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三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13
高三物理知识点及例题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有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知识点,并附上相关例题,以供同学们参考。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者外力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不会自行改变运动状态。
例题:一辆小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切断了他的发动机。
小车将如何运动?为什么?答:小车将继续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即小车继续行驶。
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5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质量,即5N/2kg=2.5m/s²。
知识点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受到的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都会同等大小地对作用力进行反作用。
例题:当一个人站在地板上时,他对地板的压力与地板对他的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板的压力与地板对人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人对地板施加的压力与地板对人施加的反作用力相等。
知识点四: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六种基本的机械装置,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和楔子。
它们可以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机械工作。
例题:一台起重机用滑轮组抬起一个重物10米高,如果机械效率为80%,求输入的功和所需的输出功。
答:输入的功等于输出功除以机械效率。
即输入功=输出功/机械效率。
假设输出功为W,则输入功为W/0.8。
以上是高三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及例题。
中学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三)山东 贾玉兵电学部分25、如图22-1所示,A 、B 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心各有小孔M 、N 。
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 板上方相距为d 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 、M 、N 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
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A. 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仍能返回。
B. 若把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仍能返回。
C. 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接着下落。
D. 若把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接着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 始终闭合时,A 、B 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 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 ,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 到N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 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应选A 。
若把B 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 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增加,所以它将始终下落,应选D 。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 和D 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 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 、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 。
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离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从与两板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入两板间的电场中。
设离子通过平行板所需的时间恰为 T(与电压改变周期相同),且全部离子都能通过两板间的空间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
试求:离子击中荧光屏上的位置的范围。
(也就是与O‘点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
重力忽视不计。
分析与解: 各个离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水平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而经过电场所需时间都是T ,但不同的离子进入电场的时刻不同,由于两极间电压改变,因此它们的侧向位移也会不同。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在高三物理学科中,案例分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这种题目往往通过具体的事例或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力学、光学和电磁学三个方面介绍几个常见的案例分析题,并给出相应的解析。
一、力学方面的案例分析题案例1:小红同学骑着自行车顺风速度行驶,当自行车出现故障,小红同学停了下来。
请你解释为什么小红同学停下来的原因,并计算此时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小红同学骑着自行车顺风速度行驶时,风的速度和自行车的速度具有相同的方向,所以风对自行车的阻力较小。
然而当自行车出现故障停下来时,风的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对,风对自行车的阻力增大,并使得自行车逐渐停下来。
此时阻力所做的功可以通过计算阻力与自行车停下来速度之差的乘积来获得。
案例2:小明同学骑着自行车逆风速度行驶,感到骑车变得困难。
请你解释为什么小明同学感到困难,并计算其所受的阻力。
解析:小明同学骑着自行车逆风速度行驶时,风的速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对,风对自行车的阻力增大。
这样的情况下,小明同学需要更多的力才能够保持原来的速度或继续前进,因此感到骑车变得困难。
所受的阻力可以通过计算风速与自行车速度之差的乘积来获得。
二、光学方面的案例分析题案例3:小李同学在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到墙上,发现墙上有一个红色的“x”字。
请你解释为什么手电筒照射到墙上形成了这样的影像,并计算其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解析:手电筒照射到墙上形成了红色的“x”字影像的原因是光在通过手电筒的透镜时发生了折射,随后在墙上反射形成影像。
影像所在的位置与屏幕的距离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定律来计算,公式为:1/v + 1/u = 1/f,其中v为影像到透镜的距离,u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f为透镜的焦距。
案例4:小张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一根铅笔,并发现当他离铅笔越近时,观察到的铅笔越大。
请你解释为什么离铅笔越近时观察到的铅笔越大,并计算其观察到的铅笔的放大率。
