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中学2016届暑期语文周测一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7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不分版本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①春秋时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诗经》结集,然后进入以《春秋》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时期,各诸侯普遍拥有城邦“国史〞,即所谓“百国春秋〞;以史官为核心的哲学家集团开始形成,完成了从神的哲学向人的哲学的转变;一种新的人格——君子人格在此时形成,士人们以特有的礼乐修养实现了君子人格的理想。
②“赋诗言志〞构成了春秋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春秋士人在外交、宗教、教育、政治中普遍地赋诗称志。
他们赋诗时点出《诗经》中现成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左传人》赋诗74首,见于今本《诗经》的59首,其中国风24首、小雅27首、大雅7首、颂诗1首。
《国语》记赋诗7首,其中国风2首、小雅4首、逸诗1首。
春秋时期从摄职从政的男子到闺阁中的妇女,从中原各国到被认为异族的荆蛮、姜戎都练就出触景赋诗脱口而出的本领。
诗构成了春秋士大夫全面的社会生活。
因而顾炎武在《日知录·周末风俗》里讲“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那么绝不闻矣〞。
③“歌诗必类〞是春秋赋诗的思想原那么。
孔颖达说:“歌诗各取恩好之义类。
〞因此,春秋赋诗即使心有逆忤,也尽量通过赋诗的艺术气氛造成一种平和的气氛。
“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是春秋人赋诗的结构方法。
《左传》襄公八年记晋范宣子出使鲁国,宣子赋《摽有梅》。
《摽有梅》本是一首情诗,写女子企望求婚男子及时而来,莫误青春,范宣子希望鲁国与晋国共同出兵攻打郑国,特赋此诗。
作诗者有作诗之意,赋诗者有赋诗之意,两者多有矛盾,赋诗者根据需要选取自己表情选意的局部,或是一首诗,或是一章,或是一句,甚至一字,赋诗方式灵活。
④春秋赋诗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给我们许多启示。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试题5一、(每小题5分,共3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强劲(jìn) 择菜(zhái) 订正(dìng) 扰动(rǎo)B. 挫折(cuò) 刹那(chà) 似的(sì) 病菌(jūn)C. 蜕变(tuì) 连累(lèi) 支撑(chēng) 马匹(pǐ)D. 编纂(zuǎn) 崇拜(chóng) 迫切(pò) 模糊(mó)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松弛挖墙脚一诺千斤旁征博引B. 纹身贴标签贻笑大方真知灼见C. 脉搏金刚钻萎靡不振集思广益D. 陨落名信片莫衷一是相辅相成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
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引发人们的思考。
②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③人如果总是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批判现时满足B.批判现实沉湎C.针砭现时沉湎D.针砭现实满足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出题人:李霞审题:张燕分值:150 时长:150分钟考试时间:2016年2月28日1. B解析陆羽撰写《茶经》,其中阐述只能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的佐证。
2. D解析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的一山一水,但这不等于记录了五千年的兴衰更迭,曲解文意。
3. 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说“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没有说中国茶面临生存困境;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改变茶的外观不是中国茶传承的决定性因素。
4.C 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
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5.A 应为“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6.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原文中史丹担任驸马都尉侍中,陪伴在车右不是元帝做太子时,这是时间错位设误的题型。
7.(1)如果竟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选择人才,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乃”为“竟然”1分,“丝竹鼓鼙”为“音乐才能”或“丝竹鼓鼙的才能”1分,“器人”为“选择(衡量)人才”1分,“相”为“扶助”1分,句意1分)(2)看到定陶王一向很受喜爱宠幸,现在路上流播谣言,为国家起了怀疑之心,认为太子有不稳固的议论。
(“爱幸”被动1分,“流言”古今异义1分,“生意”古今异义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
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
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
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长:150分钟满分:150 时间:2015年9月12日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崇义中学2016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2016、3、29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
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
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
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
”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
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
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
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
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周测试题10一、(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殷(yīn)勤玷(diàn)污卑躬屈膝(xī)前倨(jū)后恭B.勾(gōu)当脖颈(gěng)未雨绸缪(móu)动则(zhé)得咎C.貂蝉(chán)溃(huì)脓呕(ǒu)心沥血好高骛(wù)远D.蕴藉(jiè)船舶(bò)有侍(shì)无恐多财善贾(jiǎ)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别出新裁墨守陈规出奇制胜浮想联翩B. 黄粱美梦励精图治风靡一时见风使舵C. 积腋成裘苦心孤诣并行不悖缘木求鱼D. 文过饰非明火执杖坐收渔利声名鹊起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要求伊朗依照《核不扩张条约》放弃核计划。
最近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尽管美国表面上称要通过外交途径迫使伊朗,但以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鹰派已经迫不及待,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不能伊朗的核野心”,因此美国媒体更频繁鼓吹对伊朗采取强硬。
A.就范遏制措施B.就范控制态度C.屈服遏制态度D.屈服控制措施4.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C.今年以来,受美国经济低迷和国家执行从紧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指数一路下跌,势如破竹。
广大股民损失惨重,市场信心不断下挫。
D.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我们从来没有去招惹任何人,但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不幸的。
