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标比较.ppt
- 格式:ppt
- 大小:330.50 KB
- 文档页数:23
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关于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第一部分前沿一、历史课程性质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旧版没有。
分析: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指导下更好地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基本理念相同:都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都强调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都强调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不同:1、旧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实用功能和基础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新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分析: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旧版强调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新版没有此项内容。
分析: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在新课改下也不能忽视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和整体地把握历史。
3、旧版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分析: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共性或集体性的`发展。
4、旧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分析:合作精神是学生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旧版没有。
分析:有了对历史课程设计的总体引导,有利于在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方面保证新课改的总体方向,同时又不乏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各地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相同:都强调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详细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简介本文旨在详细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提供对新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和解释。
背景初中历史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标准,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标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使历史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目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内容初中历史新课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历史概念与基本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历史思维与方法: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进行推理和论证等。
这些能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和世界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4. 历史价值观与公民意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不同历史观点,培养民族团结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实地考察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方式初中历史新课标强调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的方式。
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将通过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结初中历史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制定的教育标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也强调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