高三物理经典例题【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V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的读数减小.(B)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读数都增大.(C)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读数都减小.(D)电压表V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局部电路变化引起全电路中各物理量变化的问题,分析方法就是从局部电阻变化分析全电路(干路)电流变化,再讨论局部各物理量.变化,即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此题中变阻器滑动端向b端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与并联部分电阻增大,再与串联后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导致全电路电阻增大,电动势不变,因此干路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 : ,总电流减小,端电压增大,故电压表所测路端电压的读数增大.电流表所测电流为通过变阻器电流,由于变阻器电阻变了,两端电压也变了,因此需通过与的电路连接关系进行讨论,由于不变,通过的是总电流,总电流变小,因此: 两端电压由可知变小,由此可判断出:与并联两端电压是增大的,不变,电流也将增大,因此通过的电流,由于I减小,增大可判断出将减小.在这个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全电路、串并联特点等知识,其中最关键的要善于从相互关系中讨论分析问题.此题正确答案应为A.【典型例题2】两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用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的电压表接在两端(如图),电压表示数为8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两端,则电压表的系数将:(A)小于4V(B)等于4V(C)大于4V小于8V(D)等于或大于8V分析与解:电压表可视为一特殊的电阻,第一,的阻值较大,一般在几千欧以上,第二,这一电阻的电压值可从表盘上示出.用电压表测量阻值较小电阻的电压时,其分流很小,一般可以不计.但是本题的电阻不比小很多.的分流作用就不容忽略.下面介绍解答本题的两种推理方法.方法一:当与并联后,电压表的示数8V,这是并联电阻的电压值,由于所以测量前电压的真实值大于8V.这表明的电压真实值小于4V.同理,当电压表()改接在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也应小于电压的真实值,当然小于4V.选项A正确.方法二:电压表接在两端时,示数为8V,此时两端电压为4V,可知:,又,可知:.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两端的并联电阻:,则.根据总电压为12V及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此时伏特表的示数小于U的1/3,即小于4V.【典型例题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2:3,电流表A1、A2和A3的内电阻均可忽略,它们的读数分别为I1、I2和I3,则I1:I2:I3 =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果把图中的电流表A1和A2换成内阻非常大的电压表V1和V2,则它们的示数U1和U2及总电压U的比值U1:U2:U =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与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电路的结构.我们把原图中各结点分别标上字母,如图1所示.由于三个电流表的内阻都可以忽略,可以认为各电流表的两端的电势是相等的,即图中A 点与C点电势相等,B点与D点电势相等,为此我们确定三个电阻是并联的,不画电流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画出电流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三电阻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因此通过三电阻的电流之比I R1:I R2:I R3 ==6:3:2.从图3可以看出,电流表A1量的是通过R2和R3的电流,电流表A2量的是通过R1和R2的电流,而A3量的是通过干路的总电流,因此I1:I2:I3 =5:9:11.如果把原图中的电流表A1和A2换成内阻非常大的电压表V1和V2,则三个电阻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电压表V1量的是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而电压表V2量的是电阻R2和R3两端的电压,因此U1:U2:U =3:5:6.【典型例题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F,电源电动势V,内电阻不计,.则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为:(A)C(B)C(C)C(D)C分析与解:在电路中分析有关点间电势差是一个应掌握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要选定一个电势零点(公共点)以便找到一个基准,将各有关点与这点进行比较.此题中可选电源负极为电势零点.然后根据串联特点,可以判断出点与零点电势差,即两端电压:,故V,同理,点电势与零点电势差即两端电压:,故V,由此可知:点电势比点高4V,电容器极带正电,带电量C,答案应为D。
历届高考物理真题整理答案及解析常常成为考生备考的重要素材。
通过整理,并结合详细的答案及解析,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对进行整理,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一、力学部分1. 弹簧振子问题题目: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及解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当振幅较小时,振动周期接近一个常数,而当振幅较大时,振动周期会随着振幅的增加而略微减小。
2. 力矩问题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通过一根静摩擦系数为μ的绳子悬挂在一根半径为R的圆柱体上。
求绳子上所受的拉力大小。
答案及解析:考虑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所施加的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可得出绳子上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μR)。
二、热学部分1. 热传导问题题目:一根长度为L的铁棒,一端放在沸水中一段时间,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将其另一端放在冰水中,求铁棒中心处的温度分布情况。
答案及解析:由于铁棒两端温度不同,会导致热传导,使得中心处的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
可以利用热传导方程求解铁棒中心处的温度分布情况,具体求解过程可以参考热传导理论。
2. 热力学第一定律问题题目:一定质量的物体从初温为T1的状态经历一系列过程,最终温度为T2。
求该物体总的热量变化量。
答案及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物体总的热量变化量等于该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减去所放出的热量,即ΔQ = Qin - Qout。
具体求解过程需要根据热力学过程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三、电磁学部分1. 安培环路定理问题题目:一个闭合回路中通过电流I1、I2、I3,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求该闭合回路中的磁场强度。
答案及解析: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该闭合回路中的磁场强度等于通过该回路所穿过的电流的代数和乘以相应的系数。