可透过“国家哀悼日”活动,我们却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国国家生活中的民主政治的进步和普通民众人文关怀的苏醒。
崇义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时长:150分钟 卷面分:-10分 时间:2016.5.4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资料概述与简介 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出题人:李霞审题:张燕分值:150 时长:150分钟考试时间:2016年2月28日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
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
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资料概述与简介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长:150分钟 卷面分:-10分 时间:2016.5.4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卷面分:-10分时间:2016.3.29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处是江南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
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
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
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
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
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
”唐太宗才猛然醒悟。
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
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
“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
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
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7九上·肇庆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 yǔ________的。
②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fú yè________你。
③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________职业之神圣。
④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mèi shàng qī xià________,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2. (5分)(2014·盐城)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yì,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涌动/流动),微风拂来,花枝摇yè,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春天的深处。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微风拂来花雨缤纷(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ìyè芬芳四________花枝摇________(3)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四周________(涌动/流动)三、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2019·黄石)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行路难》(其一)表现李白奋发振作想要实现远大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3)在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写水动鸟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可以净化心灵,正如《与朱元思书》中所说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4分) (共6题;共24分)1. (6分) (2016七上·莆田期末) 名句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遥怜故乡菊,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
(谭嗣同《潼关》)(5)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6) 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7)《论语》中点明时间流逝之快,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
(8)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思乡句子是________。
(9)《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
2.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ài yìyìdài qián安营扎________________烁烁懈________________诚zhǒng lìlìrúzhòu接________而至________在目________动________然3. (3分)(2019·襄阳)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美国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打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坚决奉陪到底。
B . 我们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C . 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D . 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
4.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市场化的当下,传统戏曲能否兴起的关键在于观众人数要上去。
崇义中学2016届暑期语文周测一试题组卷人:李霞审题人;刘明军时间:2015.7.3 卷面分:5分总分:6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歌起源的探讨同艺术起源的探讨一样,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时至今日,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重新考虑这一课题,似可区分出诗歌的二重起源——圣诗与俗诗,分别加以探讨,可以避免许多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
简单地讲,圣诗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词、招魂曲词等等。
圣诗起源较早,当与人类法术思想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
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维斯塔》、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古埃及的《阿维斯塔》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
俗诗是相对圣诗而言的,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
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
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
《诗经》中的“颂”与“风”,大致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圣诗”与“俗诗”,而“雅”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却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
