭示主题,探索新知课件先出示两只小动物,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用“谁在谁在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说话。
由于上下关系具有相对性,当出现三只小动物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准确描述它们的位置了,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接着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当小松鼠跟小兔比时,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当小松鼠跟小鸟比时,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这样就帮助学生准确地构建起上和下位置相对性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说,如果三只小动物比时,小鸟在最上面,小兔在最下面,松鼠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反馈,我把小鸟与小松鼠位置调换,再让学生说一说,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当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时,要清楚它是跟谁比,在说的时候应该具体说出它在谁的上面,或者它在谁的下面。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先解决小鸟和小兔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解决小鸟、小兔子和小松鼠三只动物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就地取材,先根据我的提示,让学生动手摆好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并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再让学生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课:认识数字1-10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10,并正确书写这些数字。
- 学生能够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教学步骤:1. 介绍数字1到10,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写法。
2. 强调每个数字的发音和正确的书写方式。
3.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读出每个数字。
4. 给学生分发一些小物品,如积木、玩具等,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示将物品与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5. 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6.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写数字1到10,教师可以逐一指导他们正确的书写方式。
拓展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并指出数字1到10的存在,如黑板上的数字、教室门牌号等。
- 让学生自由绘画,画出数字1到10,并用词语描述他们绘画中使用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课:数数1-10目标:-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顺序数数1到10。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
教学步骤:1. 教师用卡片或图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苹果、纸张等。
2. 让学生观察每组物品的数量,并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3. 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数数从1到10,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
4. 让学生自己数数1到10,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例如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并说出哪一组更多或更少。
拓展活动:- 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一些具有不同数量的物品,如书本、椅子等,让他们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写数字1到10,并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来加深理解。
(以下类似,依次进行)。
一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第一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按要求观察。
(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
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高楼、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小鸟、个数是8的有……小树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
(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校园里干干净净,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第2课时用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环保
主题:环保主题教学
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环保主题的图片、资料;
2.与环保相关的数学问题和题目;
3.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环保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如
何可以做到环保?
2.学习: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并结
合数字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例如,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一个月节约多少水?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数学计算题目,如垃圾分类的比例计算、能源消耗
的数量统计等。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5.作业:布置相关的环保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思考和实践环保行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数
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
的家园。
一年级数学下册校园护绿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正确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保意识。
教学过程:。
小学环境主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分析小学校园的各种环境;2. 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校园环境相关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校园的规划布局:长、宽、面积等概念;2. 校园的建筑结构:高度、体积等概念;3. 校园的植被环境:面积、周长等概念;4. 校园的运动场地:距离、速度等概念。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校园的各种环境,引出数学与校园环境的联系。
二、探索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到校园各个场所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数据。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展示校园各个环境的数学特征。
三、总结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观察和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校园环境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实践环节(20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学问题,结合校园环境进行讨论和解答。
2. 学生展示解答过程和结果,并与其他组分享。
五、拓展环节(10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改善校园环境。
2. 学生展开讨论和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对数学与环境的思考和应用。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主题。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校园环境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探索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关于环保的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数学
课时:1课时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了解环保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环境保护活动计算。
教具:简易计算器、环保海报、环保宣传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保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环保知识,并展示环保海报和宣传册,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兴趣。
2.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环保对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引入环保活动的计算问题。
3.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水资源浪费等,帮助他们计算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环保,将会节约多少资源或减少多少污染。
4.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算术问题,让他们用计算器计算,例如: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一升水,30天一共可节约多少水?
5.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个环保实践活动,并用数学方法计算活动成果,比如:小组成员一周内垃圾分类的数量和减少的垃圾数量。
6. 老师综合每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让学生共同计算整个班级的环保成果,激励学生参与更多环保活动。
7.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为地球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还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环保活动的计算,培养他们对环保的意识和行动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
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微课内容简析】“小兔请客”这一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课中的教学环节。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微课类型】讲授类【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课件显示情景图,学生讲故事,说图意)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引出课题 -小兔请客)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1)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1):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1 一共有几个盘子?2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 + 30 = 30或+ 20 =?(4)师:那20 +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1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①15-9=( ) 18-9=( )(3)9+( )=14 (4)9+( )=17②14-9=( ) 17-9=( )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小学环保数学教案
课题:环保与数学
教学内容: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环保理念结合起来;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环保相关图片或实物;
2.数学练习题;
3.小组合作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保话题(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环保,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二、环保数学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数学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例如计算垃圾分类的数量比例等。
三、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提出有关环保的建议和措施。
四、展示成果(10分钟)
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环保解决方案和建议,共同学习借鉴。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环保知识,写出自己的环保计划和行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数学知识和环保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数学运算能力。
下节课将更加深入地探讨环保与数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P59—P60《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本节课是以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六课时,学生对这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理解实际情景与“比多比少”的加减法意义的联系上。
在教学中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掌握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方法,正确列式并计算。
3、基本思想: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回收废品”这一情境,感知环保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境正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学具——小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二次备课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展现垃圾图,设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师:根据学生看法和感受给予总结,评价。
(2)呈现扔垃圾图片。
师:生活中的垃圾应该扔在哪里呢?师:说的真对!我们生(1)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对垃圾的看法。
生:很脏,污染环境,看起来很不舒服……(2)生1:扔在垃圾桶里。
生2:要分类扔在垃圾桶里。
1、通过情境图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中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回收,这样才方便我们把垃圾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
师: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组织了一次回收废品的实践活动,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吗?(板书课题:回收废品;出示情境图)师:瞧他们干的多起劲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环保主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保的概念,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3.通过数学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和推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环保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环境污染的危害。
3.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保主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环境污染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含义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3.进行环保知识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做好环保工作。
4.进行环保计算练习,如计算一年的废纸量可以造成多少棵树的砍伐等,让学生通过计算
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进行环保问题解决训练,让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找出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数
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数学知识
和环保主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小学一年级上册渗透环保教育的数学教案(一)主备:邓长玉辅备:舒所珍尙琼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6页及练习十第 6题。
设计意图: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
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只兔?”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只青蛙?”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题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
森林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第一关:快速抢答。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猜一种动物。
(青蛙)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2、探究解决方法:(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板书:56+30=(2)讨论算法: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
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用数小棒的方法)(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③先拨5个十和6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张福国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的:
1、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仔细的观察能力。
1、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2、我们要爱护我们校园的花草,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校园大概有多少种花吗?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还有哪些颜色的花。
让学生去估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亲临其境,在现实生活中感悟数学。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先估一估再数一数,你是怎样数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看看谁的方法好。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不能解答。
学生分组互相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看谁的问题提的好,解答的正确。
小组交流一下,对好的提出表扬。
2、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流整理。
交流汇报,师板书算式。
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3,你能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样解答?
30-10=?你是怎么想的?
4、巩固练习,
40-30= 50-20= 70-40= 30+40= 70+30= 40=10=
5、总结。
今天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三、强化练习,
1、做课本上的练习
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组交流后,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练习要求独立计算,并仔细观察对比。
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堂作业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定要搞清怎么加减,找到计算的方法。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