具体求解过程需要根据电流所在位置和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题目:一个导体环沿垂直于磁场方向以速度v匀速旋转。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电场与电路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q 2,分别固定于A 、B 两点,DC 为A 、B 连线的中垂线,现将一正电荷q 3由C 点沿CD 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电势能逐渐减小B.电势能逐渐增大C.q 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q 3受到的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例2.如图,电池组的内电阻忽略不计,电压表和可变电阻器R 串联接成电路,如果可变电阻器R 的值减为原来的1/3,电压表的示数由U 0增大到2U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过可变电阻器R 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B .可变电阻器R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到原来的4倍C .可变电阻器R 两端的电压减小到原来的2/3D .可变电阻器R 的阻值减小到零,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变为4U 0例3. 已知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都是m 的相同小球,两两间的距离都是l ,A 、B 电荷量都是+q 。
给C 一个外力F ,使三个小球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加速运动。
求:C 球的带电电性和电荷量;外力F 的大小。
例4.如图9-1所示,虚线上方有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虚线上下 有磁感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ab 是一根长L 的绝缘细杆,沿电场线放置在虚线上方的场中,b 端在虚线上。
将一套在杆上的举正电小球从a 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先是加速运动,后是匀速运动则达b 端。
已知小球与绝缘杆间的动因摩擦数μ=0.3,小球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当小球脱离杆进入虚线下方后,运动轨迹是半圆,圆半径为L/3。
求:带电小球以 a 到b 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电场力所做功的比值。
例5.电子电量为e 、质量为m ,以速度v 0从A 点沿着电场线方向射进场强为E VR A BC F AB F B F C F的匀强电场中,如图(12)所示,不考虑重力,若它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则电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时间为多少?AB 间的距离为多少?该电荷电势能变化了多少?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为多少?二、练习题:1、空间有p 、q 两个点电荷,仅在相互间的库仑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开始时p 的加速度为a ,q 的加速度为4a ,经过一段时间后,q 的加速度为a ,速度达到v ,则这时p 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为:( )A.4a 、4vB.a 41、v 41C.4 a 、v 41D.a 41、4v 2.在某一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相距为d ,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 方向与ab 连线夹角成12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方向与ab 连线夹角成150° ,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习题解答范例一、力学部分1.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在急刹车后停下来,整个过程持续5秒。
求汽车在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由于汽车在急刹车过程中从初速度60 km/h减速到0,能够使用物理中的速度变化公式来求解。
已知初速度u为60 km/h,末速度v为0,时间t为5秒。
首先,将初始速度转换为米/秒,即60 km/h = 16.67 m/s。
然后,带入公式v = u + at,得到0 = 16.67 m/s + a × 5 s。
整理等式,得到a = -3.33 m/s²。
因此,汽车的加速度为-3.33 m/s²。
2. 一颗小行星以30 km/s的速度沿着近地点通过地球,它沿相反方向的速度达到20 km/s,速度变化的时间为6秒。
求该小行星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速度变化公式v = u + at,已知初速度u为30 km/s,末速度v为-20 km/s(注意末速度为负数,表示相反方向),时间t为6秒。
带入公式,得到-20 km/s = 30 km/s + a × 6 s。
整理等式,得到a = -8.33 km/s²。
因此,该小行星的加速度为-8.33 km/s²。
二、电磁部分1. 一根长度为1.5米的导线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1 T的磁场中,导线中通过电流的大小为3 A。
求导线所受的磁力大小。
解答: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 = BIL sinθ,已知磁感应强度B为1 T,导线长度L为1.5 m,通过导线的电流I为3 A。
由于导线是垂直于磁场的,所以θ为90°。
将这些值带入公式,得到F = 1 T × 1.5 m × 3 A ×sin90° = 4.5 N。
因此,导线所受的磁力大小为4.5 N。
2. 一个电阻为10欧的电阻器中通过电流为5安,在电阻器两端消耗的功率是多少?解答:根据功率公式P = I²R,已知电流I为5 A,电阻R为10欧。
高三物理重点知识点例题物理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科之一,物理在学生的学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高三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并结合例题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能变化与做功之间关系的重要原理。
根据动能定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发生变化。
具体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 = W其中,∆K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W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动能定理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动能变化计算。
例题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它受到一个2N的水平力推动,经过2s后速度变为20m/s。
求物体在这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在这个例子中,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末速度为20m/s,质量为2kg。
因此,物体的初动能为(1/2) * 2 * (10^2) = 100J,末动能为(1/2) * 2 * (20^2) = 400J。
动能变化为∆K = 400J - 100J = 300J。
根据动能定理,∆K = W,即300J = W。
由于推动力是水平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推动力对物体做正功。
因此,求解摩擦力大小,即W - F_fr = 0,得到F_fr = 300N。
2. 电路中的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具体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题2: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压为12V的电池和一个电阻为4Ω的电阻器,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大小。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比。
在这个例子中,电压V = 12V,电阻R = 4Ω。
因此,电流I = 12V / 4Ω = 3A。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万有引力律用的12种典型案例万有引力律不仅是高考的一个大,而且是自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论题之一。