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畴。
俗诗的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文化。
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诗转变。
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但它们同世俗的抒情歌诗并不同源。
安德鲁·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民歌有长时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是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由于贵族为得到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
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兰所区分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圣”与“俗”的区别。
与史诗相对的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出自远离宗教圣事的民间下层阶级。
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的正是下层民歌创作的情况,与“美盛德”的宗教诗和史诗显然大异其趣。
(摘编自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1.下列对“圣诗”与“俗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学&A.圣诗与俗诗是学者运用当今的思维与文化的眼光来研究诗歌起源时似可区分出来的诗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源头。
B.圣诗与俗诗虽然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它们之间互相有影响。
C.圣诗是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即属于此类。
D.俗诗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探讨诗歌的起源,虽然可以避免不少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但还不能很肯定地说彻底解决了诗歌起源的问题。
B.《阿维斯塔》、《阿维斯塔》、《艾努玛·艾利什》等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大部分记载下来并得以流传,可能是因为它在初民意识形态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C.圣诗与俗诗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从固定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变成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性的俗诗。
D.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
安德鲁·兰的观点恰好说明诗歌的起源有“圣”与“俗”的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理论上说,俗诗与圣诗起源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它们都以人类的语言能力的产生为前提,但圣诗源于宗教文化,俗诗源于世俗文化。
B.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史诗性质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转化来的,但依然与源于世俗文化的俗诗不同。
C.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是下层百姓在自己的实际生活环境中创作的,歌者远离了圣诗作者那样的宗教目的,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D.在世界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中国的《诗经》等,都是当时及时地被文字记载下来而保存至今的圣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4--5题。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李昌垣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
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
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4.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5.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9分)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成章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B.这段时间气候反常,昨天还是艳阳高照暖意融融,没有想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后竟然一.寒如此...,我今天早上出门时不得不穿上羽绒服。
C.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D.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面对通胀压力,央行2011年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3次加息,连续加息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对许多资金捉襟见肘....的刚性需求购房者而言,与其当房奴,不如暂时租房住更为理性。
B.对于高三学子来说,这个学期是他们高中阶段关键的一个学期,也是查漏补缺的宝贵的复习时间,所以,同学们都全力以赴,不怕苦累,宵衣旰食....。
C.陈老先生为了学诗,无论是大家名家,还是一般诗歌爱好者,他都虚心求教,择善而从,从不师心自用....,也不故步自封。
D.既然深圳已被确定为教改试点,又被授予了最大的改革自主权,就应该给予其更大的支持,允许其放手去试,让真正的改革者少遇到一些碰壁和虚与委蛇....的情况。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日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3分)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的名字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A.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本报曾报道过的合能雨花公馆业主首付两个月仍未领到购房合同等问题,近日,拿到购房合同的众多业主再次向本报记者求助。
D.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1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 )(3分)①赣江原称豫章江,所以一种说法是郡以江为名。
②应劭《汉官仪》中就有“豫章郡树生庭中,因以为名。
”的记载。
③一种说法就是豫章郡之得名,是因为境内盛产大樟树,大樟树即“豫章”,“豫”是大的意思,“章”通“樟”,故汉高帝取以郡名。
④豫章郡设于汉高帝初年,郡治所就在南昌。
⑤南昌民间似乎更愿意接受后一种说法,因为它经过悠长岁月的沉淀,香樟树已经成为豫章人精神的图腾和灵魂的寄托。
.A. ④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 A①④③②⑤ D. ④①⑤③②1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收藏是分群体的,商人、画家、鉴赏家等不同的群体,(1)____________,收藏对他们的意义也不同。
多数人将名家之作视为珍品,并赏之、敬之、供之,而徐悲鸿在收藏中体会到,名家之作(2)_____________。
他认为,一些名家画作在章法、笔墨、投色、造型等方面,也难免有不佳或未足之处。
因此他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这些改良中国国画的理念,引入到对藏品的“改良”中,在鉴赏的基础上,(3)______________,以求藏品达到至美,一如他在美术创作中的主张。
13.认真观察漫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内容和寓意。
(5分)(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
(不超过50字)(3分)(2)这则漫画意在提醒人们:(不超过20字)(2分)四、名篇名句默写(11分)14.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