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41
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研究页眉文字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研究摘要: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分配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体系入手,对当代企业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以调动全体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关键词:工资;剩余价值;分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
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
”,“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要深入研究剩余价值,就必须从深入研究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开始。
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占有的问题现状如果我们把占有剩余价值的行为都认为是剥削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必页脚文字页眉文字然是存在剥削的。
这种剥削现象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要剩余价值的积累,如果一个企业把所有获得的剩余价值都分配给工人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可以说现在这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剥削形式的确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是另一方面这种剥削现象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会蕴含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现在最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想这有许许多多的原因,而剥削现象的存在客观上从本来已经境况不佳的工人的口袋中还要被拿走一部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颇有点劫贫济富的味道,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 对目前存在问题的矛盾根源的分析对劳动者来说,工资不过是对他付出的劳动的补偿,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对资本所有者来说,工资是他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预付资本,形成其资本的可变部分,在核算时,工资要被计入成本。
2016考研政治考点:资本主义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中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内容涉及到一些条件和影响因素,需要考生多加留意。
在学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时,提醒各位考生注意理解这些概念本身的意义是什么,搞懂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不难理解。
下面,文都网校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有关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知识,请大家注意考研政治考点。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关于资本主义工资最容易考本质和表现。
考生往往是学得挺明白的,但是到做题就做错。
所以要理解,之后再做题巩固就好了。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再深入地讲一下。
工人的工资是在工人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支付给工人的,尤其是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更是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其实,如果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那么,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就应包括必要劳动时间补偿劳动力价值的部分,也应包括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显然,资本家不会把工人的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都给工人,那样资本家无所得。
所以,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仅仅是工人的部分劳动所得,不是全部。
工资仅仅是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工资本质上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
二、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1.利润和利润率首先要理解利润是怎么来的。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因为资本家眼里,剩余价值并不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所以,在资本家眼里,剩余价值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掩盖了剥削关系: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都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着。
资本的具体形式有产业资本(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包括银行资本)等;与此相适应,剩余价值也采取了各种具体形式,包括产业利润(工业利润和农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农业地租等形式。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表明,资本主义社会所生产出来的全部剩余价值,要在工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包括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由他们共同瓜分全社会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全部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是其他各种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基础。
所以,我们首先要考察产业资本的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产业利润的。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但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来看,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在资本家看来,他的全部预付资本都参加生产过程,都是获取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要素,所以,都是他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样,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这是因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被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剩余价值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相互联系,因而也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别。
所以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投人同等数量的资本,即使剩余价值率等其他条件相同,那些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或资本周转速度较慢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较少,利润率就比较低;反之,那些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或资本周转速度较快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剩余价值较多,利润率就比较高。
剩余价值与劳动力及其分配问题社会需要不断进步,人们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
只要人们改造自然的生产能力足以生产出超过人们的必须生活需要的时候,就会有经济剩余的出现。
如果人们是自己的和社会的主人,人们当然有权利占有和分享这些剩余。
但在人们之间存在许多复杂关系的现实社会里,由于被压迫的人们不再是自己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所生产的经济剩余就会被他人无偿占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平等交换掩盖下的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权利不平等的实际情况,科学论证了拥有大量资本的雇主凭借自己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总是可以残暴地占有社会地位低下的贫困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事实。
这一理论产生后,很快就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地位低下的贫困劳动者们争取分享经济剩余价值平等权利的锐利武器。
但拥有大量资本的雇主阶层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资产阶级御用学者们百般抵赖和弯曲攻击。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工人的工作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的提高;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自己感到过分压榨工人对自己也有不利方面,于是做出了一些不得不的调整和让步,采取了较多的缓解阶级矛盾的措施。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完全无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依据和推理过程,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马克思的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不再适用,已经“终结”。
他们看来,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工人出卖的是自己,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一样的劳动,可以按自己的劳动加到产品的价值得到收入,所以不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利润的产生和工人无关。
但,将劳动者商品完全等于其他商品,实际上并没有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
虽然就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并具有一定使用价值而言,劳动与其他商品有相似之处,人们为了表达上的方便常常将劳动力称为商品,但实际上不管人们如何称呼,劳动力在很多方面不同与普通的商品。
. 第一,其他商品可以为企业或雇主所有,其本身无权利参与收入分配,人与物之间不存在收入分配关系,一旦产生经济剩余,可以全算作企业或雇主的劳动,为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