特别是我国“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更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卫星,探索宇宙的信心。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万有引力律在天文学上用的12个典型案例:【案例1】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估算 以下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B.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 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 D.地球外表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解析: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律:r T 4m r Mm G 222π=……①得:232G T r 4M π=……②可见A 正确而Tr2v π=……由②③知C 正确 对地球外表的卫星,轨道半径于地球的半径,r=R ……④由于3R 4M3π=ρ……⑤结合②④⑤得:G3T 2π=ρ 可见D 错误地球外表的物体,其重力近似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2RMmG mg =得:G g R M 2=可见B 正确【探讨评价】根据牛顿律,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解决环绕天体的质量;能够根据条件和的常量,运用物理规律估算物理量,这也是高考对学生的要求。
总之,牛顿万有引力律是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关键。
【案例2】卫星的运动问题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号〞“风号〞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同的。
“风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 h ,“风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行轨道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24 h 。
问:哪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哪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假设某天上午8点,“风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的时间该是多少?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卫星的运动特点及其规律由开普勒第三律T 2∝r 3知:“风号〞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又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律r v m ma rMm G 22==得:2r MGa =,可见“风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rGM v =,可见“风号〞卫星的线速度大,“风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地球正好自转一周,故需要时间24h ,即第二天上午8点钟。
高三物理习题集完整版1. 动力学题目1:一辆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s,求车的位移是多少?题目2:一个物体以2 m/s²的加速度在力的作用下匀加速运动,20 s后速度为100m/s,请问物体的初始速度是多少?2. 电学题目3:一根电线连接了电压为220V的电源,电阻为10Ω的电灯和电阻为5Ω的电炉。
请问电流是多少?题目4:一台电视机的功率是200W,电压是220V,请问电视机的电阻是多少?3. 光学题目5: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30°,玻璃的折射率为1.5,请问折射角是多少?题目6:一块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物体与镜的距离为30cm,请问成像的位置在哪里?4. 力学题目7: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题目8: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30°,摩擦系数为0.2,物体的质量为5kg,请问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5. 热学题目9:一杯开水的温度为100°C,放在室温摄氏25°C的房间里,经过10分钟后,水的温度是多少?题目10:一根铁棒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cm²,铁的导热系数为80 J/(s·m·K),在一段时间内,铁棒的一端温度是100°C,另一端温度是30°C,请问这段时间内铁棒传导的热量是多少?以上是一份高三物理习题集完整版。
这些习题涵盖了动力学、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等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可供学生复习和练习使用。
希望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们能够巩固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并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考试试题集及答案高中物理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无论是备考还是平时学习,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中物理考试试题集及答案,供各位同学参考。
1. 假设一个平面镜的显微镜部分的焦距是6.0 cm,求物体离显微镜前20 cm处时,该显微镜所得到的放大率。
答案:由公式 m=-d/f 已知d=20cm,f=6.0cm,代入公式得到m=-20/6=-3.332. 一点物体挂在一根悬挂长为10 cm的弹性系数为20 N/m的轻弹簧的下端,当弹簧被推上5.00 cm时,求此物体的势能。
答案:由公式 E=1/2kx^2 已知k=20 N/m,x=5.00 cm,代入公式得到 E=0.250 J3. 如果一枚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3.00 m/s的速度射出,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假定重力加速度为9.8m/s^2,请计算射出后多少秒后物体的位置与发射位置相同。
答案:由公式 h=v0t +1/2gt^2 已知 v0=3.00m/s,g=9.8m/s^2,求解 h=4.90m由公式 v=v0+gt 已知 v0=3.00m/s,g=9.8m/s^2,v=0,求解t=0.306s4. 如果两个等电量的电荷相距5.00 cm,它们之间的力是0.500N,求每个电荷的电量。
答案:由公式 F=kq^2/r^2 已知 k=9×10^9N·m^2/C^2,r=5.00cm,F=0.500N,求解 q=±4.45×10^-6C5. 一个铁砧的质量为20kg,由5.00m高处自由落下,落地时其动能转化为变形能,假设铁砧能贯穿进土地的深度是6.00cm,求铁砧的弹性模量。
答案:由公式 E=1/2mv^2 已知 m=20kg,g=9.8m/s^2,h=5.00m,代入公式得到 E=980J由公式 E=1/2kx^2 已知 k,x=6.00cm,代入公式得到E=1.44×10^4J由公式 k =2E/x^2 已知 E,x=6.00cm,代入公式得到k=4.00×10^11N/m^2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考试试题集及答案,希望能够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三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具有矢量性质?a) 电流b) 温度c) 力d) 时间答案: c) 力2. 一辆汽车以8 m/s的速度行驶,经过10 s后速度变为16 m/s,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a) 0.8 m/s²b) 1.2 m/s²c) 1.6 m/s²d) 2.0 m/s²答案: c) 1.6 m/s²3. 若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可以推断该物体的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加速直线运动d) 循环运动答案: b) 匀速直线运动4. 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计算力的大小?a) F = m × ab) F = ρVc) F = P × Ad) F = E / t答案: a) F = m × a5. 以下哪项描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c) 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d)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 c) 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6. 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若合外力为零,则该系统的动量:a) 保持不变b) 增加c) 减小d) 变为零答案: a) 保持不变7. 在一个真空中,丢掷一颗不发生自转的篮球和一个自旋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的篮球,哪个篮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a) 自转的篮球b) 不自转的篮球c) 时间相同d) 无法确定答案: a) 自转的篮球8.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属于谐振动?a) 弹簧的伸长量b) 振动的周期c) 质点的位移d) 频率答案: a) 弹簧的伸长量9. 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正确描述“电流”的性质?a) 电流大小与电荷的大小有关b)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正负有关c)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正负有关d) 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大小无关答案: c)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正负有关10. 在平行板电容器的正极板上施加较高的电位,负极板上施加较低的电位,电子从正极板向负极板移动。
高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2 km/hD. 3×10^2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B. 方向相同,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大小不等D. 方向相同,大小不等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第2秒末的速度是()。
A. 2m/sB. 4m/sC. 6m/sD. 8m/s答案:B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答案:C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答案:C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以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由()定律描述。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法拉第定律D. 基尔霍夫定律答案:B7.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中传播。
A. 真空B. 空气C. 水D. 所有选项答案:D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答案:C9.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加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答案:B10.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它的质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个关系由()定律描述。
A. 牛顿第二定律B. 动能定理C. 动量定理D. 牛顿第一定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___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2. 光的折射现象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典型例题分析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常见的典型例题是提高物理学科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几个高三物理学科中常见的典型例题,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力学题1. 问题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撞向质量为M的静止小球,两小球发生碰撞后,小球以v'的速度向后弹回。
求小球受到的平均冲力。
分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应保持不变。
设质量为m的小球碰撞前的速度为v,碰撞后的速度为v',质量为M的小球碰撞前的速度为0,则有mv = mv' + Mv',根据这个式子,可以求出v'。
解答方法: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得出碰撞后的速度v'为 v' =\(\frac{v}{1 + \frac{m}{M}}\)。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受到的平均冲力与碰撞时间有关,可以用力的作用时间与冲量的关系给出。
小球受到的平均冲力为 F = \(\frac{\Delta p}{\Delta t}\),其中动量变化 \(\Deltap = mv' - mv\),冲量 \(\Delta t = \frac{2m}{v'}\),代入数值,即可得到小球受到的平均冲力。
二、电磁学题2. 问题描述:一个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形成有限宽度的束,在另一个磁场中穿过一个“薄堵”,由X射线薄堵探测器接收,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当薄堵被位于中心位置的带电粒子轰击时,显示一个亮点。
当薄堵由中心移入X射线束时,亮点变暗。
根据这个现象,说明薄堵的材料、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
分析:根据已知情况,带电粒子在穿过薄堵时会放射出X射线,而中心位置上的带电粒子轰击时显示亮点,说明薄堵材料对X射线不透明。
而当薄堵由中心移入X射线束时,显示亮点变暗,说明带电粒子的轨迹受到磁场的偏转作用。
解答方法: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薄堵的材料应具有阻挡X射线的特性,如铅、铁等金属材料;而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应垂直于薄堵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则与亮点显示的变暗方向相符,即带电粒子的轨迹受到磁场的偏转作用。
物理部分(学军卷)1、(10分)在天津市科技馆中,有一个模拟万有引力的装置。
在如上图所示的类似锥形漏斗固定的容器中,有两个小球在该容器表面上绕漏斗中心轴做水平圆周运动,其运行能形象地模拟了太阳系中星球围绕太阳的运行。
图2为示意图,图3为其模拟的太阳系运行图。
图1中离中心轴的距离相当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
则:(1)在图3中,设行星A 1和B 1离太阳距离分别为r 1和r 2,求A 1和B 1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2)在图2中,若质量为m 的A 球速度大小为v ,在距离中心轴为x 1的轨道面上旋转,由于受到微小的摩擦阻力,A 球绕轴旋转同时缓慢落向漏斗中心。
当其运动到距离中心轴为x 2的轨道面时,两轨道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 。
请估算此过程中A 球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如图所示,ABC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 段为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OA 竖直,半径r=2.5m ,BC 为足够长的平直倾斜轨道,倾角θ=37︒。
已知斜轨BC 与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
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轨道所在区域有E =4⨯103N/C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质量m =5⨯10-2kg 、电荷量q =+1⨯10-4C 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被一个压紧的弹簧发射后,沿AB 圆弧轨道向左上滑,在B 点以速度v 0=3m/s 冲上斜轨。
设小物体的电荷量保持不变。
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设弹簧每次均为弹性形变。
)则: (1)求弹簧初始的弹性势能;(2)在斜轨上小物体能到达的最高点为P ,求小物块从A 到P 的电势能变化量; (3)描述小物体最终的运动情况。
OE θ C r θ B 弹簧A3、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和B 的距离为d ,它们的右端安放着垂直于金属板的靶MN ,现在A 、B 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正向值为U 0,反向电压值为U 02,且每隔T/2变向1次。
13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B=2T的匀强磁场,OA与OCA为置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其中OCA满足曲线方程)(5sin5.0myxπ=,C为导轨的最右端,导轨OA与OCA相交处的O点和A点分别接有体积可忽略的定值电阻R1=6Ω和R2=12Ω。
现有一长L=1m、质量m=0.1kg的金属棒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以v=2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设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1、R2外其余电阻不计,求:(1)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时R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2)外力F的最大值(3)金属棒滑过导轨OCA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
解析:(1)金属棒向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即为OCA导轨形状所满足的曲线方程,因此接入电路的金属棒长度为:)(5sin5.0myxlπ==所以当棒运动到C点时,感应电动势最大,为:VvBxvBlEmmm2===电阻R1、R2并联,此时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WWREP m33.031222≈==(2)金属棒相当于电源,外电路中R1、R2并联,其并联阻值为:Ω=+=42121RRRRR通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AREI m5.0==所以最大安培力NBIxFm5.0==安因为金属棒受力平衡,所以外力的最大值NmgFF5.1=+=安(3)金属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y BxvE5sin2π==显然为正弦交变电动势,所以有效值为VEE m22==有该过程经历的时间:svOAt5.2==所以产生的热量为JtREQ25.12==有。
132.如图a所示,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相距很近,上面分别开有小孔O、O′,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与C、D接触良好,且导轨在磁感强度为B1=10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0.50m,金属棒AB紧贴着导轨沿平行导轨方向在磁场中做往复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若规定向右运动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从t=0时刻开始,由C板小孔O处连续不断以垂直于C板方向飘入质量为m=3.2×10-21kg、电量q=1.6×10-19C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D板外侧有以MN为边界的匀强磁场B2=10T,MN与D相距d=10cm,1B 、2B 方向如图所示(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不计).求(1)在0~4.0s时间内哪些时刻发射的粒子能穿过电场并飞出磁场边界MN? (2)粒子从边界MN射出来的位置之间最大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1)由右手定则可判断AB向右运动时,C板电势高于D板电势,粒子被加速进入B2磁场中,AB棒向右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Lv B 1=ε(即为C、D间的电压).粒子经过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 ',则有221v m q '=ε,粒子在磁场2B 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2qB v m r '=.要使粒子恰好穿过,则有r=d.联立上述各式代入数据可得 v=5.0m/s.故要使粒子能穿过磁场边界MN则要求v>5m/s. 由速度图象可知,在0.25s<t<1.75s可满足要求.(2)当AB棒速度为v=5m/s时,粒子在磁场B2中到达边界MN打在P点上,其轨道半径r=d=0.1m(此时P O ''=r=0.1m)如图所示.当AB棒最大速度为m axv =20m/s时,粒子从MN边界上Q点飞出,其轨道半径最大,mr =2r=0.2m,则Q P ''=PQ =d-(m r -22d r m -),代入数据可得:PQ =7.3cm.133.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其转轴上的绝缘细绳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为L=1m,质量m=0.1㎏的导体棒ab,导体棒紧贴在竖直放置、电阻不计的金属框架上,导体棒的电阻R=1Ω,磁感强度B=1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架所在平面.当导体棒在电动机牵引下上升h=3.8m时,获得稳定速度,此过程中导体棒产生热量Q=2J.电动机工作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7V和1A,电动机的内阻r=1Ω.不计一切摩擦,g取10m/s2.求:(1)导体棒所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少?(2)导体棒从静止到达稳定速度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1)金属棒达到稳定速度v时,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设此时细绳对棒的拉力为T,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为F,则T-mg-F=0, 又 F=BIL,I=/R,=BLv. 此时细绳拉力的功率PT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相等,而PT=Tv,P出=r I v I 2'-',化简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得v2+v-6=0, 所以 v=2m/s.(v=-3m/s不合题意舍去)(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P出t=mgh+21mv2+Q,所以s r I v I Q mv mgh t 1)(22222='-'++=.136.如图所示为某种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AB 为一均匀的滑线变阻器,阻值为R ,长度为L ,两边分别有P 1、P 2两个滑动头,与P 1相连的金属细杆可在被固定的竖直光滑绝缘杆MN 上保持水平状态,金属细杆与托盘相连,金属细杆所受重力忽略不计。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一)力学部分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
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
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
其基本思路为:选对象、分析力、画力图、列方程。
对平衡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等。
所以,本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选挂钩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2所示设细绳与水平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可知:2TSinα=F,其中F=12牛将绳延长,由图中几何条件得:Sinα=3/5,则代入上式可得T=10牛。
解法二:挂钩受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均为T)的合力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两个拉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如图1-2所示,其中力的三角形△OEG与△ADC相似,则:得:牛。
想一想:若将右端绳A 沿杆适当下移些,细绳上张力是否变化?(提示:挂钩在细绳上移到一个新位置,挂钩两边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仍相等,细绳的张力仍不变。
)2、如图2-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为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
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
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
(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分析与解:物块向下先作加速运动,随着物块的下落,两绳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因为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F,所以随着两绳间的夹角减小,两绳对物块拉力的合力将逐渐增大,物块所受合力逐渐减小,向下加速度逐渐减小。
当物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之后,因为两绳间夹角继续减小,物块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物块将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追及相遇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常常涉及到物体之间的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追及相遇练习题是必修内容之一。
下面将给出一些典型的高三物理追及相遇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案例一】两车相向而行A和B两辆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
其中,A车的速度是30m/s,B车的速度是20m/s。
A车从起点出发经过1分钟后折返。
求A车折返后,两车相遇的时间和相遇的位置。
解析: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相遇时的距离为x。
根据追及相遇的定义,A车在t时间内走过的距离为30t,相对速度为(30+20)m/s,所以有30t=(30+20)t,解得t=1分钟。
两车相遇时,A车行驶的距离为30×1=30m。
所以相遇的位置即为A车折返后离起点30m的位置。
2. 【案例二】两人相向而行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00m的A、B两地出发,同时相向行驶。
甲以4m/s的速度行驶,乙以5m/s的速度行驶。
求甲、乙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设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为t。
根据追及相遇的定义,甲、乙两人相对速度为4+5=9m/s,相当于两人共同向一个方向行驶。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得甲和乙的位移分别为4t和5t,且甲的位移加乙的位移等于500m,即4t+5t=500。
解得t=50s,所以甲、乙相遇需要50s的时间。
3. 【案例三】一人先出发再迎头赶上甲、乙两人在同一条笔直的道路上,乙比甲晚出发30分钟,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2m/s。
若乙出发后恰好在1小时内追上甲,则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解析:设甲的速度为v m/s,则乙的速度为(v+2) m/s。
根据题意,乙出发后恰好在1小时内追上甲,所以甲和乙的运动时间相同。
甲的运动时间即为1小时(60分钟)- 乙的出发晚了30分钟(0.5小时),即甲和乙的运动时间都是0.5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可得甲和乙的位移分别为v×0.5和(v+2)×0.5,且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高三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三电学部分25、如图22-1所示,A 、B 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 ,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小孔M 、N 。
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 板上方相距为d 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 、M 、N 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
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D.若把B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 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 一直闭合时,A 、B 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 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 ,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 到N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若把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 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应选A 。
若把B 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 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 和D 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 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 、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 。
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离子的质量为m ,电量为q ,从与两板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入两板间的电场中。
设离子通过平行板所需的时间恰为 T(与电压变化周期相同),且所有离子都能通过两板间的空间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
试求:离子击中荧光屏上的位置的范围。
(也就是与O‘点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
重力忽略不计。
分析与解:各个离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其水平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而经过电场所需时间都是T ,但不同的离子进入电场的时刻不同,由于两极间电压变化,因此它们的侧向位移也会不同。
当离子在t=0,T ,2T……时刻进入电场时,两板间在T/2时间内有电压U 0,因而侧向做匀加速运动,其侧向位移为y 1,速度为V 。
接着,在下一个T/2时间内,两板间没有电压,离子以V 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侧向位移为y 2,如图23-2所示。
这些离子在离开电场时,侧向位移有最大值,即(y 1+y 2)。
图22-1 图23-1 图23-1(b) 图23-2当离子在T=t/2,3/2T,5/2T……时刻进入电场 时,两板间电压为零,离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没有侧向位移,经过T/2时间后, 两板间有电压U 0,再经过T/2时间,有了侧向 位移y 1,如图23-3所示。
这些离子离开电场时有侧向位移的最小值,即y 1。
当离子在上述两种特殊时刻之外进入电场的,其侧向位移值一定在(y 1+y 2)与y 1之间。
根据上述分析就可以求出侧向位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所以,离子击中荧光屏上的位置范围为:27、如图24-1所示,R 1=R 2=R 3=R 4=R ,电键S 闭合时,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C 的正中间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键S 断开时,小球向电容器一个极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小球带上与极板同种性质的电荷。
设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小球反弹后恰好能运动到电容器另一极板。
若不计电源内阻,求:(1)电源的电动势,(2)小球与极板碰撞后的带电量。
分析与解:(1)电键S 闭合时,R 1、R 3并联与R 4串联,(R 2中没有电流通过)U C =U 4=(2/3)ε对带电小球有:mg=qE=qU C /d=(2/3)qε/d 得:ε=(3/2)mgd/q (2)电键S 断开后,R 1、R 4串联,则U C ’=ε/2=(3/4)mgd/q [1]小球向下运动与下极板相碰后,小球带电量变为q’,向上运动到上极板,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d/2-qU C ’/2-mgd+q’U C ’=0 [2] 由[1][2]式解得:q’=7q/6。
28、如图25-1所示为矩形的水平光滑导电轨道abcd ,ab 边和cd 边的电阻均为5R 0,ad 边和bc 边长均为L ,ad 边电阻为4R 0,bc 边电阻为2R 0,整个轨道处于与轨道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强度为B 。
轨道上放有一根电阻为R 0的金属杆mn ,现让金属杆mn 在平行轨道平面的未知拉力F 作用下,从轨道右端以速率V 匀速向左端滑动,设滑动中金属杆mn 始终与ab 、cd 两边垂直,且与轨道接触良好。
ab 和cd 边电阻分布均匀,求滑动中拉力F 的最小牵引功率。
图23-3图24-1分析与解:mn 金属杆从右端向左端匀速滑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mn 相当于电源,其电路为内电路,电阻为内电阻。
当外电阻最大时,即当mn 滑到距离ad=(2/5)ab 时,此时电阻R madn =R mbcn =8R 0时,外阻最大值R max =4R 0,这时电路中电流最小值:I min =ε/(R max +r)=BLV/(4R 0+R 0)=BLV/5R 0所以,P min =F min V=BLI min V=BLVBLV/5R 0=B 2L 2V 2/5R 029、如图26-1所示,用密度为D 、电阻率为ρ的导线做成正方形线框,从静止开始沿竖直平面自由下落。
线框经过方向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且磁场区域高度等于线框一边之长。
为了使线框通过磁场区域的速度恒定,求线框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
(不计空气阻力)分析与解:线框匀速通过磁场的条件是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安培力与重力平衡,即:F 安=mg [1]设线框每边长为L ,根据线框进入磁场的速度为,则安培力可表达为:F 安=BIL=[2]设导线横截面积为S ,其质量为:m=4LSD [3] 其电阻为:R=ρ4L/S [4]联立解[1]、[2]、[3]、[4]式得:h=128D 2ρ2g/B 4想一想:若线框每边长为L ,全部通过匀强磁场的时间为多少?(t=2L/V)线框通过匀强磁场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Q=2mgL)30、如图27-1所示,光滑导轨EF 、GH 等高平行放置, EG 间宽度为FH 间宽度的3倍,导轨右侧水平且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呈弧形升高。
ab 、cd 是质量均为m 的金属棒,现让ab 从离水平轨道h 高处由静止下滑,设导轨足够长。
试求:(1)ab 、cd 棒的最终速度,(2)全过程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
分析与解:ab 下滑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在abcd 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ab 、cd 各受不同的磁场力作用而分别作变减速、变加速运动,电路中感应电流逐渐减小,当感应电流为零时,ab 、cd 不再受磁场力作用,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滑动。
全过程中系统内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1) ab 自由下滑,机械能守恒:mgh=(1/2)mV 2[1]由于ab 、cd 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任何时刻通过的电流总相等,金属棒有效长度 L ab =3L cd ,故它们的磁场力为:F ab =3F cd [2]在磁场力作用下,ab 、cd 各作变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当εab =εcd 时,电路中感应电流为零,(I=0),安培力为零,ab 、cd 运动趋于稳定,此时有:BL ab V ab =BL cd V cd 所以V ab =V cd /3 [3]图26-1图27-1ab、cd受磁场力作用,动量均发生变化,由动量定理得:F ab△t=m(V-V ab) [4] F cd△t=mV cd [5]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ab =(1/10),V cd =(3/10)(2)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可得:Q=△E机=mgh-(1/2)m(V ab2+V cd2)=(9/10)mgh说明:本题以分析ab、cd棒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为主要线索求解。
注意要点:①明确ab、cd运动速度稳定的条件。
②理解电磁感应及磁场力计算式中的“L”的物理意义。
③电路中的电流、磁场力和金属棒的运动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变化复杂,解题时抓住每一瞬间存在F ab=3F cd及终了状态时V ab=(1/3)V cd的关系,用动量定理求解十分方便。
④金属棒所受磁场力是系统的外力,且F ab≠F cd时,合力不为零,故系统动量不守恒,只有当L ab=L cd时,F ab=F cd,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时,系统动量才守恒。
31、如图28-1所示,X轴上方有匀强磁场B,下方有匀强电场E。
电量为q、质量为m、重力不计的粒子y轴上。
X轴上有一点N(L.0),要使粒子在y轴上由静止释放而能到达N点,问:(1)粒子应带何种电荷? (2)释放点M应满足什么条件? (3)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经历多长的时间?分析与解:(1) 粒子由静止释放一定要先受电场力作用 (磁场对静止电荷没有作用力),所以 M点要在-Y轴上。
要进入磁场必先向上运动,静上的电荷要向上运动必图28-1须受到向上的电场力作用,而场强 E方向是向下的,所以粒子带负电。
(2)粒子在M点受向上电场力,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运动。
在 O点进入匀强磁场后,只受洛仑兹力(方向沿+X轴)做匀速周围运动,经半个周期,回到X轴上的P点,进入匀强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零。
然后再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在X轴上P点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运动,经半个周期回到X轴上的Q点,进入匀强电场,再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
此后,粒子重复上述运动直到 X轴上的N点,运动轨迹如图28-2所示。
设释放点M的坐标为(0.-y O),在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则:qEy O =mV2 [1]在匀强磁场中粒子以速率V做匀速圆周运动,有:qBV=mV2/R [2]设n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次数(正整数)则:L=n2R,所以R=L/2n [3]解[1][2][3]式得:V=qBL/2mn,所以y O=qB2L2/8n2mE (式中n为正整数)图28-2(3)粒子由M 运动到N 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次数为(2n-1)次, 每次加速或减速的时间都相等,设为t 1,则:y O =at 12=qEt 12/m所以t 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周期为t 2,共n 次,t 2=πm/qB 粒子从M 点运动到N 点共经历的时间为:t=(2n-1)t 1+nt 2=(2n-1)BL/2nE+nπm/qB (n=1、2、3……)32、平行金属,板长1.4米,两板相距30厘米,两板间匀强磁场的B 为1.3×10-3特斯拉,两板间所加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29-1图所示。